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医源性胆道损伤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38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3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肝总管横断伤6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胆总管部损伤5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肝总管部分损伤9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6例;胆总管、肝总管、左肝管缝扎各3、8、4例,均行Roux-en-Y吻合术。结果失访2例,36例获随访,时间1—14年,痊愈30例(78.9%)。胆道狭窄并结石形成3例,再次行Roux-en-Y吻合,术后反复发作胆道感染2例,死亡1例。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经确诊,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合理的治疗程序,术式要视损伤后时间、部位、程度及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管损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荣 《腹部外科》2004,17(1):54-54
我院自 1 988~ 2 0 0 2年共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1 2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其中女性 8例 ,男性 4例 ,年龄 2 4~ 76岁 ,平均年龄 4 8岁。胆囊切除术 9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3例。术中发现 3例 ,术后 2周内发现 9例。肝总管横断伤 3例 ,胆总管横断伤 1例 ,肝总管部分损伤 2例 ,胆总管部分损伤 1例 ,肝总管缝扎 4例 ,左肝管缝扎 1例。 3例术中及时发现 ,其中 2例行胆管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 ,1例行缺损胆管壁修补加T管引流。术后发现 9例 ,3例先行胆管近端引流加胆管床负压引流 ,其中 2例在 3个月后行胆肠Roux en y吻合术 …  相似文献   

3.
医源性胆管损伤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6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中发生于开腹胆道手术4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例,其他手术7例。4例损伤较轻,术后出现胆汁瘘,行鼻胆管引流术;5例首次术中发现行损伤处T管引流术;5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死亡,2例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1例术后支架管脱落后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63例痊愈。结论 术中发现胆管较小损伤(<3mm)慎用单纯缝合修补,应积极实施T管引流。术中发现胆管横断,术后数天发现胆管损伤或重建术失败者,胆肠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术式;胆肠吻合应慎用环型吻合器。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范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范、处理及其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23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下段损伤5例,胆总管上段/肝总管损伤13例,肝内胆管损伤5例。经局部缝合、组织修补、胆管断端直接吻合、胆肠吻合等方式治疗。结果全组随访19例,术后发现胆瘘2例,胆道狭窄2例,结石复发2例,反流性胆管炎1例。结论应尽量避免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根据损伤部位、程度、类型及其当时胆管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修复胆道损伤;注意修复后胆道血供良好、吻合口足够大,能有效防治胆道损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行胆囊切除术3 714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9例,发生率1.05%。其中术中发现胆总管或肝管部分损伤6例,胆总管或肝管被横断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损伤2例,右侧副肝管损伤1例;术后发现胆囊管漏14例,胆囊床小胆管漏7例,胆总管或肝管部分损伤2例,胆总管或肝管被横断2例,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损伤1例,胆管严重狭窄2例,右侧副肝管损伤1例。行胆管修补+T管支撑引流术4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副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7例,保留腹腔引流管引流14例,右侧副肝管缝扎1例。结果对术中解剖异常或操作困难的病例行术中胆道造影前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37%(25/1 054)和0.53%(14/2 660),差异显著(P<0.05)。39例患者经外科治疗后均好转。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狭窄,共发生6例,其中术中发现损伤组3例,术后发现损伤组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并发症还包括:切口感染4例(术中发现损伤组2例,术后发现损伤组2例),腹腔脓肿3例(术中发现损伤组1例,术后发现损伤组2例)。术后发现组低于术中发现组,为24.1%(7/29)vs.60%(6/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可防可治,具体外科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但总体来讲,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方法对61例肝外胆道术中胆道损伤进行回顾分析.术中及时发现13例:3例右肝管损伤给予对端吻合、T管引流;8例胆总管或肝总管破口者,利用肝圆韧带修复;2例胰头部胆管穿孔者,予Roux-en-Y吻合.余48例为术后发现者:4例保守治疗,21例肝总管、胆总管被部分或完全缝扎者,予拆除缝线、T管引流;5例胆管轻度破口者,予肝圆韧带修复;18例腹腔炎症严重者,予T管引流,3个月后行胆肠Roux-en-Y吻合. 结果经平均2年的随访,本组无死亡病例.术中右肝管对端吻合的3例,术后2例出现轻度胆漏;术中利用肝圆韧带修补8例,术后3例出现轻度胆漏,均经充分引流非手术疗法治愈.术后发现的48例中,经充分引流保守治愈4例;再手术44例,术后3周内治愈20例,4周内治愈6例,另外18例3个月后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1~2个月治愈.合并膈下脓肿3例,肺部感染4例,轻度反流性胆管炎3例,均经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而愈.结论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对提高疗效和防止术后胆管狭窄起着决定性作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应立即进行修补或对端吻合,T管引流.术后数天发现者,则宜行规范的胆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九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玉堂 《腹部外科》2000,13(1):52-53
目的 探讨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86年以来我院 9例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体会、经验教训。结果 本组 9例 ,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术 5例 ,胃切除术 3例 ,左半肝切除 1例。其中肝总管结扎 1例 ,肝、胆总管横断 4例 ,胆管侧壁损伤 3例 ,胆总管缝针刺伤 1例。共行胆管对端吻合 4例 ,胆肠Roux Y吻合术 4例次 ,胆管侧壁修补 3例 ,腹腔引流 ,内镜取石 1例。术后恢复满意 6例 ,轻微胆管炎发作 2例 ,死亡 1例。结论 减少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关键在预防 ,胆管对端吻合 ,必须将胆管外之血管胆管鞘仔细缝合 ,包裹吻合段胆管 ,可防止术后胆漏。  相似文献   

8.
