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功能性垂体腺瘤不仅会产生内分泌紊乱的症状,而且常引发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垂体瘤与性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重视,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垂体肿瘤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关。治疗上应首先治疗垂体肿瘤原发病,在肿瘤被切除或控制后,则可选择补充睾酮或应用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治疗性功能障碍。本文就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的变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张云馨滕述王恩真检验科王秀兰神经外科孙振荣有作者报道在吸入异氟醚后除IgG外,IgA、IgM均明显下降[1]。但是,对已有内分泌疾患的垂体腺瘤生长素(GH)分泌过多患者和泌乳素...  相似文献   

3.
垂体腺瘤指源于垂体前叶某一特定细胞的腺瘤,如促性腺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一般来说分泌正常激素数量较多的腺瘤,临床容易鉴别,反之则难。对因分泌激素数量过少、生物活性不足或质量有缺陷,而不能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垂体腺瘤,称之为临床无功能性垂体腺瘤(clinically nonfunctioning pituitaryadenomas)。本文将对这一类并非罕见,但却极易漏诊的垂体腺瘤,从病因,分类,表现、鉴别及治疗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对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81例,缓解未复发20例,复发12例,病死2例;微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混合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P〈0.05);全切和次全切的治愈率均高于部分切除患者的治愈率(P〈0.05);具有基础内分泌功能性腺瘤是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非功能性腺瘤(P〈0.01)。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效果好,其临床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功能类别、切除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垂体微腺瘤(肿瘤直径小于10mm)的CT表现,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功能性垂体微腺瘤的CT征象。结果本组垂体微腺瘤CT直接征象有垂体内局限性低密度灶22例,等密度灶13例;间接征象有垂体上缘局限性隆起12例,垂体柄移位16例,鞍底骨质凹陷、吸收19例。结论鞍区冠状位CT直接增强扫描对微腺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快速静脉注射造影剂立即扫描或动态扫描是提高微腺瘤检出率最佳方法;某些等密度或低密度不甚明确的微腺瘤诊断较困难时,必须参考CT间接征象,结合临床症状、内分泌检查结果才不致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新分类的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现状,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34例垂体腺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134例垂体腺瘤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60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24.6%(33例)的病例为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表现出肢端肥大、泌乳或激素水平异常等功能性表现。75.4%(101例)的静止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压迫症状。影像学提示微腺瘤7例,大腺瘤120例,巨大腺瘤7例。依据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垂体腺瘤分类,其中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68例(50.7%),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5例(18.7%),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7例(12.7%),泌乳激素细胞腺瘤11例(8.2%),静止性Pit-1阳性垂体腺瘤4例(3.1%),双激素细胞腺瘤3例(2.2%),多激素细胞腺瘤3例(2.2%),零细胞腺瘤2例(1.5%),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1例(0.7%)。本研究中共有13例高风险垂体腺瘤,其中稀疏颗粒型生长激素细胞腺瘤2例、男性泌乳激素细胞大腺瘤6例、静止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例及多激素Pit-1阳性腺瘤3例。结论 新的分类系统根据转录因子的不同将垂体腺瘤进行了更为科学的分类,能够更好地反映肿瘤特征及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伽玛刀治疗的41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7例为PRL型,89例GH型,46例为ACTH,70例为混合型;肿瘤所接受的平均边缘剂量分别为30.6Gy、22.1Gy、34.5Gy、和21.7Gy。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90例(40.2%)内分泌恢复正常,119例(53.1%)下降,无变化或升高15例(6.7%),84例肿瘤消失,117例(52.2%)肿瘤缩小,1例(0.4%)增大。结论: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控制肿瘤生长,而且能使内分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洪文轲  李亚跃 《宁波医学》1997,9(4):157-158
为了解急性脑血管病(ACVD)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对46例男性AVCD患者的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和催乳素(PRL)作了测定。结果提示,ACVD患者PRL、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明显增高,脑出血组尤为明显;脑出血组的PRL明显高于脑梗塞组。表明ACVD可引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垂体催乳素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泌乳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分析本院62例高泌乳血症病例(功能性高泌乳血症40例,垂体微小腺瘤22例)。结果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药物(溴隐亭)治疗后80%患者泌乳停止,月经恢复,妊娠率达30%。垂体微小腺瘤(10mm左右),经蝶显微手术后全部恢复排卵性月经,PRL降至20ng/ml以内。结论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予药物治疗,而垂体微小腺瘤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2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48-14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RU486)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效果及用药前后性激素检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能有效止血,不规则出血未再复发。血清性激素测定:FSH一直是低水平,LH正常或略高,血清E保持在卵泡早期水平,P水平皆低下。结论米非司酮能作用于内分泌器官和性腺轴的不同部位,临床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明显的止血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侵袭性与海绵窦颈内动脉的关系和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不同大小和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方式的相互关系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在我院就诊的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微腺瘤56例(20.7%),大腺瘤118例(43.7%),巨大腺瘤96例(35.6%);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40例(14.8%),生长激素(GH)腺瘤58例(21.5%),泌乳素(PRL)腺瘤57例(21.1%),垂体无功能腺瘤115例(42.6%);采用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260例(96.3%),采用开颅手术垂体腺瘤切除术6例(2.2%).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在垂体微腺瘤中的比例为3.6%,在垂体大腺瘤中的比例为20.4%,在垂体巨大腺瘤中为61.4%;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为94.1%,而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率为58.8%.结论垂体腺瘤与颈内动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及术前分析手术的难易程度,从而避免损伤颈内动脉,提高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985~1990年22例催乳素瘤采用手术治疗结果。男6例,女16例。女性有5例为微腺瘤,男性全部为大腺瘤,手术治疗后,14例垂体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无手术死亡。因而认为手术治疗为早期催乳素腺瘤提供了良好的有效机会。  相似文献   

13.
