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陈瑗 《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611-3613
目的:探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和减少退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住院西药房退药医嘱1853条,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前3位主要为调整医嘱、患者转科及患者拒绝用药,分别占26.28%、20.94%及13.65%;退药科室前3位为肝胆外科(19.81%)、重症医学科(17.54%)、肿瘤科(17.11%);排在前3位的退药品种分别是消化系统用药、中药注射剂与中成药、抗菌药,分别占21.48%、18.52%和17.04%。本院2013年退药条目较2012年明显减少,且金额呈下降趋势。结论医院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2.
钟旭红 《海峡药学》2012,(11):258-260
选取2011年1~12月登记的614例患者退药记录,对退药原因、退药患者的年龄、退药科室进行分析评价。申请退药科室中位于前3位的是儿科(38.44%)、急诊科(15.96%)和神经内科(14.98%);各科室退药的前3位原因为不良反应(38.27%)、依从性差(24.10%)和不合理用药(15.15%);药患者年龄分布上≤14岁的患者位居第一位,占41.04%,其次为31~45岁,占22.80%。临床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尽可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安全用药。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门诊药局2013年2451份退药单。统计退药科室分布,退药品种排序和主要退药原因。结果门诊所有科室都有退药情况,前3位科室为儿科、内科、急诊科;退药品种前3位为抗生素类、抗病毒类、影响脑血管、脑代谢及促智的药物;退药原因前3位为患者原因、医师原因、药房原因。结论应加强医师和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尽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谢静  常翠  李瑶  饶曼妮  林山鹰 《中国药业》2010,19(20):50-51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以加强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各科病区2009年8月2 720份退药申请及电脑数据库病区退药条数据,分析退药特点。结果退药原因多见于医嘱停药(67.28%)、出院退药(20.11%)、其他原因(3.93%)、患者拒用或要求出院(2.83%)、用药错误(2.46%)、转科(2.17%)、患者死亡(1.21%)等;退药品种为抗微生物药126种、消化系统用药62种、心血管系统用药44种,位列前3名;不同病区的退药情况差异较大,消化内科(8.51%)、介入科(7.34%)、神经外科(6.80%)在退药科室中排在前3位。结论医院各病区均有退药情况,且退药量大,加强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邓云锋 《首都医药》2014,(24):18-20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f1诊西药房调配的1107360张处方中有742张退药处方,退药率为0.67‰。退药科室位居前3位分别是呼吸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4.82%、9.84%、9.84%;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是患者拒绝用药以及医师错开医嘱,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退药类别以抗菌药物居多,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和诊断用药,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结论建议规范退药程序,并加强医师、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减少退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该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02例门诊患者的退药清单,按退药原因、退药类型、退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前3位为药品的不良反应(56.57%)、病情变化(13.15%)、患者拒绝治疗或检查(9.96%);退药类型分布前3位为抗肿瘤药36种(22.09%),抗肿瘤辅助治疗药36种(22.09%),抗生素类药22种(14.11%)。退药金额前3位为抗肿瘤药424479.48元,抗肿瘤辅助药166864.62元,抗生素56039.02元。结论应加强医、药、患之间的沟通,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加强退药管理,规范退药程序;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总结,是减少退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我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各科病区2008年6月~8月1929份退药申请单及电脑数据库病区退药金额数据,采用U检验,分析我院住院患者的退药特点.结果 退药原因多见于患者出院(42.15%)、调整医嘱(22.71%)、患者转科(11.20%)、药物不良反应(8.55%)、患者用药不依从(6.84%)等.退药品种和例数统计,抗生素类(82种,1094例次)和调节水、电解质类药物(35种,582例次)位列前2名.我院不同病区的退药情况差异较大,内科共退药816例.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42.03%,其中神经内科(10.27%)、心血管内科(9.40%)、呼吸内科(7.19%)排在前三位;外科共退药874例,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35.61%,其中骨科(9.41%)、普外科(7.11%)、妇科(4.14%)排在前三位.其他科室共退药239例,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22.36%,其中ICU退药金额占总退药金额13.08%.结论 我院各病区均有退药现象,且退药量大,加强我院药品规范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势在必行.关健词:住院患者;退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加强退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药房及急诊药房的退药记录单,统计与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诊断、退药科室、药品名称、退药原因等。结果 2020年共计108例退药事件,19~59岁中青年群体45例占41.67%;急诊科退药35例位居首位,占32.41%。涉及233例次药品记录,注射剂型186例次占79.83%,抗感染药物占36.91%,退药排名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患者是导致退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占28.70%,其次为药品不良反应所致,占22.22%。结论 加强退药管理,完善处方前置审核,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药学服务水平,降低退药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洁 《中国药事》2012,26(10):1136-1139
目的了解退药原因,总结经验,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情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全年住院患者的退药案例32641条,按类别、科室、金额等进行统计。并具体对2010年5月的2408条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退药类别以抗生素居多,占16.83%;退药科室前3位为肝胆、中西医、胰腺肿瘤科;退药原因主要为医嘱停药、患者转科、病人出院、死亡、药房库存不足、病人拒绝用药和发生不良反应等。结论应加强药品管理,尽量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曹剑波 《海峡药学》2012,24(9):209-211
