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 2015 ~ 2017 年安庆市大观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 患者医疗救治情况,为更好地救治晚血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 2015 ~ 2017 年大观区晚血救治患者病案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大观区现存晚血患者共 353 例,3 年间接受救治 603 人次,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殖型救治人次分别为502、85、16 人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及好转率达到较高标准,治疗效果均为有效,2017 年晚血患者有并发症及夹杂症的占 32. 29% 。 结论 大观区晚血救治效果显著,达到了改善晚血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评价潜江市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救治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救治效果。 方法 方法 收集分析2004-2012年潜江 市晚血患者救治资料, 对救治项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并抽取160名患者, 调查其恢复情况。 结果 结果 全市2004-2012年 共救治晚血患者2 363人次, 临床治愈339例。每名患者平均接受治疗3.11次, 平均住院天数为22.28 d, 人均治疗费用为 5 382.87元/年; 成本效果比值为1.27万元/挽救生命年。 结论 结论 晚血救治项目治愈了部分患者, 提高了患者的劳动能力 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部分县市新报晚期血吸虫病核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做好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救治工作,湖北省对部分疫区 (县、市、区)2004年漏查、漏报(两漏)、新发、复发(两发)的晚血进行了现场核查,借以评估湖北省各地“两漏”、“两发”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对2004年已救治晚血病人的转归和死亡病例进行了核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综合评价2004-2013年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治疗救助效果。方法 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 了解湖南省晚血救助经费投入情况、 医院利润、 病人健康改善情况等。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晚血治疗救 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救助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果 确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湖南省晚血治 疗救助效果评价体系, 6个一级指标中治疗救助活动评估得分最高, 为22.25分, 满足度评估最低, 为8.15分, 综合评估得 分为87.06分。2004-2013年晚血病人年均治愈率13.08%, 有60%以上病人病情好转, 近70%的病人精神状况改善, 分 别有70%以上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社会交往情况改善及家庭幸福感增强, 陪护费用人均减少近2 000元, 所有 定点医院利润均增加。结论 结论 湖南省晚血治疗救助效果和效益显著, 政府应持续投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贵池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外科救治情况,评价救治效果。方法收集贵池区2005-2008年61例晚血外科患者住院病历,对所救治的病例进行回访、分析。结果晚血外科救治的61例病历中,男女之比为1∶3.07,50岁及以上老龄组患者所占比例达65.57%。平均晚血发生时间为25.54年,平均晚血持续未治时间2.82年;98.31%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改善,劳动能力恢复者达50.8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救治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年,望江县按照<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对503例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实行了内科治疗.为全面了解这些晚血病人的救治情况,总结经验,我们对所有治疗病例的病案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沙市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区,辖7个乡镇场,辖区总人口52.96万人,是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县市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病情况是血吸虫病疫情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讨晚血发生、治疗、转归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进一步做好晚血病人救治工作,我们对沙市区晚血救治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2年贵池区晚期血吸虫病人分布现状,评价救治效果。 方法 依据省、市专家组审核确定的晚血患者名单,收集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晚血病人救治信息,填写统一的《晚血个案基本情况及医疗救治情况调查表》,进行分析。 结果 全区现有晚血病人575例,性别比1.22, 55岁以上者占83.83%,小学文化程度以下者占89.2%,农民占92.7%。腹水型居多,占64.35%,脾切除者占32.9%,且术后生存平均时间达19年。三、四类流行村占77.92%,湖沼地区占60%。首诊血吸虫病平均年龄为22.7岁,首诊晚血平均年龄55.1岁。晚血合并HBV感染者占12.87%。患者病原治疗率达98.61%,救治好转率达97.1%,死亡10例,其中因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并发症死亡占70%。 结论 晚血患者主要分布于重疫区,农民多,老龄患者多,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病程较长,救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分析潜江市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患者治疗、 转归的动态资料, 为今后制定和修订救治工作措施提供科学 依据。 方法 方法 对2009-2013年潜江市的晚血患者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 结果 5年来全市共救治晚血患者1 284人次, 好转率 89.88%, 治愈82例。晚血病例以腹水型最多, 其次是巨脾型。 结论 结论 潜江市晚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新发病例有 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0年桐城市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现状,为科学制定晚血患者救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防治信息管理平台”中2020年底桐城市现存的经过专家审核、认定的晚血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并对晚血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2020年桐城市在册晚血患者152例,2018—2020年通过主动筛查发现新发晚血患者11人,占现存晚血患者的7.24%。其中,男性73例,女性79例;年龄最大95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74.5岁。晚血患者分布于范岗、新渡、嬉子湖等13个镇(街道)。临床分型中,腹水型147例,巨脾型5例,未发现结肠增厚和侏儒型病例。152例晚血患者平均确诊年限为15年,最长为61年,最短为1年。所有晚血患者每年均进行一次住院治疗,治疗次数最多的达16次,最少的1次,平均10次。152例晚血患者中128例伴有基础性疾病,目前生活自理等级为1级、2级和3级的分别为143人、4人和5人。结论 桐城市晚血患者高龄化,伴有基础性疾患多,需要强化综合救治措施,以期提高晚血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晚期血吸虫病救治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自2004年开始,国家对生活贫困的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实施临时性救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安排专项经费提供医疗救治。本文对晚血救治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开展绩效评价的相关建议,旨在为政府合理、优化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江西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方法采用Access 2003数据库,利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应用程序,采用Setup Factory 8.0打包发布。结果系统具有输入、输出、查询、统计和分析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数据的功能。系统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维护成本低,数据查询和调用方便。结论成功开发了江西省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晚期血吸虫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综述通过对晚期血吸虫病临床分型、辅助检查与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认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是晚期血吸虫病最合理的治疗模式。