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6例中,下段直肠癌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经腹前切除术标本进行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作者发现远端肠壁内显微镜下播散平均为0.5厘米。隆起型病变28例中,46.5%肿瘤远端无扩散。乳头状腺癌、分化Ⅰ—Ⅱ级腺癌32例,其中53.1%远端肠壁内无扩散,而低分化腺、粘液腺癌14例,仅7.1%无  相似文献   

2.
Pan ZZ  Wan DS  Zhang CQ  Shao JY  Li LR  Chen G  Zhou ZW  Lu ZH  Wang FL 《癌症》2004,23(10):1199-1202
背景与目的:目前直肠癌远端的安全分子切除长度尚无定论。本研究拟探索直肠癌远端肠壁内浸润的分子长度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阐明根治性直肠癌远端正常肠管应切除的安全长度。方法:收集1996年8月~1997年10月手术切除的P53阳性直肠癌标本61例,应用大切片P53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常规HE染色,在显微镜下测量远端肠壁内浸润长度,并根据组织回缩比率,换算成活体远端浸润的实际长度;长期追踪随访,用寿命表法估计、比较各组浸润长度的生存曲线。结果: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阳性直肠癌,82.0%(50/61)病例向远端浸润,肠壁内扩散的分子长度0.11~3.50cm,平均0.59cm,>3cm仅1例;而用常规HE染色观察,29例(47.5%)发生肠壁内扩散,长度为0.10~1.39cm,平均0.13cm,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随访结果表明,浸润长度>1cm的病例,其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远端浸润或浸润<0.5cm组(P<0.05)。结论:用免疫组化染色较常规HE染色测量直肠癌远端浸润长度更准确,对指导临床更有意义。P53阳性直肠癌远端浸润多数在1cm以内,根治术切除肿瘤远端正常肠管3cm对95%以上的病例已安全。浸润长度>1cm的病例生存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hMLH1和hMSH2在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不同部位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比检测52例食管胃交界腺癌和17例远端胃癌hMLH1和hMSH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分析表达差异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食管胃交界腺癌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5.8%(29/52)和63.5%(33/52),远端胃癌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1.2%(7/17)和70.6%(12/17),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hMLH1和hMSH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MLH1和hMSH2并不是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发生机制差异性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4.
46例直肠癌远端系膜内扩散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WJ  Chen JP 《癌症》2008,27(7):752-755
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可能因为清除了直肠癌远端系膜内的转移灶而获得较低的局部复发率,但直肠癌的远端系膜扩散情况如何、应该切除多长系膜才足够等问题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直肠癌远端系膜内扩散的情况,为根治术提供更充分的临床病理证据.方法:应大切片连续切片、HE染色方法观察4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标本中肿瘤远端扩散的方式和距离,并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远端肠壁内浸润的发生率为10.9%(5/46),最远距离1.5cm;远端系膜内扩散发生率为21.7%(10/46),最远距离为4cm;扩散的方式有淋巴结转移、孤立的癌结节、脉管和神经浸润.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远端扩散的唯-影响因素.结论:直肠癌远端系膜内扩散较常见,根治术时应切除不少于5 cm的远端直肠系膜.  相似文献   

