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联合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癌的镇痛疗效.方法 96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唑来膦酸联合多分割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高剂量30~60 Gy+唑来膦酸(4 mg);唑来膦酸联合单次分割组(B组):46例患者给予单次剂量8 Gy放疗+唑来膦酸(4 mg).结果 A组止痛有效率为93.1%、B两组止痛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8,P=0.275 〉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疗效明确,可作为骨转移癌首选的治疗方式,唑来膦酸联合不同分割放射治疗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不同分割方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50例骨转移癌患者,28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Gy/次,4—5次/周,总DT30Gy;22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2Gy/次,50:/周,总DT40Gy。结果68处骨转移灶放疗后止痛总有效率为94.1%(64/68),大剂量低分割组有效率为94.8%(37/39),常规分割剂量组有效率为93.1%(27/29),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疼痛是一种好的止痛方法,大剂量低分割方式与常规分割方式放射治疗止痛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骨转移癌患者均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其中34例采用常规照射,DT 2 Gy/次,5次/周,总DT 40 Gy;另12例采用快速照射,DT 3 Gy/次,4-5次/周,总DT 30Gy.结果:46例骨转移癌患者放疗后止痛总有效率为95.7%(44/46).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骨转移癌的一种好方法,可较持久的获得止痛效果,相对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42例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方法采用6MV-X线照射骨转移癌42例共72处病灶,常规分割组:28处病灶,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3000~5000cGy;低分割组:44处病灶,400cGy/次,隔日1次,3次/周,总剂量2400—3600cGy。结果放疗止痛总有效率为90.28%,常规分割组与低分割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割组止痛起效快于常规分割组。结论放射治疗是骨转移癌止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止痛疗效。方法52例骨转移癌89处转移灶均有影像学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予姑息性放射治疗止痛,针对不同病情选用适当的放射治疗方案,共分为5个不同剂量分割组:1组:2Gy/次,5次/周,20次完成,共14例;2组:3Gy/次,5次/周,15次完成,共10例;3组:5Gy/次,3次/周,7次完成,共11例;4组:7Gy/次,2次/周,5次完成,共8例;5组:10Gy/次,1次/周,3次完成,共9例。结果各组有效率分别为92.8%、90.0%、90.9%、100%、87.5%,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好,并且不同剂量分割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规放疗与低分割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分2组,常规放疗组45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200cGy/次,每周5次,DT3000~5000cGy;低分割放疗45例:采用低分割照射,300~500cGy/次,每周3~5次,DT2000~3600cGy.结果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痛效果大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对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全剂量的分割治疗,而对于病情相对较重、行动不方便、预计生存期短的患者,应采取低分割照射,同样可以起到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疗对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病人78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放疗总有效率为92.31%,其中多分割组和小分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3.75%.经统计处理,两组放疗后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病人的止痛效果较 好,应为首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疗对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病人78例,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放疗总有效率为92.31%,其中多分割组和小分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3.75%。经统计处理,两组放疗后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病人的止痛效果较好,应为首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纯放射治疗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癌病人疼痛的疗效差别。方法:共收集95例晚期癌症伴骨转移患者。其中55例采用单纯放疗、40例采用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结果:单纯放疗组显效加有效42例,有效率84%;放化结合组显效加有效42例,总有效率93%。两组比较χ2=1.21,P>0.05。单纯放射组和放化疗联合组中度(2级)以上疼痛分别为35、37例,完全缓解分别为8、17例,两组比较χ2=4.97,P<0.05。结论:放射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骨转移瘤所致骨性疼痛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提高晚期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钟敏钰  徐晓安 《首都医药》2008,15(24):28-29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的91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部位进行放疗 热疗和单纯放疗,放疗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为主,剂量30GY/10F热疗,在放疗后1h内进行热疗1h/次,共4次,每周2次,q3d其中放疗 热疗组(观察组)共45个骨转移疼痛部位,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共46个骨转移疼痛部位,用NRS(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爆发疼痛次数。结果对于全组及重度疼痛患者,差别有显著性;对于轻度及中度痛患者,虽然观察组有效率绝对值较高,但统计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放疗加热疗止痛疗效好于单独放疗;分层分析,重度疼痛组疗效显著,放疗加热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纯放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方法。方法89例骨转移患者行放射治疗分A组49例:2Gy/次,5次/周,每日放射治疗1次,总量40~60Gy/4~6周,B组40例:3~5Gy/次,3次/周,隔日放射治疗1次,总量30~50Gy/2.5~4周方案。结果全部患者止痛显效率(完全缓解率+明显疼痛缓解率)为81%。放疗方案A组:止痛显效率为79.59%(39/49);放疗方案B组:止痛显效率为82.5%(33/40)。全部患者生存3个月以上,中位生存时间5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23.6%(21/89)、16.85%(15/89)、5.6%(5/89)。结论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治疗主要根据病情来决定,低分割放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而止痛效果与常规分割相当。  相似文献   

12.
