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患者女,14岁.因右眼眼前固定黑影1d来我院眼科就诊.否认既往眼病史.父母身体健康.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矫正视力1.0;左眼视力1.0.右眼眼压14.5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3.6 mm Hg.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左眼未见异常;右眼鼻侧、上方及下方视盘隆起、边界不清,视盘表面及视盘周围放射状出血,视网膜平伏,未见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清楚(图1).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鼻侧视盘处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高度隆起,呈强反射光带;RNFL下方可见一类圆形的强反射光团,外核层和内核层平滑地包绕光团,光团挤压覆盖在其上方的RNFL,使颞侧的RNFL变薄,而鼻侧RNFL略厚;光团下方的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缺失;光团鼻侧可见一小的色素上皮脱离(图2).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2 2岁。因右眼视力渐进性下降 5年 ,于 2 0 0 0年 1月 2 0日就诊。既往身体健康 ,无眼外伤及其它眼病史 ,无癫痫发作病史。全身检查 :全身皮肤无脱色斑 ,面部皮肤无丘疹 ,其余亦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2 ,矫正无提高 ,左眼视力 0 .6 ,- 2 .0 D矫正 1.0。左眼内外眼正常。右眼前节正常 ,眼底检查 :视盘表面黄白色肿物 ,隆起约 6 D,范围约3DD× 3DD,边界清楚 ,其内可见血管走行 ,无色素 ,视盘周围视网膜呈放射状皱褶 ,黄斑光反射消失 ,向鼻侧轻度移位 ,中央见水平条索状视网膜前出血灶。颞侧近中周部可见 1个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8岁.右眼视物模糊伴头痛2年,于2009年11月30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4,+2.00DS/+0.50DCA×60°=0.3,眼压:15 mm Hg,眼前节及玻璃体检查均未见异常,眼底可见视盘色正界清,黄斑颞下方近血管弓处可见约4 PD大小扁平状黄白色实性隆起伴下方局限性视网膜及黄斑部浅脱离,隆起处表面光滑(图1).左眼:视力:0.5,+ 1.00DS=1.0.眼压:15 mm Hg,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1岁.因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5年余,明显夜盲6年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以往视力不佳,自认为近视,一直配戴眼镜,但不能完全矫正.无其他全身疾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8;左眼视力0.2,矫正视力0.3.右眼眼压1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3 mm Hg.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晶状体透明;左眼晶状体后囊下斑片状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双眼视盘颜色蜡黄,边界清晰;血管细窄,以动脉明显;黄斑区呈浅红色,中心凹反光不清;视网膜平伏,外观灰暗呈椒盐样,赤道前视网膜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左眼颞下象限赤道前视网膜颜色灰白,视网膜下及视网膜内可见脂质样渗出、表面毛细血管扩张纡曲、新生血管在颞下方形成血管增生性轻度隆起(图1).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6岁.因发现左眼视力差2d于2011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足月顺产,否认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母亲无孕期疾病史和特殊川药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跟0.06,矫正不能提高.眼压:右眼13.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4.0 mm Hg.外眼无畸形,眼位及眼前节检查无异常.散瞳后直接检眼镜检查显示,左眼底视盘隆起约7D,视盘面积扩大约8个视盘直径(DD),呈黄白色,视盘周围见浅黄色色素环绕,约18支血管进出于视盘,无法分清动静脉,部分血管外围见白鞘,未见正常黄斑中心凹结构(图1);右眼眼底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4个月于2007年9月14日就诊于本院.既往身体健康.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3,矫正至0.15,左眼0.4,矫正至1.0;眼压:右眼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7 mm Hg.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鼻下缘可见约5×6个视乳头直径(pallillary diameter,PD)大小橘红色半球形实性隆起,其最高处有色素堆积,下半视网膜浅脱离,累及黄斑,视网膜脱离区呈斑驳状色素脱失;左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女,3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2mo于2006-02-27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患者自幼夜盲,未行任何眼科诊治。否认家族中有相同疾病的患者。否认系统性疾病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不应。左眼视力:0.6,矫正不应。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段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细胞(++)。右眼视盘颜色大致正常,视网膜血管略呈扩张状。后极部见视网膜前膜,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黄斑颞下方见新生血管。周边视网膜呈萎缩状,见大量骨细胞样色素沉积(图1)。下方周边视网膜见大小约10PD黄白色病灶,隆起约8D。表面见片状出血及扩张的视网膜血管。病灶周边视网膜见黄白色渗出(图2)。左眼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4岁.