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卵巢早衰(POF)模型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变化、卵巢组织形态变化及TNF-α、Caspase-3蛋白在卵巢中的表达,探讨卵巢早衰的生理病理变化及“阴三针”对卵巢早衰的改善、治疗作用。从而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针灸理论为基础,以“阴三针”为治疗组方,为临床上电针延缓生殖轴衰老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雷公藤多苷片45 mg/kg灌胃模拟出卵巢早衰小鼠模型,6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坤泰胶囊药物组与假电针组。干预3周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E2、FSH、LH水平及下丘脑中β-EP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TNF-α、Caspase-3蛋白在卵巢中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OF模型小鼠血清中FSH、LH升高,E2和下丘脑中β-EP显著下降,卵巢颗粒细胞层减少、生长卵泡和黄体减少及闭锁细胞增多,卵巢中TNF-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安神法对更年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对患者E2、LH、FSH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睡眠健康宣教和相关心理疏导治疗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给予补肾疏肝安神法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SPIEGEL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PIEGE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明显升高,LH、FSH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肾疏肝安神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干预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机制。方法:将1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分为5个亚组,分别为换笼后0 min、30 min、2 h、6 h 4个亚组和睡眠监测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观察4组大鼠电针干预前后睡眠觉醒的变化、换笼后各时点血清激素变化及换笼后24 h HPA轴多巴胺受体变化情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换笼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表现为日间wake时间延长(P0.05,P0.01)、NREM睡眠减少(P0.05);电针组睡眠觉醒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激素水平比较,模型组、假电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笼后24 h模型组大鼠HPA轴的多巴胺D1受体和多巴胶D2受体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电针组HPA轴的多巴胺D1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表达水平升高。结论:电针预处理能够干预换笼失眠大鼠睡眠觉醒,可能通过干预HPA轴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厉姗姗  刘杰  张安 《新中医》2023,55(3):118-121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与芬吗通联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芬吗通治疗,研究组给予芬吗通与坤泰胶囊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睡眠情况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SH、LH水平均降低(P<0.05),E2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FSH、LH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E2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睡眠时间延长(P<0.05),入睡时间缩短(P<0.05),且研究组睡眠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入睡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改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相关受体表达及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分别选取"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进行电针干预,综合组3穴同时进行电针干预,均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用HE染色法进行大鼠卵泡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INHB、AMH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FSH受体(FSHR)和LH受体(LH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生长期卵泡数及血清LH、LH/FSH、AMH、IN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5,P<0. 01),而FSH水平、早期卵泡中FSHR和LHR表达明显降低(P<0. 01,P<0. 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关元和综合组的生长期卵泡数明显下降(P<0. 05,P<0. 01),关元、足三里和综合组INHB水平明显下降(P<0. 01),4个电针组的LH、LH/FSH、AMH水平均明显下降(P<0. 01),而4个电针组的FSH均明显升高(P<0. 01),足三里组大鼠早期卵泡FSHR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 05),足三里组和关元组大鼠早期和晚期卵泡LHR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 01,P<0. 05)。结论:电针"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及电针3穴均可减少PCOS大鼠生长期的卵泡数量并调节大鼠性腺激素的表达水平。在上调血清FSH和下调LH/FSH比值、AMH、INHB及改善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方面,电针"关元"和电针"足三里"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三阴交";而在下调LH水平方面,电针"三阴交"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关元";但3个穴位之间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激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艾灸组、激素组均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制备DOR大鼠模型,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灌胃14 d。激素组在造模即日起采用激素序贯疗法连续干预14 d;艾灸组在造模即日起每日给予双侧"肾俞"或"关元""中脘"艾灸治疗,两组穴隔日交替,每次10 min,连续14 d。每日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大鼠的动情周期,统计各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干预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学形态;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蛋白水平;实时PCR(TaqMan探针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激素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LH、MDA含量增多(P<0.01),血清E2、AMH、SOD含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激素组大鼠血清FSH、LH、MDA含量减少(P<0.01,P<0.05),血清E2、AMH、SOD含量增多(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激素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P<0.01)。结论:艾灸可以降低DOR大鼠的动情周期紊乱率,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抗氧化应激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养精种玉汤对顺铂所致卵巢早衰大鼠的作用及其对Akt、mTOR、GnRHR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和造模组(35只),空白组不予处理,造模组腹腔注射4.0 mg/kg顺铂水溶液,每周1次,共2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01 mg/mL戊酸雌二醇片水溶液)和养精种玉汤低、中、高剂量组(0.34、0.68、1.35 g/mL),每组7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21 d。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计算卵巢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E2、FSH、AMH及GnRH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Akt、mTOR、GnRHR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Akt、mTOR、GnRHR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AMH水平降低(P<0.01),FSH、GnRH水平升高(P<0.01),卵巢组织Akt、mTOR、GnRHR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卵巢内成熟卵泡数量增多,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河车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选取4 月龄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动情周期正常的青年雌性SD 大鼠,和18 月龄阴道细胞学涂片表现为无动情周期的老年SD 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选取11~12 月龄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动情周期紊乱的围绝经期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紫河车,阳性对照组给予教材方,观察紫河车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E2、LH、FSH 的干预作用。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模型组血清E2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FSH 和LH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血清E2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FSH 和LH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紫河车及教材方均能降低围绝经期大鼠的FSH、LH 水平和提高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腺嘌呤诱导的精液异常大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探求电针治疗精液异常疾病的原理。方法将SD雄性性成熟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造模成功后采用电针治疗7 d。3组均在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比较各组血清FSH、LH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治疗后血清LH、FS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LH、F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腺嘌呤诱导的精液异常大鼠血清FSH、LH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肾丸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小鼠卵巢功能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归肾丸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法建立DOR小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ELISA法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Western blot、qRT-PCR检测卵巢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 1、p62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FSH、LH水平升高(P<0.05),AMH、E2水平降低(P<0.05);卵巢中生长卵泡和原始卵泡的数量减少,闭锁卵泡增加;卵巢组织LC3和Beclin 1蛋白和mRNA水平增高,p62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经归肾丸干预后,DOR小鼠血清中FSH和LH激素水平降低(P<0.05),AMH和E2激素水平增高(P<0.05);卵巢形态改善,原始卵泡和生长卵泡增多,闭锁卵泡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从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该病的机制。