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4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分割组(常规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组(后超组)。常规分割组:22例,每天2Gy/次,5次/周,鼻咽原发灶中位肿瘤剂量70Gy~72Gy/DT;后程加速超分割组:23例,先常规分割照射,每天2Gy/次,5次/周,放射剂量至38Gy~40Gy/DT后改用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案,1.5Gy/次,2次/d(相隔≥6h),5d/周,总剂量72Gy~76Gy。[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常规组、后超组内窥镜检查鼻咽原发灶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0.91%、100%。常规组、后超组1、3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分别为95.45%、67.53%和100%、90.91%,有显著性差异(χ2=4.03,P﹤0.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63.64%和95.65%、73.91%,无显著性差异(χ2=0.59,P>0.05)。常规组、后超组放射治疗的早期放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Ⅲ级发生率,分别为18.18%(4/22),52.17%(12/23)(χ2=4.28,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病例的远期放射反应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鼻咽癌的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组,但生存率无差别;早期放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较常规组严重,但大多患者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0例食管癌随机分为2组:常规分割组30例,1次/天,2Gy/次,5次/周,总剂量65Gy,32.5分次,6.5~7周完成;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0例,1次/天,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40Gy,20分次后改为2次/天,1.5Gy/次,10次/周,总剂量65Gy,36.6分次,5~6周.[结果]两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优于常规分割组(P<0.05),分别为70.0%、53.3%、46.6%和56.6%、36.6%、30%;1、3、5年生存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优于常规分割组(P<0.05),分别为73.3%、36.3%、30.0%和60.0%、26.6%、20.0%.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急性反应发生率较常规分割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明显增加放射治疗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循征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发表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检索Medline(1985年1月至2005年12日)、Coehrane图书馆数据库(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随机试验)确定文献,评价其方法学上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Egger'stest法对纳入研究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资料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各个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采用x2检验,并用Stata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个随机对照试验、488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者241例,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者247例.1年局控率资料分析发现发表性偏倚(P=0.03),而1,3年生存率及3年鼻咽局控率资料没有发表性偏倚(P>0.05).Meta分析显示,四个随机研究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结果同质性较好(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113(1.232~7.867)、1.913(1.195~3.063)和5.434(1.560~18.935)、4.308(2.210~8.396).结论 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比,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收治61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照射组(30例)、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组(31例).60Co或10MV-X线三野照射.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总剂量66Gy/6.5周.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前四周同常规分割照射组,并40Gy/4周.第五周起缩野,每次1.3Gy,每日二次,间隔4~6小时,照射26Gy/2周,总剂量66Gy/6周.结果1、2、3年生存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为77.4%(24/31)、54.8%(17/31)、45.2%(14/31)、常规分割组为53.3%(16/30)、33.3%(10/30)、20%(6/30).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明显好于常规分割组(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急性放射反应略重于常规分割组,但可耐受,不必中断放谢治疗.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食管癌能明显提高病人1、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肺鳞癌的疗效。方法  5 6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组 31例 ,1次/d ,2 .0 0Gy/次 ,5次 /周 ,总剂量 70 .0Gy ;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2 5例 ,40Gy前 ,按常规放疗 ,40Gy后 ,2次 /d ,1.5Gy/次 ,5d/周 ,总剂量 70Gy± ,全部病例均用 6~ 8MVX线照射。结果 放疗结束时两组局部控制率无差异 ,1年、2年局部控制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分别为 :5 6 %、32 %和 2 7.5 %、13.8%(P <0 .0 5 ) ,1年生存率后加组和常规组分别为 :6 4%、44.8%(P >0 .0 5 ) ,2年生存率 :44%、17.12 %(P <0 .0 5 )。急性放射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 1)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可以提高肺鳞癌病人的 1~ 2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2 )后程加速分割治疗不增加急性放射反应 ;( 3)两组的主要死因仍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程超分割、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程超分割每次DT 110 cGy,2次/d,5 d/周,30~40 Gy/2.5~3.5周;后程加速超分割DT 145~150 cGy/次,2次/d,5 d/周,至总量DT 60~70 Gy/4.5~5周,两次照射间隔时间≥6 h.行常规分割放疗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3.8%、70.9%和70.0%、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放射性食管炎较对照组重,但能耐受.结论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与常规放疗相比,疗程短、疗效高,可显著提高食管癌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治疗联合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80例N2、N3期鼻咽癌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治疗联合化疗组(综合组)和单纯放疗组(常规组).综合组于放疗前先行诱导化疗1次;化疗后先行常规分割照射至鼻咽部剂量为40GY,缩野后改用加速超分割照射至鼻咽部剂量为67GY,体外照射结束后加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1~2次;于后装治疗结束后再行辅助化疗2次.常规组放疗采用常规分割,鼻咽部总剂量为70GY.结果综合组和常规组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2.5%和75%,颈部转移淋巴结控制率为85%和55%(P<0.05),CT扫描检查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为72.5%和47.5%(P<0.05).综合组消化道血液毒性大于常规组,但可耐受.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治疗联合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可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虽然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有进一步提高 ,但鼻咽癌放疗的总体疗效没有明显提高 ,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 0 %— 6 0 % ,5年累积局部复发率达 2 0 %— 30 % [1 ] 。加速超分割是综合利用加速分割和超分割的特点 ,分割剂量较常规分割方式小 ,但比超分割方式分割剂量大 ,分割次数较常规分割增多 ,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相对高的剂量 ,可能减少放射治疗过程中克隆源性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的机会 ,同时又不增加正常组织的后期放射损伤。本研究试图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能否提高鼻咽部原发灶控制率 ,相应地提高生存率。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1 …  相似文献   

