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5在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完成。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卡巴胆碱治疗组20只、肠部分缺血再灌注组20只、假手术对照组5只。卡巴胆碱治疗组在部分阻断肠系膜上动脉2h后肠内注射卡巴胆碱30mg/kg。肠部分缺血再灌注组用自制血流阻断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50%,4h后恢复灌流。假手术对照组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各组分别于阻断前及阻断后2,4,8h,1,2,3d测定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实验兔40只,卡巴胆碱治疗组18只、肠部分缺血再灌注组17只、假手术对照组5只。①家兔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明显升高。②肠内注射卡巴胆碱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在术后1d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含量在阻断4及8h显著降低,与肠部分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显著。③肠缺血再灌注组与卡巴胆碱治疗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0含量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卡巴胆碱能明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和释放,而对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甚微。表明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schemiaandReperfusion,I/R)损伤家兔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耳缘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麻醉,用自制血流阻断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SMA)50%,4h后恢复灌流。随机分为卡巴胆碱组、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卡巴胆碱组在部分阻断SMA2h后肠内注射卡巴胆碱(30mg/kg)。各组分别于阻断前及阻断后2,4,6,8h,1,3d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且于阻断后2,6h,1,3d处死动物取回肠组织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α及IL-6含量明显升高;肠内注射卡巴胆碱后,血浆TNF-α含量在术后1d显著降低,IL-6含量在阻断4,6及8h显著降低,与肠部分I/R组相比差别显著;卡巴胆碱组在术后1d肠组织病理学损害较肠部分I/R组明显减轻。结论:卡巴胆碱能明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肠部分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损伤家兔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耳缘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麻醉,用自制血流阻断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SMA)50%,4h后恢复灌流。随机分为卡巴胆碱组、肠部分I/R组、假手术对照组。卡巴胆碱组在部分阻断SMA2h后肠内注射卡巴胆碱(30mg/kg)。各组分别于阻断前及阻断后2,4,6,8h,1,3d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且于阻断后2,6h,1,3d处死动物取回肠组织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a及IL-6含量明显升高;肠内注射卡巴胆碱后,血浆TNF-a含量在术后1d显著降低,IL-6含量在阻断4,6及8h显著降低,与肠部分I/R组相比差别显著;卡巴胆碱组在术后1d肠组织病理学损害较肠部分I/R组明显减轻。结论:卡巴胆碱能明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肠道部分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肠内注射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 ,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 ,动脉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 (SMAO) ,1h后松夹恢复灌流。大鼠随机分为预防、治疗和对照 3组 ,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夹闭后 30 m in和再灌后 30 min肠内注射卡巴胆碱 (0 .1mg/ kg,稀释至 1ml生理盐水中 )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夹闭后 1.0、2 .5和 6 .0 h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皮质醇含量。结果 治疗组及预防组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IL 10和皮质醇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卡巴胆碱肠道给药能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全身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而对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及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轻微 ,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拟胆碱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肠缺血1h组、肠缺血1h后再灌注1h和2h组、卡巴胆碱 肠缺血1h组及卡巴胆碱 肠缺血1h后再灌注2h组。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肠缺血前10min经肠袋给予卡巴胆碱。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白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肠缺血1h,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再灌注后上述指标均呈反向变化;卡巴胆碱可抑制肠缺血引起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增加,但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率。外周血白细胞中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在肠缺血1h时均增加,但再灌注后2h,IL-10、IL-4和γ干扰素(IFN-7)表达则明显减少,与TNF—α表达明显增加的趋势相反;卡巴胆碱可改善这一变化。结论卡巴胆碱能减少肠缺血时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肠缺血-再灌注时外周血白细胞中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在防治失控炎症反应、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肝移植以及广泛的肝叶切除等手术常见的病理过程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表明,外源性碱性磷酸酶能通过对内毒素的脱磷酸作用而减轻其毒性作用。 目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牛肠碱性磷酸酶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11在南方医院消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SD大鼠72只,用于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将72只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①假手术组打开腹腔,不阻断肝脏供血。②生理盐水组阻断入肝血流20min,在再灌注前5min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③牛肠碱性磷酸酶预处理组阻断入肝血流20min,再灌注前5min从尾静脉注射牛肠碱性磷酸酶0、5U/g。 主要观察指标:3组大鼠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3,6,12h各时点分别取6只,分别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检测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①生理盐水组及牛肠碱性磷酸酶预处理组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再灌注后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点牛肠碱性磷酸酶预处理组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也轻于生理盐水组。 