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以确定海风藤、山蒟的DNA扩增谱带的相似性,用RAPD技术对两种药材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方法 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海风藤、山蒟药材的总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结果 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条有效引物能够证明二者扩增谱带的相似性.结论 RAPD技术能快速、有效地从DNA水平上确定海风藤、山蒟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知母中降糖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并鉴定其成分。 方法: 以总皂苷得率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及提取时间对工艺的影响;以双苯吡酮类成分、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提取次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苯吡酮类成分含量,HPLC测定总皂苷含量,利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知母降糖有效部位的主要成分。 结果: 知母降糖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其主要成分包括43种知母皂苷类和7种双苯吡酮类成分。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有效部位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楂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确定山楂中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方法:比较三萜酸类有效部位的4种提取方法和3种纯化方法,以三萜酸类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提取纯化工艺试验研究.结果:采用碱醇水浸提法时三萜酸类成分提取效率高,基本提取完全.活性碳吸附结晶纯化法产物中三萜酸类成分纯度>70%.结论:优选的碱醇水浸提法和活性碳吸附结晶纯化法高效、简便,易于规模化,适宜作为山楂中三萜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液相-质谱(LC-Ms)技术检测总成分,并对其含量计算进行研究.方法:以感冒中药复方YL2000为例,利用LC-MS测定其中的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总香豆素等主要大类成分,以HPLC测定的其中单体成分含量作参照,对LC-MS中各大类成分百分比进行含量计算.结果:以此方法计算的总黄酮、总生物碱、总香豆含量以及总含量与所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的含量基本一致.结论:利用LC-MS对成分结构的归属来确定各大类成分的构成比例,以所测代表成分HPLC含量结果作参照来计算各大类成分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生远志各个大类成分的急性毒性,以确定生远志的主要毒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提取远志中的总皂苷、总生物碱、总(口山)酮、总脂肪油,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总皂苷的LD50为1.36±0.27g/kg,折合原生药远志的LD50为5.88±1.27g/kg,未测出生物碱、(口山)酮、脂肪油的LD50.结论:总皂苷为远志的大类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有研究显示,总状升麻Cimicifuga racemosa(L.)Nutt.根茎商用提取物中富含苯丙素酸酯的部位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显示出雌激素样作用,蜂斗菜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作者提取分离了总状升麻提取物中苯丙素酯和其他酚类成分,重新研究了提取部位、化合物对MCF-7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将  相似文献   

7.
蜣螂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家骅  蒋巧梅  谭承佳  杨明 《中草药》2013,44(12):1638-1641
目的 探讨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的毒性,明确蜣螂的毒性成分.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蜣螂乙醇提取物及其水提取部位的毒性;采用有机溶剂沉淀与凝胶色谱法分离蜣螂水提取部位的毒性成分.结果 小鼠ig给予剂量小于34.8 g/kg的蜣螂乙醇提取物,毒性很小,表明经口给药安全.蜣螂水提取部位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呼吸异常、呆卧少动、对外界声刺激反应迟钝等,蜣螂水提取部位半数致死量(LD50)为19.01 g/kg.蜣螂水提取部位中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3%,相对分子质量在1.5×103~3.0×104,其中相对分子质量在3.0×104左右的蛋白质可能是蜣螂水提取部位毒性成分之一.结论 蜣螂毒性与本草学描述相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酸枣仁semen ziziphi spinosae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甲醇提取,D101大孔树脂柱纯化得有效部位;运用HPLC-ESI-MS~n联用技术分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药酸枣仁有效部位中鉴定出13个化合物.结论:HPLC-ESI-MS~n能简单、快速地分析酸枣仁黄酮苷及三萜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考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大孔树脂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板蓝根3个有效部位: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结合酶标仪,通过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Fe3+还原能力(FRAP)测定板蓝根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板蓝根颗粒组及各个提取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其中以总木脂素抗氧化效果最佳(DPPH IC50 160.6 mg·L-1;FRAP 0.75 mmol·g-1);其次为板蓝根颗粒组(DPPH IC50 595.97 mg·L-1;FRAP 0.12 mmol·g-1);总有机酸,总生物碱部位效果较弱.结论:测定了板蓝根中不同有效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其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木脂素部位.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振  刘志宏  宋洪涛 《中草药》2012,43(2):408-412
从药效物质基础、提取纯化工艺等方面,对雷公藤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行综述。雷公藤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其有效部位主要包括二萜类、生物碱类和三萜类,其中很多成分既是抗炎免疫抑制的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文献报道及市售制剂存在提取纯化工艺不一致、工艺指标选择不够全面、使用毒性大的限制级有机溶剂等问题,造成不同制剂质量和疗效差别很大。有必要引入谱效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雷公藤进行更深入研究,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提取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1.
