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塞米松直流电导入加旋磁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欧阳玲温冰玲①(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衡阳,42100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以前房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为特征,容易造成视功能损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但长期大剂量使...  相似文献   

2.
对174 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讨论,认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病变、虹膜睫状体炎、眼压升高、晶体后囊混浊等,术后合理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和脱水剂可以减少和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2005年1月收治的20例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散瞳是局部治疗的关键措施。治疗过程中应作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点眼是关键。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有利于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于创伤性前房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近年来收治98例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其中应用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A组),未加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49例(B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和手术治疗,前房出血患者全部于1 d~18 d吸收。共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3例(A组14例,B组9例),高眼压44例(A组33例,B组11例),白内障6例(A组5例,B组1例)。结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及早应用可减轻虹膜睫状体的炎性反应;减少小梁网的水肿,对房水的循环有积极的作用[彭穗英.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5):565.]。但是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使用反而会延迟凝血块的吸收和增加再出血的可能,长期使用还有可能导致高眼压继发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4年4月~2005年1月收治的20例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散瞳是局部治疗的关键措施.治疗过程中应作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点眼是关键.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有利于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置入术后引起虹膜睫状体炎的药物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05年5月~2009年5月的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有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结果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均未受损.结论 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置入术后,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必须早期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以确保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疗效。方法将虹膜睫状体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并设对照组46例西药常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能够明显改善症状、减少激素用量、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1)临床特点:疼痛轻,结膜混合性充血重,KP大,前房渗出多,虹膜后粘连少.(2)治疗:控制血糖同时口服消炎痛,眼局部应用激素,治愈率达95.24%.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不同于单纯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睫状体炎41例李树星,毛泉报,李真,李籽祯,徐钦国(德州联合医院253010)关键词术后虹膜睫状体炎,抗炎活血汤,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我院自1991年与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眼科技术协作以来,独立开展白内障人工...  相似文献   

10.
成建峰  李艳 《吉林医学》2012,33(33):7249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共30例,分析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全部患者病情均获得迅速好转,1~3周均痊愈,治愈率达100%。其中8例(26.67%)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虹膜睫状体炎复发;有5例(16.67%)残留虹膜后黏粘,瞳孔不圆,晶体表面色素沉着,矫正视力4.6~4.9。结论: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毒、广谱抗菌,解决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治疗上困难,同时采用超短波透热理疗辅助治疗,可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虹膜扇形切除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天拖医院高凌霄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为眼科领域常见致盲疾患之一。其临床特点为虹膜广泛后粘连,形成瞳孔膜闻或闭锁.以致瞳孔阻滞,发生高眼压等一系列症状。以往治疗方法多为局部及全身降压剂,为缓介症状可施行虹膜贯穿术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病例资料,在术后随访中有54眼(15.6%)发生术后浅前房,以Ⅰ-Ⅱ级为主,主要采用扩瞳及局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者均恢复前房形成,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出现主要是手术刺激使睫状体发生水肿,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引起晶体虹膜膈前移,前房变浅,宜采用扩瞳与皮质类固醇治疗为主,于术毕即刻采用睫状肌麻痹剂,可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宋兰英张华马青云(茌平县医院眼科,252100)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国内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眼科抗炎药,作用强,副作用小,对各种非感染性眼炎有极其优异的抗炎作用。我科应用双氯芬酸钠治疗虹膜睫状体炎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兴 《吉林医学》2010,31(12):1658-1658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对以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为首发症状的22例老年2型糖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眼部症状发病急,局部症状重,综合治疗效果理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建议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兴 《吉林医学》2010,31(4):472-472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结果。方法:对以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为首发症状的2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眼部症状发病急,局部症状重,综合治疗效果理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建议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5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病例资料,在术后随访中有54眼(15.6%)发生术后浅前房,以Ⅰ~Ⅱ级为主,主要采用扩瞳及局部或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者均恢复前房形成,眼压控制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出现主要是手术刺激使睫状体发生水肿,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引起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宜采用扩瞳与皮质类固醇治疗为主,于术毕即刻采用睫状肌麻痹剂,可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发热疗法是给病人肌注异性蛋白,使肌体体温升高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为经煮沸消毒过的鲜牛奶,或静脉注射伤寒付伤寒甲乙混合疫苗等。自从皮质类固醇应用于临床以来,发热疗法虽已较前少用,但有时仍有其独特的疗效。眼科常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炎、葡萄膜炎、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及玻璃体混浊陈旧出血等病。本科常用就地的新鲜牛奶进行发热疗法。  相似文献   

18.
王海燕 《中外医疗》2013,(28):140-141
目的探讨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针刺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55例(64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34眼),对照组26例(30眼),实验组采用中西药结合针刺的综合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药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4例。结论对患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采用中医和西医的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虹膜睫状体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散瞳联合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瞳孔闭锁继发青光眼,是葡萄膜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眼压升高的葡萄膜炎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慢性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周边部葡萄膜炎、Fuchs氏异色性睫状体炎及 Still 氏病等。上述葡萄膜炎如得不到及时地治疗或治疗不恰当,就会引起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或闭锁,造成瞳孔阻滞,阻断了房水自后房流向前房的通道,引起眼压升高;后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