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对该疗法治疗RA作出客观评价。方法:收集RA病人36例,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中药熏蒸组(熏蒸组)与非中药熏蒸组(非熏组)。治疗1疗程(20d)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关节症状、体征、中医症状、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健康评估问卷(HAQ)的变化,以及安全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的影响。结果:熏蒸组总有效率为95%,ACR70改善30%,明显高于非熏组(P<0.01);C-反应蛋白较非熏组明显降低(P<0.05)。但在关节症状、体征、中医症候、HAQ、血沉变化上两组无明显差异。安全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RA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风湿康冲剂加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风湿康冲剂加MTX,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改善亦较对照组显著;JgG-RF、CCP-Ab治疗组均有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酶升高、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牛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风湿康冲刺联合MTX可有效控制RA关节炎症,增强临床疗效,并可减轻MTX的不良反应;风湿康冲剂加MTX治疗RA是具有良好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湿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8例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0例,用风湿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西药组18例,用氨甲喋呤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hGRαmRNA、hGRβ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个月后中药组及西药组RF、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ESR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GRα和GRβ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治疗组hGRαmRNA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hGRβmRN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西药组hGRβmRN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可有效控制RA患者炎症反应,降低hGRα、hGRβ表达水平,提高RA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风湿病科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所用健脾中药对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探讨从脾论治RA的科学性。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健脾中药对患者免疫炎症的影响。结果湿热痹阻型RA患者所用健脾中药频次80%以上有茯苓、薏苡仁、陈皮,茯苓、薏苡仁、陈皮与RF、ESR、SOD、CCP-AB等指标存在明显关联关系,其中薏苡仁与各指标关联置信度居高,且和祛风除湿药、清热解毒药合用与各指标关联置信度提高,对照组治疗后RF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RF、Hs-CRP、ESR、CCP-AB、PLT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RF、Hs-CRP、ESR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薏苡仁等健脾中药可有效调节湿热痹阻型RA患者免疫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辨证施治合理组方亦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甲氨蝶呤、泼尼松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泼尼松治疗,评估2组患者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数及、ESR、CRP及RF等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ACR20、ACR50和ACR70疗效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胃肠道不适1例,肌酐轻度升高1例;对照组发生胃肠道不适1例;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泼尼松、甲氨蝶呤基础上加用中药类风汤治疗RA可达到祛风湿、通经络、抗炎消肿、免疫抑制与调节的作用,标本同治,效果明显,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及判断其活动性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0例RA病人,26例其它风湿性疾病病人和10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所有风湿病组病例及其中50例健康人群并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A病人同时还检测了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的浓度。结果:RA组的GPI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当GPI为0.49μg/mL时,其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92.1%;GPI与关节肿胀个数、关节疼痛个数、RF、抗CCP抗体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其他指标年龄、CRP、ESR相比均无相关性。结论:GPI在RA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性。GPI阳性可能与RA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风湿Ⅰ号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风湿Ⅰ号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沉降速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评价患者综合指数(BAS-G指数)和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指数);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S-G、BASDA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风湿Ⅰ号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鸡血藤(Sptholobus suberectus Dunn.),青风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风湿草(Siegesbecuia orientalis L.),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4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学机理。方法:采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上述4种中药水提取液刺激 RA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其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转录的变化。结果:添加中药后,RA 患者外周血 PBMC IFN-γ、IL-10基因的转录均有明显下降。结论:上述4种中药对 RA 患者异常活化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纠正作用,是治疗 RA 有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新风胶囊(XFC)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伴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治疗组20例采用XFC,对照组20例采用风湿骨痛胶囊,观察2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及实验室指标等的变化.[结果]XFC在改善症状体征、活动性指标等方面与风湿骨痛胶囊相似.但在改善SDS标准分、脾虚症状、生活质量积分、血清铁方面优于风湿骨痛胶囊对照组.[结论]XFC可改善RA患者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贫血症状等整体调节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补肾祛风湿中药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补肾祛风湿中药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介质、临床症状、风湿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对照组为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补肾祛风湿中药对老年R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2号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RA寒湿痹阻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4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疼痛剧烈时采取美洛昔康片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洗方2号熏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关节主要指标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43,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关节主要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ESR、RF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方2号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RA寒湿痹阻型可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关节临床症状,降低ESR、RF和CRP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化蠲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RA患者耐药基因P-糖蛋白(P-g P)表达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RA的增效机制。