Pituitary apoplexy is a rare,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that may occur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The dynamics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may contribute to a sudden expansion of silent pituitary adenomas and result in the compression of surrounding structures. A range of clinical feature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the condition requires promp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prevent further complications. Herein, we present an uncomplicated cas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diagnosing pituitary apoplexy, ensuring high alertness to the condition, so as to prevent life-threatening tragedy due to missed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4.
垂体卵泡刺激素腺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内分泌肿瘤,该病发病率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故容易误诊和漏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了解垂体卵泡刺激素腺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对此类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ituitary adenomas are a diverse group of benign neoplasms. The hormonally active tumours present with well-recognised syndromes and include acromegaly (growth hormone adenoma), Cushing's disease (corticotropin adenoma), and amenorrhea-galactorrhea (prolactin adenoma or prolactinomas). The hormonally inactive, or clinically non-secreting, adenomas generally come to clinical attention secondary to local mass effect or pituitary deficiency.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prolactinomas,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remains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most pituitary adenomas. The current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张风林  崔勇  鲍晶  丁学华  应奇 《海南医学》2016,(20):3283-3285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启动子区CpG甲基化与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探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84例垂体腺瘤标本和6例尸检时获得的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标本中DLC-1的表达水平,利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状态。结果 DLC-1在垂体腺瘤标本中表达下降。6例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中DLC-1基因启动子区无甲基化,4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9例发生甲基化(38.78%),3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3例发生甲基化(8.57%),5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5例发生甲基化(28.84%),32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7例发生甲基化(21.88%)。DLC-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1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DLC-1表达量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 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跟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总结46例垂体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垂体瘤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肿瘤类型、大小与形态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垂体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微腺瘤及大腺瘤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MRI平扫与增强扫描特点。结果垂体瘤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以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下降、溢乳、闭经、月经紊乱等为主,微腺瘤多无症状。垂体瘤各类型中以催乳素瘤、混合瘤、ACTH腺瘤较为常见。微腺瘤平扫检出难度大,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增强早期垂体腺中呈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清晰;大腺瘤CT平扫可见鞍上池肿物,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微腺瘤与大腺瘤的平扫TI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呈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清晰。结论垂体瘤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多发于女性育龄期,以大腺瘤较多见,患者多可见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下降、溢乳、闭经、月经紊乱等症状。垂体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坏死、囊变、出血的显示良好,作为垂体瘤临床检查手段具有较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垂体腺瘤是一种可影响全身多系统的颅内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高且多为中青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治疗目标不仅为切除肿瘤和控制异常增高的激素,还需要处理好各种并发症,如水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等,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治疗方式,仍处于不断优化和改进中,在尽可能全切肿瘤的同时保护正常垂体组织已成为共识。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在功能性腺瘤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案,规避了手术风险,这种趋势也逐步扩展到生长激素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治疗中。以伽玛刀为代表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疗效也显著提高。我们应加强多学科合作,联合开展基础和临床方面研究,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与垂体腺瘤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运用实时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了166例垂体腺瘤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结合病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资料特点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现肿瘤卒中的无功能腺瘤中VEGF和VEGF-3的表达水平降低与肿瘤卒中有关(P<0.05);VEGF-1和VEGFR-2表达水平与肿瘤卒中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无功能垂体腺瘤的VEGF和VEGFR-3的表达下降与垂体腺瘤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