9.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I~Ⅱ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后遗症。方法:将108例I~II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后超组,每组54例。常规组照射2Gy/次,5次/周总量为70Gy/7周。后超组前3.5周照射同常规组,然后开始1.5Gy/次,2次/日,间隔6h,总量为69Gy/6周。结果: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常规组为70.97%22/31,后超组为89.47%(34/38),但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常规组为86.67%26/30,后超组为90.91%30/33,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2%、80.97%、78.55%和98.13%、93.95%、90.87%P=0.06,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放疗毒副反应及后遗症也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I~II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未见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但未加重放疗毒副反应及增加放疗后遗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自 1990年 3月至 1993年 2月对 78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临床研究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照射组 39例 ,2 Gy/次 ,5次 /周 ,总量 6 0 Gy/ 6周 ;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39例 ,前 3周同常规组 ,共 30 Gy/ 3周 ,第 4周起 ,1.5 Gy/次 ,日 2次 ,间隔 6小时 ,照射量为 30 Gy/ 2周 ,总照射量为 6 0 Gy/ 5周。结果 后程加速超分割组局控率 97% ,常规照射组 92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49%、33%及 6 0 %、2 3%、15 % ;放射反应略高于常规照射组。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能提高食管癌病人的 1、3、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确诊为鼻咽癌的58例初治患者, 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研究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对照组), 两组开始均照射1次/天, 2 Gy/次, 5天/周, 40~50 Gy后, 研究组鼻咽部放疗2次/天, 1.5 Gy/次, 间隔>6 h, 5天/周, 总剂量73~76 Gy; 对照组鼻咽部仍按常规分割放疗方法, 放疗至70~76 Gy。总剂量相近, 总疗程缩短0.5~1.5周。  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5年鼻咽肿瘤局控率分别为86%(25/29)、59%(17/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研究组晚期放射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稍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提高鼻咽癌的局控率, 远期并发症未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 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Ⅳ a期鼻咽癌的疗效 . 方法 : 将 100例Ⅲ、Ⅳ a期鼻咽癌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及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于放疗前先行诱导化疗 2次 ; 化疗后先行常规分割放疗至鼻咽部剂量为 40 Gy,缩野后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至鼻咽部总剂量为 70 Gy; 于放疗结束后再行辅助化疗 2次 . 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化疗方法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相同 ; 放疗采用常规分割 , 鼻咽部总剂量为 70 Gy. 结果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及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的 2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 83.6% 及 79.7% (P >0.05);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76.5% 及 59.1% (P< 0.05) ; 2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90.0% 及 69.7% (P< 0.05).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有 2例出现放射性后组脑神经损伤 , 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组无严重后期并发症 . 结论 :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较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提高了Ⅲ、Ⅳ a期鼻咽癌的 2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及 2年无瘤生存率 , 但增加了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其长期疗效及后期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相似文献   

13.
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48例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食管癌常规放疗结合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适形组与对照组(普通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放疗采用6/15MV-X线外照射,前程常规放射治疗2Gy/次,共40Gy,后程改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或普通超分割放疗,2次/天,1.5 Gy/次,全疗程总剂量为70 Gy.[结果]适形组与对照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6.7%和77.1%、54.2%(X2=1.79,1.57,P>0.05),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8%、89.6%和87.5%、79.2%(Y2=1.10,1.98,P>0.05).Ⅰ~Ⅲ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适形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3%和20.8%(X2=4.36,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虽然未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局部控制率,但对肺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全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结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放疗毒副反应.方法:将98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全程行3DCRT,先常规分割照射,2 Gy/次,5次/周,30~36 Gy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疗,1.3 Gy/次,2次/d,总剂量60~66 Gy,6~6.5周完成.对照组(50例)常规放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 Gy,6~7周完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放疗毒副反应.