对藏药JM进行了抗病毒性肝炎的系统研究.先后完成了JM抗乙型肝炎病毒有效部位--JM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及其化学成分的分析;JM有效部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理药效学、毒理学和一般药理学的研究;获得有效部位中主要标识性化学成分--五环三萜皂苷为新化合物;以JM有效部位为原料药,按SFDA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口服制剂--JM有效部位片(薄膜包衣片)制剂工艺及相关的药学研究;JM有效部位制剂抗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初步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藏药JM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为寻找抗肝炎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研究黄精非传统药用部位黄精茎秆中的资源性成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黄精茎秆中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提取率建立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模拟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对超声提取黄精茎秆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通过模型分析和可行性修正,发现提取次数对于综合加权评分影响最为显著,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提取3次,每次0.5 h,此条件下总多糖提取率为0.69%,总皂苷提取率为0.44%,总黄酮提取率为0.03%。结论:黄精非传统药用部位黄精茎秆中含有一定量的多糖、皂苷、黄酮等资源性成分,响应面法能够有效优化黄精茎秆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为黄精茎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提取卫茅醇并鉴别比较,寻找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在临床疗效上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方法 采用95%乙醇为溶剂,对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中进行热提取.其提取液经浓缩后的相对应部位进行薄层层析检查对照、化学成分的预测、熔点的测定及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来判别两种植物的差异.结果 两种植物均含有相同的卫茅醇.结论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在临床疗效上具有相似性,主要原因是这两种植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海风藤、山蒟的DNA扩增谱带的相似性,用RAPD技术对两种药材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方法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海风藤、山蒟药材的总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结果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条有效引物能够证明二者扩增谱带的相似性。结论RAPD技术能快速、有效地从DNA水平上确定海风藤、山蒟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识国产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药材中多羟基生物碱类α-糖苷酶抑制剂成分,采用水提取、醇沉淀,再经离子交换树脂和葡聚糖LH20层析等步骤从鸭跖草中提取、富集和纯化总碱部位;采用离子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检测总生物碱中多羟基生物碱成分。从安徽绩溪产鸭跖草药材中检识到文献报道的多羟基生物碱成分,并可能提示存在文献未报道的其他多羟基生物碱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鸭跖草药材含有多羟基生物碱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可用于糖尿病治疗和保健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马尾松针有效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等提取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对照品比对分析,对松针中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从马尾松针提取物中鉴定出6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香草醛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结论:两种主要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温肺化纤汤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确定温肺化纤汤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水提取法和不同条件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温肺化纤汤的提取物,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温肺化纤汤中总皂苷、总多酚、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60%乙醇提取方法为最佳提取方法,不但得率高,而且总皂苷、总多酚、总黄酮和总多糖等大类成分的提取率也是最高的。结论:温肺化纤汤以60%乙醇提取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18.
杨丽宏  袁子文  纪鹏  张晓松  华永丽  魏彦明 《中草药》2019,50(16):3794-3801
目的建立黄连解毒汤(HJD)中13个活性成分黄柏碱、绿原酸、木兰花碱、京尼平苷、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HPLC检测方法,利用活性成分含量和比例筛选HJD有效部位。方法借助索氏提取器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将HJD水煎液冻干粉依次经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纯净水提取并干燥后获得HJD不同极性部位,将残渣干燥后作为沉淀部位。采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HJD中13种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HJD及其不同极性部位中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筛选HJD有效部位。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可靠的HPLC检测方法;HJD中各活性成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京尼平苷、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连碱、药根碱、表小檗碱、木兰花碱、黄柏碱、汉黄芩素、绿原酸、千层纸素A。与石油醚、醋酸乙酯、水和沉淀部位相比,HJD正丁醇部位中各活性成分总量最高且其比例与HJD全方相近,为HJD有效部位。结论成功建立了HJD中13个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方法,经筛选HJD正丁醇部位为HJD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苏合香不同提取方法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苏合香不同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异同。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溶剂提取部位(石油醚和乙醚提取)、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结果苏合香溶剂提取鉴定出27个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位23个化合物、乙醚部位10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42个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鉴定出28个化合物。3种方法所得成分中皆含有α-蒎烯、莰烯、Bornyl Cinnamate 2和马苄烯酮等10种化学成分,溶剂提取与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成分中有14种相同成分,水蒸气蒸馏提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有24个相同成分。结论 3种提取方法中,水蒸气提取法所得成分最多,提示该法可作为获取苏合香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生远志各个大类成分的急性毒性,以确定生远志的主要毒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提取远志中的总皂苷、总生物碱、总酮、总脂肪油,并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总皂苷的LD50为1.36±0.27g/kg,折合原生药远志的LD50为5.88±1.27g/kg,未测出生物碱、酮、脂肪油的LD50。结论总皂苷为远志的大类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