5.
全肺切除治疗肺癌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96例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术中、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左全肺切除63例.右全肺切除33例.其中49例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病理类型:鳞癌51例,腺癌24例,小细胞癌14例.鳞腺癌6例.未分化大细胞癌1例。PTNM分期:Ⅱ期21例,Ⅲa期41例,Ⅲb期34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1.04%),术后并发症8例(8.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31.42%、11.76%,1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中1例生存3年以上。结论:全肺切除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心包内处理血管是安全的,只要正确合理地选择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配合化、放疗,在临床中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CT引导下穿刺诊断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局部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志伟  阮超美 《癌症》1995,14(2):113-114,117
为寻找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可靠诊断方法,我们对25例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CT示盆腔、会阴肿块的病例采和CT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17例见腺癌细胞,确诊复发。8例未见癌细胞,其中2例行会阴肿块切除术,病理证实复发,6例定期复查CT,3例盆腔肿块逐渐增大,临床诊断复发,3例未经任何治疗盆腔肿块明显缩小,临床诊断术后纤维变。本组穿刺诊断阳性率77%。CT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直肠癌腹会阴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的腔内超声图像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直肠进展期腺癌和28例直肠进展期黏液腺癌腔内超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进展期直肠腺癌28例腔内表面凹凸不平,肿瘤浸润肠壁回声19例无层次感,10例部分区域有模糊层次感,1例有清晰层次感。癌浸润最深处的边界17例有毛刺、呈角或呈结节样突起,5例呈波浪状起伏,8例光整平直。直肠黏液腺癌20例腔内表面平坦,肿瘤浸润肠壁回声6例有清晰层次感,13例部分区域有层次感,6例无层次感。癌浸润最深处的边界8例光滑平直,10例呈波浪状起伏,7例局部有少许毛刺、呈角或呈结节样突起。超声诊断癌浸润肠壁深度与病理诊断对比,直肠腺癌有25例诊断正确,2例诊断过浅,3例诊断过深;直肠黏液腺癌有10例诊断正确,14例诊断过浅,1例诊断过深。黏液腺癌浸润深度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腺癌,且大部分为过浅诊断。结论直肠腺癌和黏液腺癌各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对其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两种癌的分型诊断。腺癌与黏液腺癌的鉴别有助于减少过浅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X,Sle^x)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30例正常肠壁、11例远端肠壁浸润癌组织、27侧阳性癌转移淋巴结、20例癌结节及1例肝转移灶中Sle^x的表达情况。结果:1)Sle^x在直肠癌组织、正常肠壁组织、远端肠壁浸润癌组织、阳性癌转移淋巴结、癌结节及肝转移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0.00%、0、100.00%、100.00%、100.00%和100.00%。直肠癌与正常肠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286,P=0.0001;直肠癌组织与癌转移淋巴结、癌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0和0.0314;直肠癌组织与远端肠壁浸润癌组织、肝内转移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11和1.0000。2)在不同直肠癌组织学类型中,高、中分化腺癌组织的Sle^x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3。在肿瘤浸润深度中,pT1、pT2癌组织中Sle^x的表达率明显低于pT3、p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14,P=0.0388。在Duke’s分期中,A、B期的癌组织中Sle^x表达率明显低于C、D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41,P=0.0199。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Sle^x表达率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481,P=0.0043。结论:Sle^x的表达增高与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高Sle^x表达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转移能力,Sle^x表达上调是直肠癌侵袭转移性能提高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T抗原表达与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转移和复发呈正相关性,但对胃癌中T抗原表达的预后意义尚无报导。作者对157例外科切除的胃癌标本进行研究,按《日本胃癌外科及病理研究总则》做出病理诊断及分类,其中分化型腺癌72例,未分化型腺癌58例;粘膜内浸润21例,粘膜下浸润44例,肌层浸润15例,浆膜下浸润19例,浆膜浸润或浆膜浸润伴浆膜外其它器官直接浸润58例;有淋巴结转移84例,肝转移8例,腹  相似文献   

10.
1993年 9月~ 1998年 5月 ,笔者采用改良拖出式直肠切除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 31例 ,效果较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39~ 6 5岁 ,平均 5 7岁。肿瘤下缘距肛门 6~ 8cm者 8例 ,4 5~ 6cm者 19例 ,3~ 4 5cm者 4例。指诊肿瘤侵犯肠壁周径均 <1/2 ,不固定。 2 4例经CT检查肿瘤局限于肠壁。术前改良Duke’s分期均为B1期。腺癌2 3例 ,粘液腺癌 4例 ,未分化癌 4例。1.2 手术方法游离乙状结肠、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 ,手指经肛提肌裂孔进入由裂孔至会阴的肌管即肛提肌肌隧道 ,在肛门内、外…  相似文献   

11.
自1985年10月至1996年10月,我们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38例,占同期336例肺癌外科治疗的11.3%,占同期61例全肺切除术的62.3%。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性则例,女性7例。年龄31-67岁,平均53.4岁。全组病例术前诊断均为中心型肺癌,其中左侧23例,右侧15例。病理组织类型:鳞癌18例,腺癌10例,未分化小细胞癌7例,鳞腺癌2例,未分化大细胞1例。按国际P-TNM分期:Ⅱ期9例,Ⅲa期16例,Ⅲb期13例,手术情况:38例中23例是因为肿瘤紧靠肺门生长9例是淋巴结转移,与肺动脉干和/或上肺静脉、下肺静脉浸润或包绕,心包外处理血管已不…  相似文献   

12.
大切片上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研究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规律,为临床保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6年8月-1997年10月间直肠癌手术标本98例,制成大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直肠癌的远端壁内扩散,运用等比回缩规律,得出活体情况下的远端壁内扩散长度。结果 98例标本中,48例发生远端壁内扩散,最短0.1cm,最长2.5cm,其中<0.5cm者37例,≥0.5cm且<1.0cm者6例,≥1.0cm者5例。从大切片上可以观察到肿瘤发生直接侵袭、神经侵袭、淋巴侵袭和血管侵袭。远端壁内扩散可同时或分别沿黏膜层、黏膜下层、内环肌层、外纵肌层和浆膜层进行。结论 直肠癌远壁内扩散范围大多在0.5cm以内,扩散≥1cm的很少。临床保肛手术远切缘≥3cm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用PAP免疫组化法对128例原发性肺癌进行血型物质检测,58例鳞癌及61例腺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及23%,9例未分化癌,无阳性者。鳞癌血型物质阳性者,3年生存75%,阴性者4.2%。腺癌血型物质阳性者,3年生存38.5%,阴性者17.3%。未分化癌88.9%血型物质阴性,无3年生存。  相似文献   

