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两侧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踝肱指数(ABI)评分、血糖水平和治疗有效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两侧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情况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两侧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情况和血糖水平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的ABI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效果良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采用自拟益气通络汤治疗效果及对下肢动脉血管管径和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本科85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掷币法予以分组,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西医硫辛酸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自拟益气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下肢动脉血管管径及血流量。结果观察组FPg,2hPg,HbAlc、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血管管径、血流量及A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益气通络汤能显著扩张下肢动脉血管管径,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下肢动脉循环,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法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西洛他唑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生黄芪、丹参、淮山、玄参、苍术、赤芍、生三七)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结果:对照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32%,治疗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ABI、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背动脉峰值流速、足背动脉血流量、LDC-L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通络化痰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益气活血、通络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黄芪通络化痰汤(黄芪、鸡血藤、全蝎、蜈蚣、白芍、白芥子、天南星等)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化痰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V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DPVD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两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管的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与西药联合治疗DPVD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傅水娟  洪赛赛  杨晓春 《新中医》2021,53(3):159-162
目的:观察通络协定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络协定方和穴位贴敷治疗。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检测2组干预前后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2组干预前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ABI、足背动脉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ABI、足背动脉搏动指数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69.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络协定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防止管腔进一步狭窄,效果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加康复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生黄芪、党参、鸡血藤、怀牛膝、当归、川芎、赤芍、山茱萸、地龙、水蛭等)加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及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QLI)进行评估。结果:2组治疗后3个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益气活血通络汤加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股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肱指数、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方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提升踝肱指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牵正散与补阳还五汤配合外敷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祛风类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补阳还五汤(僵蚕、全蝎、蜈蚣、防风、黄芪等)内服配合中药外敷(白附子、细辛等)治疗本病6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2%、8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络祛风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青  臧乐红 《陕西中医》2011,32(12):1629-1631
目的:探讨应用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25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依据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为治法自拟糖网汤为基本方,结合分期辨证加减,对照组出血早期,给予立止血针肌注,同时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出血稳定后,普罗碘铵针患眼离子导入,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玻璃体积血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21%,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玻璃体积血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结合分期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散治疗寒凝经脉证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LE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经通络散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静息痛、下肢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Hb A1c、ABI以及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速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b A1c、ABI、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股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经通络散封包热熨治疗LEAD(寒凝经脉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降低Hb A1c、提高ABI及改善下肢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患者踝肱指数、足背动脉搏动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说明自拟养阴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降浊类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癥通痹胶囊(生黄芪、太子参、生地、葛根、半夏、白芥子、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当归、山甲等)与颗粒配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并设对照组(消癥通痹胶囊口服)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1组2组观察治疗前后疗效、踝肱指数(AB I)和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治疗后AB I值增加的幅度大于其他两个对照组;治疗组扩张足背动脉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强于单独对照1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降浊的功效;可促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口服加薰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口服加薰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口服阿司匹林片,静脉输注红花注射液。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中药内服加熏洗较单纯西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唐爱华  李双蕾  周卫惠  钟金清  赵伟 《陕西中医》2009,30(12):1604-160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蠲痹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采用活络通痹方(黄芪、茯苓、栝楼、川牛膝、僵蚕、制半夏、地龙、葛根、丹参、水蛭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FBG、PBG、HbA1C、IGF-1、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的升高更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络蠲痹的功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IGF-1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朱红梅 《陕西中医》2010,31(1):58-5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糖化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糖活血方(广木香、当归、川芎、生黄芪、益母草、丹参、玄参、生地、赤芍、葛根、苍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降糖化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陈铂  厉丽  叶海东 《新中医》2023,55(8):28-3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腘动脉与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腘动脉(左侧、右侧)、足背动脉(左侧、右侧)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腘动脉(左侧、右侧)、足背动脉(左侧、右侧)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患者下肢血管血流量及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芪活血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记录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下肢血管血流量及NF-κB、VEGF、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倦怠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及头晕目眩积分均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倦怠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软等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NF-κB、VEGF、IMA、hs-CRP逐渐下降(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NF-κB、VEGF、IMA、hs-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进行组内比较发现,两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量均逐渐上升(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58%,与对照组的4.55%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活血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降低NF-κB、VEGF、IMA、hs-CRP的表达水平,促进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量,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9.
王金虎  郑连中 《陕西中医》2012,33(4):424-425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滋阴活血方(生黄芪、山药、木香、苍术、玄参、赤芍、川芎、葛根、益母草、丹参、生地、熟地、当归、天花粉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血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的功效,可缓解症状,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凤莲  王建英 《陕西中医》2008,29(2):190-19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湿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征综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予益气活血利湿中药(生黄芪、益母草、生薏仁、地龙、丹参、赤芍等)治疗,对照组40例予强力迈之灵治疗。结果:两组用药后膑骨下10cm髁上5cm周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69.56%,对照组为4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利湿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