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后获得性前岛盖综合征(AOS)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以及康复预后。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AOS患儿9例,回顾性分析其颅脑MRI表现、口运动及进食和语言障碍特点、伴发癫痫和认知障碍情况以及康复疗效等。 结果9例患儿中明确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者3例,肠道病毒相关性脑炎2例,病原未明的脑炎4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随意性口面-颊-舌-咀嚼肌运动功能丧失,流涎、言语构音障碍、咀嚼和吞咽困难。MRI检测显示不同程度的双侧外侧裂周围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软化并萎缩。除典型症状外,伴有肢体瘫痪患儿3例;伴癫痫患儿5例。其中,伴发癫痫的患儿智力水平偏低,而未伴发癫痫者智力正常。全部患儿经3~6个月的言语治疗、进食技能训练、针灸、电刺激等康复治疗后,口面-舌-咀嚼肌的随意运动控制改善有限,仅有2例患者言语表达水平提高,且发音清晰度改善。 结论病毒性脑炎引起的获得性AOS儿童常因大脑外侧裂周围严重皮质结构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永久性假性延髓麻痹,严重影响患儿进食和言语技能,后期康复疗效甚微;而癫痫为AOS患儿常见并发症,易造成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胎儿外侧裂异常的超声图像特征及相关疾病, 探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胎儿外侧裂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被诊断为外侧裂异常的胎儿28例。对胎儿颅脑进行详细神经超声评估及MRI检查。采集羊水/脐血或出生后脐带组织用于全基因组测序。记录妊娠结局、产后MRI结果, 活产婴儿的神经发育随访需超出生后24个月。结果 28例外侧裂异常胎儿孕周21.3~30.0(24.8±2.0)周。28例胎儿中包括脑皮质发育畸形(15例, 53.6%)、可导致发育迟缓的染色体异常(3例, 10.7%)或单基因遗传综合征(3例, 10.7%)、脑积水或脑白质软化(4例, 14.2%)、胼胝体发育不全伴中线囊肿(1例, 3.6%)、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宽( 1例, 3.6%)、多发畸形(1例, 3.6%)。在15例脑皮质发育畸形胎儿中, 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最常见, 其次是脑裂畸形、严重小头畸形、半侧巨脑畸形伴脑室旁灰质异位、多小脑回。28例外侧裂异常的胎儿中23例为双侧外侧裂异常, 5例为单侧外侧裂异常。根据其在丘脑横切面上的超声图像特征分为6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及伴发畸形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裂畸形患儿的颅脑MRI影像资料,对脑裂畸形及伴发畸形的MRI表现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9例患儿中双侧9例(1例为单侧2条),单侧10例,其中开唇型(II型)18条,闭唇型(I型)11条,共29条裂隙。伴发畸形:多微脑回13例;灰质异位7例;巨脑回8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1例;透明隔缺如9例;蛛网膜囊肿7例,硬膜外积液1例;同一患儿可伴多种神经元移行异常,以局限性多微脑回和局限性巨脑回多见。结论 MRI对儿童脑裂畸形及伴发畸形,尤其是局限性多微脑回、局限性巨脑回等畸形的诊断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脑回畸形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导致的脑瘫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巨脑回所致脑瘫15 例和PVL所致脑瘫35 例,比较种不同原因所致脑瘫在确诊年龄、分型、并发症、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巨脑回畸形组所致脑瘫患儿确诊年龄要显著早于PVL组(P<0.001),GMFCS分级低于PVL组(P<0.05),癫痫发生率高于PVL组(P<0.05),智力显著低于PVL组(P<0.001)。结论巨脑回畸形所致脑瘫整体发育比PVL发育要差,其预后也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以眩晕、构音障碍、吞咽困难、Horner征、共济失调及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17例行MRI检查,14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2例合并小脑梗死。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等治疗,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因延髓背外侧局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MRI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空间忽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表现为单侧脑卒中后(尤其是右侧脑卒中)不能对病灶对侧身体或空间呈现的刺激(视觉、躯体感觉、听觉以及运动觉刺激)做出反应。空间忽略的病灶常位于右侧大脑外侧裂周围,其典型的行为表现是患者似乎觉得病灶对侧的空间不存在。他们可能忽略了左侧的人或物,阅读时可能会漏掉左侧的字词,  相似文献   

7.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及构音障碍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诊治仪、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后吞咽困难的患者90例,随机分2组,单纯组60例和综合组30例,单纯组分为1、2、3组分别选用Vocastim-master吞咽言语诊治仪、针刺及康复训练;综合组则3种方法联合治疗,并对患者的吞咽和构音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综合组吞咽功能愈显率71%,单纯组分别40%,61%,2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组构音功能愈显率61%,单纯组分别25%,50%,1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后采用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和构音功能,且吞咽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构音功能。  相似文献   

