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受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顺气通腑合剂,连用3~5 d。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测定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TL、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S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P和MTL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与其调节血浆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通腑顺气汤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药组在术后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自拟通腑顺气汤口服;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中药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症状总积分中药组低于对照组,2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2 h症状总积分中药组低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自拟通腑顺气汤可加快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气、排便,改善术后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舒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将180例诊为妇科良、恶性肿瘤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实验组在术后6h口服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胃肠舒胶襄,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两组在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上及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多(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分别为:实验组27.13±9.38h,对照组40.92±7.81h,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分别为:实验组48.25±7.38h,对照组61.35±15.23h,经统计学分析(P<0.01),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口服胃肠舒患者可明显促进肠鸣音恢复,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功能,缩短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可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拟安胃止呕方对胃癌术后呕吐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且术后呕吐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位患者,对照组行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安胃止呕方。比较两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嗳气、纳差、泛酸、胃脘痛、呕吐)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排气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自拟安胃止呕方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呕吐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加快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培元通腑冲剂对腹腔内感染患者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根据其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用胃肠动力药。分别观察这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术后48小时的腹腔引流量的改变。结果:中药组患者无明显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腔内引流量较对照组均有减少。肠功能恢复时间较为对照组缩短。结论:培元通腑冲剂能较好的促进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轻的腹腔内炎症,增强和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腑脐贴膏对胆道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外科收治80例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即予通腑脐贴膏敷脐,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予空白巴布剂敷脐,比较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脐贴膏可有效促进胆道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日进食及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郭强  李小兵 《中外医疗》2016,(2):99-100
目的 对比胃穿孔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 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为研究区间,收集7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 对比术后胃肠动力差异. 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胃泌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干预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缩短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贵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52-1653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78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6例,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明显低于腹腔镜组术后水平。腹腔镜组术前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迅速,并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激素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对老年人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胃肠外科收住的90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经皮穴位电刺激上巨虚、足三里两穴,每穴每次10 min,每天2次。治疗组治疗结束后1 h开始监听两组患者的肠鸣音,并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消化道症状等。术后1周评估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全流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和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刺激法可以促进老年人胃肠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在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参与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均于2007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进行治疗,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取西药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4例(96%),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19例(76%),两组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显示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以实验组最为理想,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医以及西医对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紊乱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比单用西医进行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胀贴脐部贴敷治疗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严重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腹胀贴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腹胀贴脐部贴敷,对照组予以安慰剂贴敷治疗。治疗七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腹内压的变化、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腹内压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1)。结论腹胀贴方脐部贴敷可进一步改善多发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促进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对于胃穿孔患者术后机体胃肠动力恢复效果的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腹修补术)与观察组(腹腔镜修补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胃肠动力的恢复状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相较与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对其机体胃肠动力的恢复效果明显要优于关于开腹修补术的应用,并可有效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的时间,可存进患者早日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胃穿孔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胃肠动脉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性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各组围术期指标、胃肠动力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生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患者,可减少创伤及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汪飚 《吉林医学》2015,(10):2011-2012
目的:观察并探究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84例确诊为结肠、直肠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综合对比得出),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肠胃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病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手术切除部位精准,术中出血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更有利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值得广泛应用于实际临床当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接受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患者7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祖国医学疗法。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并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结果:肠鸣音排气时间中实验组在18h内恢复的有76.3%,对照组有39.5%;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中实验组18h内排气的有50.0%,对照组有28.8%。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噩梦,1例出现戒断反应,2例手足麻木,1例男性患者服用吗丁啉后出现乳房发育、泌乳现象。实验组患者无上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紊乱较之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腹汤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通腹汤,200 mL/(次·剂),每日1剂。对比肠鸣音恢复、自主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及血常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自主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WBC、RBC、HG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0,P=0.001),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P=0.016)。结论:通腹汤能够改善腹部手术后紊乱的胃肠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劳景茂 《广西医学》2012,34(1):51-52
目的 观察穴位低频电刺激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67±6.86)h,肛门排气时间为(24.26±2.3)h,对照组分别为(22.34±7.23)h、(40.62±27.52)h,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低频电刺激在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整体调节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质量,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方面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口服中药理气通腑汤对其恢复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对40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后的患者在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记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理气通腑汤能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了患者禁食的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6,(6):672-674
目的: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剖宫产手术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镇痛组)28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28例,比较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干预前和干预后12h、24h、48h的胃肠激素、应激激素及胃电参数。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肠鸣音恢复及排气、24~48h排便者比例均分别为71.43%、50.00%和46.43%,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胃肠激素、应激激素及胃电参数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各方面指标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