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了解中医学防治疫病的历史及人禽流感的致病特点,分析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的参与基础、应对策略以及优势所在,提高广大公众对禽流感的认识,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希望中医能为防治人禽流感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前期由于"禽流感"的发生,疲软的中药材市场随之升温,一些与防治禽流感有关的中药材皆是大货交易频繁,零星交易顺畅.由于各级政府对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致使禽流感病毒难寻漫延之机,为此药市生意随之降温,犹其是八角茴香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3.
包琳  马健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263-263,287
非典型肺炎(SARS)及人禽流感的发生,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在其著作《温疫论》中创制之达原饮,在抗击SARS中起到了积极的防治作用,因而提倡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加大中医外感热病学防治传染病的研究力度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人禽流感的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有疫苗,抗流感病毒药物,中医药预防,健康教育.文章对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中西医防治措施等作了简要介绍.面对今后可能将会出现的更多新发传染病,应继承和发扬中医"热病"辨证施治的优势,贯彻"治未病"原则,对整个病情的进行全程预测,以发挥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5.
湿邪是中医六淫邪之一,从普通的慢性脾胃病,到慢性肝病,再到SARS、禽流感等疾病的爆发流行,可见其危害之广、危害之深;故概括了现代医学对湿邪的新认识,从实验和临床两个方面重点探讨了湿邪致病免疫机理,为临床防治湿邪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继欧洲一些国家发生禽流感以后,我国的安徽、内蒙古、湖南等地亦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与之有关的一些药材价格开始上涨,例如大茴香、板蓝根、穿心莲、连翘等品种.据悉,这些药材是制备防治禽流感药物的原料,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敏建教授、主任医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近30 a来张老师对男科疾患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笔者有幸从师侍诊,获知良丰.今将张师对阳痿的诊疗特色简介如下: 1 辨病特色 张师对本病之名有独到见解:阳痿一词,已习用千年,其含蓄之意,世人亦甚明了.然西学东渐之初,译者之误,误为性无能(impotence).西人以其过于明了、直接,有歧视之嫌,后更名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中国西医学者,欲接轨于世界,直接译用,反论阳痿之不当,恰若中医之五脏六腑译为西文之后,再以西医之脏器反质中医之伪,实为不当.而impotence和ED的汉译之阳痿和勃起功能障碍,无论直译还是意译无太大差异,且阳痿之名富含东方文化古韵,更为隐私而易被病家所接纳.  相似文献   

8.
高益民 《北京中医》2010,(3):186-186,233
施今墨先生(1881~1969)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为振兴和发展中医事业,深知对中医师培养的重要性。他曾说,“中医之生命,不在外人,不在官府,而在学术也;学术之成否,当然在于学校。”1930年他曾与萧龙友、孔伯华等创办北平医药学校.后更名为北平国医学院。1932年施今墨先生创办华北国医学院,招生范围也从北京扩大到华北地区;他自任院长,并亲自参与授课和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9.
高益民 《北京中医药》2010,29(3):186-186,233
施今墨先生(1881~1969)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为振兴和发展中医事业,深知对中医师培养的重要性。他曾说,“中医之生命,不在外人,不在官府,而在学术也;学术之成否,当然在于学校。”1930年他曾与萧龙友、孔伯华等创办北平医药学校.后更名为北平国医学院。1932年施今墨先生创办华北国医学院,招生范围也从北京扩大到华北地区;他自任院长,并亲自参与授课和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10.
<群经见智录>为近代名医恽铁樵为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著.书中通过剖析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认为<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内经>之阴阳,通<易经>之阴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进中医,应以中医学术为主;维护中医,倡导中西医学沟通.恽铁樵这种从社会需要出发,努力发掘、提高中医学,使之与社会、与时代同步前进的思想,对于今天中医学术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非典、2008年禽流感大规模爆发之后,今年又出现了禽流感的一个小爆发,中医的五运六气在预测疾病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运气的推算,我们可以解释今年禽流感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作出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防治疫病经典理论的产生形成于历次重大疫情中医家的实践与经验总结。本文对近二十年中医疫病经典防治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述评,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古今融合,拓展疫病文献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二是研究疫病之中医病名,病证结合确定中医疫病研究之基本路径;三是研究传统中医疫病辨治理论,提出现代中医疫病防治新方案;四是紧扣中医疫病研究的关键问题,实现中医疫病研究的新突破;五是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构建现代中医疫病防治理论新体系。中医疫病防治理论研究需在挖掘整理研究中医经典防治理论为核心的基础上,借鉴现代传染病研究与多学科协同研究的新方法,构建中医疫病防治理论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信息集萃     
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的研究有新突破我国对中医药防治禽流感及人禽流感的研究正紧张地进行,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了中医药防控人禽流感研究特别专项课题汇报会。在我国多个省份出现禽流感疫情的情况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中医科学院紧急布置了“人禽流感防治方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效学研究”、“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有效药物筛选”和“中医药防治流感样疾病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研究”等课题,现各课题在该院院长曹洪欣教授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传染病的防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显示出中医传染病学的重要性.但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缓慢,与现代医学结合不足;学科建设不突出;没有形成具有当代中医特色的学科体系,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本文根据目前中医传染病学学科现状,从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及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病名诊断研究现状、中风病痛名诊断研究现状,看出缺血中风的病名诊断的不确定性.对缺血中风病名诊断标准确定的忽视,不仅阻碍中风病病名诊断的发展,也妨碍了中医对缺血中风疾病本质及其防治规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缺血中风病名的表述的规范和统一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16.
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涵了中医之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价值观等等,也是中医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深入探讨中医价值观对进一步传承并发展中医事业有重要意义.笔者就中医文化中的价值观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中医暴喘范畴,在借鉴古代医家、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体会,最终组成保肺解窘汤。该方治疗脓毒症致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较好,可以阻止病情向中重度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展,从而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并为防治非典、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作为防治胃癌的一种传统有效的治疗方式在胃癌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中医对胃癌的认识及发展,胃癌的中医治法研究,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间的级联关系,中医方药及中西结合治疗胃癌等方面综述近5年中医防治胃癌的相关研究,以期归纳总结中医治疗胃癌的研究发展概况,为中医药参与胃癌的精准防治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现存文献中,“天王补心丸”之名始见于《杨氏家藏方》,其方至《仁斋直指方论》被更名为“天王补心丹”.方剂学教材所录方剂既选自《校注妇人良方》或《摄生秘剖》,则组成、用量、服法、宜忌等应与原著一致.由于本方证以阴虚火扰为病机关键,故质重而长于滋肾阴、清虚热之生地黄,唯有重用,方能奏效。对于习惯比类取象思维的制方者而言,在“天王补心丹”中使用桔梗之初衷当在:取其作为“载药上行入心”之使药。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国内中医脾胃病专家防治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对大量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客观化的处理结果,探讨各名家辨证处方配伍规律,为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1·1名中医筛选本课题选取百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对胃肠疾病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国家级名老中医与省级名老中医,并将名单分组归类。1·2资料的选取与整理以名中医名单为主要查找线索,搜索各名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医案、科技文献、经验集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于证、法、方、药等明确的资料收录了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