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药物代谢研究与药物设计及结构修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物代谢研究可以为药物设计及结构修饰提供帮助和指导。阐述药物代谢研究与药物设计及结构修饰的密切联系,介绍药物代谢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在前体药物设计、化合的物结构改造或引入合适基团及硬药和软药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不宜与乙醇合用的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在应用某些药物时不宜与含有乙醇的药品合用或同时饮用含乙醇的饮品。这是因为乙醇具有酶促作用 ,会加速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降低药效 ;反之有些药物也能影响乙醇的代谢过程 ,使乙醇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 ,产生不良反应。乙醇与一些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能增强其药理作用 ,加重其不良反应。1 乙醇的酶促作用会降低药效乙醇是一种肝药酶诱导剂 ,能够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 ,加速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甲苯磺丁脲、胰岛素、双香豆素、华法令等药物的代谢 ,使这些药物的半衰期缩短 ,药效下降。2 影响乙醇代谢过程的药物2 .1 能够…  相似文献   

3.
药物研发阶段候选物的淘汰率很高,原因之一是候选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活性有可能导致临床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因此,新药候选物对已上市药物及其自身代谢动力学的改变是影响药物治疗的一个关键代谢性质,新药候选物酶诱导能力的评价已成为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细胞色素P450(CYP)是介导大部分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酶,CYP酶诱导引起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能导致合用药物的代谢消除加快,影响药物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CYP酶诱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以及新药候选物酶诱导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药物进入体内后,经有关酶的催化,发生化学变化,称代谢变化。药物转化后水溶性增高,有利于排出体外,多数药物的代谢产物活性或毒性降低,但也有不少药物经代谢转化后活性或毒性增强,在开发或使用药物时应引起注意。酶促代谢不只通过单一途径,每个人酶活力不一,可表现为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适当修饰药物的化学结构,可阻滞加束 代谢转化,从而改变药效的长短。  相似文献   

5.
临床药师要关注药物的代谢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进入体内后,经有关酶的催化,进行化学变化,称代谢转化。药物经转化后水溶性增高,有利于排泄体外。多数情况代谢产物的活性或毒性降低,但也有不少实例经代谢转化后代谢产物药理活性或毒性增高。药物的酶促代谢不只通过单一途径,产生的也不仅单一产物,每个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或毒性不同,而每个病人的酶活性有所不同,对通过这些途径的速率相异,可表现为药物效应或毒性的个体差异。临床药师观察到病人所表现的不同反应往往可用代谢转化的观点解释,因而临床药师要关注药物的代谢转化,以便协助医师更适当、更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色素P_(450)与药物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林清  杨志勇 《中国药房》2001,12(6):372-373
外源性化合物特别是药物进入体内后 ,很多都经过肝脏代谢 ,而肝药酶CYP450 是肝代谢药物的主要酶系。CYP450 同工酶能代谢药物使其失活 ,也能使某些无活性的物质转化成活性物质而产生药理作用或毒性。肝脏中CYP450 的不同类型及不同含量将直接影响药物的代谢转化、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同时 ,外源性化合物也能影响CYP450 在肝脏的表达 ,从而诱导或抑制其活性。了解CYP450 的特性 ,调控CYP450 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疾病 ,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肝细胞色素P450 同工酶迄今为…  相似文献   

