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磁共振人工智能脑分割软件精准定位并测量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脑区的体积变化规律,为疾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66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上海联影1.43T uMR586磁共振扫描头颅,并采用人工智能脑分割软件测量各脑区体积的变化规律。结果 全脑、白质、外侧颞叶区、枕叶区、扣带回区、岛叶区和小脑体积及百分比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灰质、内侧颞叶区、额叶区、顶叶区和皮层下灰质区体积及百分比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脑室区体积及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t分别=5.97、5.00、10.32、7.64、5.97;5.66、4.96、4.52、4.75、4.32、-20.32、-7.62,P均<0.05)。常规MRI未见明显脑萎缩表现。进一步发现,内侧颞叶区的海马体、海马旁回和内嗅皮质体积及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参考范围(t分别=6.63、5.00、5.12;5.65、5.23、5.29,P均<0.05),而杏仁核、梭状回和颞极体积及百分比在正常参考范围。额叶区、顶叶区和皮层下灰质区在亚区各部分体积及百分均在正常参考范围。脑室区的侧脑室和第三脑室体积及百分比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患者功能性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脑小血管病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受试者1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采用磁共振平扫及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平均弥散系数(ADC )和各向异性值(FA )以及脑内微出血数目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MMSE、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1)。观察组额颞叶、顶叶、基底节区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内微出血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小血管患者脑内微出血数目及额颞叶 FA、DCaverage值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额颞叶白质损伤程度以及微出血数目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能力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小血管病患者59 例,分为跌倒组 27 例、非跌倒组 32 例。运用神经心理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TUG)、简明运动试验(SPPB)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运动功能评价。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比较 CSVD患者总体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CSVD患者SPPB评分与注意/执行 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59例患者的总体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均存在减退。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入组患者 MMSE、MoCA总分与BBS评分及SPPB评分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SVD患者SPPB评分与注 意功能相关。结论:CSVD患者跌倒组步态与认知功能的障碍程度更严重,且步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严 重程度相关,CSVD患者注意功能下降与其运动功能减退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ND)的相关性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蒙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入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以患者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VCIND组与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 function,NCI)组。比较VCIND组与NCI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MRI检查结果,分析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总结其防治措施。结果 VCIND组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比例显著高于NCI组(P<0.01)。VCIND组MoCA评分(27.61±3.57)分,MMSE评分(13.43±1.79)分,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平均数量(323.70±11.96)个;NCI组MoCA评分(18.57±4.62)分,MMSE评分(23.74±4.25)分,LI平均数量(140.14±5.29)个。VCIND组患者MoCA评分、左侧尾状核与左侧丘脑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LI病灶数量、WML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CI组,但MMSE评分显著低于NCI组(P<0.01)。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脑小血管病患者MoCA评分与左侧丘脑ADC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VCIND的风险较高,且其MRI表现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左侧丘脑ADC值较高,提示临床应积极控制患者血糖与血压以阻止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20例脑小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并统计临床总有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MOCA疗效观察组总有效43例(71.67%),MMSE疗效观察组总有效36例(6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尼莫地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尿酸(UA)、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脑小血管病患者100例,采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46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54例),并选择5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UA、Hcy水平,分析血清UA、Hcy与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的血清UA、Hcy水平明显升高,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UA、Hcy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r=-0.319、-0.437,P<0.05),血清UA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记忆、语言均呈负相关(P<0.05),与注意力、抽象能力、定向力无关(P>0.05),血清Hcy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抽象能力均呈负相关(P<0.05),与命名、记忆、语言、定向力无关(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UA、Hcy水平明显升高,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脑小血管病的患者9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45例)及认知功能障碍组(5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统计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的文化程度较低,差别有显著性(P<0.01)。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高血压患病率(81. 1%)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62.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率(28.3%)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8.9%),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小血管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P<0. 