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晨  何华娟  李建蒲  陈军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5):4381-4388
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肌少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将约有2亿肌少症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目前国内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与肌少症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的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5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肌少症诊断指标、实验室指标,采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预测价值。 结果 107例患者中,肌少症组53例(49.5%),非肌少症组54例(50.5%)。体形消瘦者、体质量正常者、超重者、肥胖者肌少症检出率分别为83.3%(5/6)、64.2%(34/53)、30.0%(12/40)、25.0%(2/8),随着BMI等级增加,肌少症检出率降低(χ2趋势=15.02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175,95%CI(0.059,0.518)〕、超重〔OR=0.039,95%CI(0.003,0.513)〕、肥胖〔OR=0.019,95%CI(0.001,0.459)〕、MNA-SF评分升高〔OR=0.832,95%CI(0.697,0.99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升高〔OR=0.914,95%CI(0.843,0.991)〕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OR=1.139,95%CI(1.073,1.209)〕、收缩压升高〔OR=1.038,95%CI(1.001,1.076)〕、舒张压升高〔OR=1.095,95%CI(1.035,1.159)〕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BMI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0.656,0.843)〕,最佳截断值为22.0 kg/m2,灵敏度为52.8%,特异度为88.9%。 结论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肌少症患病率高。高龄、较高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女性、超重、肥胖、较高的维生素D、营养良好是肌少症的保护因素。B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肌少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 肌少症与增龄相关,表现为进行性的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不仅会引起疾病,还会导致高额的社会医疗支出。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率,探究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肌少症的相关因素,以利于肌少症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方法 入选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慢性病患者(≥60岁)共236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慢性病、过去3个月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量表)评估患者抑郁、营养状况。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诊断肌少症,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63例和非肌少症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肌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营养不良及风险、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步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2,95%CI(1.007,1.099)〕、BMI〔OR=0.885,95%CI(0.793,0.988)〕、骨质疏松症〔OR=2.217,95%CI(1.100,4.467)〕、Hb〔OR=0.936,95%CI(0.909,0.964)〕、TG/HDL-C比值〔OR=1.501,95%CI(1.074,2.099)〕与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肌少症有回归关系(P<0.05)。根据BMI四分位数分组,不同BMI分组患者肌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 24.7~27.0 kg/㎡组患者肌少症发生率低于BMI≤22.4 kg/㎡组(χ2=12.844,P<0.001)。根据TG/HDL-C比值四分位数分组,不同TG/HDL-C比值患者肌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骨质疏松症、Hb水平降低、TG/HDL-C比值升高与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相关;BMI与肌少症的发生呈U型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 吸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密切。目前,吸烟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危害未得到临床上的足够重视,特别是缺乏针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戒烟成功率及复吸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 调查并分析就诊时尚未戒烟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1年内的戒烟成功率、复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就诊时尚未戒烟且经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常规停止吸烟1~2周后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开腹手术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至出院前停止吸烟3~4周,出院时常规宣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可能影响患者复吸的因素、门诊随访患者复吸情况1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复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117例就诊时尚未戒烟的结直肠癌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70例患者成功戒烟,戒烟成功率为59.8%。复吸47例,复吸率为40.2%。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开始吸烟年龄、烟龄、每日吸烟量、是否晨起5 min内即吸第一支烟、了解与否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与否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术后是否接受常规化疗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5岁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低于≤55岁患者,非独居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低于独居患者,家人朋友反对其吸烟的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低于家人朋友对其吸烟持听之任之态度的患者,了解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的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低于不了解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的患者,开腹手术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低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1年复吸率低于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276,95%CI(0.104,0.729)〕、独居〔OR=0.190,95%CI(0.044,0.816)〕、家人朋友对其吸烟的态度〔OR=0.279,95%CI(0.108,0.719)〕及是否行永久性结肠造口〔OR=0.162,95%CI(0.032,0.810)〕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复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戒烟成功率较低,年龄、是否独居、家人朋友对其吸烟的态度是影响戒烟的主要因素,对于微创手术且未行结肠造口的患者应特别加强控烟教育。  相似文献   

4.
