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先天性单纯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先天性单纯并指的患者,采用“M-∧”形皮瓣再造第2-4指指蹼,四边“Z”字形皮瓣再造虎口,多“Z”字成形分离指体,指端两个方向相反的三角形皮瓣覆盖末节指体侧方,全厚皮片植皮覆盖指体相对缘皮肤缺损。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多数患儿家长表示满意,但有11例出现并发症:3例出现动、静脉危象,2例指体侧方植皮坏死,4例重建的指蹼逐渐向远侧爬伸形成不全并指,2例出现手指屈曲畸形。结论先天性单纯并指的治疗可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应先分离手指长度差异较大的并指,“M-∧”形皮瓣是指蹼再造的理想方法,并指掌、背侧皮肤主要用于指蹼的成形,分指后手指相对缘皮肤缺损应采用全厚层皮片覆盖以避免术后皮片的挛缩。  相似文献   

2.
自制“T”形指托治疗锤状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锤状指为骨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固定不贴体、易松动等缺点,笔者自2000年3月~2003年7月采用自制“T”形指托治疗锤状指9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旧性锤状指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我们于1998-2004年改进了治疗锤状指的手术方法,采刚“Y-V紧缩缝合法”结合内、外固定术治疗13例锤状指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M-W皮瓣在指(趾)蹼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指(趾)蹼重建的新方法。方法:对34例先天性并指(趾)和外伤性并指患者,分别于并指(趾)背和手掌,足底侧设计“M”和“∧”皮瓣,术后形成M-W皮瓣重建指(趾)蹼,结果:术后皮 瓣全部成活,指(趾)蹼外形接近正常,术后随访1-3年,34例的分指(趾),屈指(趾)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重建的指(趾)蹼较传统的三角瓣,矩形瓣等法有更好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甲根皮瓣式切口治疗锤状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锤状指手术的传统切口是在远侧指间关节背侧作“S”型切口。术后部分病人切口远端皮肤肿胀,少数可发生远端皮缘皮肤坏死。1999年起我们改用甲根皮瓣式切口治疗锤状指13例,术后皮肤无肿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80-2006年,我院共收治29例(44指)先天性巨指畸形,均予以手术治疗。手术年龄平均为10.4岁。结果术后随访1~11年,平均5年1个月。3例巨指术后仍显臃肿,功能不理想,其余26例术后功能和外观均较理想。结论先天性巨指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有效,但应根据患者年龄、畸形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1996年~2002年6月,对指屈肌腱Ⅱ区损伤者183指进行修复并采取了不同的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3指,男114指,女69指;年龄14~56岁,平均41.5岁。右手121指,左手62指。肌腱损伤部位按汤锦波Ⅱ区之亚区划分法(见表1)。表1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指别区域分布损伤区域例数示中环小Ⅱa278964 Ⅱb491512139 Ⅱc531914128 Ⅱd5413271221.2治疗方法清创后在手指原伤口基础上作指掌侧“锯齿”形切口,暴露屈肌腱及腱鞘。根据腱鞘创口和肌腱损伤水平的关系决定腱鞘切开暴露方式,如果肌腱…  相似文献   

