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手术室女护士与普通病房女护士工作倦怠程度.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马氏倦怠问卷对163名手术室女护士和150名普通病房女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情感枯竭(EE)方面,52.8%手术室女护士有中高度疲溃感,低于普通病房女护士(6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40);在去人格化(DP)方面,20.2%手术室女护士有中高度疲溃感,而48.0%的普通病房女护士有中高度疲溃感(χ2=27.477,P=0.000);有74.2%的手术室女护士有中高度个人成就感(PA)丧失,高于普通病房女护士(68.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443,P=0.295).结论 手术室女护士和普通病房女护士均有较高程度的工作倦怠,手术室女护士在情感枯竭(EE)和去人格化(DP)的疲溃感低于普通病房女护士,而个人成就感(PA)丧失的疲溃感与普通病房女护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白晓霞 《四川医学》2011,32(10):1650-165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和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对本院手术室9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丧失,而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较轻;心理状况不佳者占19.3%。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心理状况较差,应重视对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管理,从管理者和个人角度去减少或消除压力源,减轻工作倦怠,促进护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现状以及与工作压力、职业疲溃感的关系,为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运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韧性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对35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运用温忠麟的依次检验法、线性回归对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得分为(71.67±16.51)分,工作压力得分为(82.64±26.77)分,职业疲溃感的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19.l55±11.46)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10.43±6.5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6.45±9.82)分.心理韧性及各维废与工作压力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会因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消耗以及去冬格化的加剧而弱化(P<0.01),也会因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增强(P<0.01);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有着中介效应.结论 良好的心理韧性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体验较低水平的职业疲溃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来源及应对策略。方法:122名手术室护士完成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中的测试后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疲溃感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主客观支持的利用度与疲溃感的产生呈负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疲溃感主要与个人成就感的缺失及个人应对方式低效有关。社会支持度、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个人应对方式等因素均对手术室护士的疲溃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发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转为中度耗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显著性相关. 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工作疲溃感较严重,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溃感.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耗竭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寻找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降低其发生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MBI量表及一般资料,对唐山市3家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由专人发放、回收.结果 被测群体情绪枯竭(EE)为中等分,去人格化(DP)和个人成就感(PA)为低分.护士对医院待遇满意度与EE、DP、PA密切相关,P<0.01.结论 根据MBl分度标准,本市护士职业耗竭程度为中等水平.制订相应薪酬制度、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增强外界支持是降低其发生率与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合肥市三级医院助产士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运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我市76名助产士和74名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助产士在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上疲溃感高于产科护士,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士积极应对分值低于产科护士,消极应对分值高于产科护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士的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密切相关。结论:合肥市三级医院助产士工作倦怠现状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以减轻助产士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分析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疲溃感是指个体由于长期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以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1].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服务范围的拓展,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长期过高的压力易产生工作疲溃感.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工作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如不及时应对,不仅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导致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退化、对工作漠不关心,严重者会离职或更换工作[2].国内对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已有相关研究报道[2、3],但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研究却较少.因此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工作压力,排除工作中的不良因素,从而降低工作疲溃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罗定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C-MBI)对罗定市42所中小学共590名毕业班教师进行评估。结果受访者的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和知识枯竭(intellectual burnout,IB)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PA)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受访者的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DP)、EE和IB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男性受访者,PA因子分显著低于男性受访者(P均<0.01)。结论广东省罗定市中小学毕业班教师的职业倦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高于男性教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士心身耗竭程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Maslach编制的护士工作问卷,对1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社会支持分值较低,客观支持最低,主管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较高。社会支持与情绪枯竭(EE)、去人格化倾向(DP)成负相关,而与个人成就感(PA)正相关。结论护士的心身耗竭程度处于中等偏高程度,但社会支持偏低,需引起相关组织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