背景 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理因素在癌症康复中的作用受到了医生、患者的广泛关注。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领域之一,疾病获益感(BF)在癌症类型上多以乳腺癌及多癌种混合研究为主,而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评估我国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和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26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参与问卷调查。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疾病获益感量表(评估BF情况)、与医生沟通和交流问卷(评估与医生沟通和交流情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评估乐观程度)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对疾病的应对特点,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F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中文版疾病获益感量表评分将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BF低水平组31例(9.5%,评分<66分),中/高水平组295例(90.5%,评分≥66分)。BF低水平组接受手术+化疗治疗方案比例及与医生沟通和交流问卷评分、乐观程度、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得分低于BF中/高水平组,BF低水平组发生并发症比例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医学应对方式中屈服得分高于BF中/高水平组,两组运动锻炼频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手术+化疗治疗方案〔OR=3.294,95%CI(1.239,8.759)〕、无并发症〔OR=5.867,95%CI(1.868,19.041)〕、乐观〔OR=1.569,95%CI(1.169,2.106)〕、医疗应对方式-面对〔OR=1.477,95%CI(1.267,1.721)〕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南通市和江阴市地区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处于中/高水平。医疗应对方式中面对、乐观、接受手术+化疗治疗方案、无并发症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护工作者可结合相关因素跨学科、多平台的制定及实施干预方案,切实提高早期结直肠癌患者BF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一新  黄朝晖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127-129,133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江苏农垦肿瘤医院和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治疗的32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56/328),以手术部位感染最多见(71.4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6.848,P=0.000)、营养不良(OR=12.696,P=0.000)、急诊手术(OR=18.793,P=0.000)、手术持续时间〉4 h(OR=16.832,P=0.000)、白细胞减少(OR=18.999,P=0.000)、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6.159,P=0.000)、侵入性操作〉3种(OR=1.821,P=0.000)、糖尿病(OR=2.969,P=0.000)和癌症家族史(OR=4.782,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空气消毒规范(OR=0.220,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4.875,P=0.000)、营养不良(OR=10.041,P=0.000)、急诊手术(OR=19.445,P=0.000)、手术持续时间〉4 h(OR=6.920,P=0.000)、白细胞减少(OR=12.872,P=0.000)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6.224,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手术部位感染最多见,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戴宁  王欢  孙颖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7):3353-3356
背景 近年来,难辨梭菌感染(CDI)发生率迅速上升,严重感染者急剧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我国有关老年人CDI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临床治疗与防控能力。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70例发生CDI的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CDI组)的临床资料,另收集同期于本院住院的70例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对照组,住院期间未发生CDI)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与CDI组相匹配)。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他相关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结果 CDI组与对照组合并基础疾病≥3种所占比例、入院后营养方式、Barthel指数、第三/四代头孢使用率、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1个月所占比例、3个月内曾行全麻手术所占比例、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率、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率、C反应蛋白(CRP)、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方式〔鼻饲营养:OR=4.528,95%CI(1.079,19.004)〕、Barthel指数〔≤40分:OR=13.812,95%CI(1.153,165.500)〕、3个月内曾行全麻手术〔OR=8.358,95%CI(1.566,44.611)〕、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OR=5.496,95%CI(1.073,28.163)〕、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OR=13.128,95%CI(2.291,75.242)〕、应用质子泵抑制剂〔OR=4.980,95%CI(1.112,22.305)〕、低清蛋白血症〔OR=5.351,95%CI(1.488,19.246)〕是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发生CDI的影响因素为鼻饲营养、Barthel指数≤40分、3个月内曾行全麻手术、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低清蛋白血症,临床应提高对该类患者的关注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背景 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在全世界高发,还与多种胃外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但目前H.pylori感染与衰弱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H.pylori感染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内科住院治疗、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20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根据胃黏膜活检结果评估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FRAIL量表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H.pylori感染对衰弱的影响。结果 根据FRAIL量表,47例(22.8%)评估为衰弱,159例(77.2%)评估为非衰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09,95%CI(1.136,1.508)〕,文化程度为小学〔OR=0.107,95%CI(0.026,0.442)〕、初中〔OR=0.127,95%CI(0.028,0.574)〕、高中〔OR=0.013,95%CI(0.000,0.424)〕,白细胞计数〔OR=4.260,95%CI(1.202,15.097)〕,淋巴细胞百分比〔OR=0.793,95%CI(0.676,0.930)〕,中性粒细胞计数〔OR=0.139,95%CI(0.021,0.907)〕,果糖胺〔OR=13.099,95%CI(2.136,80.337)〕,多重用药〔OR=5.679,95%CI(1.486,21.709)〕,跌倒/坠床危险评分〔OR=1.788,95%CI(1.236,2.586)〕,H.pylori感染〔OR=2.912,95%CI(1.036,8.181)〕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将衰弱患者根据H.pylori感染情况进一步分组,其中H.pylori阳性患者26例(55.3%),H.pylori阴性患者21例(44.7%)。H.pylori阳性患者与H.pylori阴性患者单核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H.pylori感染可能是导致其衰弱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加强衰弱评估的同时,也应重视H.pylori感染带来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1 086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剖宫产围术期情况、PCSD的发生情况3个部分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 1 056例有效问卷中,发生PCSD 52例,发生率为4.9%。