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30例(单纯性囊肿18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例)卵巢囊肿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卵巢囊肿介入治疗,然后用针刺连续治疗1~3个月。结果:30例卵巢囊肿介入治疗后3个月,25例囊肿消失,2例穿刺后囊肿缩小1/2以上,2例囊肿直径缩小1/2~1/3,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治疗有效率96.67%。结论:针刺结合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疗效确切、安全、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卵巢囊肿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卵巢囊肿是女性不可忽视的疾病,应注意及时发现、及早治疗,目前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较多,超声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你知道卵巢囊肿形成的原因吗?是否了解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优点有哪些?请认真阅读文章,关注卵巢囊肿,提高女性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引导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研究。方法:36例卵巢囊肿(1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22例单纯性囊肿)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治疗。结果:36例卵巢囊肿,15例一次穿刺后消失,13例行二次穿刺后消失,5例两次穿刺后囊肿缩小1/2以上,3例复发。治疗有效率91.67%(33/36)。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快速简便,可重复进行,是卵巢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卵巢囊肿病历,在彩超引导下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穿刺抽吸囊液后,无水乙醇1/3囊液量注入囊腔固定,6个月后复查彩超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囊液检查均为未见癌细胞。324例痊愈率81.5%、显效率11.1%、有效率3.7%、无效率3.7%,总有效率为96.3%。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创伤小、安全无痛苦、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且并发症少、疗效满意,为良性卵巢囊肿的微创治疗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疾病特点,评价彩超引导无水酒精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本院诊治的11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疾病患者,患者知情同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彩超引导无水酒精介入治疗手段,予以对照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相似文献   

6.
卵巢囊肿为妇科常见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介入治疗因其能在创伤极小的情况下达到诊断和治疗卵巢囊肿的目的 ,故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日趋普及.但介入治疗不能去除卵巢囊肿的囊壁,其主要适用于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和巧克力囊肿等良性病变.为使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优势,需在超声引导下严格选择适应症,同时选择最佳的进针路径及硬化剂,以期减少对相邻腹腔脏器的损害,达到真正的微创标准,但术后还需药物辅助治疗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63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给予开腹囊肿切除术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A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应用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其优势明显,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肌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子宫肌瘤病因的探索愈加深入,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亦得到长足的发展,使肌瘤患者免疫手术之苦而治愈肌瘤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测定3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的FSH、E2、LH、P、T水平,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3组病例在术后1月均出现E2下降,FSH、LH增高现象,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介入组的FSH、LH、E2与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介入组的疗效稍差于腹腔镜及开腹组,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相似,介入治疗组对卵巢近期功能的损害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120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设立相应对照组,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介入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达到90%,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好于传统治疗.用介入治疗和传统常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具有一定困难和风险的,只有熟练掌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介入治疗己成为除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治疗手段外的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从2003年1月~2006年7月,开展肿瘤患者的介入治疗52例,现将介入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才红霞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143-143,145
目的研究血管介入治疗在晚期卵巢癌与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70例宫颈癌患者,30例进行术前介入治疗,40例进行先期手术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阳性率、肿瘤缩小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6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15例进行手术前介入治疗,53例进行先期的手术治疗,对这类患者在治疗之后CA125值变化、腹水情况、肿瘤缩小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生存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0.44%;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先期手术患者(P〈0.05);先期手术患者比淋巴结阳性率要高,但是将二者进行比较,在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13%,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先期手术患者(P〈0.05);CA125值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降低;腹水量与先期手术患者相比要少,但是这两者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先期手术患者相比在手术之前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3、5年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差异上并不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体积的缩小、手术时间的缩短、术中出血量的减少等方面术前介入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作用于腹水量的减少,存活时间的延长,淋巴结阳性率的降低等方面则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传统上常选用手术切除,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卵巢囊肿已有取代手术治疗的趋势[1-3].2005年8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卵巢囊肿患者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行卵巢囊肿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卵巢囊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阴道B超引导下行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术后随访1个月,治疗组的血清雌二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引导下行卵巢囊肿介入治疗比较微创,同时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介入治疗为晚期肝癌及无法手术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影响介入治疗能否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介入术后的疗效也很重要,现将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同意加入神经介入治疗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神经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37例患者神经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应用DSA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情况均降低80%以上,脑瘤患者微弹簧圈完全闭塞。4例并发症以皮下血胀、过度灌注综合征、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为主,治疗后好转,术后患者未发生继发性出血和脑梗死等。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情况降低40%-50%左右,并发症9例以脑水肿、吞咽困难、昏迷、神经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为主。两组疗效相比研究组显然更具优势,且研究组患者复发次数明显较少,身体处于良好功能状态。结论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安全高效,对于提升患者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福音。  相似文献   

17.
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性治疗中的特殊心理状态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每位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手术的期待、恐惧,害怕术中疼痛和危险,术后留有后遗症,经济问题等为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根据存在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任何症状,至症状明显时已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全身化疗副作用大,疗效差。目前,介入治疗己成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无痛苦、用药剂量大、副作用小、效果好等优点,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我院自1996—2002年对103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3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男88例,女15例,年龄为45~71岁,平均年龄为49.6岁。行介入治疗3次者82例,介入治疗2次者15例,介入治疗1次者6例。主要介入用药为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免疫制剂、40%碘化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DSA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介人治疗均顺利,无死亡及穿刺口血肿、感染。随访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结论介入治疗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郭朝阳 《现代保健》2008,(36):94-95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分别经桡动脉(12例)和股动脉(8例)途径完成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PCI,并观察不同入路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随诊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12例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仅1例患者因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91.1%,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0.1±16)min比(57.8±21.2)min和造影剂(208±35)ml比(201±32)ml,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1%)。临床随访6个月,无1例死亡,随访期间总MACE发生率桡动脉组为2.3%,股动脉组患者为3.6%,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而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