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胃肠外科行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大剂量静脉化疗患者60例,观察其留置PICC导管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出现静脉炎3例(5%),感染1例(1.67%),导管堵塞4例(6.67%),导管脱出2例(3.33%)。结论PICC置管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提高了患者对PICC置管的信任,同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分别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于上腔静脉进行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结果 分别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置管患者为6、9、26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24.00±2.95)d、(27.17±5.42)d、(145.45±14.45)d,颈内静脉组发生1例置管感染,无一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时间短,平均费用低,长期使用需定期换管,适用于外周静脉插管困难患者,PICC置管保留时间长,通常一次置管可完成乳腺癌术后6次辅助化疗,定期导管护理可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汪艳萍 《淮海医药》2013,31(2):175-17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乳腺癌TA方案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给予PICC置管进行TA方案化疗,加强心理护理,精心严格的导管护理。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而拔管,2例患者因长时间置管、导管脱落而重新置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TA方案化疗,无深静脉血栓,无静脉炎,未发生化疗药物外漏,无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进行TA方案化疗过程中予以PICC置管,在良好的护理条件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平  洪婷 《江西医药》2007,42(5):471-472
目的 总结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经病人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人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化疗.结果 我科自2000年以来使用PICC100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化疗后,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避免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引起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有效正确的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30例长期化疗患者,以常用的外周静脉血管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条件下进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52~160d,平均(84±12)d,24例置管24h内有不同程度渗血,经处理后能够继续化疗;1例置管52d后脱出;未见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结论外周静脉PICC化疗,置管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可减轻浅静脉反复穿刺化疗引起的疼痛及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实体肿瘤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选取实体肿瘤化疗且行PICC患者2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 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CNP 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7.4±3.7)d和(18.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体现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乃至其他具备PICC适应证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167-16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观察组应用植入式输液港,比较这两种静脉通道的并发症情况、置管留置时间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置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推荐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留置 PICC 共76例,对留置PICC 肿瘤患者7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解决措施。结果 PICC 置管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0例,其中1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患者置管不成功,3例患者穿刺口出现渗血,16例出现静脉炎,1例出现导管异位,2例患者皮肤出现过敏,2例患者导管发生脱出,1例患者导管出现堵塞,1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拔管困难。结论在 PICC 留置过程中,要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并积极解决,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留置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5例患者出现PICC置管的并发症,即为对照组;并对105例未出现并发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即为观察组。分析肿瘤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采取护理对策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有导管材质因素、医源性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30.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肿瘤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可出现相关并发症,其原因较多,经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后,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及原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PICC置管致相关性感染患者182例按置管部位分为观察者92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者经上腔静脉穿刺,对照组经锁骨下静脉。观察2组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周时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感染及隧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微小棒状菌。观察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留置部位、导管留置时间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有一定关系,因此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及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探讨置管前、中、后相关护理方法以及置管化疗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60例行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给予置管各阶段相关护理措施,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穿刺点出血2例,穿刺点感染1例,静脉炎1例,导管阻塞1例,导管滑脱1例,通过处理好转,其余54例均于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 PICC置管化疗可以有效减轻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痛苦,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科学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提供一个无痛性安全的静脉渠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以及置管后局部感染。方法: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385例结直肠癌患者从PICC置管输入药物和观测临床置管结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385例患者,其中337例是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7.6%,留置时间为18~361d,平均置管时间165d,其中8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穿刺部位感染。但也有研究显示PICC导管在体内最长可留置1年11月[1]。避免产生感染的关键是在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置管后心护理。结论:PICC置管为大肠癌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渠道,确保大肠癌患者化疗的顺利,减少患者痛苦,但在置管及导管维护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14.
凡兰桂 《哈尔滨医药》2013,33(3):185-18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化疗与静脉留置针化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采用PICC置管化疗,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化疗。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在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结果 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患者舒适度则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化疗,是肿瘤患者的理想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50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50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46例,成功率92%,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结论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其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处理,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以32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有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本组32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有2例发生导管堵塞,1例经过处理恢复通畅,另1例拔管重新置管;有1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有2例导管脱出,滑出长度均<5 cm,经处理后顺利完成周期化疗。结论做好PICC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左琼  邬祖霞  王兴兵 《安徽医药》2015,19(10):2035-2036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穿刺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完全性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短期临床护理与应用。方法中、短期回顾性分析血液科化疗患者158例,其中行 PICC 置管113例及 VAP 45例,分别统计两组Karnofsky 分以及非计划拔管例数和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VAP 组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 PICC 组(P >0.05),而 PICC 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则明显多于 VAP 组患者(P <0.05);6个月以内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无明显差异(P >0.05),而之后则 PICC 组则明显多于 VAP 组(P <0.05)。结论VAP 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 PICC,且留置时间长,可以作为中、长期静脉化疗患者采用,但短期内 PICC 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麻朴 《中国实用医药》2012,(32):204-205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简写PICC)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0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置管及护理的经验。结果对300例患者行PICC置管术,由于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谨慎严格的操作,精心细致的护理,一例误伤肱动脉,穿刺失败;一例感染,给予拔管外,其余均留置良好,留置时间最短14d,最长126d,平均70d。结论了解PICC置管和护理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何处理能显著降低穿刺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赛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化疗患者建立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防止频繁采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局部组织坏死。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255例术后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行健侧PICC插管,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204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51例行改良赛丁格尔技术穿刺。结果传统PICC置管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导管留置时间为26~112d,平均为69d,少数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好转。赛丁格尔技术PICC置营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9%,导管留置时间为34~146d,平均为83d,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快速、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维护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对策。方法对50例接受PICC置管后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及康复指导,采取多种护理措施防范其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并分析并发症的原因,优化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中共有10例(20%)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感染3例,静脉炎2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穿刺后局部渗血3例。通过精心护理,100%的患者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采用PICC置管较为安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了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与静脉炎症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便于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