8.
王永岭  张宁  张成树  赵军舰 《中国骨伤》2005,18(11):700-700
伸指肌腱在掌指关节背部常发生向尺侧滑脱,中医称“筋出槽”也称“滚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手。而外伤性脱位则相对少见,我院于1989年-2005年3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早期肌腱滑脱患者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部先天性巨指畸形的整形治疗。方法本组行指神经切除、松解术5例;指骨矫形、骨骺阻滞术3例;巨指整形远端截指术3例;巨指截指术1例。结果11例患者的畸形手外观与功能明显改善,随访1年~4年,3例患儿指生长速度正常,7例成人患指生长停止,1例完全截除巨指患者手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手受部先天性巨指畸形采取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外固定支轲治疗闭合性锤状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锤状指的新型外固定支架。方法 该主动 架是由两个掌侧半环形托板和侧方调节装置组成。通过手动调节使伤指无节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或轻度过伸位,固定期间可带支架进行活动。固定6-8周后去除支架锻炼活动。1989-1996年,应用该支架治疗闭合性锤状指26例。结果 失访1例随访到25例。去固定后随访半年-8年5个月,平均4年8个月,按TAM评定法评定疗效;优23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锤状指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伸肌腱损伤,从1997年10月~2000年1月,我院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铝板指套固定治疗新鲜锤状指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3~51岁,平均29岁。受伤原因主要为挫伤和挤伤。其中闭合性损伤38例,开放伤7例;单纯肌腱断裂41例,合并末节撕脱骨折4例。就诊时间均不超过1周,最短2h。1.2指套制作与使用方法取lmm~1.5mm厚度铝板裁成“T”形,纵板与伤指基本等宽,呈半弧形,横板宽约8mm(图1)。将纵板放在伤指掌侧,凹面朝向皮肤一侧,横板两端向背侧卷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的方法。方法回顾运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的23例陈旧性腱性锤状指病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30岁,平均22岁。分析陈旧性锤状指手术治疗的关键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显微手术的优势以及术后处理的原则。结果所有病例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改善,随访6个月~4年,平均1.2年,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6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1.3%。结论运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可以达到精细修复指伸肌腱正常力学结构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手指残端皮肤缺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残端直接缝合或皮瓣移植,其中皮瓣移植有邻指皮瓣、“V-Y”皮瓣、岛状皮瓣和掌侧推进皮瓣。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侧方逆行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残端皮肤缺损1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及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大性并指畸形在手部先天畸形中,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多指畸形,其中中、环指并指畸形最多。手术分离是先犬性并指畸形的唯一治疗方法,手术设计对手的功能恢复和外观改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自1992~2001年共收治先天性并指畸形34例,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巨指症的手术治疗与疗效。方法 对9例巨指症病人分别采用巨指修剪术及神经松解术、巨指截指术、巨指部分切除与足趾移植再造术。结果 术后经0.5-15年(平均5年9个月)的随访,2例巨拇指修剪术术后外形仍显臃肿,功能不理想,其余7例术后功能与外形均满意。结论 根据巨指发生的指别与指数,巨指增生的程度,尤其是骨、关节以及神经增生程度,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探讨(附18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拇指发病为多见,其次是中指和环指,因其伸屈活动过程中发生“咔嗒”弹响声故名“弹响指”,又因屈指时可突然屈似扳机样,俗又称为“板机指”。患者由于患指关节周围疼痛和手指屈伸活动受限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病症以往多采用中草药外洗、外敷、按摩以及局部药物封闭注射等保守疗法治疗,但其疗程长而且病情易反复,更有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需采用手术,切除腱鞘滑车、松解狭窄腱鞘,而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疗效也常不尽如人意,作者自2002年7月~2005年1月,采用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80例,因其损伤小,方法简单,疗效肯定,颇受患者欢迎,现就此疗法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离断再植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本院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对38例(42指)末节指骨离断进行了再植术,术后进行“三抗”对症治疗。结果本组38例42指中成活41指,成活率为97.6%。术后随访6-12个月,患指长度和外形与健指相似,指腹饱满,皮肤质地柔软,耐磨好,指端浅触觉、痛温觉恢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末节指骨离断再植术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高质量地进行血管吻合,正确防治血管危象,患指成活后均可获得满意的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石黎  齐越峰 《中国骨伤》1998,11(4):29-30
我们自1993~1996年共收治18例因闭合损伤或陈旧开放性损伤所致的锤状指畸形的患者,采用髂胫束移植方法修复断裂的指伸肌腱远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龄24~52岁;食指8例,中指2例,无名指3例,小指5例;闭合性损伤10例,陈旧开放性损伤8例;随诊病例,3年者8例,2年者5例,1年者3例,半年者2例;锤状指畸形完全恢复正常12例,明显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2例。治疗方法手术采用指根麻醉。在末节指间关节背侧做“”形切口,显露指伸肌腱断端,并适当清创,修整形成的瘢痕,若粘连需小心游离。视…  相似文献   

19.
改良海鸥皮瓣指蹼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新的改良的“海鸥”皮瓣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重建指蹼。临床应用8例,随访到6例。形成的指蹼有足够的张开度,外形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告应用不同术式修复手指末节皮肤套状撕脱伤(套脱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72例75指手指末节套脱伤,其中示指26指、中指23指、环指17指、小指9指.分别采用超比例邻指矩形皮瓣修复8指,指动脉逆行“C”形皮瓣修复11指,指动脉逆行“Y”形皮瓣修复15指,掌背动脉逆行“m”形皮瓣修复17指,掌背动脉双蒂逆行“W”形皮瓣修复11指,掌背动脉逆行不规则超大皮瓣修复13指.结果 术后72例75指皮瓣中74指皮瓣顺利存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行截指残端修复术.术后68例68指皮瓣获得6~37个月的随访,平均15.8个月;4例失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两点分辨觉为6~11mm,平均8.9mm.无外观臃肿,指端触痛等并发症.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41指,良23指,可4指,优良率达94.1%.结论 应用多种指掌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套脱伤,均能保留手指长度,术后手指功能满意,皮瓣外观及感觉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