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楼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大鼠M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楼治疗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内NF-κBp65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重楼能明显抑制肾小球NF-κB活化(P〈0.05)及ColⅣ分泌(P〈0.01);两治疗组的NF-κB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以上指标两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F-κB的活化参与了MN的肾小球的病理损害过程,重楼对M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PDTC干预组(DP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第8周末,收集24h尿液,检测各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处死大鼠后收集肾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组织NF-κB、ICAM-1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NC组相比,DM组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P组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NF-κB、ICAM1和VEGF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DP组肾组织NF-κB、ICAM-1和VEGF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组织局部表达的ICAM-1和VEGF可能通过NF-κB途径参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C)与造模组,制作糖尿病模型分为模型组(DM)与维甲酸治疗组(DM+atRA)。于模型成型后分别于第8、12周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U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重/体重。肾脏病理及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组织Ⅳ、Ⅲ型胶原表达。结果:维甲酸组肾重/体重、Ualb、Ccr较同时期模型组下降(P<0.05),且12周大鼠肾组织细胞外基质(ECM)重要成分ColⅣ表达(5.75±0.41)、ColⅢ表达(4.98±1.37)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病理观察维甲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减轻,足突融合改善,系膜基质增生缓解,基底膜厚度变薄,减轻了肾脏病理损害。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理损伤,减少细胞外胶原基质积聚,延缓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和肾小球病理改变,观察来氟米特治疗后对Hs-CRP的变化和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来氟米特干预组(LEF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来氟米特对LEF组进行治疗性灌胃。12周后留取尿液测量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留取血标本测血糖(Glu)、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s-CRP;肾脏标本测肾脏重量,部分肾组织行HE和PAS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显微图像摄影系统采图后应用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平均面积及肾小球平均体积。结果:12周末DM组大鼠与C组大鼠比较,DM组大鼠体重(BW)增长缓慢或体重明显下降,LEF治疗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但较DM组体重增加,肾重指数(KI)、GLU、Scr、BUN、Hs-CRP及24h U-T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LEF组大鼠与C组大鼠比较GLU、KI、Scr、BUN、Hs-CRP、24h U-TP虽然仍明显增高(P〈0.05或P〈0.01),除GLU外其余指标与DM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24h U-TP(r=0.838,P〈0.01)、Scr(r=0.732,P〈0.01)、BUN(r=0.772,P〈0.01),KI(r=0.869,P〈0.01),提示Hs-CRP与Scr、BUN、KI及24h U-TP呈显著正相关,图像分析显示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平均面积及平均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LEF组较DM组明显减轻。结论:血清Hs-CRP的水平与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一致,来氟米特可以通过减低血清Hs-CRP的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的保护作用并初探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治疗组(AcSDKP+UUO),每组各6只。于造模第14天处死大鼠,取其梗阻侧肾脏组织行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评价肾小管变性程度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肾脏组织MCP-1、ED-1及NF-κB蛋白表达,RT-PCR检测MC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大鼠肾脏肾小管变性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严重,AcSDKP治疗后可明显改善UUO组大鼠肾小管变性和间质纤维化(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CP-1、ED-1及NF-κB的蛋白表达UUO组和治疗组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但治疗组较UUO组明显减少(P〈0.05);AcSDKP治疗组MCP-1 mRNA及NF-κB蛋白质的表达均显著弱于UUO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DKP通过抑制NF-κB激活并进一步减少下游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以达到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整合素α3β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整合素α3β1的表达及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6只)、糖尿病模型组(DM组,8只)、氯沙坦治疗组(DL组,8只,10mg·kg^-1·d^-1灌胃)和黄芪治疗组(DA组,8只,5ml@kg^-1·d^-1灌胃)。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体重、肾重/体重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整合素0.3B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肾重/体重、UAER、肾小球面积及肾小球容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体重明显减轻(P〈0.01);黄芪治疗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体重有所增加(P〈0.01),余指标均有所降低(P〈0.01或P〈0.05)。糖尿病模型组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黄芪治疗组其表达有所升高(P〈0.01)。结论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上调肾小球整合素α3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肾衰泻浊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骨桥蛋白(OPN)、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肾衰泻浊丸低、中、高剂量组。在不同的时间点(14、21、28d)检测每组4只实验大鼠治疗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变化。观察梗阻侧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的NF-κB、HGF及OPN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OP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NF-κB、OPN表达显著升高,HGF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BUN、Scr水平、NF-κB、OPN表达均显著降低,HGF表达均有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UUO大鼠血BUN、Scr水平,减轻肾间质损伤,明显下调肾组织中NF-κB和OPN的表达、上调HGF的表达,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通过改善肾功能、抑制NF-κB、OPN的表达、诱导HGF的高表达,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核因子NF-κB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治疗组(DM)及舒洛地特治疗组( DMS).