目的 统计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我院药房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各科室病区2462份退药药方,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为参考,统计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品种,分析我院退药特点.结果 退药原因中主要为医生修改医嘱而停药(67.02%)、出院退药(20.06%)、患者欠费(3.98%)、患者拒用或要求出院(1.87%)、医嘱错误(2.52%)、患者转科(2.84%)、患者死亡(1.30%)、其他原因(0.41%);退药的主要品种为抗生素类、消化系统类药物、心血管系统用药等;不同病区退药有较大的差异,消化内科、普内科、神经外科的退药占据医院各科室的前3位.结论 医院制定严格的退药制度,强化医德医风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药房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加强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的力度,改善住院药房退药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住院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减少退药量的相应对策。方法:收集各病区2011年1月-2012年2月的退药处方及退药金额和发药金额,从退药金额、退药原因、退药病区、退药品种等方面分析住院患者退药情况。结果:在所收集的49 782张退药处方中,月退药金额高达170万元。每月退药处方数和退药金额中,换药退药与出院退药之比约是1∶3,其中换药退药的原因多见于医嘱调整、患者转科、电脑录入处方错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减药、患者拒用、药房缺药等。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脏科、神经外科、肿瘤科、消化科是所有病区月平均退药处方数的2倍以上。普通外科月退药金额居首,急诊监护室和血液科分别居第二、三位。退药品种排名前5位是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结论:退药造成药品极大隐患,医院急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药品规范管理,避免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12.
方欣  肖钦  吴永丽 《海峡药学》2015,(3):218-220
收集本院2014年4~9月的门诊退药处方共1987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患者退药情况日趋增多;其中退药科室以妇科为主,其次是消化内科和便民门诊,3个科室退药处方占全部退药处方的43.53%;退药原因主要还是患者和医师这两个方面为主,占退药处方的85.27%;退药药品类别以消化系统用药,妇科用药和外用药构成3个门诊退药的主流品种,占全部退药处方的50.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退药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本院门诊药房2O13年3-8月退药处方共1O12份,按退药原因及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O13年3-8月的门诊处方量为791921张,退药处方约占总处方量的 O.13%。按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在退药原因分类中前5位的依次为医生错漏、患者本人要求、收费错漏、药房缺药、患者个人信息有误;按退药科室分类统计,在退药科室分类中前5为依次为内科、皮肤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退药科室比例与该科的就诊人数的多少有关。结论通过增强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开展相关的咨询工作,完善相关的电脑系统等措施来减少和规范退药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开明  洪扬  方昱 《上海医药》2014,(17):67-69
目的:总结2013年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退药原因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2013年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种类进行统计,与2012年各类数据比较分析,对比其增减幅度。结果:退药种类中,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药物、中成药排前3位,较2012年小幅增长;退药原因中患者拒用、不良反应、生产厂家占前3位,其中患者拒用、不良反应大幅增长;退药科室中普内科、呼吸内科、消化科仍占前3位,均有小幅增长。结论:应加强退药管理,规范退药程序,注意医患之间的沟通,及时总结,减少退药。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门诊退药提高处方质量,优化调剂服务,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6年1月-12月826份门诊患者的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826份退药中,因不良反应发生而要求退药的274例,占全年退药总数的33.2%;因诊断后住院150例,占18.16%,用药不适(患者自述)而要求退药的148例,占全年退药总数的17.4%。结论: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退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及特点,减少医患纠纷,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118例退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面引起的退药有60例(占50.85%);退药的科室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多的是风湿科系统,其次是内科系统;抗菌药物的退药频率最高,头孢菌素类有44例(占37.29%),其次为解热镇痛、骨代谢调节药等。退药原因中因不良反应的有64例(占54.24%)。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上报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原因,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收集我院各病区2012年3月1日至3月10日退药处方336张,分类统计各处方的科别、数量、品种,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集中在骨一科、内一科、外科;退药品种占前三位的是抗生素类、心血管用药和调节神经及止痛用药。结论:各病区均有退药现象,以骨科、内科、外科等较为多见,应增强医、护、药、患之间的沟通,加强药品退药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7~12月412例住院患者退药申请单,对退药科室、药品种类和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抗微生物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营养药物占退药频次的前4位,内科退药现象较外科多,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加强药品的规范管理,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剑  苏兰  刘进 《中国药业》2011,20(7):48-49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探讨解决退药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方法收集医院各科退药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到的前3位退药原因中,治疗方案改变占63.6%,患者临时出院占16.3%,病房录入药名或药房配送错误占4.6%。结论医院各科室均有退药现象,应制订相应措施,加强住院药房退药情况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力求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4~6月20个病区退药分类统计单,分析汇总退药情况.结果HT6K 退药科室: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排列前三位.退药原因:缺药或者停药占比例最大、患者出院其次、药物不良反应再次等等.退药种类:抗微生物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营养药排名前三位.结论 临床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退药情况,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降低用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