05)。结论文化程度高是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而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尼莫地平片结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分析组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76例CSV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接受尼莫地平和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χ2=4.659,P=0.031);两组MoCA与MMS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联合银杏叶片可以有效改善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事件相关电位 P300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指征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 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 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 P300,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 BSSD)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 RSPM)评价认知功能 , 采用 MRI技术测定脑叶和海马体积. 结果①血管性痴呆组 P300峰潜伏时( 435.57± 89.95) ms较脑梗死组( 367.77± 29.14) ms和正常对照组( 341.90± 29.27) ms明显延长( F=5.16, P< 0.01).②血管性痴呆患者 P300峰潜伏时与 MMSE, BSSD评分呈负相关( r=- 0.87,- 0.89, t=6.89,7.05, P< 0.01).③血管性痴呆组额叶和颞叶体积 [(15.19± 1.51)%, (4.57± 0.51)% ]比正常对照组 [(16.72± 1.46)%, (4.92± 0.50)% ]显著较小( T=2.85, P< 0.01; T=2.21,P< 0.05).④ 血管性痴呆患者 P300峰潜伏时与额叶和颞叶体积呈负相关( r=- 0.56,- 0.62, t=5.53,6.65, P< 0.01). 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 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反映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病理改变,客观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钴胺协同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观察组(n=33),分别行单一尼膜同片、甲钴胺联合尼膜同片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协同尼膜同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S-100β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与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N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9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接诊的141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将术后7天MMSE评分<26分和(或)MoCA评分<26分患者归为PND组(33例),其余为认知功能正常组(10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3天、7天检测血清HIF-1α,S-100β蛋白、BDNF水平以及rSO2。分析HIF-1α,S-100β蛋白、BDNF,rSO2与MMSE评分、MoCA评分相关性。结果 PND组年龄大于认知功能正常组(t=3.106,P<0.05),初中文化程度比例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χ2=10.51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ND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围术期间MMSE评分、MoCA评分、BDNF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变化趋势(F=8.005~13.054,均P<0.001),血清HIF-1α,S-100β蛋白水平、rSO2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F=7.882~17.154,P<0.001)。PND组术后1天、3天、7天 MMSE评分、MoCA评分、BDNF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F=12.54~18.094,均P<0.05),血清HIF-1α,S-100β蛋白水平、rSO2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F=15.346~25.134,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HIF-1α,S-100β蛋白水平、rSO2与MoCA评分、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MoCA:r= -0.506~ -0.563,MMSE:r=-0.532~-0.601,均P<0.001),BDNF水平与MoCA评分、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r=0.597,0.534,均P<0.001)。联合HIF-1α,S-100β蛋白、BDNF,rSO2诊断老年全身麻醉患者围术期PN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高于单独诊断的0.709,0.717,0.718和0.705(P<0.05)。结论 老年全身麻醉手术围术期血清HIF-1α,S-100β蛋白水平、rSO2升高,BDNF水平降低与认知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老年全身麻醉术后PND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银脑通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PS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联合组,各43例。2组均给予PSCI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灯银脑通治疗。2组均治疗12周。 在治疗前、治疗后12 周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 估患者的认知状态;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检测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联合组在治疗前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和hs-CRP水平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同 组治疗前(均 P<0.05),hs-CRP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 P<0.05);联合组的 MoCA 评分、MMSE 评分和 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银脑通可能有助于促进 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iPSCI)患者大脑静息态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方法 招募iPSCI患者21例,设为iPSCI组,另招募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例,设为对照(HC)组。采集2组受试者的3D-T1结构数据和静息态脑功能数据,利用图论法分析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对2组受试者各脑区的度中心性(DC)、中介中心性(BC)和全局拓扑属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并对发生显著变化的拓扑属性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 iPSCI组的DC较HC组显著增高的脑区有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丘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HC组显著降低的脑区有左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左侧角回、左侧尾状核、右侧尾状核、左侧豆状壳核、左侧颞横回、左侧颞上回和左侧颞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CI组的BC较HC组显著增高的脑区有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楔叶和右侧楔前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HC组显著降低的脑区有左侧尾状核、左侧颞极:颞上回、左侧颞下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比较,iPSCI组的最短路径长度(Lp)和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λ)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标准化聚类系数(γ)和小世界指数(σ)的AUC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中央沟盖、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尾状核、左侧颞横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极的DC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中等正相关(r>0.4,P<0.05);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极的BC与MoCA评分和MMSE评分呈中等正相关(r>0.4,P<0.05)。 