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病例通过随机分组,得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陈美燕  林龙  钱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25-4826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63例颈椎病患者分推拿组31例和推拿+电脑中频组32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电脑中频配合推拿手法在改善颈椎痛伴上肢痛、麻木等方面有着显著性作用(P<0.05)。结论:电脑中频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针灸、推拿以及内服仙灵骨葆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32床疗例,单纯口服仙灵骨葆治疗.6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2.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对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功效.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治疗中,电针及手法配合口服中药的综合疗法比单纯口服中药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间歇拔伸推拿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就诊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间歇拔伸推拿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使用国际公认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积分评价,观察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颈椎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颈椎稳定性变化情况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拔伸推拿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的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葛根汤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3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来治疗5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53例、对照组(口服西乐葆配合推拿手法)49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数据统计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明确,是临床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丁伟 《河北医学》2016,(1):125-128
目的:观察患者颈椎处于不同体位下应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颈椎保持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体位下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主观疼痛及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各组患者症状体征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后伸位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分优于中立位组,中立位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优于前屈位组.治疗后,三组患者间总有效率及主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后伸位组优于中立位组和前屈位组(P<0.05);NDI评分后伸位组(0.18±0.07)显著低于中立位组(0.24±0.05)和前屈位组(0.29±0.06) (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时,在20度范围内,患者后伸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中立位和前屈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传统推拿疗法和矫正坐姿相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以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矫正坐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5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法治疗组33例和手法结合矫正坐姿组32例,观察2组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矫正坐姿治疗颈性眩晕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P<0.01).手法结合矫正坐姿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单纯手法治疗组的86.6%(P<0.01).结论: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矫正坐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推拿组患者单纯采用整脊推拿治疗,针刀组患者单纯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3组患者观察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以及3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结果:针刀组显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80.00%;整脊推拿组显效率为55.00%,总有效率为76.67%;联合组显效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93.33%,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出现明显下降,颈椎生理曲度出现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的下降幅度,颈椎生理曲度上升程度均较其他组相比,变化幅度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冠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1747-1749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加牵引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传统推拿加牵引效果好,表明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常规推拿手法与旋转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重点观察旋转手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侧卧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前、后的总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积分降幅比对照组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推拿手法与旋转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但是旋转手法在长远疗效方面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端提法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斜扳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提法明显优于斜扳法。结论: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正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采用正骨疗法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枕领带牵引和中华跌打丸内服。2组均10次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62.2%,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治愈率高.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例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和推拿手法治疗相配合,对照组单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6例,有效率为91.3%,对照组40例有效率为72.5%。结论:中药蒸敷配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腰止痛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用颈腰止痛药加针灸、根痛平加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疼痛记分及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腰止痛药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散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成云南白药散剂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的治疗组和单用荆花消紫合剂治疗的对照组,观察记录治疗1个月后患儿症状、体征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疗效判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尿红细胞(RBC)治疗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散配合荆花消紫合剂治疗风热伤络型紫癜性肾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及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CS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猝倒、颈部压痛和旋颈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A、RVA和BA的VP、VE和VM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对CSA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7.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intelligent-turtle massage on the physical symptoms and immune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Methods: 182 cases of CF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of 91 cases treated by the intelligent-turtle massage,and a control group of 91 cases treat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assage method.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the accumulated score for the improved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changes of IgA,IgM and IgG were compared in 96 case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accumulated score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symptoms (P<0.05).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gA,IgM and IgG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lligent-turtle massage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relieving the physical symptoms of CFS,and it may show certain effects on the immune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魏氏伤科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汕头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就诊并采用手法治疗的1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配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魏氏伤科手法...  相似文献   

19.
吴发荣 《中国医药导报》2014,(3):105-107,1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疗法,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及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1.04±0.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2±0.83)分1,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08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7例,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推拿运动结合牵引组(治疗组)和非运动类手法推拿结合牵引组(对照组)30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镇痛、改善症状、体征和ADL方面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