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疏解少阳、祛风止痛法对小鼠大脑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观察疏解少阳法、祛风止痛法对小鼠大脑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解少阳法、祛风止痛法能提高小鼠大脑5-羟色胺含量,以全方为著.  相似文献   

2.
异银杏双黄酮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半体内血栓法和动静脉搭桥法大鼠血栓形成实验、大鼠血小板粘附实验、兔血小板聚集实验,发现 iv 异银杏双黄酮(Isogin-kgetin,IGK0.25~0.5mg/kg)能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血小板粘附、抑制血小板聚集。体外实验显示 IGK(3.5×10~(-5)~9.0×10~(-6)mol/L)可抑制 ADP(二磷酸腺苷)及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结果提示 IGK 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竭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马建建  宋艳  贾敏  李长龄 《中草药》2002,33(11):1008-1010
目的:观察血竭总黄酮对大鼠及兔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大鼠体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结扎冠状动脉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结果:血竭总黄酮对体外ADP放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结扎冠状动脉所致急性心肌缺血面积。结论:血竭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和抗血小板,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贞子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天贞子胶囊 (简称TZZ)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比浊法测定TZZ体外和灌胃给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制作大鼠血栓模型,观察TZZ对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 灌胃给药TZZ 0.75 g/kg,1.5 g/kg 及体外给药 TZZ 2 mg/ml和4 mg/ml,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P< 0.01) ;明显降低大鼠血栓形成湿重( P< 0.01) .结论 TZZ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大鼠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三七滴丸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以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运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复方三七滴丸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家兔血小板聚集试验和体外血栓形成试验研究复方三七滴丸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复方三七滴丸能使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明显改善,并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家兔体外血栓形成。结论:复方三七滴丸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杭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祛瘀宁痛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皮下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祛瘀宁痛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祛瘀宁痛贴0.3、0.9、1.8g/kg生药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减慢血沉速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体外血栓形成(分别P<0.05或0.01)。结论:祛瘀宁痛贴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花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我 们的实验观察了红花提取物对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体内血栓 形成的作用。结果发现红花提取物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并延长其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  相似文献   

8.
吴树勋  赵振军  齐晖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4):233-5, 255-6
在体外实验中观测到粉防己碱可明显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反应。对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凝血酶凝血时间、血浆凝固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粉防己碱对血小板聚集、粘附及血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外实验中观测到粉防己碱可明显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反应。对血小板粘附、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凝血酶凝血时间、血浆凝固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舒络胶囊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络胶囊(水蛭、蜈蚣、川芎等)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大鼠均分为大中小3剂量,灌胃给药;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0L),花生四烯酸(AA)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和电刺激大鼠静总动脉两种血栓形成方法;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结果:舒络胶囊大中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ADP、胶原、AA诱导大鼠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抑制两种方法引起的大鼠的血栓形成.结论:舒络胶囊具有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太白米不同提取部位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按Chandler体外法形成大鼠体外血栓,测定太百米不同组分对血栓长度、湿重的影响;应用Born氏比浊法测定太百米不同组分在体外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太白米正丁醇、水提取部位血栓长度和湿重都显著减少;太白米正丁醇提取物不同剂量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都有抑制作用。在0.33μl时,与对照组比较,1分钟聚集率、斜率有抑制和降低作用,3分钟聚集率、5分钟聚集率、最大聚集率有抑制作用,在1μl时,斜率有明显降低作用。结论:太白米正丁醇、水提取部位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星甾醇对血小板聚集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东晖  许实波 《中药材》2000,23(10):627-630
通过大鼠、大白兔体内、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海星甾醇对大鼠体外实验性血栓形成及经花生四烯酸(AA)、ADP、CaCl2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海星甾醇po4.5、13.540.5mg/kg对大鼠体外实验性血栓的抑制率分别为10.0%、20.1%、25.9%(P〈0.01),同时能够抑制经AA、ADP、CaCl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01),提示海星甾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①大鼠血栓形成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司匹林(ASP)组(60 mg/kg)及原花青素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组,每组各10只.②小鼠血栓形成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司匹林组(84mg/kg)及原花青素140mg/kg、280mg/kg、560mg/kg组,各10只.实验动物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花生四烯酸(AA)灌胃,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丝线上血检形成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两种方法均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结果 ①原花肯素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的湿重:高、中剂量对血栓干重有明显作用,但不及阿司匹林.②原花青素高剂量组可对抗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引起的血栓形成,减少动物死亡数.⑨原花青素中、高剂量组均可抑制ADP、COL、AA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两种方法引起的实验性血栓形成.结论 原花青素具有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息风止痛颗粒的活血化瘀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观察对血栓形成影响;采用比浊法,观察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观察急性毒性。结果息风止痛颗粒能抑制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未见急性毒性反应。结论息风止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未见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伤复明胶囊对实验动物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进行小鼠抗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家兔抗休外血栓形成实验和大鼠抗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外伤复明胶囊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致死抑制率为30%~40%,抗家兔体外血栓形成作用优于丹参对照组,抗大鼠血小板粘附作用低于丹参对照组,结论:外伤复明胶囊有抑制实验动物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5,(10):1438-1439
目的:通过不同的试验方法和动物模型对梗舒胶囊的功能主治进行验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的方法,观察梗舒胶囊抗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作用;采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的方法,观察了其体内抗血栓作用;采用大鼠体外血栓形成试验的方法,观察了其体外抗血栓作用。结果:梗舒胶囊可显著降低实验性急性血瘀证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P<0.05);可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P<0.01);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形成(P<0.01)。结论:梗舒胶囊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结扎法引起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测定血栓重量;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花生四烯酸(AA)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原花青素对家兔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XP)、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结果:原花青素能显著抑制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并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对COL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弱。原花青素对家兔APTF、PT、TT和FBG无显著影响。结论:原花青素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岳南  只德广  赵益桂  苏雅 《中草药》2009,40(12):1955-1961
目的 观察蛭蛇通栓浸膏埘脑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阻断人鼠大脑中动脉实验模型,麻醉犬颈内动脉血流量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及大鼠高黏滞血症实验模型,观察测定相应的实验指标.结果 蛭蛇通栓浸膏明显减少脑梗死组织百分比,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的行为障碍;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抑制全血黏度及血浆比黏度的升高;明显增加麻醉犬颈内动脉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结论 蛭蛇通栓浸膏对脑缺血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六味地黄汤抗血栓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衰老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衰老血瘀大鼠模型,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测定血小板聚集、6-K-PGF1α/TXB2、ET、Fg、t-PA/PAI、自由基等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六味地黄汤全方能抑制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升高,降低心,减少内皮细胞分泌TXB2、PAI、ET,增加6-K-PGF1α和t-PA的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和脂褐质的含量,抑制血栓形成。结论:六味地黄汤通过改善模型大鼠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调节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善自由基代谢,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心片对大鼠体内动脉血栓形成及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法,观察药物对动脉内血栓阻塞时间(OT)的影响。采用正常家兔血小板血浆(PRP),以ADP为促凝剂,通过血小板聚集仪观测血小板聚集曲线,以血小板凝集1min(PAG-1)、3min(PAG-3)、5min(PAG-5)和最大峰值(PAG-M)为观测指标,比较给药各组与空白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复心片高、中剂量组可以延长大鼠颈总动脉OT,复心片体外给药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结论复心片对血栓形成及对ADP所致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