7.
细胞色素P450与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相互作用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不恰当的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性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细胞色素P450(CY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为诱导代谢和抑制代谢。前者致CYP的合成或活性增加,使通过这一途径消除的合用药物代谢加速.药物血浆浓度降低.延误治疗;后者使CYP受到抑制.使另一药物的代谢减少,轻者延长或加强其作用.增加不良反应,重者引发致残或致命的医疗事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上由于诱导或抑制CYP而产生的有害药物相互作用,以期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药物转运体和药物代谢酶是影响药物体内处置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大黄酸作为传统中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大黄酸与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激活或抑制多种转运体的功能及其蛋白表达。而且大黄酸对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功能及其蛋白表达同样有抑制作用。因此,大黄酸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基于药动学的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DDI)。从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的体内分布、大黄酸对转运体及代谢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药物代谢系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机体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转化,即生物转化(Drug Biotransformation).转化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进行,能把外源性的物质进行化学处理,从而引起药物的药理活性和毒理活性的改变.近年来,模拟体内代谢过程的体外代谢研究方法迅速发展,通过离体器官、细胞或酶系统进行体外代谢研究[1].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有效成分或单体也作用于药物代谢酶系统,中药的体外代谢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代谢产物,推断药物可能的代谢途径及参与代谢的酶,计算体内药物代谢的清除率,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2],更好解释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同时增强临床用药安全,为新药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肠道细菌对天然药物代谢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皂苷、木脂素、环烯醚萜苷类等天然产物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的代谢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天然产物经肠道细菌代谢后,转化为具有药理或毒理活性的新化合物。结论:许多天然药物以前药形式存在,肠道细菌在其代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化学药物技术评价的几个关键因素,促进化学药物技术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方法从药品行政审批、药物研发、药物应用等方面与技术评价的关系入手,结合我国现状进行剖析。结果明确了化学药物技术评价体系与药品行政审批、药物研发和药物应用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结论化学药物技术评价贯穿于化学药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只有将评价工作与药物监管等多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对药物进行准确评价并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及其CoDrug软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药物治疗学领域,复方新药的组方筛选和优化,临床联合用药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以及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定量研究,均需要药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本结合其专用软件CoDrug,简介了多药物联合应用时优选最佳组份,剂量和比例的权重配方法;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动态规律的参数法和映射法,以及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列出了系统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文总结临床药师在降低药占比中采取的措施,为控制药占比、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2017年各临床科室总收入和、药品收入以及药占比扣分,进行对比分析。汇总该院临床药师2016-2017年临床不合理用药点评扣分数据,分析药品不合理应用扣分对该院降低药占比的影响。结果: 该院根据各临床科室用药特点设定药占比目标值以及扣罚细则、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建立处方(医嘱)点评制度以及对部分重点监控药品实行"上锁"管理,使该院2017年药占比降到28.89%。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发挥专业特长在控制药占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医院奖罚管理机制是临床药师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通过设定目标值,每月将各临床科室药占比纳入医院质量考核当中,设定考核细则将药占比与科室绩效挂钩,提高了科室对药占比的重视程度。临床药师参与绩效管理方案的制定,然后通过医学查房、处方(医嘱)不合理用药点评以及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上锁"管理等方式,在技术及管理层面上协助临床科室降低药占比,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谢志洁 《中国药事》1997,11(5):300-300
对广州地区四家部队医疗单位的药品采购工作进行了调查,总结其成功经验: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健全制度,依法购药,加强领导,优化购药渠道,重视采购员的选择和培养。实践中有力地保证了购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院药品采购及供应中的风险点进行研究,保障药品管理过程的合法合规,保护药品安全,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供应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内部制度、采购、价格、供应等方面进行审计分析。结果:对药品采购及供应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共梳理药品采购管理中20 个风险点,药品供应管理中16个风险点,与内控目标结合,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结论: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审计工作是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降低医疗成本、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新药在购入与使用过程中的药物情报工作的基本内容,并对新药的药物情报工作特别是对开展药物治疗作用的再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作了详尽、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参考美国药品检查员的培训框架,探讨我国职业化药品检查员的培训体系发展方向。方法:从检查工作量、培训方式与内容、分级体系等方面比对分析美国FDA药品检查员培训框架与我国现阶段培训体系的异同。结果:我国药监培训部门需要从培训制度的法治化要求、检查员分级培训以及职业化药品检查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知识储备等方面完善我国职业化药品检查员培训体系。结论:各级药品检查员培训体系建设须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或指导下统一标准,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化药品检查员体系后,我国药品检查员队伍的相关能力和水平会逐步提升,检查队伍的专业化问题会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杨德真 《中国药事》1992,6(2):80-82
自《药品管理法》的实施,药品管理已由行政管理过渡到法制管理.加强药品情报的收集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加快药品质量情报网的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将药品技术审评时限写入法规中的合理性问题.方法 通过分析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成员国美国、日本及欧盟在法律中对药品技术审评时限的规定,并对美国、日本药品实际审评时限作简要统计.结合我国药品审评现状,进一步分析我国将药品技术审评时限写入法规中是否合理.结果与结论 药品技术审评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其考虑因素的复杂性远非法定时限的简单切割.所以,将药品技术审评时限写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有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20.
静脉配置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如何审核静脉配置药物医嘱及如何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依据药物说明书等资料对临床不合理用药作了分类统计。结果选用不合理载体占40%;不合理多药配伍占22%;重复开药占18%;不合理给药方式占9%;其他不合理用药占11%。结论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合理用药规范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