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收治2例胸腹腔脏器异位并发胃癌,报告如下。【例1】女性,42岁。上腹部胀痛1a,食欲减退1个月。查体:消瘦伴贫血貌,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肺肝界于左锁骨中线第6肋间,上腹偏右可及一边界不甚清楚之包块。X线诊断:镜向心,内脏转位。胃肠钡透:胃转位,浸润型胃癌。B超诊断:肝、胆、脾异位。术中见肝、胆、脾异位,胰、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大肠走向均与正常相反,胃壁僵硬,胃腔缩窄,肿瘤浸润胰腺,故行全胃根治切除术,合并胰体尾、脾联合切除术,十二指肠食道吻合术。病理报告:胃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术后11个月因癌转移死亡。【例2】男性,69岁。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1个月。一般状态尚好,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肺肝界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X线诊断:心脏  相似文献   

2.
右位心、肝脾反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3岁 5个月 ,因入幼儿园于 1999年 8月 18日来我所进行入园健康检查 ,体检发现其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内侧 ,心率 10 0次 min ,律齐、未闻及杂音。肝上界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肝肋下触及 ,剑突下 0 .5cm ,右肋下脾脏未触及 ,X光胸片示 :右位心 ;B型超声波示 :肝脾反位。讨论该例右位心、肝脾反位 ,其生长发育 ,体重身高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0~ 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有资料显示 :目前全世界右位心的人占十万分之一 ,而象该例这样既是右位心 ,又为肝脾反位的人实为罕见右位心、肝脾…  相似文献   

3.
镜像右位心又称真正右位心,可合并内脏转位及其它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而合并二尖瓣脱垂者甚为少见,现将最近收治的互例报道如下。女性,sl岁。因反复心悸,气促吕年伴双下肢水肿4天人院。既往无反复副鼻窦炎及支气管扩张症病史。体检:BP16/10kPa,呼吸稍急促,口唇微组,颈静脉充盈,双肺无罗音,心浊音界位于右侧胸腔,心失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界处外侧0.scm处,心率126次/ndn,心律绝对不整,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SM皿/VI级杂音。肝浊音界位于左侧,助下约Icm处可触及,质中。脾浊音界位于右侧,双下肢轻度凹…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1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1年,复发伴鼻塞、微感胸闷不适1月入院.既往体弱,自幼年5岁起常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发作.2年前副鼻窦瓦氏位X线片证实存在"慢性鼻窦炎".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体温36℃,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双上颌窦压痛,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中小湿罗音,右肺为甚.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0.5cm处,叩诊心浊音界位于右侧,心律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69×109/L,N0.78.副鼻窦瓦氏位X线片:双侧窦腔密度增高及黏膜增粗,额窦发育良好.胸部CT:双下肺可见囊状支气管扩张征像伴点状渗出病灶影,右位心.肺功能: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周边顺应性差.心电图:窦律,右位心.腹部B超示:肝胆脾镜像反位.母女染色体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为Kartagener综合征,予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炎对症处理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5.
<正> 例1 女,46岁,因发作性心慌,气促1周入院.无心脏病史,体检:颈静脉怒张,双肺干湿罗音,心左界于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心尖部 SM_■,轻度 DM,肝肋下3指,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胸片:肺动脉段隆突,左房、左右室大,右心膈间区见 KerleyB 线.ECG 示窦性心律,右心室高电压,  相似文献   

