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结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并直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基因,在大多数肿瘤中显著高表达。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基因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33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分析survivinmRNA的表达与p53mRNA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69.7%的结肠癌组织中有survivinmRNA表达,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42.4%和21.2%,P<0.01);survivin表达阴性癌组织的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一例有survivin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P<0.01)。33例结肠癌组织中仅2例p53mRNA表达缺失,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均有p53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p53mRNA的表达值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显著差异;survivin表达阳性癌组织中p53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值与survivin表达阴性组无显著差异。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的耐药性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肿瘤科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对象的正常结肠组织(正常组织),采用荧光PCR检测miR-126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CT116细胞,通过转染抑制序列抑制miR-126的表达,检测抑制HCT116细胞miR-126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的miR-126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P0.05);癌旁组织的miR-126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但差异不显著(P0.05);miR-126表达在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miR-12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miR-126表达水平在各个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0、5、10、20 mg/L的奥沙利铂培养基中,miR-126阳性组的癌细胞活性(吸光度值)均显著低于miR-126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的miR-126阳性表达率较低,癌细胞组织中的miR-126阳性表达有利于降低癌细胞的耐药性,有利于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丹  鄢文海  李国栋 《胃肠病学》2012,17(9):562-563
Brgl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染色质重塑过程,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rgl参与了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目的:检测Brgl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Brgl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20例癌旁组织中Brgl的表达情况。结果:Brg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组织(P〈0.05),结肠腺瘤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l在结肠癌、结肠腺瘤、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60.0%、25.0%,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Brg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Brg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织(P〈0.05)。结论:Brgl可作为判断结肠肿瘤分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MDM2与P14ARF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MDM2和P14ARF(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28例结肠腺瘤及42例结肠癌中二者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DM2、P14ARF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1.4%和100%、82.14%、80.95%。MDM2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及腺瘤组织(P<0.05),P14ARF在结肠腺瘤和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MDM2和P14ARF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24.0%,25.0%和88.9%、92.0%、37.5%。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P14ARF在低分化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结肠癌(P<0.05)。结论 MDM2和P14ARF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与环氧化酶-2(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结肠癌转移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和1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OPN与COX-2的表达,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OPN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0.0%)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5.0%)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和CO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PN与COX-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OPN和COX-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TGF-β1与P53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GF-β1和P5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结肠癌组织,32例结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结肠巾TGF-β1,和P5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TGF-β1和P53阳性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62.26%,69.81%)均显著性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10%,10%)和结肠腺瘤组织(15.63%,2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P53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78.57%,85.7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和P5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6528,P<0.05).结论 TGF-β1和P53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PEG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EG10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4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PEG10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84例胃癌组织中有63例(75.00%)PEG10阳性表达,相应癌旁组织中有50例(59.52%)PEG10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1,P=0.032),而10例正常胃组织PEG10均阴性表达。PEG10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6.115,P=0.013)及肿瘤的TNM分期相关(χ~2=7.710,P=0.00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EG10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 PEG10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相对低表达,而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PEG1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EG10对胃癌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胃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OX-2及VEGF在4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癌、27例结肠腺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 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63.0%, 77.5% vs 0.0%, 0.0%;P<0.05). 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70.4%, 80.0% vs 25.0%, 25.0%;P<0.05), 且二者表达有相关性(r = 0.411, P<0.01). 结论:COX-2和VEGF在结肠腺瘤及结肠癌中表达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PUMA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从而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针对4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其PUMA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PUMA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2.5%(9/40),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7%(20/30),PUMA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UMA蛋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结肠癌的分子标记物或结肠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印迹基因PEG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胃癌、癌旁组织中印迹基因PEG10的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及Warthin-Starry银染法检测42例胃癌、癌旁组织及6例正常胃组织中PEG10蛋白的表达及Hp感染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20例胃癌组织中9例(45.0%)PEG10mRNA表达,对应的癌旁组织仅有2例(10%)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2例胃癌组织中22例(52.38%)PEG10蛋白表达阳性,对应的癌旁组织仅有5例(11.90%)PEG10蛋白表达阳性,正常胃组织无PEG10蛋白表达;Hp银染法结果显示42例胃癌组织中25例(59.52%)为Hp感染阳性,癌旁组织20例(47.62%)Hp感染阳性;22例PEG10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20例Hp感染阳性。结论PT-PCR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具有一致性,即PEG10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EG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Hp感染呈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组织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但用于研究相关癌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变化的报道尚较少。目的:研究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中p53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芯片中p53、bel-2和bax的表达。结果:p53、bcl.2和bax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p53、be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bax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低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p53和bax在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两者之间无相关性(L=-0.081,P〉0.05),p53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45,P〈0.01)。bcl-2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p53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中的较晚期事件,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形成过程。bax低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更具有恶性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2.