非糖尿病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12周后杀检,测定血糖、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胆固醇;免疫比浊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和结构,计算平均肾小球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CP-1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NF-κB活性.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及DMS组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均显著升高(均P< 0.01);DMS组与DM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DM组及DMS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显著升高(均P<0.01).与DM组比较,DMS组血肌酐[(39.1±0.88) μmol/L比(41.0±2.16) μmol/L,P<0.05]、尿素氮[(9.12±1.06) mmol/L比(9.87±0.19) mmol/L,P<0.05]、24h尿白蛋白[(19.92±0.96) mg/24 h比(25.99±0.52) mg/24 h,P< 0.01]均显著降低.与NC组比较,DM组平均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加[(7.47±1.11)×105 μm3比(4.22±1.09)×105μm3,P< 0.01];DMS组平均肾小球体积[(6.64±0.71 )×105 μm3,P<0.05]较DM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MCP-1表达显著升高[( 12.17±1.94 )/HPF比(1.19±0.70)/HPF,P<0.01];与DM组比较,DMS组肾组织MCP-1表达[(9.22±1.61 )/HPF,P<0.01]显著降低,但仍高于NC组(P<0.01).与NC组相比,DM组肾组织NF-κB活性显著升高[(0.89±0.07)比(0.24±0.03),P<0.01];与DM比较,DMS组肾组织NF-κB活性[(0.27±0.01),P<0.01]显著降低,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防治作用,抑制NF-κB活性及MCP-1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kB)的表达变化及其关系.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肾缺血再灌注后24 h切取肾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LR4蛋自及NF-κB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 采用半定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肾组织中TLR4、NF-κB的mRNA水平表达变化.结果:TLR4蛋白在S组大鼠肾小管细胞中有少量表达,在I/R组24 h后肾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65蛋白在S组大鼠肾小管细胞胞浆和少量胞核中有表达.在I/R组24 h后肾小管细胞胞浆和胞核均可见NF-κB P65明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和NF-κB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I/R组中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均较S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肾缺血冉灌注损伤后,肾组织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明显上调,且有明显的相关性.TLR4有可能通过激活NF-κB继而引起下游的炎症因子募集,介导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对大鼠内毒素型急性肺损伤(Au)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 腹腔内注射+气管内给内毒素复制大鼠ALI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预处理组NF-κB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实验组高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可减轻大鼠细胞的NF-κB表达,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黄芪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黄芪干预组。12周周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COX-2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大鼠COX-2和NF-κB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黄芪干预组大鼠肾组织COX-2和NF-κB的基因及蛋白表达较糖尿病肾病组下调(均P〈0.01)。结论:COX-2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COX-2的表达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依那普利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3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渴络欣组(DM+K)、依那普利组(DM+E)及渴络欣与依那普利联合给药组(DM+K+E)。8周后,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和肾功能变化,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细胞膜、细胞质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KC表达水平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各给药组均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P〈0.01),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P〈0.01)。(2)对糖尿病肾组织MDA含量增加及SOD、CAT与GSH-PX活性降低的改善作用,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P〈0.01);对糖尿病肾组织细胞膜PKC活性增加及细胞质PKC活性降低的改善作用,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3)糖尿病模型组肾组织TGF-β1、PKC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给药组上述指标与DM组比较,则有明显的降低(P〈0.01),联合组优于单药组(P〈0.05,P〈0.01)。结论:渴络欣与依那普利联合给药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肾组织氧化应激增加及PKC、TGF-β1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羊踯躅根对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羊踯躅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方法复制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和羊踯躅根治疗组。分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检测和肾组织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IκB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模型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增加,出现异常肾组织学改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IκBmRNA降解减少,NF-κB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羊踯躅根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表达对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氯沙坦组、益肾胶囊组,每组10只。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右肾切除的大鼠制备DN模型。