建议今后要设立多学科协作的诊疗制度,定期组织多学科病例讨论,形成稳定的治疗团队,以提高晚期血吸虫病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四川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现症病人情况,为制订专项救治方案、实施病人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对四川省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查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机构在册血吸虫病患者资料,并走访搜集新发现的现症病人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11个血吸虫病流行市(州)确诊血吸虫病现症病人1 558例,均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患者以巨脾型和腹水型为主,不同年龄组([χ2] = 16.723,P > 0.05)和性别([χ2] = 2.493,P > 0.05)现症病人临床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现症病人中贫困户占9.3%,2012年后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病例数较2012年减少17.8%。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现症病人均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今后要开展多学科协作,探索适合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资金补助方式,建立完善有效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关怀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四川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现症病人情况,为制订专项救治方案、实施病人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对四川省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查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及医疗机构在册血吸虫病患者资料,并走访搜集新发现的现症病人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11个血吸虫病流行市(州)确诊血吸虫病现症病人1 558例,均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患者以巨脾型和腹水型为主,不同年龄组([χ2] = 16.723,P > 0.05)和性别([χ2] = 2.493,P > 0.05)现症病人临床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现症病人中贫困户占9.3%,2012年后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病例数较2012年减少17.8%。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现症病人均为晚期血吸虫病病例。今后要开展多学科协作,探索适合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资金补助方式,建立完善有效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关怀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安徽绩溪县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医疗救治的家庭经济负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救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影响因素个案调查表,由2名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逐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近三年其它疾患治疗和经济负担、晚血治疗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及救助情况、家庭经济背景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其精准管理和治疗救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EDDC)血吸虫病调查系统中全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人群和地区分布、治疗救助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31 889例,主要分布于湖北(7 737例)、江西(7 256例)、湖南(5 615例)、安徽(5 236例)、江苏(2 908例)等湖区5省,5省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0.2%(28 752/31 889)。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1;平均年龄为(67.0 ± 11.2)岁,50岁以上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2.6%(29 521/31 889);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以下(97.6%,31 109/31 889),职业以农民(95.2%,30 359/31 889)为主。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类型以腹水型和巨脾型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2.6%(23 164/31 889)和26.3%(8 386/31 889);不同年龄组各类病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62.31,P < 0.01),各年龄组均以腹水型病例居多。现存晚期血吸虫病病例中,接受过内科、外科治疗的患者分别占88.9%(28 358/31 889)和18.7%(5 973/31 889)。结论 我国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主要分布于未达血吸虫病消除的湖区5省,以腹水型和巨脾型病例居多,不同流行区病例性别、类型分布略有差异;需根据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精准救治,同时做好早期筛查、规范性管理及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8.
晚期血吸虫病新临床分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更实用、更科学的晚期血吸虫病新标准化临床分型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的普查、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方法收集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1990 01-2010 01住院病人及2004 01-2010 01湖南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救助项目的晚期血吸虫病人共计11 092例,采用现行分型和新分型法2种分型方法分别统计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1 092例按现行分型法分型:巨脾型5 710例,腹水型2 993例,结肠增殖型834例,侏儒型54例;但有1 501例未列出类型。新分型法为8型: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普通型、出血型、脑病型、混合型。分别为2 870、1 885、425、38、1 281、1 857、553、1 759例;但有424例归于慢性血吸虫病。根据临床特征以及专业角度,提出晚期血吸虫病新的分型。结论新的分型方法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吸虫病临床特征、严重并发症和预后,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医疗救助是我国政府制定的针对晚血患者实行医疗救助的重大惠民项目。湖南省自启动 晚血医疗救助工作以来,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性强的全程管理和技术方案。作者回顾性调查了湖南省10年来 (2006-2015年)的晚血医疗救助资料,调查结果表明,该方案效果好,患者和社会满意度均高。本文重点阐述了湖南省 晚血医疗救助全程管理策略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对策,与同道分享,以期共同提高晚血医疗救助管 理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金山区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死亡的基本情况,并对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为科学动态管理晚血患者和制定专项救治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金山区 2007—2019 年晚血患者随访数据库进行整理,对全区晚血患者死亡趋势以及历史在册晚血患者和新增晚血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9 年,全区晚血患者病死率呈现波浪式递增趋势。 2007 年初,全区有在册晚血患者 1 121 人,2007—2019 年新增晚血患者 280 人。2007—2019 年晚血患者共死亡 643 人,男性死亡 264 例,女性死亡 379 例,死亡年龄 50 ~ 97 岁,平均死亡年龄为(76. 51±8. 45)岁。 新增晚血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历史在册晚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3. 02,P<0. 01);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1. 39,P<0. 001)。 新增晚血患者死因前三位分别为血吸虫病后遗症及并发症、肝癌、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 57. 92%、16. 39%、9. 29%;历史在册晚血患者死因前三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血吸虫病后遗症及并发症、其他癌症,分别占 29. 78%、18. 04%、16. 52%。 结论 2007—2019 年金山区晚血患者死亡原因主要是血吸虫病后遗症和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和肝癌等,应根据病例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救治工作,建立完善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