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收根茎类中药后,对其表面附着的大量环境中的微生物清除不彻底,在加工及保存过程中再次被其污染等是根茎类中药材污染微生物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控制微生物污染中药材重要性的认识;采收根茎类中药后,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清除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积极开展控制污染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控制污染的各个环节,减少根戏类中药材微生物的数量,对提高其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及扩大其出口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评估这类中药材中PAHs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采用氘代PAHs同位素内标,样品以乙腈提取,经C_(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MS)测定PAHs残留量,分析了17个品种46批次的根及根茎类中药材PAHs污染情况,并对其污染源进行分析,采用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对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PAHs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18种PAHs化合物的检出范围为16.3~1005.6μg·kg^(-1),检测平均值为255.1μg·kg^(-1),其中苯并(a)芘的检出范围为未检出(ND)~15.4μg·kg^(-1),检测平均值为2.3μg·kg^(-1),检出率为69%。根及根茎类中药材中PAHs主要为轻质PAHs,污染源主要为生物质或煤炭燃烧。服用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因PAHs的污染对人群引起的致癌风险值为7.52×10^(–8)~1.16×10^(–5)。结论: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受到一定的PAHs的污染,人群经口服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摄入PAHs在当前设定暴露情况下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在浸润软化过程中存在的受人为因素、天气控制和环境条件影响等问题,设计研制了根及根茎类中药材自动喷淋浸润软化设备.该设备由参数控制柜、电机/减速机组件、双层偏心转筒和中心轴等主要部分组成,具有密封、控温、自动浸润等功能,可实现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的自动浸润软化.以白芍个药作为样品进行了设备的浸润性能试验,与工厂软化工艺和传统软化工艺进行了比较,减少了白芍中芍药苷和浸出物的含量的流失,提高了浸润软化效率.实现根及根茎类中药材自动喷淋浸润软化的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与传统中药材饮片的效能,为后期药材生产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药生药颗粒剂及中药饮片人参、黄芪、党参各30g作为研究对象,对3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提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提取率较传统中药材饮片明显升高。结论:该研究可为中成药的生产及后期中药配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钰颖  苗水  李雯婷  季申 《中草药》2023,54(20):6856-6865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仪器分析手段的进步,植物代谢组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逐渐应用于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的研究。通过对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根及根茎类中药品种鉴定、正常及外界因素影响下的种植生长及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亲缘种属鉴定、生长发育机制、炮制机制及质量安全控制等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为其药效机制的深入挖掘、人工种植方法的改良、炮制方式的最佳选择、市售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使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在根及根茎类中药全产业链发展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腐病是大多数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种防治难度较大且损失较为严重的微生物病害,根或根茎类中药材中高达87.6%易患根腐病,严重影响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木霉属真菌是一类具有生物防控功能的真菌,可诱导植物提升其对微生物病害的抵御能力,同时可促进植物生长,高效减少多种微生物病害对种植造成的损失。而目前木霉属真菌在中药材种植业中使用尚少,故对预防和治理栽培中药材的根腐病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上述现状,该文经过比较讨论,认为相较于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中药材根腐病较为高效且符合我国中药生态种植事业发展需求;该文综述了近十年木霉属真菌在防治栽培根或根茎类中药材根腐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发现现阶段针对木霉属真菌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研究大部分止步于验证木霉属真菌菌株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效果,针对木霉属真菌对中药材诱导的效果研究尚浅,多数中药材作物对木霉属真菌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更是几乎空白,且大田试验报道较少,距离木霉属真菌应用于生产实践任重而道远。综上,该文旨在承上启下,提倡深化相关研究并将木霉属真菌应用于中药种植。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详细介绍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基地选址、基地环境及监测技术,野生抚育等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产地加工技术,包装、贮运技术,病虫害预测技术,农业及物理防治技术,应用天敌昆虫、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综合防治技术,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限量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质量控制技术.为我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萧笛 《家庭中医药》2006,13(2):13-14
有人看到中药中的植物根茎和枝条叶片,就以为中药是天然药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常说的中药实际上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个类型。直接从产地采收的是中药材,经炮制加工后成为中药饮片,经过加工制成各种剂型的是中成药。人们从中药房买到的都百中药饮片,工厂制作中成药的原料也是中药饮片。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药品安全及合格率。本文对国内外药材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比较了建立中药材中各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标准,阐述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重要性,并对简要介绍真菌和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为保证用药安全,完善中药材品质控制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探讨虚拟中药材的构建方法。方法:基于逆向建模思想,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中药材表面的空间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整合,得到中药材的几何造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药材表面纹理图像,将纹理图像映射于几何造型,从而实现虚拟中药材的构建。结果: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构建了白术、泽泻、草乌等20多种根茎类药材的实体三维模型。结论:逆向建模技术直观、简便,可用于虚拟中药材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质量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产地采收,加工不当,致使药物气味散失;二是伪品的出现,影响疗效;三是炮制、贮藏、保管不当及饮片调配工艺从简而影响中药材饮片质量。1采收、加工质量差1.1不因时节采收:中药植物药的采收,须根据其...  相似文献   

12.