氯沙坦组灌胃氯沙坦钾20mg·kg-1.d-1,益肾胶囊组灌胃益肾胶囊625mg·kg-1.d-1,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蒸镏水灌胃,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12周末,DN模型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肾胶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NF-κ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N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下调DN大鼠肾脏组织NF-κB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反应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炎症反应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洛沙坦治疗组(DL)。链脲菌素(STZ)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洛沙坦治疗组在大鼠建立糖尿病同时即开始以洛沙坦(20mg·kg·d^-1)灌胃治疗。分别于2周和12周杀鼠,观察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指数、尿蛋白量(24h)、Scr、Ccr以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小球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neph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改变;免疫印迹观察肾组织nephrin、VEGF表达的改变。结果 (1)DL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尿蛋白量(24h)、Ccr则均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病理改变程度也比DM组轻。(2)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显示,DM组和DL组肾小球ICAM-1、CD45、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DL组ICAM-1、CD45、VEGF表达均低于DM组;DM组和DL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表达低于对照组;DL组肾小球nephrin表达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洛沙坦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白细胞浸润、炎症反应及减轻足细胞损伤,达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复方肾炎片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肾炎片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设糖尿病非治疗组(DM组)、糖尿病复方肾炎片治疗组(DM-D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8只大鼠。予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在DM-D组中,予复方肾炎片6.75g/kg灌胃,持续8周。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肾重、24h尿蛋白、血肌酐、血糖等系列化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1)DM-D组血肌酐、血脂、24h尿蛋白低于DM组(P〈0.05)。肾脏重量也较DM组减少(P〈0.05),治疗期间DM-D组血糖水平较DM组略低。(2)光镜下可见DM-D组系膜区面积及肾小球硬化较DM组减少(P〈0.01)。(3)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切片DM-D组较DM组肾脏损害明显改善。(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复方肾炎片治疗组CTGF、TGF-β表达较DM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复方肾炎片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脏损害,机制可能与其纠正体内及细胞代谢异常,降低TGF-β1、CTGF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和尿液AQP2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关系及泽黄颗粒防治DN效应机制。方法: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STZ诱导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泽黄颗粒治疗组(Z组)和格列吡嗪对照组(G组),正常对照组(N组)。于实验第12周末检测BG、HbA1c、Ccr、UA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运用Western-Blot、Real-Time PCR法检测肾脏AQP2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并检测尿液内AQP2浓度的变化。结果:与DM组相比,Z组大鼠BG、HbA1c、UAER、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肾脏AQP2蛋白、AQP2 mRNA表达和尿液内AQP2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Ccr明显升高(P〈0.01)。与G组相比,Z组大鼠全血黏度、TG、TC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泽黄颗粒可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和尿液AQP2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调节水液代谢的机制和防治DN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的表达情况,及辛伐他汀对LDLr表达的影响,探讨LDLr在脂质导致肾病大鼠肾脏损害过程中的作用及他汀类药物肾脏保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12周后收集标本,光镜观察肾小球硬化情况,酶比色法和油红染色法检测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肾组织LDLr、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P〈0.0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肾组织LDLr、SREBP-2蛋白表达上调与肾组织胆固醇酯(C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均〈0.01)。治疗组肾小球硬化明显减轻(P〈0.01),LDLr、SREBP-2 mRNA和蛋白表达、肾组织内胆固醇含量均较模型组低(分别P〈0.05或P〈0.01)。结论: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肾组织内SREBP-2、LDLr表达明显上调,脂质可能通过过度表达的LDLr途径在肾组织内沉积,加重肾小球硬化;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LDLr途径,减少脂质在肾脏组织内沉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的调节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该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NFκB及单核/巨噬细胞(ED-1)的表达水平。结果 (1)高糖高脂饮食加低剂量STZ使大鼠血糖升高(22.48±6.54 vs 4.71±0.34,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继续喂养6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血胰岛素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肾重/体重增加等特征。(2)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ED-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厄贝沙坦治疗6周后,NF-κB活性降低(5.10±1.80 vs 8.45±1.09,P<0.01),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功能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损害得以改善。结论 (1)通过饮食加小剂量STZ的方法,成功复制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该模型在6周后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改变。(2)上述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厄贝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减少肾组织中激活的NF-κB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只.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A组)和丙泊酚(B组)的大鼠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凋亡的心肌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1),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泊酚具有明显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丙泊酚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过度表达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