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的干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57例,另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将57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各组及治疗后两疾病组肠道10种细菌菌落数和内毒素水平。并对比两疾病组治疗前后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或0.01),葡萄球菌、梭菌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治疗前两疾病组内毒素水平及各肠道菌群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中肠杆菌、真杆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中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葡萄球菌、梭菌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改变。结论微生态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状态,提高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含量,降低内毒素水平,对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观察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98例,对照组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静脉注射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70.8%(P〈0.05)。观察组在腹痛、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水常规及培养检查、肝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肝硬化肠屏障功能障碍,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罗欣 《现代医学》2014,(4):407-410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另设正常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通透性、血内毒素水平(ETX)、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乳果糖(LAC)、LAC/甘露醇(MAN)、ETX均较正常组升高,MAN较正常组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梭菌、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AC、LAC/MAN、ET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肠杆菌、酵母样真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ETX的生成,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星宇 《广西医学》2008,30(8):1171-1172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TNF-α、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及TNF-α、NO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及TNF-α、NO明显下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肝硬化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浆中内毒素及TNF-α、NO水平,明显降低SB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2-15+21
目的探讨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3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粪便pH值与细菌比浊度,肠道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结果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pH值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类杆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真杆菌-球形梭菌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糖尿病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6种细菌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异常,尤其以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把124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双歧杆菌活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治疗(阿洛西林,利巴韦林);双歧杆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观察两组治疗72h后的疗效。结果双歧杆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显效占92%;常规组总有效率达80%,显效占65%(P&lt;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制剂与蒙脱石散用于秋季腹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日在我院接受秋季腹泻患者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制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制剂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为(1.92±1.07)d,住院时间为(3.59±1.12)d,治疗总有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止泻时间为(3.11±1.25)d,住院时间为(5.01±3.55)d,治疗总有有效率为83.3%,对比P0.05。结论双歧杆菌制剂与蒙脱石散用于秋季腹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方荣 《吉林医学》2011,32(27):5712-5712
目的:探讨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腹泻病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单独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进行治疗,观察服药7 d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36例患者单独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的近期疗效值得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商品名:丽珠肠乐,规格:0.5亿活菌×20粒/盒),1粒/次,2次/d,连续服用1个月;对照组50例, 口服安慰剂,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评价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腹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合并腹胀症状的84例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粒,3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3次/d,共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积分变化、腹胀改善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周、第4周腹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腹胀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改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9.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辅助肝硬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的同时辅以双歧杆菌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显效率分别为89.0%和77.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在辅助治疗肝硬化过程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4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采取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的治疗组25例和单纯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的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腹痛、便血、腹泻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宏伟  周芳烨 《当代医学》2008,14(23):92-92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把124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双歧杆菌活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治疗(阿洛西林,利巴韦林);双歧杆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观察两组治疗72h后的疗效.结果 双歧杆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显效占92%.常规组总有效率达80%,显效占65%(P<0.0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肝硬化高血氨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护肝、抗纤维化治疗)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加乳果糖口服溶液;疗程均为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血氨水平均降低,前后自身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治疗后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周两组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能明显降低肝硬化高血氨症患者的血氨水平,较乳果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把124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双歧杆菌活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抗感染治疗(阿洛西林,利巴韦林);双歧杆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观察两组治疗72h后的疗效。结果双歧杆菌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显效占92%;常规组总有效率达80%,显效占65%(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保肝、利尿降门脉压、抗生素、补充白蛋白和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连用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并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比对照组的76.19%明显升高(χ2=4.4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2例,症状较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肝硬化SBP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安全性较好,能降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阳性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3例GHBT阳性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在常规肝硬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23/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1/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3/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HBT阳性肝硬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刘毅  漆红  余国宝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31+1933
目的:探讨使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一般治疗,实验组患者35例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菌球数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降低,血浆内毒素和降钙素原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效果较好,可以更快地改善患者的炎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金双歧治疗肝硬化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常规保肝支持治疗加金双歧(4粒/次,2次/d);对照组常规保肝支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的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对肝硬化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琛  ;邹益友 《湖南医学》2014,(4):696-698
【目的】从临床表现、肠镜及肠道菌群变化多方面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9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肠道菌群、肠镜分级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58.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肠镜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