方法: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温化蠲痹方加西药治疗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MTX,每周1次,每次7.5 mg),来氟米特片(每天1次,每次10 mg),美洛昔康片(莫比可,每天2次,每次7.5 mg)。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温化蠲痹汤(每天1剂,分2次口服)治疗,观察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包括中医症候疗效分析、健康状况评估(HAQ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S28)、患者疼痛评估(VAS评分)、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血小板计数、P-g P表达、安全性指标等,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P-g P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DAS28、HAQ评分、VAS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P-g P、ESR、CRP、RF、抗CCP抗体、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出现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感染及血压升高等,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温化蠲痹方加西药治疗RA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温化蠲痹方可降低RA患者多药耐药基因P-g P表达,改善患者对DMARDs多药耐药,可能是其治疗RA提高临床疗效机制之一,该方治疗RA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新风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肺功能、红细胞CRI、CD59的影响.方法:将4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风胶囊治疗组(20例)和正清风痛宁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红细胞CRI与CD59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C、MVV、FEF25、FEF50、PEF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红细胞CD59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中药新风胶囊能有效提高体内过低的补体调节蛋白含量,抑制过亢的体液免疫,减少补体对自身细胞的攻击损伤,还能改善RA患者肺功能.提示RA患者肺功能的异常,可能与补体的异常活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类激素样作用祛风湿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由于对类风湿关节炎(RA)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改善症状的能力,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中医药对RA有肯定的治疗作用.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很多中药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如补益类中药.但诸多祛风湿类中药,如乌头、附子、细辛、荆芥、香加皮、菝葜、忍冬藤、秦艽、青风藤、汉防己、僵蚕、萆(解)、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在治疗风湿性疾病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显示出皮质激素样作用活性.本文就药理及临床研究具有类激素样作用祛风湿中药述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清热活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清热活血方和清热活血方联合甲氨蝶呤片(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2例湿热瘀阻证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71例和中药+MTX组71例,中药组口服清热活血方每次200ml,每日2次;中药+ MTX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口服MTX,每次10mg,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24周.分别于治疗0、4、12、24周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反应标准为疗效评价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DAS28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后两组较治疗4周时的DAS28评分也出现明显下降(P<0.05).治疗12周中药+ MTX组ACR20、ACR50达标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5).除C反应蛋白(CRP)、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SR)外,两组ACR反应标准中的各项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提高(P<0.05或P<0.01);在CRP方面中药+MTX组起效较快,治疗4周后即开始下降(P<0.01);在ESR方面两组起效均较慢,治疗12周后才有所降低(P<0.01).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中药+ MTX组.结论 单独应用清热活血方可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度、改善风湿病情,较之联合MTX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早期建议联合应用MTX,以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ACR达标控制方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IL-1和TNF-α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症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风湿康对类风湿关节炎(RA)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调节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检测38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风湿康组20例:风湿康+激素;西药组18例:甲氨蝶呤+激素)治疗前后hGRα、hGRβ mRNA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风湿康组和西药组hGRα、hGRβ mR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hGRα、hGR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风湿康组和西药组hGRα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风湿康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康组hGRβ mRNA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西药组hGRβ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不明显,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风湿康联合激素治疗RA(湿热痹阻证)能显著降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GRβ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通过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观察活血化瘀法在控制疾病活动性同时,对于RA脂质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4例。给予活血化瘀协定方,临床随证加减应用。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血脂相关指标及疾病活动性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活血化瘀法治疗4周后,患者RA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患者TC、LDL-C指标降低、Apo A1指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患者RA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患者TC、LDL-C指标降低、Apo A1指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明显改善RA患者病情,控制疾病活动性;还可干预RA患者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RA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汉方药虽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但未进行体内免疫学方面的评价。作为B细胞活化标志的可溶性CD23(sCD23)可用于评价自身免疫疾病的状态。已证实在RA患者中sCD23血清水平的升高伴有IgM-类风湿因子(IgM-RF)水平升高。本次介绍1例RA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后血清sCD23降低及关节症状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风湿免疫科采用自制的中药蜡疗与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R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1例患者均来自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8例,女2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