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录纸速及不同参数对测量QT离散度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55例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手术前后分别以25和50mm/s纸速所描记ECG的QT离散度,并采用多个表达离散度的参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ECG走纸速度和采用不同参数对QT离散度结果的影响。55例患者,男25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15岁。采用SiemensRECOR12导电生理仪同步描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出院后复查的12导联心电图,手工测量QT离散度,采用七个参数进行评价:(1)QT离散度(QT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2)校正QT离散度(QTcd)=QTcmax-QTcmin(QTc=QT/RR);(3)相对QT离散度(CV)=QT标准差/QT均数×100;(4)导联校正QT离散度(aQTd)=QTd/测量导联数);(5)QT间期的标准差(SD);(6)JT离散度(JTd)=JTmax-JTmin;(7)校正JT离散度(JTcd)=JTcmax-JTcmin。结果表明以25mm/s纸速记录ECG测得的QT离散度参数与从50mm/sECG测得的相对应参数间显著相关,其中JT间期离散度相关性优于QT离散度,JTd25与JTd50间的相关系数为0.749,QT  相似文献   

2.
QT间期与收缩功能正常多形性室速和心脏性猝死[EisenbergSJ,ScheinmanMM,DulletNK,etal.AmJCardiol,1995,75:687(英文)]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临床治疗是当前热门课题之一。长QT间期,原发性...  相似文献   

3.
老年心肌缺血者QTc和QTcd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4例老年心肌缺血(MIS)患者和21例心肌梗塞(MI)患者心电图的QTc间期和QTc离散度(QTcd),并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CVN)及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探讨QTc、QTcd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FVA)、心原性猝死(CSD)的关系;分析MI不同部位的QTcd变化以及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SAP)的QTcd差异。结果:老年女性患者QTc较男性长(P<0.05),而QTcd两者无差异;老年MIS患者QTc和QTc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MI前壁、下壁和后壁3组QTcd无明显差异(P>0.05);USAP患者QTcd较SAP长(P<0.05)。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1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首次心电图的QTc间期,JTc间期及QT离散度(QTd),并与AMI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为AMI时早期原发性室额患者QTc显著高于无室颤者(QTc488.63±39.36ms与405.88±22.31ms,P<0.01);JTc异常组与QTd>60ms组室速、室颤及猝死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1),表明QTc,JTc延长及QTd增加者室颤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房性心动过速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与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eiprocatinjg tachycarida,PJRT)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3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其中30例诊断为房速,6例诊断为PJRT;心动过速时于右心地S1S1起搏(S1S1间期较心动过速周长短10~40ms),观察心卢搏呈1:1室房(VA)传导者停止起搏后  相似文献   

6.
QT间期及其离散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和正常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告100例健康成人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QTd):(1)各参数测量结果(±s):QTd、QTcd(矫正QTd)、JTd(JT离散度)、QTpd(QT顶点离散度)、JTpd(JTp离散度)、Tp-TEd(T波顶点至T波终点间期离散度)、QRSd(QRS间期离散度)和O-Qd(QRS起始时间离散度)分别为25.6±11.2,26.8±12.6,26.1±12.5,24.6±14.7,32.0±15.6,31.0±14.6,20.6±8.8和12.5±7.3ms,其范围均在5~50ms以内,与国际上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QTd的正常值可暂定为<50ms;(2)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方法,比常规非同步记录更能反映QTd的实际情况,并且可测量同步12导联QRS起始部时间(Q-QT)及其离散度(Q-QTd);(3)本文资料由国内和国外三组不同人员测量结果相同,表明QT、QTd测定的可重复性好;(4)性别差异,QT间期女性比男性长,而QRS间期男性比女性长,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右室起搏治疗前后QTc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起搏治疗前后QTc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王奉德苏贺超宓宇仙本文回顾性地比较了60例永久起搏患者起搏前后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旨在探讨起搏治疗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与QTcd的关系。对象为1982年12月~1995年12月住院的60例...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QT及J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摘要)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内二科邵佩君,李合友,陈保松,张洪稳本文测定分析9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JT间期离散度(JTd),旨在探索QTd及JTd增大与...  相似文献   

9.
近期心梗病人运动后Q-Tc间期的改变(毕立正摘择庄亚纯校)[英]/MaciciraC…//JElectrocardiol1993,26:125~129作者曾分析正常人与冠脉疾病(CAD)者运动后QTc间期变化,结论是极限运动后QTc比值不能为常地减小...  相似文献   