因右眼视物发暗、遮挡感5d于2005年7月29日入院.既往无全身疾病史及眼部外伤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0.50 (O)+0.75×105°=0.4,左眼视力0.3,+ 1.25=0.6.双眼外眼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无混浊.间接检眼镜检查见右眼坐位下方视网膜隆起,视网膜下积液透明,随体位变化而移动;三面镜检查见周边360.环形脉络膜脱离,未查见裂孔.左眼除周边环形脉络膜脱离外,无其他异常.眼压:右眼10.1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4.1 mm Hg.B型超声检查可见右眼球壁内层明显增厚伴视网膜脱离(图1).眼轴:右眼20.99 mm,左眼21.16 mm.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右眼早期未脱离区视网膜下可见斑点状强荧光,视网膜脱离区可见荧光渗漏(图2);左眼FFA检查未见异常.脑脊液检查正常.双眼CT检查可见右眼后极部球壁呈现不均匀增厚(图3);左眼眼环未见增厚.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8岁.左眼自觉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3月,于2011年4月18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 6,左眼04,双眼眼前节均未见异常.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后检查眼底:左眼眼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一约3PD大小轻度隆起的肿物,其表面可见灰色的胶质组织增生(呈膜状)并伴有斑驳状的色素组织增生,肿物表面有许多小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其他部位未见异常的纤维组织增生(图1).右眼眼底未发现异常.左眼红外照像可见瘤体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动脉早期视盘上方及颞侧可见肿物内细小毛细血管迂曲扩张,有的成结节状,并有微动脉瘤形成,并伴有斑驳状色素斑遮蔽荧光(图3),晚期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病灶呈强荧光,ICGA可见视盘周围色素上皮增生的范围比FFA所看到的范围要更加清楚(图4).视网膜周边血管未见异常,黄斑区无水肿.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性,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上方黑影遮挡2月余于2020年12月10日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16.50 DS-1.00 DC×90°→0.4),左眼0.05 (-11.50 DS-2.00 DC×95°→0.6)。右眼眼压19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眼20 mm 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中央深度正常,晶状体密度稍高。眼底检查:右眼视盘边界清楚,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玻璃体絮状混浊,2:00~8:00位视网膜青灰色隆起,黄斑累及,视网膜皱褶,鼻上周边2视盘直径(papillary diameter,PD)大小马蹄形裂孔,鼻下4PD大小马蹄形裂孔,裂孔卷边,前缘玻璃体牵拉(图1);左眼眼底高度近视改变,视盘颞侧近视弧形斑,余未见明显异常。眼B型超声:右眼眼轴28.1mm;左眼26.5 mm;双眼玻璃体混浊;双眼黄斑区球壁粗糙;右眼玻璃体后脱离形成,多处牵拉视网膜,鼻上鼻下可见视网膜裂孔,下方视网膜脱离(图2,3)。诊断: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周于2012年7月23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0.8;左眼视力0.6,矫正0.8.右眼眼压1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3 mm 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双眼泪河高度下降;左眼内侧睑裂部结膜增厚形成翼状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双眼晶状体略混浊.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显示,右眼视网膜黄斑区上方可见一片状色素沉着,其中间可见点状脱色素,视网膜血管在色素下方走形(图1);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底自身荧光(AF)检查结果显示,右眼黄斑区上方可见一片状弱荧光(图2);左眼未见明显异常荧光.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6d于2008年9月2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有虹膜炎病史,无眼外伤及其他特殊病史,家族中无遗传眼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血清离子检查正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4,矫正视力0.6;左眼视力0.6,矫正视力0.8.双眼屈光间质清楚.散瞳后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盘边界不清,颜色红,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后极部视网膜皱褶.右眼视盘颞上静脉小分支旁及黄斑区中心凹鼻下方各见1个约1/4视盘直径(DD)大小边界不清的橘黄色病灶(图1A);左眼视盘颞上动脉分支旁及颞上静脉旁可见相邻的2个边界不清的约1/8 DD大小的橘黄色病灶(图1B).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边界不清,荧光渗漏,视网膜及黄斑区均未见异常荧光(图2).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松果体囊性变.诊断:双眼视盘水肿.人院后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症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神经外科会诊,根据影像资料和身体检查结果,认为头部MRI检查显示的松果体囊性变不会导致双眼视盘水肿.  相似文献   