郭洪涛 《江苏医药》2013,39(2):228-229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缓解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50例癌症合并骨转移患者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常规分割组32例,2 Gy/次,5次/周,每日放射治疗1次,总量40-60 Gy/4-6周;低分割组18例,3-5 Gy/次,3次/周,隔日放射治疗1次,总量30-50 Gy/2.5-4周.结果 完成随访3个月-5年.1年生存率24.0%(12/50),2年生存率16.0%(8/50),3年生存率6.0%(3/50).常规分割组止痛显效率为87.5%,与低分割组的83.3%相仿(P>0.05).结论 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而低分割放疗止痛效果与常规分割相当,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224例止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止痛疗效。方法模拟机定位,分成3个剂量组。1组:常规照射,2Gy/次,5次/周,照射20次,共78例;2组:5Gy/次,2次/周,照射6次,共108例;3组:10Gy/次,1次/周,照射2次,共38例。结果1~3组CR78%,PR19%,MR+NR3%。疼痛缓解出现的时间与剂量:1-3组分别为28Gy,14分次后;15Gy,3分次后;10Gy,1分次后。结论骨转移的放射治疗止痛作用既快又好,可作为骨转移癌的首选止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转移癌姑息性放射治疗的定位、摆位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放射治疗达到预期目的。方法实施并分析152例骨转移癌姑息性放射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及照射技术。结果使用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能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并使96.7%患者疼痛减轻。结论规范放疗技术操作,有效治疗骨转移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4例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放射治疗10d,同时配合康莱特注射液20g/d,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用21d为一周期,连续观察两个周期;对照组仅行放射治疗。结果: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2级疼痛止痛疗效相似(P>0.05)。3级疼痛完全缓解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提高放疗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放疗加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转移癌综合治疗的途径。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骨转移癌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病例原发灶基本控制后 ,转移病灶采用60 Co或 6mv直线加速器体外局部放疗 (DT 30~ 4 0GY/ 3~ 4周 )。治疗组从放疗开始起 ,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连续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值的变化及近期疗效、生存期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 90 %的患者至治疗结束时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 ,碱性磷酸酶下降 >10 0U/L者达 5 3 3% ,远较对照组的 2 3 3%明显 (P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 PR率分别为 96 6 6 % ( 2 9/ 30 )和 6 6 6 6 % ( 2 0 / 30 )。 1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 ,但治疗组 4例生存期 >18个月。结论 放射治疗加复方苦参注射液并用对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病人尸检发现 30 %~ 79%伴有骨转移 ,骨转移后常见症状是骨痛 ,癌痛中大约有 4 0 %~ 5 0 %是由骨转移癌所致 ,由于癌痛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控制癌痛已被WHO列为重要的抗癌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控制癌痛 ,疗效肯定 ,配合帕米膦酸二钠疗效好、止痛快、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转移癌治疗剂^153Sm—EDTMP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昌  周荫保 《天津医药》1997,25(10):622-624
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治疗是肿瘤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常规使用化疗和放疗,放射治疗对单发性骨转移病灶有效,对多发性骨转移病灶则很难奏效,大多数患者靠止痛药物维持。1987年Goeckeler等首先报告~(153)Sm络合物可作为骨转移痛的治疗剂,并在骨转移病灶中有较高浓聚。其后国内外相继报道应用~(153)Sm和~(186)Re标记磷酸盐类治疗多发性骨转移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核素~(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根据患者临床情况,按14.8~37MBP/kg体质量计算剂量,肘静脉注入。根据病情和治疗后反应确定给予1~3次治疗,两次之间间隔1~3个月。并对78例患者治疗结果作疗效分析。结果78例患者,每位患者经一次或多次治疗止痛总有效率87.2%(68/78),疼痛完全缓解者占41.%(32/78),部分缓解者占46.2%(36/78),无明显变化者占12.8%(10/78)。结论放射性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放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在本研究中,共有52例患者入组,我们评估了放疗后患者骨转移疼痛的缓解情况,并记录了止痛起效时间,同时我们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V3.0)中文版对其中4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全组52例患者中放疗后疼痛缓解率为84.6%,止痛起效时间2~14d。在疼痛缓解的同时,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失眠、疼痛、躯体功能)得到了改善。结论放疗是肺癌骨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起效快,效果好,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