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下肢骨折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定,往往会遗留踝关节跖屈位僵硬,影响患者的穿鞋和行走。对于康复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往多采用开放踝关节后关节囊松解,或联合跟腱延长术,但具有创伤大、术后再次粘连、踝后皮肤易坏死等缺点。为此,笔者改用关节镜下后关节囊松解,必要时联合跟腱延长术来治疗外伤后踝关节跖屈位僵硬。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腔科     
铒、钕双波长激光在前牙美学区冠延长术中疗效。目的:初步探索上颌前牙区临床牙冠过短的患牙用铒、钕双波长激光行非翻瓣式微创牙冠延长术术后效果观察。方法:需要前牙美学区延长的患者32例32颗牙齿,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6例。试验组应用铒、钕双波长行前牙美学区非翻瓣冠微创冠延长术;对照组行前牙美学区翻瓣骨修整开放冠延长术。术前,术后1~7d,14 d、21 d、28 d,3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术区前牙龈缘位置,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股骨胫骨分段延长术治疗严重短肢合并股骨前倾角畸形疑难病例.方法1990年5月~1999年12月用该术式实施的脊髓灰质炎后遗成人严重短肢合并股骨上端畸形12例.结果随访时间最短2 a,最长9 a,平均6 a.12例中胫骨延长从3.5~5.5cm,平均4.4 cm;股骨延长1.6~3.5 cm,平均2.7 cm,股骨胫骨共延长5.1~8.5 cm,平均7.1 cm;前倾角畸形明显改善.结论股骨胫骨分段延长术是治疗严重短肢合并股骨上端畸形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截骨延长术治疗小腿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行截骨延长术治疗小腿骨缺损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患者一般状况及相关检查明确骨折不愈合及骨缺损伴骨髓炎状况,设计手术方法,行"Z"形、斜形、骨皮质低能截骨术等,安装改良Ilizarov支架。术后1周行骨延长,延长速度为0.5~1.0mm/d,分4次完成。结果经3~10个月(平均8个月)固定延长至骨缺损端会合,继续外固定6个月达临床愈合。经12~15个月的随访,无不可逆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可逆并发症,皆为轻中度。结论截骨延长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护理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小腿骨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肢体痉挛性瘫痪是脑瘫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中足部畸形以足下垂多见,以往多采用单纯跟腱延长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985年1月-1992年12月,我们采用跟腱延长加部分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足下垂畸形,与同期单纯跟腱延长术比较,步态明显改善,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小腿创伤后遗留的下肢短缩畸形,修复难度大,手术次数多,治疗过程长,患者难以承受。笔者设计了四步手术法,自1989年1月以来,共治疗4例。即局部筋膜皮瓣转移术,小腿延长术,腓骨移植术,跟腱延长术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肢体伤残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军肢体伤残康复委员会与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利研究所联合,于2003年6月在山东潍纺市举办全军第三届防伤残康复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易文殊  许雪亮  鲍婕 《武警医学》2004,15(8):592-594
 目的采用两种术式矫正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35眼)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21眼)采用Mullers'肌切除联合提上睑肌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B组(10例14眼)采用异体巩膜提上睑肌延长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术后睑裂高度与术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P<0.01;B组,P<0.01).在术后6月,两组病例眼睑回退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5例7眼欠矫,4例4眼存在颞侧巩膜暴露,无1例过矫,术后6月有6例8眼眼睑退缩复发.B组2例2眼术后6月出现眼睑退缩复发,1例1眼轻度过矫.结论两种术式均可矫正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且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成人髂骨、股骨一次延长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髂骨延长术和股骨上端延长术在一个切口内联合应用.达到一次延长短肢的同时,改善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前倾角畸形.方法自1996年7月~2002年7月用该方法共实施成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严重短肢畸形合并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上端畸形9例.结果9例中,髂骨延长从1.3~4.0 cm,平均2.5 cm;股骨延长从1.2~3.5 cm,平均2.3 cm;髋臼CE角术前平均6.88°,术后36.1°;股骨前倾角进一步改善.结论髂骨股骨一次延长术是纠正严重短肢合并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上端畸形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自体组织"桥"式修复术与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临床效果。方法对照比较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行传统阴道后壁修补术28例和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30例行自体组织"桥"式修复术治疗阴道后壁脱垂的患者,比较分析两组阴道后壁脱垂分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及随访近远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组织"桥"式修复术简便易行,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修复术,且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9例,治愈率95.0%,其中18例(29.0%)是经非手术治疗愈合。死亡3例,死亡率5.0%。21例进行了早期确定性手术,术后再次出现肠外瘘4例(19.O%),3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死亡二。22例进行了择期确定性手术。结论治疗方法的改变,使1/3的患者经非手术可以治愈,使1/3的患者早期可以进行确定性手术。  相似文献   

12.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直视手术切除海绵窦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总结海绵窦肿瘤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经验,作者对1990年1月-2001年6月收治的26例海绵窦肿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手术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直视手术,其中6例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结果全切19例(73.1%)部分切除7例(26.9%)。术后14例(53.8%)颅神经症状逐渐改善,6例(23.1%)出现新的颅神经损害症状,无死亡。对部分切除的病人,术后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随访8个月-12年,未见肿瘤复发。作者认为,熟悉海绵窦区的显微解剖并具备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使该类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心脏跳动下施行ASD和VSD手术113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心脏跳动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以减少因低心脏停跳造成的心肌损伤。采用全身浅低温(31-34摄氏度),CPB,心脏缓慢跳动(50-60次/分),头低位,停止呼吸,保持MAR>8kPa(60mmHg)的方法,自1995年6月-1999年6月,施行继发孔ASD和直径在0.5-2.0cm的VSD手术113例。4例VSD因术野显露不良无法完善修复,术中改中低温心脏停 跳下完成手术。术后24h内轻度血红蛋白尿12例。残余VSD1例。全组无气栓发生,无手术死亡。随访95例身体恢复健康。此法较依温心脏损伤小,减少了低温心脏停跳过程,较适合于继发孔ASD和膜部、膜周部中、小VSD的修复。与心脏停跳下手术相比易发生气栓,但是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4.