13.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视盘毛细血管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13岁。因左眼视力突然下降 1周 ,于 2 0 0 1年 8月 2 8日来我中心就诊。无眼红、眼痛、头痛症状 ,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 ,全身检查无特殊。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 0 .3,矫正 1.0 ,左眼数指 / 5 0 cm,不能矫正。双眼眼压正常 ,无突眼 ,眼前节检查正常。散瞳眼底检查 :右眼正常 ;左眼视盘前一黄白色、约 4个视盘直径 (DD)大小的类圆形肿物突向玻璃体内 ,肿物边界清 ,血管丰富 ,视网膜静脉受压 ,纡曲扩张明显 ,肿物下方视网膜小片出血 ,黄斑部视网膜放射状皱褶伴浆液性浅脱离 (图 1)。B型超声检查提示 :视盘前 5 .0 mm× 3.0 m m实质性肿…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2岁。左眼前黑影1年,于2003年3月来我科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正常,右眼内外眼未见异常。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左眼黄斑颞侧偏下方可见一约8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黑色圆形色素斑,边界清楚,不隆起。色素斑内可见到片状黄色斑块状脱色素灶,形状不规则,范围约3DD。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性,41岁。因双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个月来我院就诊。否认既往眼部疾病史和相关家族疾病史。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8(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6 mm Hg,左眼为18mm Hg(1 mm Hg=0.133 k 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表现:双眼视盘边界清,全视网膜范围可见散在黄白色闪光结晶样物质沉积,后极部色素上皮层萎缩,可见少量骨细胞样色素沉积(图1A,1B)。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mo来我院就诊,否认家族眼病史及肿瘤史。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1.2,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盘表面可见一约1.5PD×1.5PD大小红色球形肿物,突出于玻璃体腔内,边缘清楚有包膜,表面光滑,鼻上方视盘周围视网膜轻隆起,黄斑区可见黄白色渗出(图1),右眼B超检查:视神经表面可见有一突出于玻璃体腔的实性肿物。眼底荧光造影:动脉早期即出现强荧光,瘤体内迅速充盈形成强荧光(图2),到晚期其大小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并出现内暗外亮图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盘凹陷消失,可见球形隆起,超出测量范围,可见弧形高反射信号带,其后反射信号  相似文献   

17.
视盘毛细血管瘤由外有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团和管径不均匀的扩张血管构成,发病率为1:10000~1:22000,而同时合并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者更为罕见.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半个月于2008年6月4日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就诊.否认家族性眼病史、脑病史及肿瘤病史.视力:右眼1.0,左眼0.2.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盘鼻下方可见一约2PD大小橘红色肿物,轻度隆起,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图1).瘤体鼻侧及下方可见局限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下方较明显,黄斑颞上方2PD处可见约1/2PD大小橘红色肿物.后极部可见大范围致密视网膜前膜,部分遮挡并牵拉黄斑周围的视网膜血管.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月余"就诊,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视力:右眼LP,左眼为0.3。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5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晶状体清。视网膜后极部视盘上方可见实质性隆起占位,呈蕈状,黄白色,无明显色素,表面布满血管伴局部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5岁.因右眼下方视物不清1个月于2010年3月18日就诊我院,门诊以"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患者既往有肠梗阻和疝气手术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无屈光不正及其他眼病史.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8,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5 mm Hg.右眼眼前节清,玻璃体轻度混浊,可见少许色素颗粒,眼底:视盘边界清晰,视网膜血管比例及走行正常,颞上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区(图1),11:00~12:30处可见格子样变性区,11:00处格子样变性区周边可见一约1个视盘直径(DD)的马蹄形裂孔.左跟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Coats病2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5个月入院.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双眼视力:右眼0.1,不矫正,左眼1.5.右眼前节正常,玻璃体内大量白色絮状混浊,未见明显色素颗粒;眼底视盘边界清,C/D=0.4,鼻上方视网膜局限性隆起,血管迂曲爬行,未见裂孔,周边可见玻璃体条索牵拉视网膜,后极部大量点状、片状出血灶和血管瘤样改变,黄白色点状渗出,黄斑区灰暗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检查未见异常.眼压:右9.7 mmHg(1 kPa=7.2 mmHg),左16.3 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