14.
膀胱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效果。方法 12例脐尿管腺癌中,7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5例原发膀胱腺癌中,1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 膀胱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25.9%.脐尿管腺癌中,7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者,无一例局部复发,12例中有4例生存5年。原发膀胱腺癌的治疗主要为膀胱部分切除术,生存5年者3例,局部复发4例,均在原肿瘤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激素依赖的cyclinG1与孕激素受体亚型PRA和PRB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cyclinG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低表达的原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高分化腺癌17例,中分化腺癌19例,低分化腺癌12例)中cyclinG1与PRA、PRB蛋白的表达,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数,以5%作为判断标本阳性表达的标准,同时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灰度值反映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腺癌中PRA、PRB和cyelinG1表达的差异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同时分析cyclinG1表达与PRA、PRB的相关性。结果:48例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中,PRA阳性表达分别为88.2%(15/17)、79.0%(15/19)、66.7%(8/12),PR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联性(P〉0.05);PRB阳性表达分别为47.1%(8/17)、15.8%(3/19)、8.3%(1/12),cyclinG1阳性表达分别为35.3%(6/17)、10.5%(2/19)、0%(0/12),PRB和cyclinG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联性(P〈0.05),即随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cyclinG1表达与PRB表达有关联性(P〈0.05),与PRA的表达无关联性。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PRB和cyelinG1的表达具有关联性,都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子宫内膜腺癌中PRB低表达可能是导致cyclinG1低表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1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12例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分别从巨检、镜检、免疫组化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块切面大部分灰白、灰黄色、无明显出血坏死.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表面内膜增厚、粗糙、质脆,表面凹凸不平,子宫切面有些肉眼可见肌层浸润.镜检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有突人淋巴管、血管内生长、肿瘤细胞密集.肿瘤内可见较薄壁螺旋小血管,血管周围肿瘤细胞同心圆样排列,缺乏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化特点和典型生长方式,无螺旋小血管,伴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R阳性率为25%,PR阳性率为8.33%,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R阳性率为100%,PR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在镜检和免疫组化上可予区分.  相似文献   

17.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3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985年1月—1994年12月382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胃底癌144例,胃体癌52例,胃窦癌168例,皮革样胃癌和胃内多原发癌13例,残胃癌5例。占同期胃癌手术的69.8%(382/547)。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7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35例,全胃切除术75例。联合脏器切除术42例。术后获随访329例,随访率86.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62.9%、50.3%。提出早期胃底贲门癌(I_A期)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未浸出浆膜层胃底贲门癌(I_B期)5、6组淋巴结无转移者行保留幽门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术,可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延长食物在代“胃”内停留时间,符合生理;胃窦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浸出浆膜层贲胃底癌,皮革样胃癌、胃体癌、胃内多发癌、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长期存活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N  Liang H  Li Q  Wang DC  Zhang RP  Wang JC  Hao XS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0):629-631
目的探讨Vater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行局部切除术Vater壶腹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13.2%)。全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3.5%、51.4%和38.9%;中位生存时间3.35年,13例生存5年以上,2例生存10年以上。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晚和分化差是显著的预后指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选择性壶腹癌局部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生存率高,适用于直径〈1cm的高分化T1期高危壶腹癌患者。  相似文献   

19.
李海刚  吕志强  曾弘  王林  曾韵洁  沈溪明 《肿瘤》2006,26(4):360-362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matrixmetalloproteinaseinducer,EMMPRIN)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EMMPRIN的表达,分析EMMPRIN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神经组织浸润、浸润肠壁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全组结直肠腺癌EMMPRIN的阳性率为43%(38/89)。53例癌旁腺上皮的阳性率为17%(9/53),明显低于同组腺癌组织的58%(31/53)(P=0.016)。EMMPRIN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神经组织浸润、浸润肠壁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EMMPRIN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较癌旁腺上皮增多,但与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7例肺不张病例经纤支镜检查明确其病因特征及易发部位等进行了分析报道。癌性肺不张居首位,占72.1%;其中鳞癌占54.9%,未分化癌占21.1%,腺癌占0.7%。纤支镜下特征:鳞癌、未分化癌多呈结节状,菜花状,息肉样;腺癌多呈粘膜增厚,纵行条索状改变;炎性肺不张占12.7%,镜下特征为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附着,并可见分泌物自远端支气管溢出。纤支镜检查明确肺不张原因阳性率达92.2%。作者认为肺不张是纤支镜检查的绝对适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