TGF-β1和MPO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G-β1和MPO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结肠癌组织,32例结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结肠组织中TGF-β1和MPO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TGF-β1和MPO阳性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为(62.26%,69.81%)均显著性高于癌旁结肠组织(10%,10%)和结肠腺瘤组织(15.63%,2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MPO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78.57%,85.7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MPO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6528,P<0.05).结论 TGF-β1和MPO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结肠癌中Heregul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该院收集的10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eregulin、VEGF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VEGF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并探讨结肠癌组织中Heregulin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regulin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P<0.05)。VEGF m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Heregulin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eregulin、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过表达的Heregulin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促进结肠癌的浸润侵袭。联合检测Heregul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进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Beclin1、Bcl-2表达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7例,术中分别取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6 cm以上的正常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的Beclin1、Bcl-2,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eclin1、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75.3%,癌旁组织分别为60.8%、64.9%,正常结肠组织分别为36.1%、26.8%;结肠癌组织Beclin1、Bcl-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P均<0.01)。Beclin1表达与结肠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P均<0.01);Bcl-2表达与结肠癌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Beclin1、Bcl-2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1)。结论 Beclin1、Bcl-2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及恶性生长行为相关,可作为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GF-β1和MPO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结肠癌组织,32例结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结肠组织中TGF-β1和MPO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TGF-β1和MPO阳性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为(62.26%,69.81%)均显著性高于癌旁结肠组织(10%,10%)和结肠腺瘤组织(15.63%,2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MPO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78.57%,85.7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MPO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6528,P〈0.05)。结论TGF-β1和MPO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cro RNA-34a(mi R-34a)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Lovo)中mi R-34a的表达水平,分析mi R-34a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i R-34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681±0.327)较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1.313±0.546)显著降低(P0.01);mi R-34a在结肠癌细胞株Lovo中的表达(0.275±0.035)明显低于其在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中的表达(0.757±0.044、0.614±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i R-34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均P0.05).而mi R-34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结论:mi R-34a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croRNA(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126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miR-126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R-126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26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率(5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87.5%(P0.05);miR-12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及结肠癌临床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利用慢病毒转染构建的miR-126过表达SW480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显示miR-126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12 h、24 h、48 h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Transwell实验中,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6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B7-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4例新鲜结肠癌组织以及18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7-H1的表达,分析B7-H1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有B7-H1蛋白的原位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8.44%,而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7-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7-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而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等无关.结论:B7-H1可作为一个预测结肠癌转移潜能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RMS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份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距肿瘤>5 cm)BRMS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BRMS1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1);结肠癌组织中BRMS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1).结论 BRMS1蛋白在结肠癌中表达降低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BRMS1表达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侵袭转移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iR-9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收集10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93的表达水平,分析miR-93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反义miR-93转染降低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中miR-93的表达,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结肠癌组织miR-93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61.11%(66/108)的结肠癌组织miR-9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进展,miR-93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临床Ⅲ/Ⅳ期、Ⅰ/Ⅱ期结肠癌miR-93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都显著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miR-93的表达比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增加(P<0.05);反义miR-93转染结肠癌细胞SW480和LoVo后,miR-93的表达明显降低,SW480和LoVo结肠癌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生长主要停滞在G0/G1期,而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下降。结论 miR-93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中G1/S期的转换而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