笔者回顾1994年以来收治的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13例,13例中发生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其中胆(肝)总管横断上夹2例,三管汇合区胆管侧壁损伤2例,电凝损伤右肝管2例;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3例外院转入),其中胆(肝)总管横断结扎4例,术中发现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6例胆(肝)总管横断者行胆总管(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1例术后胆管炎反复发作,经再次手术痊愈出院,1例形成门静脉血栓仍在治疗。7例胆管壁损伤者行修补,T管引流,预后良好。笔者体会:术中精细操作是胆囊切除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把握再次手术指征及时机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胆道损伤多为医源性损伤。本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致肝外胆道损伤18例的处理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岁。原发病为慢性胆囊炎及萎缩性胆囊炎14例,急性胆囊炎2例,其他胆道变异2例。损伤原因及处理措施:胆囊三角区粘连,结构紊乱,导致胆道横断伤12例,LC术中出血致胆道横断伤3例,2例由于胆囊管匍匐于胆管上将肝总管误为胆囊管横断,另1例源于胆道变异。术中发现胆管横断伤6例,3例行Roux-en-Y胆肠内引流,3例行胆道端端黏膜对黏膜吻合。其余12例因术后进行性黄疸加重或胆漏于术后3~7 d行Roux-en-Y胆肠内引流术或胆道端端黏膜对黏膜吻合。2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1~5年。14例Roux-en-Y胆肠内引流术中有2例及4例胆道端端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后有1例在术后3个月内出现胆管炎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均于术后6~9个月再次行Roux-en-Y胆肠内引流术治愈,术中发现原T管处及扩张的肝门部胆管均充满胆泥及结石,吻合口狭窄,直径为1~2 mm。3讨论LC术中出血,盲目钳夹止血,胆囊管匍匐于胆总管上是导致本组胆管横断伤的主要原因(16/18,89%...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1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合报告国内9个单位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118例,占同期胆道手术0.43%~0.78%。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占82.2%,胆总管探查、胃大部切除、肝外伤修补占17.8%。肝、胆总管完全横断伤42.4%,肛总管壁部分损伤33.9%,肝、胆总管缝扎,胆总管下段穿通伤,左右肝管损伤23.7%。术中诊断67例(56.8%),术后诊断51例(43.2%)。肝、肛总管端端吻合和胆肠吻合68例,局部修补加T管引流42例,缝扎线拆除5例,胆总管缝合未置T管1例,腹腔引流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占22.0%,临床治愈106例,死亡12例(1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19例LC导致的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Strasberg-Bismuth胆管损伤分型,胆囊管残端漏或胆囊床小胆管漏(A型)3例(15.8%);副右肝管损伤导致胆漏(C型)2例(10.5%);肝外胆管侧壁损伤导致胆漏(D型)7例(36.8%);肝外胆管横断损伤导致胆管梗阻(E型)7例(36.8%)。术后发现并处理7例,其中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4例,行内镜鼻胆管引流、腹腔引流3例。术中发现并处理12例,其中腹腔镜胆管修补1例,腹腔镜胆管修补+T管引流3例,腹腔镜胆囊床小胆管夹闭处理2例,中转开腹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例,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1例,副右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结果:19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率89.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1例患者经过内镜鼻胆管引流、腹腔引流后胆漏消失,但拔管后出现胆管狭窄、黄疸,于术后5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LC相关医源性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发现时间、原因、部位及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诊断并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进行确定性修复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我院近年胆道损伤病例来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02年至2013年102例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胆道损伤的原因与修补重建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2例中,3例行胆道修补术,67例胆总管空肠R-Y吻合术,14例患者经内镜下或者内科治疗后好转,5例行胆肠吻合口重建手术,其余13例行其他手术。结论术中发现胆道损伤并及时修补是治疗胆道损伤的最佳时机,最常见的胆道损伤的修补方式以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其余术式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类型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特点和处理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LC术中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肝总管刺破伤,及时于腹腔镜下缝合8例,中转开腹修补33例,术后发现再开腹修补8例;12例胆总管横断伤,术中发现10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后发现2例先行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行胆肠吻合;8例胆总管部分夹闭者,行剖腹取钛夹、T管支撑胆管引流半年;10例肝总管及胆总管缺损和2例肝总管缺损伴左、右肝管部分夹闭者,均先行引流,3个月后再行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全组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不同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相应处理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中造成胆管损伤偶有发生 ,如处理不当 ,可造成严重后果。近 10年作者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 13例 ,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43 4岁。急诊手术 9例 ,择期手术 4例。 (1)原因 :胆囊切除时误切致胆 (肝 )总管横断 7例 ,胆总管壁损伤致胆总管狭窄 2例 ,胆总管缝扎 1例 ,胃大部切除时不慎缝扎胆总管 3例。