2356例先心病相关因素构成比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成都及附近地区近地区近十几年来(1988-05-2001-06)先心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群组列队方法,对先经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再经心血管造影或手术探查征实的2356例先心病,分析其病种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罹患因子分布等相关因素的构成比情况。结果:(1)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检出率居于前三位。(2)中老年先心病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3)先心病的病种分布与性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罹患因子在先心病的发病率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伤修复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希望和挑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受创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极端现象 ,即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与慢性难愈合溃疡的形成已经成为当今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重点、热点与难点。从发展来看 ,它们已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为它们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因此 ,“完美的愈合”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1] 。微创外科的出现尽管为人们预防这些“失控”的修复并发症提供了可能 ,但尚不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 ,因为目前人们对它们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并不完全了解。因此 ,目前有关增生性瘢痕发生与慢性难愈合溃疡形成的研究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16.
1958~1985年我院收治小儿急性颅内血肿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自5个月至5岁。头部外伤占93.3%,脑血管畸形及肿瘤卒中占3.8%。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85例(80.9%),余20例(19.1%)系多发或脑内血肿。多有颅压增高与脑受压征象,癫痫的发生率占25.7%。103例采取钻孔或骨瓣开颅清除血肿,2例经前囟穿刺抽出积血。手术结果,痊愈90例(85.7%),死亡11例(10.5%)。作者认为,对本病应早期诊治,并预防手术中发生休克与衰竭。  相似文献   

17.
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处理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1986年6月,共行各种显微血管手术84例,成功77例(91.67%),失败7例(8.33%)。手术期间发生血管损伤、痉挛、栓塞、吻合质量不好而重新吻合等共14例次。术后早期(48小时内)发生血循环危象13例次。本组共发生动脉损伤2例,动脉栓塞6例,静脉栓塞8例,血肿6例。其中3例在术中及时处理,5例经术后及时检查而使皮瓣获得挽救。我们体会,重视显微外科解剖,避免术中失误,正确判断受区血管质量,注意静脉回流通畅,识别血肿危象,及时发现、及时探查,大部分手术都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The knowledge of surgical tactics in treatment of ulcerous disease 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young persons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for military health service. The problem of choice of surgical method in 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s remains contradictory. Many authors draw attention to merits and demerits of both palliative and radical interventions.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identical operations obtained by different authors often vary and not infrequently are quite opposite. The review of our and foreign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s in the young patients shows that the unequivocal decision of this problem today is not available. Discussions about expediency to perform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the young patients are generally concentrated around the notions of "acute" and "chronic" ulcer. However both these categories are poorly defined because the criteria of their evaluation vary in different authors. Obviously the choice of surgical method in the young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s should be based both on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anamnestic data, the patient's general state, intraoperative picture and on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ts possibilities and efficiency, on the patient's opinion. The availability of technical possibilities to perform the operation and presence of the adequately trained surgeons a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奥美拉唑对颅脑手术病人胃内pH的影响,研究其对颅脑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作者将20例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 例,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奥美拉唑组10 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予以奥美拉唑40m g 每日1 次静脉推注。所有病人术前4h 开始胃内72h pH监测,并记录有无呕血、黑便、输血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发现颅脑手术病人术中胃内pH 明显升高(P< 0.01),但术后胃内pH 显著下降(P<0.05)。奥美拉唑可阻断术后胃内pH下降,使术后胃内pH 高于术前(P< 0.01),与对照组比,奥美拉唑组术后胃内pH明显升高(P< 0.01)。术后对照组病人呕血2 例、黑便1 例、大便隐血阳性2 例;奥美拉唑组仅1例出现大便隐血阳性。提示颅脑手术病人存在术后胃酸高分泌;奥美拉唑可抑制术后胃酸分泌,对上消化道出血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早期胃癌患者112例纳入研究中,随机分组为外科手术组与内镜剥离术组,各56例,外科手术组实施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内镜剥离术组则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内镜剥离术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等同于外科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外科手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临床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较外科手术更佳,可体现为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更短,可优先考虑为此类患者实施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