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与语言相关的脑区和尾状核节点属性的下降密切相关。额叶、海马、丘脑、纹状体和默认网络拓扑属性的重构可能是iPSCI后自我修复机制引起的。虽然iPSCI患者的脑功能网络仍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尚处于低效能、高成本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认知抑郁情绪障碍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体负担的相关性。方法:172例轻型卒中患者 纳入研究,根据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结果采用CSVD总负担评分方法评分并分组;分析各组影像学特征;3个 月后随访,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D17)评分分别评定患者 的认知水平和抑郁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 CSVD 总负担评分,纳入轻度组 37 例,中度组 101例,重度组34例。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比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 高(均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和延迟记忆得分较低(均P< 0.05),重度组记忆和语言得分较低(均 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的 HAMD 评分较高(均 P< 0.05)。CSVD总负担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12,P<0.05),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314, P<0.05);HAMD评分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18,P<0.05)。结论:CSVD患者的CSVD总负担评 分越高,认知抑郁情绪障碍越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体积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照组14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16例,由主治医师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具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筛查:完成ADL总体衰退量表和Hachinski缺血指数评定排除血管性痴呆,SAS及SDS,HAMA及HAMD排除焦虑及抑郁;对MCI患者及正常老年人进行MRI检查。采用西门子Trio-Ti 3.0T MRI成像系统,运用IBASPM软件系统,用MRI三维测量法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比较2组海马体积变化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左侧海马体积、右侧海马体积及总海马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3组海马体积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812,P<0.01;r=0.839,P<0.01;r=0.852,P<0.01)。结论:海马体积萎缩的MRI定量测定有助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海马体积萎缩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海马、内嗅皮质体积,探讨MRI测量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对诊断MCI及A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住院及门诊体检者中筛选MCI者42例(MCI组),阿尔茨海默病(AD)者38例(AD组),认知功能正常(NC)者42例(NC组),进行一般情况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应用MRI测量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并分析其与简易智力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CI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分别为(6.29±1.13) cm3和(2.71 ±0.51) cm3;显著小于NC组的(7.01 ±0.92)cm3和(3.12±0.34) cm3(P均<0.05),AD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分别为(5.10±1.07) cm3和(2.09±0.68)cm3,与NC组相比明显减小(P均<0.01),和MCI组相比AD组海马、内嗅皮质体积明显缩小(P均<0.01).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正相关(r =0.770,P<0.01),内嗅皮质体积与MMSE正相关(r=0.811,P<0.01),海马体积与MoCA评分正相关(r=0.810,P<0.01),内嗅皮质体积与MoCA正相关(r=0.842,P<0.01).结论 内嗅皮质和海马体积萎缩与认知障碍和AD密切相关,MRI测量内嗅皮质和海马体积对MCI与A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在脑小血管病(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103例SV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应用MoCA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总分为18.20±3.42,MMSE总分为25.53±2.91,两结果之间具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531(P<0.05)。(3)两组之间相比较,除注意子项外,MoCA量表其余子项目及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而MMSE量表只有总分、记忆子项及回忆子项有统计学差异。(4)应用最大约登指数确定MoCA量表识别SVD所致认知障碍的最佳截断值为22/23分,此时MoCA量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和95.1%。结论 MoCA量表在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最佳截断值为22/23分。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87-1888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治疗。采用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的6.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吡拉西坦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尤其是与默认网络系统的功能连接模式的异常情况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5例为病例组,健康老年人1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静息态fMRI,选择左、右两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分别与全脑做相关分析,获得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的脑功能连接激活图,观察其左右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模式。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海马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主要包括扣带回、额叶(上、中、下回)、顶下小叶、颞上回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小脑后叶、枕叶、颞叶内侧、楔前叶、距状沟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功能连接模式存在异常,相关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引起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减弱的原因之一,而功能连接增强提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相应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