(2 )诊断与处理 :术中及时诊断肝总管横断 3例 ,2例及时行肝总管对端吻合 ,T管支架外引流 ,1例行左右肝管内胶管支架 ,肝总管对端吻合 ,T管支架外引流 ,于术后 3个月因吻合口梗阻再行手术 ,术式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道损伤时合理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1年间我院处理的17例LC手术后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床小胆管损伤4例,采用缝扎或内镜下胆道引流;主要胆管部分损伤8例,采用单纯修补、内镜下引流、放置支架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总管或肝总管完全横断4例,予对端吻合或胆肠吻合;左右肝管横断1例,二期整形后行胆肠吻合.胆道再狭窄患者予内镜下扩张并置入支架,效果不佳者行胆肠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LC手术胆道损伤重在预防,一旦损伤,需由有经验的胆道专科医生依据损伤情况选择干预方式,方能达到最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我们将 6年来遇到的 1 0例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体会作如下报道。一、临床资料本组 1 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32~ 6 0岁 ,平均 4 6岁。 1 0例中 ,胆囊切除术 9例 ,胃大部切除术 1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 3例 ,撕裂伤 1例 ,部分切除 3例 ,误扎 1例 ,胆总管横断伤 1例 ,左右肝管汇合部损伤 1例。 8例术中发现 ,术后 1 2h及 4 8h各发现 1例。处理方法 :对术中发现的 8例 ,用肝园韧带作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 1例 ,胆总管肝总管对端吻合 3例 ,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 2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1例 ,左右肝管整形空肠Roux en Y吻合 1例…  相似文献   

17.
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源性胆管损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胆道损伤的防治及处理已成为胆道外科的突出问题。我院从 1987~ 1998年底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横断伤 8例 ,本文着重探讨其原因及处理。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35~ 6 2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 ,合并胆囊结石而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右肝管损伤 1例 ,胆总管损伤 7例。全组胆管横断并结扎 7例 ,未结扎 1例。术中发现 2例 ,为右肝管横断 1例 ,胆总管横断 1例 ,即行胆管端端吻合。术后发现黄疸 ,经B超、PTC、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确诊 6例 ,6例均经再次手术行胆管端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附5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 方法:对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胆道手术所致48例(92.3%),胃大部切除术及肝脏手术所致各2例(共7.7%)。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4例(65.4%),肝总管6例(11.5%),胆总管6例(11.5%),左右肝管汇合部4例(7.7%),左、右肝管各1例(共3.8%)。胆管完全性损伤30例(57.7%),部分性损伤22例(42.3%)。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处理。术中立即发现8例,采用直接修补或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5例,直接置合适T管引流1例,肝总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效果均满意;另1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年后因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术后发现的44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1例,肝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8例,胆总管置管引流2例,胆总管缺损用空肠瓣修补术1例,肝内胆管与空肠Longmire吻合术1例,拆除胆总管前后壁之间缝线1例。全组死亡4例,生存48例中41例获随访,疗效优良率为82.9%,疗效差的7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至5年再次作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结论:要警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及早诊断、及早修复胆道的连续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决定,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5~1994年间,共收治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经积极治疗15例成功,死亡1例.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6--66岁,平均468岁。16例中,5例行择期胆囊切除术,9例急诊行胆囊切除,2例胃大部切除。术中即时发现胆道损伤8例,术后1~4d7例,7d1例。胆总管完全横断伤5例,胆总管部分损伤9例,左肝管横断伤1例,肝总管横断伤1例。采用端端吻合3例,局部缝合修补4例,带蒂胆囊瓣修补2例,胆肠Roux-Y吻台7例。15例早期手术修复全部成功,无胆瘘,死亡1例。随访1~9年,端端吻合的3例无胆道狭窄,用修补方法4例,经造影检查.有3例存在不同程度狭窄,但未导致梗阻,其余病例未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及腹膜后严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至2004年间处理的17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为术中损伤,2例为ERCP切开取石所致。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4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者1例。胆管损伤前行B超检查16例,MRCP检查2例,6例在胆道探查后行胆道镜检查。10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2例行胆肠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及胆管修补腹膜后引流术。胆管损伤后术中表现为胆道探子异位于胆管壁外,胆道镜见到胆管远段有2个或多个孔隙,经T管注水见腹膜后水肿和积液,注入美蓝出现腹膜后蓝染。损伤后临床表现为腹胀、发热、腰背胀痛、休克等。治愈1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十二指肠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胃切除术后再出血。结论 胆道远段损伤术后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作CT检查,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胆道探查前进行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