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80例,随机分为甲钻胺治疗组和α-硫辛酸治疗组,疗程3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α-硫辛酸治疗组与甲钴胺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硫辛酸可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甲钴胺组、硫辛酸组、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静脉应用甲钴胺、硫辛酸或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周、2周、3周后的神经症状总评分(TSS)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三组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硫辛酸组TSS评分下降较甲钴胺组明显,联合治疗组的TSS评分下降及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较甲钴胺组及硫辛酸组更显著.结论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用药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且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 mg,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15 d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改善更明显 (P < 0.05).结论:临床使用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赵阳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89-4290
目的:评价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用α-硫辛酸0.6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及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3周。对照组36例单用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电生理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有效率为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除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每日用甲钻胺500μ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治疗,均给予2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梁怡  文重远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71-1773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DPN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甲钴胺1.5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n=49):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 3%)高于对照组(64. 7%),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以及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电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甲钴胺与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血宁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将80例DPN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甲钴铵片口服,治疗组同时静滴舒血宁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8.3%,对照组有效率为63.2%;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铵治疗DPN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40例DPN的患者,予以α-硫辛酸600 mg加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日,甲钴铵1 000μg,加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日,连续3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NCV)以及空腹血糖、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均有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是治疗D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实验组采用电针联合α-硫辛酸600 mg/d避光静脉滴注治疗。结果:实验组肢体刺痛、麻木、灼热、蚁行感、感觉减退的改善率分别为79.3%、79.2%、61.5%、73.3%、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的增加值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组、依帕司他组、甲钴胺组、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经过3周的治疗,检测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和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熵权系数法分析显示治疗效果排序为α-硫辛酸组优于前列地尔组优于甲钴胺组优于依帕司他组优于对照组,因此最优的治疗组为α-硫辛酸注射液组。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张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14-4815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与凯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大剂量甲钴胺与凯时、甲钴胺与阿魏酸钠治疗,共2周。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甲钴胺与凯时联合治疗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3.
金立  周秀梅  李敏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01-3602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予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 MPa,1次/d。对照组52例,使用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两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血糖控制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实施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SS评分、TCSS评分、血糖水平、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TSS评分、TC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炎症反应的减轻和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5.
唐燕 《华西医学》2010,(5):931-932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2003年5月2009年3月将42例社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用甲钴铵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甲钴铵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7.6%。结论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8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100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100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跟腱反射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腱反射改善明显(60%),最高达91.9%,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推荐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对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前列腺素E110μg治疗2周,对照组每日给予前列腺素E110μg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病变症状TSS评分及感觉定量比较。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S评分及感觉定量明显改善(P<0.05),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使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仅予以α-硫辛酸。治疗两周后,观察相关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α-硫辛酸治疗(α-硫辛酸3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α-硫辛酸及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葛根素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7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47例 ,给予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 [4 0 0mg/( 2 5 0ml·瓶 ) ] ,静脉点滴 ,qd ,同时服用甲钴胺 5 0 0 μg ,tid ,共 4周 ;对照组 3 2例 ,单服甲钴胺 5 0 0 μg ,tid ,共 4周。 结果 治疗组痛觉过敏及感觉减退有效率达 65 .6%和 65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5 .0 %和 47.8% (P <0 .0 5 ) ;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有效率明显提高 (P <0 .0 1)。治疗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山梨醇显著下降 ,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葛根素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