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以脂质过氧化沉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血管慢性炎症性疾病,并且也是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铁死亡是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增加为主要特点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形式,业已证明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结合前期的资料与研究进一步探讨铁死亡的机制及其相关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的作用,以为临床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高龄人群、起病不易察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多重学说。铁死亡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二价铁离子增多,发生芬顿反应,抗氧化平衡被打破导致活性氧和有毒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过程中主要涉及铁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质代谢。其中铁代谢失衡引起的铁死亡与AD关系密切。我们将对铁代谢引发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对AD特征性病理进程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形式, 受铁、活性氧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调控, 在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是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而导致的慢性炎症性肝脏疾病, 其患病率逐年上升, 病因尚未明确, 临床表现多样。本文基于先前的研究, 概述了铁死亡的特征、过程、功能和机制, 讨论了铁死亡与ALD之间的相关性。这将有助于深入探究铁死亡在ALD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为发现新型ALD生物标志物和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454-1458
铁死亡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集聚导致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其形态学特征为线粒体体积缩小、膜密度增加和线粒体减少或消失。发生机制主要与铁代谢紊乱、氨基酸抗氧化系统失衡、脂质过氧化物集聚有关。研究显示,铁死亡在不同的肝脏疾病背景下扮演不同角色,铁死亡的发生可参与多种肝脏炎症疾病进展,也可抑制肝纤维化形成、肝癌发生及索拉非尼耐药。总结了铁死亡发生机制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和进展,旨在为肝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铁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特征为细胞内铁超载、谷胱甘肽耗竭及脂质过氧化。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压与铁死亡密切相关。本文将综述铁死亡与高血压之间的联系,以及铁死亡影响高血压的相关可能机制,以期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缺氧诱导因子 1α及其相关基因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 ,选取腹主动脉瘤标本 2 2例 ,以 5例正常腹主动脉作对照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发现 ,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 1α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腹主动脉 (P <0 .0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亦明显增强 (P <0 .0 1)。缺氧诱导因子 1α表达主要分布在腹主动脉瘤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外膜处 ,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布部位基本一致。腹主动脉瘤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P <0 .0 1) )。结果提示 ,缺氧诱导因子 1α在腹主动脉瘤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铁死亡为一种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发生机制复杂。铁过载、脂质过氧化、谷胱甘肽耗竭和丙二醛累积可通过调节细胞内长链非编码RNA、Xc -系统、GPX4、肿瘤抑制因子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的表达诱导铁死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肺血管重构、急性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肺部感染、支气管...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退化性疾病,常引起猝死.目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腹主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已经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并应用多种技术诱导腹主动脉瘤的产生,以期能够明确其发病机制并发现新的诊治方法.该文总结了诱导腹主动脉瘤动物模型的技术方法并讨论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细胞内铁超载诱导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并在细胞内大量积累导致细胞死亡。心力衰竭是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心肌细胞的减少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中发生了铁死亡,并证实铁死亡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对心力衰竭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铁死亡被定义为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的调节形式,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铁死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铁死亡与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巨噬细胞极化、泡沫细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多个病理过程之间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并总结了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的铁死亡抑制剂及相关靶点,旨在从铁死亡角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1.
[摘要]?铁死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非凋亡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中心环节是铁代谢紊乱导致的胞内脂质过氧化与氧化应激失调。机体内部铁转运系统以及组织细胞的抗氧化系统抑制了铁死亡并维持了生理状态的铁稳态。目前,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均发现了以脂质过氧化物和活性氧的堆积为特征的铁死亡现象,而铁死亡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铁死亡所致的肝脏损伤。因此,调控铁死亡的发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肝脏疾病潜在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以及各种肝脏疾病中铁死亡的研究进展,为探索肝脏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常的胰岛功能是维持体内糖代谢稳态的必要因素。铁死亡作为一种由脂质过氧化物及活性氧累积驱动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 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且在形态学、发生机制以及调控机制等方面显示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不同的特征。近年研究表明, 胰岛β细胞对铁死亡具有易感性。铁死亡通过不同途径对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存活产生影响, 甚至诱导糖尿病的发生。本文就铁死亡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瘤是一种多因素影响、具有潜在破裂风险的主动脉病理扩张性疾病。根据发病位置主动脉瘤可分为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和性别相关性不大,而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但与遗传关联性较弱。 主动脉瘤一般具有发病隐匿和破裂致死等特征,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动脉瘤动物模型是研究人主动脉瘤的重要工具,对阐释主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发和评价主动脉瘤的治疗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腹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有很多,也比较成熟,但是关于胸主动脉瘤的动物模型较少。实际上,多种方法诱导的腹主动脉瘤模型中,也会出现胸主动脉瘤,只不过发病率不同,胸主动脉瘤的发病率较低。本文将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归纳为非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和夹层主动脉瘤动物模型,并简要综述这两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表型,为人类动脉瘤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铁死亡是一种以细胞内铁过载及脂质代谢异常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关于铁死亡,除了铁代谢、脂质代谢、氧化-抗氧化失调等经典机制外,近年来研究发现,铁蛋白自噬、脂肪自噬、线粒体代谢障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调控、内体分拣转运复合体Ⅲ(ESCRT-Ⅲ)介导的膜修复机制等也参与调控铁死亡;同时,铁死亡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阿霉素的心肌毒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瓣膜钙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对其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铁死亡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干预靶点,可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骨肉瘤(OS)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多药化疗为主。由于其对化疗药物存在耐药性问题,探寻新的OS治疗靶点以及开展对OS化疗耐药性的相关研究尤为迫切。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非凋亡性的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征为脂质活性氧的积累。目前,相关研究已证实铁死亡在OS的治疗、预后及降低耐药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铁死亡在O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O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铁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细胞亚铁离子及大量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一系列代谢因素参与的以心血管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铁死亡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对揭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铁代谢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活动,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 人们对铁代谢、铁死亡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作用了解局限。在患有PCOS的患者中发现铁超载现象, 且铁代谢也对PCOS患者的激素、代谢、生殖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铁死亡亦可造成PCOS患者代谢紊乱。目前, PCOS的发病机制不明, 通过对铁代谢、铁死亡的了解阐明其与PCOS之间的关系, 以期探索出对PCOS的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CVD)在全球范围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而血管钙化(VC)是造成CVD风险事件终末结局的主要共同病理改变,表明血管钙化是CVD的潜在防治靶点,但鉴于血管钙化的复杂发病机制,目前没有应对血管钙化的有效手段。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发现铁含量超载或缺乏导致的铁稳态(IH)异常分别在不同类型的CVD和疾病不同阶段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因此,阐明血管钙化时的铁稳态异常机制,有助于为血管钙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指出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人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和8例正常腹主动脉尸检者的腹主动脉血管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蛋白酶B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对血管中膜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组织蛋白酶B和Cystatin C分别在腹主动脉瘤、正常腹主动脉中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定位于平滑肌细胞质;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B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Cystatin C明显降低,与正常腹主动脉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腹主动脉瘤平滑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B表达增强,Cystatin C表达下降,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间的不平衡可能引起动脉瘤壁细胞外基质广泛降解,从而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 (miRNA)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RNA编码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实现调控作用,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新陈代谢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RNA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血管新生等环节发挥调节作用.该文对miRNA调控机制及其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