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有助于理解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中药材GAP)实施的“延伸检查”方式、促进各方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探讨按“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及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等。新版中药材GAP既没有采取《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采用的认证方式,也没有采用备案管理方式,而是采用了“延伸检查”的新方式。中药生产企业药品标签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有责任开展原料供应商审核,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生产企业监管时可按需要延伸检查中药材生产企业,地方政府和各部门鼓励指导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GAP基地。采用延伸检查实施新版中药材GAP可使中药材生产企业走上发展壮大之路,成为中药生产企业保障原料质量、生产优质药品的重要抓手,成为地方政府和中药行业管理部门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有效手段,也将成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材质量监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推动新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落地实施,分析了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点: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开展质量风险评估、实施“六统一”、生产全过程关键环节“可追溯”、不违反系列禁止性条款;其总体实施思路是“写我要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基地建设需从统一规划、文件编写、选址与准备、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内审5个方面实施,其最终目标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均一、稳定和可控,并较好地控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的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达到药材“优质、安全、稳定、可控”的目标。中药材GAP的核心是规范中药材生产过程以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可控。因此,中药材GAP各条款均紧紧围绕中药材质量及可能  相似文献   

4.
浅谈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总结近年来中药材生产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和文献报道,论述了我国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药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GAP生产药材,而中药材生产实施GAP,病虫害防治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求真务实地推进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自2002年6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中药材GAP贯彻实施情况仍然存在基地运转混乱、标准流于形式、监管不到位等诸多系列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管理主体、遵循“道地药材之乡”的客观规律、加大信息来源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更加趋于完善。方法:从GAP产生的历史原因入手,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结合应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结果:“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存在少数不完善的条款。结论:(1)建议将第一条修订为:为保护生态环境、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制定本规范。(2)建议将第十二条修订为:根据药用植物的营养特点、土壤的供肥特点及农田生态系统的容量和自净力大小,确定施肥种类、时间、数量和方法,施用肥料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物种生长发育的需要及农田生态系统的要求有限度地使用化学肥料。(3)建议在GAP中对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应按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分类(AA级与A级),并在相关章节条款中注明其生产要求,使之与绿色食品相统一,便于生产者掌握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7.
祝丽香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F0003-F0004
根据中药材《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栽培要求,从品种选择、药材产地、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栽培地的特色文化和群众基础方面与地道药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指出中药材GAP栽培必须与发展地道药材相结合,才能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8.
道地药材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道地药材的内涵、外延及其与《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相关问题。方法:从道地药材的历史形成及与产地、质量、疗效、药材资源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步论证建立GAP的重要性、必要性。结果与结论:建立GAP必须以道地药材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为了保障中药材质量,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GAP)。由于GAP内容广泛、复杂,涉及药学、生物学、农学以及管理科学。因此,GAP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二维码作为承载物品生产信息的一种标识,可有效记录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贮运等环节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在中药材生产过程的应用,可实现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监控,进一步发挥政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贵州产太子参、何首乌等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及其GAP生产基地建设,不断稳步健康发展,特提出要进一步开展以药材质量为核心,切实提高对中药材GAP的认识,加强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关键共性技术与生产质量管理,加强质量保障追溯体系建设为重点之深入探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妍  李天娇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300-7305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技术建立五味子对照药材的特征图谱,将其与供试药材图谱进行比对来辨别药材的真伪,即“质”;采用“五味子甲素”作为内标物质对特征峰化学成分进行相对定量来区分药材的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五味子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各供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7;规定了五味子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弥补目前五味子药材质量控制的不足,且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不仅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还能减轻中药企业经济负担,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晓晨  李天娇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313-7318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完全依赖对照品定量的当归Angelica sinensis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技术建立当归对照药材的特征图谱,将其与供试药材图谱进行比对来辨别药材的真伪,即“质”;采用内标物质对特征峰化学成分进行相对定量来区分药材的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当归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各供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8;规定了当归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弥补目前当归药材质量控制的不足,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降低中药材(饮片)检测成本,减轻中药企业经济负担,以期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药品注册申请人视角下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主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礼萍  梁纪懿  陈杨  王筱竺  邹文俊  刘毅 《中草药》2021,52(6):1858-1864
中药新药研发是激发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政策以鼓励药物创新,尤其新版《药品管理法》强调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将研制与注册独立成为专章,建立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极大强化了新药研发环节。但从近年的注册审批情况看,目前我国中药领域的新药研发明显不足,引发对中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担忧。研发主体既是药品注册领域中的新药研发者,也是直接的申请人或其密切合作方,因而,中药新药申请人的现状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其研发主体的发展状态,并与中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旨在系统分析2007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期间我国中药新药注册申请人的相关数据,从申请人的视角研究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主体的现状与特点,为同行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浩  李天娇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319-7324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叶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侧柏叶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内标成分“柚皮苷”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侧柏叶药材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11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出了4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杨梅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各侧柏叶供试药材与侧柏叶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规定了侧柏叶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侧柏叶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贾梦楠  李天娇  包永睿  王帅  韩凌  韩晓妮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306-7312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甘草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内标成分“甘草酸”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甘草药材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10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出了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各甘草供试药材与甘草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规定了甘草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甘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淼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韩凌  韩晓妮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325-7330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技术建立白芍对照药材的特征图谱,将其与供试药材图谱进行比对来辨别药材的真伪,即“质”;采用内标物质对特征峰化学成分进行相对定量来区分药材的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白芍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各供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规定了白芍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以弥补目前白芍药材质量控制的不足,达到全面控制白芍药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国医药学主题词表》是我国第一部中医药专业词表。该词表第一版于1987年问世。《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的修订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作,主要根据中医药类文献标引与检索使用的词频改变而变化。本文分析了2008版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治法类主题词的特点,基于词表修订总原则,参照中医药学各版教材以及国家标准,对2015版治法类主题词树形结构修订过程中遵循的原则、细则和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探讨。修订结果将原有治法类的一级类目20类调整为25类,主要是将原有的分类方式修改为以功效为主的分类方式,使治法类结构更加系统和完善。并用优先级的分类方法来对主题词进行归类,规范了分类方式,减少了系统冗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丁昕瑶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287-7292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丹参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丹参特征图谱,通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内标成分丹酚酸B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丹参药材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6个共有色谱峰,分别为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各供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确定了丹参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丹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