10.
QT离散度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间 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定义为12导联心电图最长QT间期(QTmax)与最短QT间期(QTmin)的差值;有实测和心率校正两种QTd值,即 QTd和校正的 QTd( QTcd);由于QT间期受室内传导时间的影响,故有人主张采用JT离散度(JTd)和校正的JTd(JTcd);方法从采用非同步心电图采样和目测法,转为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采样和计算机软件分析。 应用体表心电图测定 QTd最早由 Campbell等于 1985年提出,1990年Day等首次证实其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引起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六例分析温晓红陈文珍⒇极短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引起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QRS波群形态、振幅、频率及极性变化虽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无异,但其QT间期,T或U波正常,必须注意鉴别。本科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15例动态心电图上≥10个室性心动的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速(NSVT和SVT),共计139阵。大部分室速(VT)的联律间期或≤400ms或≥600ms;短联律间期(<500ms)的VT频率高,多形室速(PVT)多见;PVT较单形室速(MVT)频率高,联律间期短;96%的VT发生在日间清醒状态下;所有病例无QT间期延长;与猝死和晕厥有关的心电学特征包括VT的频率,发作阵数,持续时间和PVT;极短联律间期的VT可能进展为室颤。  相似文献   

13.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QTc的变化及其意义石家庄市河北省医院刘文玲,王小平,谢晓莉,穆瑞平,刘坤申,黄希正QT间期延长在药物中毒、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SchwartzPJ,WolfS.QTintervalprolongationaspre...  相似文献   

14.
自主神经对正常人QT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自主神经(AN)对正常人QT间期(QT)的影响,观测86例正常人经食管心房调搏时七种起搏频率的QT在阻滞AN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相同起搏心率的QT在阻滞AN后显著缩短(P<0.05),提示QT受AN,可能主要是迷走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日常活动中的心室复极状况,对17例左室IVT(ILVT,即ILVT组)、10例右室IVT(IRVT,即IRVT组)、17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计算其与RR间期的关系。三组间平均、最大、最小QT间期及校正QT间期均无显著性差异。IRVT组QT间期与RR间期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值较正常对照组高(0.243±0.043vs0.201±0.039,P<0.05),ILVT组斜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190±0.043vs0.201±0.039,P>0.05)。尽管IRVT的患者经检查心脏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但存在心室复极的心率适应性异常的改变,此可能是该类患者心肌电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梗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夏琼常州戚墅堰铁路医院(213011)心电图不同导联间的QT间期存在差异,QT间期离散度(QTd)是这些差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本文观察分析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d及JT间期离散...  相似文献   

17.
对70例冠心病患者和21例健康人的心电图数值进行测量,并对心室晚电位、室性早搏与心电图各测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QTc、QTd、JT、JTc、JTd及JTc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陈旧性心肌梗塞组患者QTc、QTd、QTcd及JTd、JTcd高于心绞痛组(P<0.05或<0.01)。②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JTd、JTcd明显高于心室晚电位阴性的冠心病组(P<0.05或<0.01)。③冠心病伴室性早搏者QTc、QTd、QTcd、JT、JTc、JTd、JTcd明显增加(P<0.05或<0.01)。提示冠心病存在明显心肌复极不均匀,心室晚电位和室性早搏与心肌复极离散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血流频谱法估测慢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慢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血流频谱与肺动脉压的关系,以期寻找能较好反映肺动脉压的指标,并推导多元回归方程,以便能更准确估测肺动脉压力。方法在行右心导管检查同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54例慢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血流频谱。将脱机分析的14个多普勒参数分别与肺动脉压进行相关分析,并且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多普勒参数右室射血前期(PEP)/加速时间(AcT)、平均加速度(AcVm)、速度积分(VI)/[心电图Q~T点间期(QT)×最大速度(Vmax)]及右室射血时间(RVET)/QT与肺动脉压相关较好;推算出多元回归方程。结论多元回归方程能用于慢性肺疾病患者的无创性肺动脉压估测  相似文献   

19.
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与心脏性猝死关系的研究(摘要)彭应心阮汉权张德兰杨素洁王杏梅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不佳,其死亡原因的30~50%为心脏性猝死(SCD)。本研究通过对CHF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JT间期离散度(J...  相似文献   

20.
选择正常人心电图120例,按不同的心率范围各选40例,分为窦性心动过缓(SB)组,正常窦性心率(NS)组和窦性心动过速(ST)组。分别应用Bazett公式QTc=QT/及QT(LC)=QT+0.154(1-RR)公式计算出QTc及QT(LC)值,分析比较各组数据:NS组及ST组中QTc>QT(LC)>QT(P<0.01);SB组QTc<QT(LC)<QT,其中QTc与QT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SB组、ST组与NS组比较QTc之间存在显著不同(P<0.01),而QT(LC)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QTc在正常心率范围或窦性心动过速时过度校正QT值使之偏大,在心动过缓时过低校正QT值使之偏小,而QT(LC)基本不受心率变化的影响。并且较接近实际QT值,可作为更理想的QT间期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