中药产地加工规范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产地加工是指药材采收后进行挑选、冲洗、粗切、浸漂、蒸煮、发汗、熏烤、干燥等初步加工过程.药材采收后会发生细胞缩水、破裂、变性、酶解、后熟、干燥等变化,通过产地加工不但可以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还可以杀青灭活、减毒、干燥,提高药材质量,利于包装、运输、储存等.在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中,需要进行初加工者约占70%.目前,由初加工环节引发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屡见不鲜[1].因此,中药材的质量高低,除了受到其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外,与产地加工方法是否适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开展中药产地加工规范化的研究是保障中药质量的源头环节.为了总结经验,促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深入推广实施,笔者对近10年来国内有关中药产地加工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剂的质量,科学合理的产地初加工方法至关重要。中药材原植物在采收后会发生细胞缩水、破裂、变性、酶解、后熟、干燥等变化,应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洁净、除去非药用部位、干燥等产地初加工,以防止其霉变虫蛀,便于储存运输,保障中药材质量。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在中药产业链中处于中药材前期生产和后期中药成品加工的中间环节,也是中药材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最后工序,同时又是后期炮制、制剂等环节的预处理阶段。然而,目前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研究普遍存在研究力度不够,相关可查阅的文献较少等问题。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一般原则、常用方法及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简述,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相应的看法,以期为制定规范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标准、加强产地初加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炮制对中药材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忠亲 《中药材》2000,23(3):180-183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疗效,降低毒性.中药疗效的高低受中药材质量好坏的影响,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多采用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或某一成分的含量,中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一部增加了浸出物含量测定来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其药材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 中药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变化,变化之快慢,程度之大小,又取决于贮藏时间的长短和贮藏的环境条件,但目前对中药材贮藏过程中质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较少,在中药贮藏保管过程中多凭借经验在进行,没有可靠的质控方法,中药材与饮片也没有明确的有效期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中药材贮藏保管及其质量变化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发现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采收加工到贮藏保管,质量随药材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变化,采用正确的采收加工方法,进行良好的贮藏保管,建立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提高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保证临床药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基地选址、基地环境及监测技术,野生抚育等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产地加工技术,包装、贮运技术,病虫害预测技术,农业及物理防治技术,应用天敌昆虫、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等综合防治技术,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及限量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质量控制技术。为我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北中医》2015,(3):399
中药为多成分制剂、未知成分多,在现有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确保中药质量难度很大。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比较落后,存在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中药材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中药材需求量日益增加、中药材种植水平落后导致部分中药材供不应求;中药材重茬种植问题;中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中药材采收不规范;中药材质量标准要求多年不变等问题。加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科学研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政策支持;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从11个省份收集到12种共525批中药材,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Pb,Cd,As,Hg,Cu 5种重金属元素和各种中药材指标性成分测定方法,分别对525批中药材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和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检测,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和单一中药材指标性成分与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类及根茎类中药材中Pb,As,Cu,Cd这4种金属元素之间相互呈显著正相关,全草类中药材中Pb,As,Cu,Hg这4种金属元素之间相互呈显著正相关,而以女贞子为例的果实类中药材和以侧柏叶为例的叶类中药材中只有3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Cu和Pb之间存在负相关,说明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和全草类中药材中重金属元素的协同效应要高于果实类和叶类中药材。丹参的指标性成分丹参酮类与重金属As,Hg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推测与丹参中丹参酮类成分和As离子生成配合物有关,具体的金属配合物发挥作用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药现代化必须从中药生产的源头抓起,笔者认为,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中药材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中药材的质量对中药的科研、临床应用、中药制剂生产和中药的国际贸易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应从种植采收、收购、加工炮制、供应销售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材的采收、产地加工环节对其质量的影响,提高中药材质量。方法实际调查、查阅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中药材的采收、产地加工环节对其质量影响较大。结论提高中药材质量必须从采收、加工环节抓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