结果:1、2、3年原发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提高,分别为87.5%、70.8%、58.3%比60.0%、42.0%、32.0%和89.6%、68.8%、56.3%比58.0%、44.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略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3DCRT结合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并且放射性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常规照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常规照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155例食管鳞癌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分割组(CF)75例,2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Gy,30~35分次,6~7周完成;后超组(LCAHF)80例,先常规照射40Gy/4周,2Gy/次,5次/周,从第5周起超分割适形照射,1.5Gy/次,2次/天,间隔6h以上,24Gy/1.5周,总剂量64Gv,5.5周完成.结果:1、2、3年生存率CF组为54.7%、42.7%、25.3%,LCAHF组为83.8%、61.3%、41.3%.1、2、3年局部控制率CF组为54.7%、46.7%、30.7%,LCAHF组为81.3%、63.8%、53.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照射及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较常规分割放疗能提高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后局部和远处失败的因素.方法对无远地转移的178例初治鼻咽低分化鳞癌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原发灶采用60Co γ射线或6MV X射线,前4周1.2 Gy/次,2次/d,间隔≥6 h,5 d/周,48 Gy后改为1.5 Gy/次,2次/d,5 d/周,共2周.全程总剂量为78 Gy,60分次,6周,其中疗程超过47 d的病例均增加1 d的照射量(1.2 Gy/次或1.5 Gy/次,2次/d).颈部无淋巴结转移者做预防照射,有淋巴结转移者给予根治量照射,均为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4%和60.6%,5年鼻咽部及颈部控制率分别为88.9%和83.7%.5年远地转移率25.1%.5年内67例患者失败,其中单纯鼻咽部失败10例,颈部失败13例,远地转移31例,≥2项失败1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T3~T4期、年龄>50岁和颈动脉鞘区肿瘤完全占据是局部控制的不利预后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颈部控制率的不利因素,但多因素分析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远地转移的因素中,局部晚期T3~T4期或N2~N3期,男性不论在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有上述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远地转移明显增加.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T3~T4期和(或)N2~N3期是影响局部控制率和远地转移率的重要不利因素.对局部晚期患者应联合其他全身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I~II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早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后遗症。方法:将108例I~II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后超组),每组54例。常规组照射2Gy/次,5次/周,总量为70Gy/7周。后超组前3.5周照射同常规组,然后开始1.5Gy/次,2次/日,间隔6h,总量为69Gy/6周。结果: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常规组为70.97%(22/31),后超组为89.47%(34/38),但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常规组为86.67%(26/30),后超组为90.91%(30/33),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2%、80.97%、78.55%和98.13%、93.95%、90.87%(P=0.06),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放疗毒副反应及后遗症也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I~II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疗效未见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但未加重放疗毒副反应及增加放疗后遗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比较常规分割、后程加速超分割及常规分割加腔内照射三种方式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 对 111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首治病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常规分割照射组 (常规组 ) 4 0例 :2 .0Gy/次 ,1次 /d ,5d/周 ,共 6 0Gy,30分次 ,6周完成。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后超组 ) 4 1例 :前 3周常规分割 ,30Gy ,15分次 ,3周完成 ;后 2周加速超分割照射 ,1.5Gy/次 ,2次 /d ,5d/周 ,共 30Gy ,2 0分次 ,2周完成。常规外照射加腔内照射组 (腔内组 ) 30例 :常规外照射达 34~ 36Gy时与腔内照射同期进行 (腔内照射当天停外照射 1次 ) ,腔内照射 5 .0Gy/次 ,1次 /周 ,共 2次 ,外照射总量为 5 0Gy。结果 常规组和后超组及腔内组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7.5 %、2 2 .5 %、14 .1%和 5 7.5 %、2 9.3%、2 4 .4 %及 5 3.3%、2 6 .7%、2 3.3%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2 2 .5 %和 4 1.5 %及 5 0 .0 % ,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 7.7%和 7.3%及 16 .7%。结论 虽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有提高生存率的趋势 ,但与常规分割照射组及常规外照射加腔内放射治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其是否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尚有待大样本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和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并发症.方法自1994年~1999年共观察了11例食管癌后程加速放射治疗患者,前2/3疗程为常规放疗(40Gy/20次/4周),后1/3疗程行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日2次,每次1.3~1.4Gy,间隔时间≥6小时,总剂量60Gy/34~35次/5周.结果生存情况1年72.7%(8/11)、2年45.4%(5/11)、3年27.3(3/11)、4年18.2(2/11)、5年18.2(2/11).放射反应与常规照射无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生存时间较长,但由于本组病例较少,尚需进一步观察.放疗反应尚可耐受,但对年龄大、有慢性支气管炎者应慎用此疗法.  相似文献   

20.
肺鳞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肺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2 0例肺鳞癌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 (CF组 ) :2 .0 Gy/次 ,1次 / d,5次 /周 ,大野照射至 DT4 0 Gy(分 2 0次 ,4周完成 )后缩野照射临床肿瘤区 ,总量达 6 5 Gy~ 70 Gy,总疗程 6 .5周~ 7.0周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L CAF)组 :前 2 / 3疗程放射治疗方法同常规放射治疗组 ,缩野后加速超分割照射 ,1.2 Gy/次 ,2次 / d,间隔 6 h;照射 10个治疗日 ,总剂量达 6 4 Gy,总疗程 6周 ,照射野设计及放射线类型两组均相同。结果 :(1)疗程 :总有效率 (CR PR)率 L CAF组为 86 .7% ,CF组为 6 1.7%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1年、2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L CAF组分别为 73.3%、6 3.3%和 6 8.3%、4 5 % ,CF组分别为 5 6 .6 %、2 6 .7%和 5 0 %、1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2 )放射性气管炎 ,肺炎均无差异。 (3)放射性食管炎 :L CAF组为 78.3% ,CF组为 5 5 %。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肺鳞癌 ,患者均能耐受 ,近期疗效和 1年、2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明显优于常规放疗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