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火针配合天麻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火针、天麻素与维生素B1、B12、扑炎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扑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5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配合天麻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体征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3例,与单纯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8.7%,95.24%,对照组分别为38.3%和81.67%,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范丽英 《当代医学》2016,(12):156-157
目的 探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共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和依据.方法 选取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泛昔洛韦0.25g,1天3次口服,配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应用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进行治疗,隔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2周;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表对2组患者治疗之前与之后的神经疼痛程度进行计分评价,并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之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计分与治疗之前相比均出现降低(P<0.05),而治疗组患者VAS计分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吲哚美辛片口服、维生素B12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8%,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两组比较X2=4.91,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艾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自拟化瘀止痛方结合西药及UVA治疗,对照组40例只用西药及UVA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7%,对照组总有效率76.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对后遗神经痛发生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泼尼松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及α-2β干扰素粉针,观察组同时口服泼尼松片;分别在疗程后第四、六、八、十天按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和统计;在疗程结束后30、50、80、110d观察后遗神经痛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6%和79.55%(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11.24%和23.86%(P<0.05);疗程结束后,不同时间段内治疗组后遗神经痛患者总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可以尽早缓解疼痛、缩短带状疱疹病程,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及缩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总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复元活血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穴位注射对照组、穴位注射联合复元活血汤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P物质(SP)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2周、4周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4周后血清5-羟色胺较治疗前升高、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通欣络加超激光照射,对照组用弥可保加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速刺穴位埋线联合腹四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采取相应节段夹脊穴穴位埋线配合腹四针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1.5%。结论速刺穴位埋线结合腹四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恩再适注射液7.2 U/d静脉滴注,疗程14 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1注射液100 mg/d、维生素B_(12)注射液500μg/d肌肉注射,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7%,对照组总疗效率40.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蒋春  王思鸿  李刚  翁红霞 《当代医学》2016,(33):160-161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分析恩再适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服用阿米替林,观察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注射恩再适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疗程结束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间2组均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6.67%(4/15),好转率为40.00%(6/1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3%(11/15),好转率为93.33%(14/1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恩再适治疗方法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芳 《海南医学》2006,17(11):116-116,50
目的 寻找提高带状疱疹疗效的有效方法.方法 120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应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香丹注射液加耳穴压籽同时配合静滴病毒唑、胸腺肽,口服消炎痛;对照组50例,静滴病毒唑、胸腺肽,口服消炎痛,对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5),总有效率达91.43%.止疱、结痂、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组疗法起效快,病程缩短,治愈率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降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围刺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口服联合围刺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B1、吲哚美辛、甲钴胺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后第5、10、20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减少,且治疗后第5、10、20天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出现胃脘部不适,恶心,嘱其饭后服,症状缓解.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口服联合围刺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体息1周.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在主要穴位注射麝香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芍药钩藤木耳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疗法,每日1次,连续治疗1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门氏芍药钩藤木耳汤,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29%,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治愈率为42.86%,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为69.29%,两组病例治疗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氏芍药钩藤木耳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条件的7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PHN35例作为治疗组,复合VitB、消炎痛口服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10 d、20 d后的临床疗效、疼痛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0 d、20 d后之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10 d后与20 d后比较,治疗组疼痛指标改变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PHN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效果持久,而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苗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疗效。方法:选取64名符合实验标准的带状疱疹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苗药内服及干扰素、维生素B12注射液等穴位注射,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内服及维生素B12肌注等。治疗前后观察、记录止疱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红斑减轻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脱痂时间及有否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水疱干涸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止痛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苗药内服能促进带状疱疹皮损消退、显著减轻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抑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中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根据带状疱疹发病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分点注射混悬液(复方倍他米松1ml(首次注射用)+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6ml)1.5~2ml 1/日,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50mg,口服2次/日,维生素B1片10mg,口服3次/日,连续10天后进行疗效观察;采用ELISA法测定PHN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PHN患者治疗后10天后,治疗组患者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86.18%,对照组总有效率63.08%,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IL-6,IL-10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较对照组水平降低明显(P<0.01).结论:穴位注射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联合微波理疗,对照组单用微波理疗,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33%、61.6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的平均水平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和微波的联合治疗能有效减轻感觉神经细胞的水肿,使疼痛明显缓解。多磺酸粘多糖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