剖宫产次数≥2次〔OR=7.885,95%CI(2.206,28.181)〕、胎膜早破〔OR=3.664,95%CI(1.709,7.853)〕、产程延长〔OR=5.200,95%CI(2.086,12.966)〕、择期手术〔OR=2.408,95%CI(1.230,4.718)〕、子宫后位〔OR=1.954,95%CI(1.018,3.751)〕、多胎(胎数≥2)妊娠〔OR=3.823,95%CI(1.715,8.522)〕、体质量增加≥20 kg〔OR=6.896,95%CI(3.084,15.424)〕、轻/中度贫血〔OR=3.460,95%CI(1.071,11.179);OR=8.057,95%CI(3.652,17.773)〕是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P<0.05)。144例2次剖宫产患者,手术间隔时间<2年的PCSD发生率为63.6%(14/22),高于2~5年(17.1%,6/35)、>5年(26.4%,23/87)PCS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结论 具有多次剖宫产史、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胎膜早破病史、产程延长、择期手术、子宫后位、肥胖、贫血、多胎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后患PCSD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背景 目前对急救中心住院患者疾病谱、死因谱、出院预后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因此,在急救中心范围内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全面了解急救中心住院患者目前流行病学特征,对于早期发现高危人群以及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急救中心近10年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预后影响因素,为提高急救中心诊疗质量与安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HIS)检索2007—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状况,包括性别、年龄、过敏史、住院天数、入院科室、出院科室、住院费用、30 d内再入院次数、手术次数、首次住院诊断、合并疾病及预后。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救中心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7—2016年急救中心住院患者共计16 367例,生存15 686例(95.84%),死亡681例(4.16%)。2016年急救中心住院患者较2007年环比增长45.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26,95%CI(1.067,1.648)〕、入院科室〔OR=0.668,95%CI(0.564,0.790)〕、出院科室〔OR=1.608,95%CI(1.309,1.975)〕、住院费用〔OR=3.589,95%CI(2.826,4.559)〕、30 d内再入院次数〔OR=4.527,95%CI(1.023,5.183)〕、手术次数〔OR=3.353,95%CI(2.901,3.877)〕、合并心理障碍〔OR=2.988,95%CI(1.047,8.530)〕、心脏病〔OR=13.146,95%CI(3.647,47.371)〕、高血压〔OR=0.518,95%CI(0.258,0.941)〕、脑血管意外恢复期〔OR=1.805,95%CI(1.091,2.989)〕、肝脏疾病〔OR=1.938,95%CI(1.230,3.056)〕、慢性中毒〔OR=2.162,95%CI(1.261,3.691)〕、多种疾病〔OR=2.322,95%CI(1.270,4.250)〕与急救中心住院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急救中心诊疗患者逐年增多,诊疗质量及安全也引起重视,年龄、入院科室、出院科室、住院费用、30 d内再次入院次数、手术次数、合并疾病是急救中心住院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完善急救模式,干预可预防因素来提高急救中心住院诊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高昶  高然  张丽丽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1):2561-2566
目的 分析健身活动、社会交往和用脑习惯对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首次发病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6例为调查对象。患者发病后3个月,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身活动参与情况(剧烈健身活动、中等强度健身活动、轻度休闲健身活动)、社会交往情况(与子女、朋友交流次数)和用脑习惯(阅读、下棋)〕、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病变部位〔脑卒中位置(左/右、前/后)、脑卒中部位〕、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916份,回收有效问卷764份,有效回收率为83.4%。764例脑卒中患者中有抑郁症状70例(9.2%),无抑郁症状694例(9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度休闲健身活动〔OR=0.451,95%CI(0.253,0.805)〕、与朋友交流次数〔OR=0.176,95%CI(0.103,0.301)〕、脑卒中位置(前/后)〔OR=2.359,95%CI(1.510,3.562)〕、NIHSS评分〔OR=1.817,95%CI(1.166,3.358)〕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度休闲健身活动〔OR=0.503,95%CI(0.277,0.915)〕、与朋友交流次数〔OR=0.189,95%CI(0.110,0.326)〕、脑卒中位置(前/后)〔OR=2.487,95%CI(1.497,4.134)〕、NIHSS评分〔OR=1.901,95%CI(1.154,3.130)〕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参加轻度休闲健身活动、多与朋友交流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而脑卒中位置位于前部及NIHSS评分≥5分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用脑习惯与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梦坤 《医学综述》2014,(16):3068-306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Ⅳ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有效方法,水平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用推拿配合膏摩,辨症加减治疗小儿原发症遗尿症52例,其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9%,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教务处汇总处理学生学期考试成绩的工作相当繁重。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每学期末,各学科成绩上报到教务处后,所有成绩的处理都是手工操作。近年来,计算机也只是代替了很少部分的人力,成绩的录入、校对、计算、统计汇总,以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错的几率还非常高,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方法: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HRSD(汉密顿抑郁量表)、NRS(疼痛数字分级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A组:抗抑郁药物选择盐酸文拉法莘,B组: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4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观察联合用药对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的毒副反映情况。结果:A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口干、多语、嗜睡、视物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非常有必要。阿米替林副反应较大不宣作为推广和首选,盐酸文拉法莘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尤其适合体弱的晚期伴有抑郁情绪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3-12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以及YU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h,6 h的VAS评分Ⅰ组和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VAS评分从小到大为:Ⅰ〈Ⅱ〈Ⅲ,但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 h 3组间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2.3%和55.0%;3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咽喉痛,有一定的预注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医疗投诉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医疗投诉能发现医院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潜在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资源.医院必须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体系及机制,充分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