8.
脑——面血管瘤综合征,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属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是脑血管畸形的一个特殊类型。本文报告经临床和CT检查确诊的5例如下: 一、临床资料 例1,女性,2岁。因低热、抽搐三天入院。智能低于同龄儿,未见体表血管痣及血管畸形。CT扫描:左颞、顶叶及枕叶均可见大片脑回状钙化影,靠近脑表面,密度不均,CT值157Hu,病灶周围未见水肿带。诊断:1.癫痫;2.Sturge—Web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39 例CT 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是临床顽固性癫痫原因之一,它常包括脑裂畸形、灰质移位、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及多小脑回畸形。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间,CT检查癫痫患者524人,检出先天性神经元移行异常37例,另有2例脑裂畸形因外伤查出,共39例患者,现将其CT表现及临床有关问题做一分析,以提高对其认识。1 资料与方法本组39例,其中脑裂畸形21例、灰质移位12例、无脑回畸形2例、巨脑回畸形3例、多小脑回畸形3例。年龄9个月~35岁,主要临床表现:癫痫37例、智力低下34例、单侧肢体不同程度偏瘫14例、语言障碍8例;2例外伤患者平素无明显症状。检查方法:2…  相似文献   

10.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又称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有眩晕、交叉感觉障碍、Homer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但临床上由于其症状不典型,误诊时有发生,现报告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早期功能训练。方法:对57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用洼田氏饮水实验法为观察标准。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吞咽功能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使患者恢复了经口进食,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先天性TORCH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36例TORCH患儿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男19例、女17例,年龄5 d~3岁,所有患儿均行头颅MRI扫描。结果弥漫性囊性脑软化20例及穿通囊肿7例;27例脑实质不同程度钙化,呈条状及斑点状,以及少许脑回样融合性钙化,主要位于室管膜下及脑室周围;小头畸形,平滑脑11例,巨脑回畸形15例,小脑发育不全3例,脑裂畸形6例;积水性无脑畸形3例;脑实质脱髓鞘及胶质增生13例;脑积水17例,硬膜下积液9例及弥漫性脑萎缩21例。结论MRI能够对TORCH综合征中的各种征象进行直观显示,为本病的一种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儿童胸廓畸形的CT原始图像,并对其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结果:44例患儿共包括25例漏斗胸、6例鸡胸、9例Poland综合征、4例胸骨裂。25例漏斗胸患儿分为轻度7例、中度5例、重度13例,随凹陷程度的增加,心脏旋转角增加。6例鸡胸患儿均为对称性鸡胸。9例Poland综合征患儿中,累及右侧5例,左侧4例;全部病例胸壁肌肉缺如或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全部患儿患侧胸廓均小于对侧,胸骨向患侧倾斜;3例患儿患侧乳芽缺如,6例患侧乳芽发育不良并低位;肋骨缺如或发育不良6例,肋软骨缺如或发育不良8例,高位肩胛2例,4例可见心脏向健侧移位或旋转。4例胸骨裂患儿中分为上段裂2例,下段裂2例。结论:胸廓畸形为儿童较常见的先天畸形,病变累及胸壁肌肉、骨骼、乳房等。MSCT是诊断此类畸形的最佳成像方法,可以对患儿的胸壁肌肉、骨骼、乳房、肺部、心脏及合并畸形进行一站式检查,对疾病进行分型并评估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刘秀珍  付治安  张爱民 《临床荟萃》2006,21(18):1343-1343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又称良性外侧裂性癫痫(benige rolandic epilepsy)。笔者就56例BECT患儿的临床与脑电图(EEG)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9):1318-1318
蛛网膜囊肿多发于儿童 ,为先天性 ,与妊娠 7~ 8周神经管发育异常有关 ,尤其好发于颅内大脑外侧裂 ,我院从 1990~2 0 0 2年共收治儿童外侧裂囊肿 11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6~ 13岁 ,平均 10岁 ,临床症状 :阵发性头痛 8例 ,癫痫发作 2例 ,视力减退 1例。影像学检查 :囊肿大小最大 10 cm× 12 cm× 9cm,最小 3cm× 3cm× 4 cm。手术方法为 3例行囊肿壁剥脱 颞肌瓣填塞 ,8例行囊壁剥脱 颞肌瓣填塞 囊腔、腹腔分流术。经治疗头痛症状缓解 7例 ,2例癫痫发作者均停止发作 ,囊腔明显缩小 9例 ,…  相似文献   

16.
25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生活完全自理17例,生活部分自理4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2例。结论:尽快充分解除外侧裂血管受压是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脑无裂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了6例经尸体病理解剖证实为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声像图特征。结果6例前脑无裂畸形的超声表现:大脑镰缺如、单一脑室、丘脑融合、面部畸形,其中2例合并小头。结论无叶型和半叶型前脑无裂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多能发现脑部结构异常,结合其面部结构异常,产前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验微机言语矫治系统评价构音障碍的信度。方法:使用微机言语矫治系统评价有构音障碍的30例卒中患者,并采用改良PainelanEnder人工构音障碍测验表作同步测验,将两者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微机言语矫治系统评价构音障碍的结果与人工评价表相符合(rs=0.3907,P<0.01),发声测验能较好反应构音障碍的程度(rs=0.6993P<0.01)。结论:微机言语矫治系统的评价功能是客观,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人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6例,其中右侧基底节区出血54例,左侧基底节区出血42例,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清除血肿.结果 96例患者均于术后24 h内行头部CT检查,其中血肿完全清除46例,血肿清除量:>90%36例,50%~90%10例;再出血4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格预后评分标准:5分12例(12.5%),4分29例(30.2%),3分39例(40.6%),2分8例(8.3%),1分8例(8.3%),肺部感染6例和循环功能衰竭2例),总有效率为83.3%(80/96).结论 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清除血肿彻底、并发症和致残率低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26例行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26例行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低,血肿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7.69%,对照组为3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选择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可最大限度清除颅内血肿,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