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刚  崔静  刘占举  唐芙爱 《山东医药》2008,48(9):127-128
对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41例患者中19例术前接受1~3次不等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另22例为直接手术患者,术前未进行其他治疗.结果 TACE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78.9%,MVD值为179.45±64.73;直接手术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31.8%,MVD值为96.52±37.1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认为TACE术后可能因为肝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诱导肝癌组织VEGF表达增强,在TACE术后肿瘤血供的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探讨刘占举,徐志林,王盛典十二指肠溃疡(DU)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研究Hp在DU治疗及复发中的作用,我们采用联合枸椽酸铋钾颗粒、四环素及甲硝唑治疗同安慰剂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溃疡复发与Hp清除关...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卫生部卫药发(1992)35号文件,我们进行了开放、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以探讨加贝酯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共观察85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36例,我们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74.2%,而对照组为36.0%(P<0.05);死亡率分别为4.1%与22.2%(P<0.05);两组在缓解症状、消退体征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有效率分别为75.4%、71.8%与81.6%以及38.8%、36.0%与44.4%(P<0.05,三者均同),两组在缓解症状、消退体征与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5.41±2.38、5.76±2.32与4.58±2.39以及7.11±2.47、7.55±2.48与7.58±1.95日(P<0.05三者均同)。治疗后血象、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以上表明:本品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安全可靠,有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与提高存活率之效。  相似文献   
5.
<正>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非特异性胃肠道炎性肉芽肿疾病,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多见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体质量下降、瘘管、肠梗阻为特点。CD以肠壁穿透性炎症细胞浸润、裂隙样溃疡伴有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为病理学特征改变,故CD病程初期多以炎性反应表现为主,而在其反复发作和缓解的病程进展中,可逐渐出现穿孔、肠道狭窄、梗阻、瘘管形成等并发症。CD主要治疗原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是将肠道固定于后腹膜腔的结缔组织膜,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消化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肠系膜在克罗恩病(CD)时出现特征性病理改变如匍匐性脂肪,并影响疾病进程。本文就肠系膜与C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持续肠道感染、肠黏膜屏障缺损、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参与了疾病发生过程[1-4]。本文将阐述IBD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分析UST治疗CD第8、16周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并分析部分患者的内镜缓解率。结果 共纳入91例初次使用UST的CD患者。UST治疗CD第8/16周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1.5%、71.4%,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5%、54.9%。单因素分析表明瘘(包括肛瘘、肛瘘个人史、肠皮瘘)与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有肛瘘手术史相比于无瘘者是影响UST治疗CD第8周(HR=0.04,95%CI:0.00~0.38;P <0.01)和16周(HR=0.04,95%CI:0.01~0.34;P <0.01)临床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狭窄型病变相较于非狭窄非穿透性病变,是CD患者16周临床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08~2.84;P <0.05)。56例于我院复查内镜,16周的内镜缓...  相似文献   
9.
10.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遗传易感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的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病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结直肠癌变后果最为严重.UC导致结直肠癌变的机制十分复杂,从遗传物质到信号转导等的一系列改变可能在UC相关的癌变进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发病机制方面,UC相关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与散发性CRC仍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重点就上述方面阐述UC相关结直肠癌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