方法: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学习记忆良好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缺血性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造模成功后第7天进行干预。电针组采用"智三针"通电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共3周。药物组给予安理申灌胃,剂量为0.03mg/kg,每日1次,共3周。在不同时间点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化学比色法测量血清及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1);治疗14d时,两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21d时,电针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的程度优于药物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两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两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且电针组Bcl-2蛋白表达较药物组升高明显(P0.01),两治疗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两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组血清中3项指标及海马GSH-Px活性的改善程度较药物组明显(P0.01,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可降低缺血性学习记忆障碍大鼠血清及海马内氧自由基含量,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其中4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20只做假手术,3个月后骨密度检测证实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后各处死10只。剩余卵巢摘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雌激素组,每组各10只。针刺组取①"关元""三阴交",②"肾俞""后三里",两组穴位交替电针治疗(连续波、2Hz、1~3mA),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雌激素组于大鼠后腿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mg/kg),每周1次,连续3个月。应用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雌激素组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时骨密度值也有明显的提高(P<0.05);针刺组对ghrelin和骨密度的作用不及雌激素组(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提高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下调血清ghrelin的水平,但整体作用不及雌激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组方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睡眠健康宣教。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组方治疗,穴取百会、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假针刺组采用非有效穴浅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评分、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下降(P<0.05,P<0.01);假针刺组治疗后PSQI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认知觉醒评分均下降(P<0.05)。针刺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BA含量升高(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BA含量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调神组方可明显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过度觉醒状态,上调血清GABA含量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自然围绝经期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紊乱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月龄SD雌性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11~15月龄SD雌性大鼠阴道涂片法筛选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表现者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8只。电针组取两侧"三阴交"穴做电针,每次20min,隔日1次,共治疗15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巢中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E2水平显著降低(P0.01),FSH、LH、Gn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E2水平明显升高(P0.05),FSH、LH和GnR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能够对围绝经期大鼠紊乱的HPO轴功能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5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电针组电针刺激"关元"穴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西药组大鼠戊酸雌二醇片生理盐水混悬液(25μg/mL,2mL/500g体重)灌胃,疗程同电针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运用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GF-1,股骨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显著性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大鼠血清IGF-1,股骨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电针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通过提高大鼠血清IGF-1水平和骨强度,发挥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艳英  马堃 《陕西中医》2023,(5):584-586,611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口服;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序贯口服。试验组以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E2及血尿常规、肝肾功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0%;两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改良Kupperman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减低Kupperman评分上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血清FSH水平均有下调趋势,均可上调血清E2水平,对照组较试验组对血清E2上调更明显(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胰岛素的脑保护机制,为针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40只,每组再分为6h、1d、3d、7d、14d5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双侧"内关"穴和"曲池"穴,每天1次。采用Zea Longa神经体征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血糖仪测量血糖,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的含量。结果:针刺治疗3、7d后针刺组大鼠神经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7、14d组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针刺1d组(P<0.05)。模型组及针刺各组大鼠造模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针刺14d组大鼠血糖高于模型组(P<0.05)。从针刺1d后,各时间点针刺组大鼠胰岛素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可以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且这种脑保护作用与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神门-通里"经脉段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两者在电针心经改善急性心肌缺血中的协同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心经组,每组10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心经组给予电针刺激大鼠心经"神门-通里"经脉段,刺激20min。用两根铂金丝电极分别同步引导左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同时记录模型复制前5min,结扎后即刻,电针后1、3、5、15 min的心电图、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复制后,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相心率、心电图J点电压、交感神经放电频率显著升高(P0.01),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心经组大鼠各时相心率、心电图J点电压、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均显著降低(P0.01),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心经可通过同时抑制交感神经放电和促进迷走神经放电,发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丹归胶囊对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48只12周龄健康SPF级SD雌性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坤泰胶囊组、丹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腹腔注射75 mg/kg的环磷酰胺1次,建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6 d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动情周期,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卵巢 GDF-9、Egr-1蛋白表达和TNF-α mRNA、INF-γ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丹归胶囊可使 DOR 大鼠 FSH、LH 水平明显降低,E2、AMH 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归胶囊可使模型大鼠卵巢存在成熟卵泡,卵泡腔内卵子生长良好。丹归胶囊可使模型大鼠 GDF-9、Egr-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 mRNA、INF-γ 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丹归胶囊具有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跟调节各种性激素水平及卵巢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在造模前取"百会"和"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1次/d,连续7d。造模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及存活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脑皮质nNOS、iNOS及GFAP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P0.01),nNOS、iNOS及GFAP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P0.01),增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存活数(P0.01),降低nNOS、iNOS的表达(P0.01),促进GFAP的表达(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NOS和iNOS、上调GFAP的表达,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