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4刺齿凤尾蕨源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Pteris dispar Kze.的全草。在贵州分布于南部和中东部各地的酸性山地。具有凉血祛瘀,清热解毒功效。主治跌打损伤[1]。25剑叶凤尾蕨源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Pteris ensifor-mis Burm的全草或根状茎。在贵州分布于南部各地及北部的赤水和习水。具有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跌打肿痛[1]。26栗柄凤尾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岩凤尾蕨植物不同采收期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采收期的确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1%乙酸溶液为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测定10批岩凤尾蕨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月份的岩凤尾蕨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建立了10批不同采收期岩凤尾蕨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10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830~0.964。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10批岩凤尾蕨分为2大类。结论:不同采收期岩凤尾蕨成分种类上差异不明显,但成分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抗肿瘤有效部位进行筛选.方法 采用MTT法对凤尾蕨属6种药用植物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半边旗的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刺齿半边旗的石油醚萃取物、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井栏边草的醋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剑叶凤尾蕨的醋酸乙酯萃取物;线羽凤尾蕨的正丁醇萃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上述凤尾蕨属几种药用植物的萃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95%乙醇提取药材,提取液回收至无醇味后依次过聚酰胺树脂、MCI树脂、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剑叶凤尾蕨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二萜类化合物和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质谱(ESI-MS)数据和核磁共振(NMR)数据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分别为ent-3β-hydroxy-kaur-16-en-19-al(1),4-epi-kaurenic acid(2),mitrekaurenone(3),7β,16α,17-tr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4),crotonkinin E(5),crotonkinin F(6),pterisolic acid A(7),pterisolic acid C(8),(2R)-pterosin P(9)和dehydropterosin B(10)。化合物1~6首次从凤尾蕨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0首次从剑叶凤尾蕨中获得。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5~8具有一定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肝癌细胞Hep G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凤尾蕨(Pteris)属植物为传统药材,迄今为止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据《岭南采药录》记载,多数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民间常将该属植物用于治疗腹泻、肠炎、肺咳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痢疾、肾炎、风湿等疾病。凤尾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黄酮、二萜、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类型的化合物。该属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特别对萜类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进一步开发利用凤尾蕨属植物资源,特别是利用该属植物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该文通过查阅1973年以来有关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国内外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预防、治疗癌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肾蕨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肾蕨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并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对肾蕨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明确了肾蕨化学成分类型和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确定了肾蕨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限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肾蕨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肾蕨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肾蕨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并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对肾蕨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明确了肾蕨化学成分类型和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确定了肾蕨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限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肾蕨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药材马蹄蕨的质量标准。方法:对马蹄蕨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等项目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马蹄蕨的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检查指标建议拟定为: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6.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5%,浸出物不得少于7.0%。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马蹄蕨药材质量标准,可用于马蹄蕨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提高金牛草药材质量标准,为评价和控制金牛草药材质量提供依据。修订金牛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金牛草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粉背蕨素A和对照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制备粉背蕨素A标准品,建立金牛草指标成分粉背蕨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样品测定结果:水分8.8%~10.9%,总灰分7.6%~11.4%,酸不溶性灰分2.5%~4.2%,醇溶性浸出物9.3%~10.2%,粉背蕨素A质量分数0.56%~0.71%。通过完善金牛草的药材质量标准,能够更有效地评价其内在质量,保证用药品质。  相似文献   

10.
14 凤尾蕨科 14.1 凤尾蕨又名凤尾草,系凤尾蕨科凤尾蕨植物凤尾蕨Pteriscretica L.的全草,生于海拔2 500 m以下的疏林下、路边、溪边,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止血生肌,解毒消肿等作用,主治泄泻,痢疾,黄疸,水肿,咳血,尿血,便血,刀伤出血,跌打肿痈,疮痈,水火烫伤[4~10,12,13].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6,(4)
目的:为建立野鸡尾药材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并与易混品乌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生药学传统方法对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孢子的形态。结果:确定野鸡尾根茎的性状鉴别特征、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薄层定性鉴别特征以及孢子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并明确了野鸡尾与易混品乌蕨的主要区别是野鸡尾根茎与叶柄基部横切面中分体中柱为2个,乌蕨叶柄基部横切面维管束为1个;野鸡尾的孢子为四面体形,并可见三叉状裂隙,乌蕨的孢子正面观呈内凹形,背面观为椭圆形。结论:野鸡尾与乌蕨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定性鉴别以及扫描电镜下的孢子形态方面均不同,本研究为鉴别2种药材以及野鸡尾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18凤尾蕨科Pteridaceae(1属)18.1凤尾蕨属Pteris(9种)18.1.1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单、双喉鹅,小儿惊风。18.1.2指叶凤尾蕨Pteris dactylina Hook.;全草或根状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普通针毛蕨的质量标准.方法 运用显微鉴定、薄层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普通针毛蕨进行研究,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总黄酮、原芹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普通针毛蕨生药中水分不得超过15.00%,总灰分不得超过8.31%,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90%,t检验显示,上述指标,因产地不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药中原芹菜素的含量不得低于0.71%,总黄酮含量不得低于28.21%.因药材产地不同,其总黄酮、原芹菜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 实验结果为建立普通针毛蕨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黔产凤尾蕨属(Pteris L.)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概括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收集,对黔产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整理。结论:在化学研究方面,凤尾蕨属植物含有二萜、黄酮及其苷类、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该属部分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结果:目前,只对该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和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凤尾蕨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化学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二萜及其苷、黄酮及其苷、倍半萜、挥发油等类型的化合物。本属部分植物的粗提物具有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特别对一些单体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作者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对凤尾蕨属植物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东凤尾蕨属植物药半边旗的质量。方法:通过形态观察描述植物药半边旗的性状鉴别特征,测定其水分、总灰分以及有效成分5F含量并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凤尾蕨属植物药半边旗性状鉴别特征性较强,易于鉴别。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7.0%,5F含量不得少于0.12%。薄层色谱鉴定专属性强,重现性较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初步评价广东凤尾蕨属植物药半边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香鳞毛蕨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为香鳞毛蕨的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 首次阐明香鳞毛蕨的形态学理论。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制订香鳞毛蕨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蕨Pteridium aquilium(L.)kuhn为凤尾蕨科蕨属的一种多年生植物.药用具有清热、降气、化痰、治食隔、气隔和肠风热毒之功效;幼嫩叶可食用.据记载含有茚满酮、蕨素、蕨甙和蕨甾醇等化学物质.本文对所含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报道如下. 实验部分一、材料及仪器材料 1985年,由陕西省商洛地区农技站王孝琨同志提供的春季刚伸出地面15-20cm高的嫩蕨芽.蕨芽风干后,经粉碎过40目筛供试验分析用. 仪器 121MB型氨基酸分析仪(美国贝克  相似文献   

19.
中药辛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辛夷药材望春花的开发应用、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进行HPLC指纹图谱法方法学考察,建立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标准。结果:以主要有效成分木兰脂素为标准,制定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可为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开发应用、品质评价、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对辛夷药材望春花的开发应用和质量标准制定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满山香药材的应用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线路调查、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薄层色谱鉴定。结果提供了满山香药材的原植物分布、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结论为完善满山香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