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气管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活动性肺结核中约10~40%伴有TBTB[1],但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佳疗效[2]。我院2010年—2012年对450例TBTB患者在全身化疗同时辅以纤维支气管镜(FB)下气道内给药进行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0例,均经由FB下刷片检得抗酸杆菌和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可发生于活动性肺结核,也可发生于肺内无明显结核病灶者,活动性肺结核中大约10%~40%伴有EBTB,而Lee等报道2951例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121例(4.1%)为EBTB,可见临床并非少见。由于受累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干酪坏死、溃疡形成、肉芽增殖及瘢痕收缩等常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单纯全身抗结核治疗效果多不好,大部分仍可能形成支气管狭窄、闭塞,我们采用在化疗基础上加用纤支镜下微波、局部注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及支气管软骨的结核病,单纯全身化疗效果不佳,最终导致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严重影响患者通气功能,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和窒息。我们回顾性分析我所近5年收治的1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并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以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下微波介入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将71例经电子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常规组和微波组。常规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予支气管镜局部清理、注药;微波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介入治疗。结果治疗3月后,微波组临床症状症状改善的有效率、肺不张患者的肺复张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全身化疗结束后半年,微波组支气管管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治疗不同类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应用全身抗结核化疗,治疗A组、治疗B组采用全身化疗加镜下局部不同用药治疗.比较3组患者3个月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CT及气管镜下表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3个月后临床症状、胸部X线/CT及支气管镜下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结核(EBTB)在肺结核患中并不少见,常规以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易反复、迁延.自2000年3月以来我院以全身化疗辅以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介入疗法治疗支气管结核,并与常规化疗组比较,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支气管动脉热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对比,分析二者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19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对其中102例进行选择或超选择性灌注丝裂霉素、顺铂加环磷酰胺,对其余96例进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全身化疗。结果经2个周期治疗后,可以看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化疗的的疗效佳(P〈0.05),而经4个周期治疗后2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的毒副反应小(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较全身静脉化疗近期疗效佳,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序贯治疗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支气管肺癌,其中腺癌34例,鳞癌60例,小细胞肺癌6例.其中Ⅱa期8例, Ⅱb期34例, Ⅲa期44例, Ⅲb期14例.全部先后给予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鱼腥草灌注, 局部放射治疗, 静脉化疗.治疗前后均作X线胸片检查对比.结果本组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静脉化疗的近期有效率为90%.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局部放疗控制局部原发病灶较为理想, 全身静脉化疗可以预防和控制肺癌的转移.结论对于中晚期肺癌采用综合序贯疗法即支气管动脉灌注、放疗、静脉化疗三者互相交叉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注药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纤维支气管镜导至病灶区或相应的段支气管,清除病灶分泌物后,再注入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50例,与单纯全身化疗5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组满21个月时痰菌阴转率88%,病灶有效率92%,均显著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的52%和74%(均〈0.05)。讨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射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而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袁虹艳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410-1412
支气管结核疾病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肺结核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由于支气管结核疾病患者的病灶部位有大量干酪或胶冻状坏死物附着于病变黏膜或阻塞支气管的管腔,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难以使病灶部位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化疗效果比较差,甚至会产生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行之有效的治疗途径。结论:配合全身有效化疗,强化阶段经纤支镜引导间歇支气管灌注抗结核药物,是目前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安全无创,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与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 方法 中晚期肺癌76例,均经病理证实,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与全身静脉化疗组. 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3.9%和40%.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1%、61.1%和70%、42.5%、25%,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率为16.7%和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最有效 方法 之一,比全身静脉化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肺内原发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控制和预防远处转移全身静脉化疗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经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辅以经支气管镜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确诊为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8例,单纯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62例,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经支气管镜注药,分别对两组在治疗前3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好转、镜下改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辅以经支气管镜注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在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率、胸部CT病灶吸收及镜下改变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的抗结核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艳敏  刘蓉  吴琦 《吉林医学》2012,33(8):1576-1578
目的:评价在全身化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初治干酪坏死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初治干酪坏死型支气管内膜结核45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全身化疗,治疗组同时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痰菌阴转及胸部影像学好转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纤维支气管局部注药治疗初治支气管内膜结核,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加快,减轻支气管狭窄,促进肺不张的复张,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曦  岳冀  黄英姿 《四川医学》2005,26(10):1158-1159
目的评价支气管内膜结核经纤维支管镜局部治疗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内膜结核在进行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或雾化吸入药物治疗,两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经纤支镜给药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90.9%,肺不张改善率初治90.9%,复治85.7%.空洞缩小/闭合率:初治83.3%,复治85.7%.病灶吸收率初治83.7%,复治84.6%. P <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经纤支镜局部治疗配合全身化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使用纤支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片正常的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症状主要包括:咳嗽20例,胸闷12例,发热3例,咯血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异常,活动性的干酪样坏死型6例,充血水肿型3例,肿块型1例,颗粒型4例,溃疡型3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3例,均行黏膜活检和刷检,经黏膜活检病理确诊8例(40%),刷检细菌学证实16例(80%),两者联合确诊20例(100%).全身抗结核化疗后症状缓解率达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胸片正常的EBTB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全身抗结核化疗对胸片正常的EBTB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正支气管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袭主要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病,肉芽增殖型、瘢痕狭窄型是常见类型,可引起支气管组织增生、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抗结核药物全身治疗和局部雾化效果欠佳~([1])。近年来,支气管镜下介入逐渐应用临床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创伤小、起效较快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经支气管镜冷冻进行治疗支气管结核,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评估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往往由于发现较晚,位置特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治疗,但因化疗药物副反应大,很多患者难以顺利完成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灶局部注入联合全身化疗对治疗支气管结核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72 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3 HRZE/9 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全身化疗治疗的同时,支气管注入异烟肼0.2 g+阿米卡星0.2g治疗,比较两组在1、2、3个月,痰抗酸杆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痰抗酸杆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23,P<0.01),病灶吸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个月后,观察组抗酸杆菌阴转率(x2=13.72,P<0.01;x2 =13.61,P<0.01)、病灶吸收率(x2=10.92,P<0.01;x2=34.68,P<0.01)、总有效率(x2=21.39,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支气管镜注入INH+ AMK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提高痰茵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由于组织溃烂、结核性肉芽肿形成,易致管腔狭窄、阻塞及肺不张等后遗症,对肺功能损害极大,且病变部位的干酪坏死组织无血供,单纯全身化疗疗效差,疗程长,易耐药[1]。经纤支镜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可使抗痨药直接接触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显著。我院自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有3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强化化疗的同时接受了纤支镜下局部注入抗痨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镜下取局部分泌物涂片或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