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HIV脑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制定《HIV脑病四诊信息调查表》,引入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86例诊断明确的HIV脑病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脑病证候具体可分为5个,分别为: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结论: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HIV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能较准确的反映临床,可作为本病中医证候客观量化诊断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梁健  安永辉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2007-2009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至肝硬化可逆转的最后阶段。研究表明,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稳定性;近年来,中医药在诊治和研究肝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对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现通过回顾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的历程,展现中医药诊治肝纤维化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危重型脑出血血肿内自由基水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与局部血肿内自由基的关系。方法 对 37例危重型脑出血患者进行CT引导下血肿抽吸引流 ,同时分别测定血清及血肿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含量及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总活力 ,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肿内MDA及SOD水平明显高于血清 ,有极显著差异(P <0 0 1 )。结论 脑血肿内自由基水平可作为临床估计预后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估自适应放疗(ART)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特点及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02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行根治性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7例,随机分为ART组和常规放疗组。在放疗第5周的第一天,ART组患者重新定位做计划(定义为Plan-ART),后续的放疗由新计划完成。常规放疗组应用初始治疗计划至放疗结束,但在放疗第5周的第一天,重新扫描CT,并将初始计划复制到此CT上,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定义为Plan-virtual)。比较Plan-ART和Plan-virtual的剂量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副反应、肿瘤完全缓解(CR)率及预后情况。结果:Plan-ART和Plan-virtual相比,pGTV和PTV1、PTV2的D2、平均剂量(Dmean)无明显差异。Plan-virtual中pGTV的95%的靶区体积受照射剂量(D95,下同)、D98、D100较Plan-ART中明显降低,PTV1、PTV2的D95、D98、D100较Plan-ART中明显降低,脊髓D2、腮腺平均剂量、30%体积所受照射剂量(V3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T组和常规放疗组放疗后8周CR率分别为88.9%和78.9%(P=0.66);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7%和70.8%(P=0.69);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3%和83.2%(P=1.00); 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和82.2%(P=0.53)。ART组患者口腔疼痛、口腔黏膜炎、食管炎/吞咽困难、口干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患者在治疗的第5周重新定位制定放疗计划(即自适应放疗),能在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危及器官剂量,从而降低局部副反应,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TDF)治疗艾滋病导致的范可尼综合征(FS)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9月发生的64例TDF相关的F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S发生率为2.08%,大部分在使用TDF 2~4年内发生,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尿蛋白和尿糖高,51.56%的患者合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7.50%的患者合并骨质疏松。FS好发人群以年龄大、体质量低和合并有基础疾病为主。停用TDF和对症治疗后大部分好转,4例经过1年治疗无缓解。结论:使用TDF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和电解质,发现FS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8.
9.
危重型脑出血双管引流疗效与局部自由基水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危重型脑出血预后与局部自由基浓度的方法:对危重型脑出血行CT 引导下血肿抽吸引流并侧脑室引流,设计对照组单管血肿抽吸引流,同时分别测定血清、血肿及脑脊液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力。结果:血肿及脑脊液内局部MDA 及SOD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P均< 0.01);双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管引流(P< 0.01),但SOD及MDA 水平无差异(P均> 0.05)。结论:脑损伤局部高自由基水平是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双管引流法能明显缩短患者清醒时间,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崔海靖  安昭伟  安永辉 《河北医药》2009,31(11):1296-1297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80例ⅢB~Ⅳ期从未接受过化疗的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吉非替尼组40例,GP组40例。吉非替尼组为吉非替尼250 mg/d;GP组为吉西他滨1 250 mg/m^2,第1、8天,顺铂75 mg/m^2,分为第1~3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组和GP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7.5%(15/40)和30.0%(1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吉非替尼组77.5%(31/40),GP组47.5%(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血液学不良反应明显小于GP组,吉非替尼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吉非替尼组显著少于GP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可作为晚期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