结论:牛肠碱性磷酸酶能减少血清内毒素含量,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的浸润活化,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肺及血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以及辅酶Q10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2在滨州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和免疫学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学科三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90~39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肠缺血再灌注组,辅酶Q10处理组(缺血再灌注 辅酶Q10),每组10只。②实验方法: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钝性分离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假手术组不作其他处理;肠缺血再灌注组再灌前30min时经股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kg;辅酶Q10处理组再灌前30min时经股静脉注入辅酶Q1010mg/kg。③实验评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动物血液、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肺泡灌洗液沉渣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假手术组肺组织无病理改变;肠缺血再灌注组肺间质明显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少量的出血和纤维蛋白渗出;辅酶Q10处理组肺间质轻度水肿,少量的中性粒细胞。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多形核细胞分类肠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辅酶Q10处理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各组动物血液、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肠缺血再灌注组血液、肺组织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肠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辅酶Q10处理组血液、肺组织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在血液中显著降低(P<0.05);而在肺组织匀浆中含量未见显著降低(P>0.05);在肺泡灌洗液中含量亦未见显著降低(P>0.05)。结论:辅酶Q10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炎性因子的释放,对大鼠肠缺血再灌后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动脉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SMAO),1h后松夹恢复灌流。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量分为预防、治疗和对照3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夹闭后30min和再灌注后30min肌肉注射卡巴胆碱(0.1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未夹闭前(0h)和夹闭后1h,2.5h和6h测定血浆中TNF-α、IL-10和皮质醇含量。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α、IL-10和皮质醇含量均明显升高。肌肉注射卡巴胆碱后,治疗组及预防组血浆TNF-α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同时预防组TNF-α含量在1h和6h点低于治疗组(P均<0.05);3组动物之间血浆IL-10和皮质醇含量在夹闭后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卡巴胆碱能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对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影响轻微,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流动物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流动物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肠组织和白细胞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检测肠缺血再灌流大鼠和肠部分缺血再灌流兔伤后脏器功能指标、白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和血浆、肠组织TNFα含量。结果卡巴胆碱治疗组大鼠再灌流2h后血浆ALT、BUN和CK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中TNFα表达下调,IFN、IL4和IL10表达上调;治疗组兔血浆ALT、Cr和CKMB在缺血和再灌流早期增加幅度低于实验组,再灌流后趋于恢复,实验组渐升高;肠组织TNFα含量低于实验组。结论卡巴胆碱改善肠缺血再灌流动物脏器功能,抑制肠组织TNFα的合成,调节白细胞致炎和抗炎因子的表达比例。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肺缺血再灌注时,大量聚集在肺内的白细胞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进而介导再灌注损伤。新近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犬移植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干预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10只/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为PeprotechINC.公司产品。方法:缺血再灌注组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大鼠通过结扎肺门阻断肺循环1h、再灌注2h建立原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以10^8丝线绕过肺门后不结扎。肺循环阻断前15min,各组颈静脉注射肝素抗凝,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同时注射10ug/kg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观察指标:再灌注2h后摘取左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测定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指数,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假手术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缺血再灌注组可见明显的组织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轻微组织水肿,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够明显改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作用与其有效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内镜杂志》2020,(5):F0002-F0002
雷光华男,1970年12月生,骨科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和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和骨科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名医"。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全部用二维超声(2DE)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手术治疗24例,超声符合22例,符合率为92%。误诊2例,误诊率为8%。故超声实际诊断主动脉窦瘤29例中右冠窦瘤18例(62%),无冠窦瘤7例(24%),二叶瓣型主动脉窦瘤4例(14%)。窦瘤破入/膨入右室和右房内的例数分别为16例和13例。本病主要的合并症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室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二维加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窦瘤最有价值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