6.
副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内脏转位综合征自1933年提出后,至今国内仅有少数几例报道,极为罕见。目前我科收治1例,特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主因间断咯血20年,加重而入院。既往先天性聋哑。查体:BP:18/10KPa,肺肝浊音界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右肺中野闻及细小水泡音。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内0.5cm处,心界不大。心率65次/分,未闻及杂音。内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心脏为真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40d,以"呕吐30余天"为主诉入院.患儿系足月会阴侧切术分娩儿,无生后窒息史,出生体重2650g,生后第3天开始呕吐,4-5次/d,为胃内容物,喷射状,于喂奶半小时后出现,次数逐日频繁,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36.5C,p128次/分,R36次/分,体重4100g.一般情况较差,神志清,营养发育中等,前囟平软,无紧张感,口周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HR128次/分,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外约1.5cm,心音有力,律齐,心脏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脐窝洁净,腹略胀,未见胃肠及蠕动波,肝左肋下缘一指,脾未能及,肠鸣音正常,四肢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泡位于右侧,胃大弯在上,小弯在下,十二指肠球部呈倒吊状,幽门开口良好,食道未见异常.胸片示:心尖位于右侧,心外形不大,两肺野清晰.心脏及胃的位置反位,考虑先天性畸形疾病.进一步查肝、胆、脾、胰腺B超示:肝、胆、脾、胰腺均反位,临床诊断:胃扭转,右位心,全内脏反位.该患儿入院后给予左侧卧位体位疗法,呕吐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3岁,主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既往有心绞痛病史1年.查体:血压120/80 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咽部发红,扁桃体无肿大,肺肝浊音界位于左侧锁骨中线第V肋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最强点在右侧第V肋间锁骨中线内侧,心率8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左侧肋弓处叩诊实音,右侧肋弓处叩诊鼓音.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3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20余年,加重4天入院。症状发作时伴发热,无黄疸,曾以“胆囊炎”治疗,效果欠佳。无家族胆道病史及内脏转位病史。入院查体:T36.8℃,发育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心尖波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浊音界位于左胸。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弱阳性,右肋弓下扣痛明显。肝浊音区位于左季肋部,胃泡鼓音区位于右季肋部。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示肝内胆管结石(多发),胆囊大,胆囊壁水肿。CT证实为腹腔脏器先天转位,左旋心。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肝原右叶”胆管感染。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1月"入院.查体:BP 120/70 mmHg,心右缘位于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 cm处,心率46 bpm,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浊音区位于左侧,胃泡鼓音区位于右侧,右侧肢体肌力4级.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13岁。咳嗽、咳痰、具塞3年,多次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副鼻窦炎。近1周围咳嗽伴发热住院。入院查体:T39.5°,R20次/分,BP14/10kPa。双鼻腔通畅,双上颌窦压痛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音。心尖搏动位放右侧第5肋间锁中线内0.5cm处。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B超、彩超提示右位少并内脏转位。胸片:双下肺纹理增著,左下肺可见双轨征。副鼻窦片:双上颌窦慢性炎症改变。ECG:右位心。BWC18X109/L,肝功、血沉,BUN均正常。Kartagener’s综合征是呼吸系统少见疾病之一。系指先…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2 5岁。因婚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1周入院。患者无胸闷、心悸及气促 ,无紫绀及蹬踞现象 ,无头痛头晕。查体 :血压 115 / 70 mm Hg(1m m Hg=0 .133k Pa) ,心率 92min- 1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 ,心界向左下扩大 ,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4 / 6级 ,P2 >A2 。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伴频发性室性早搏。X线胸片示 :双肺纹理粗多 ,肺门密度增高呈充血改变 ,心胸比率为 0 .5 6 ,心尖圆隆 ,左前斜位见心后缘突出与脊椎重叠 ,提示左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 :左室内径…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9岁。自幼体弱,易患感冒,活动后心慌、气急、紫绀加重,体力不如同龄儿童,无蹲踞位。查体:发育营养欠佳,面颊、口唇、指(趾)略紫,杵状指(趾)不明显。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音在右胸部增强,胸骨右缘3、4肋间可闻及Ⅲ/6级 SM,略粗糙,伴震颤。胸部正侧位 X 光片(见照片1、2)示两侧胸廊对称,纵隔居中,两肺纹理增多、粗,边缘模糊,两肺门正常。心影2/3位于右侧,心尖位于右侧,外形大小正常。胄泡位于右侧。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腹部内脏转位。心脏 B 超及彩色多普勒胸骨右缘心尖四腔心切面探查:房间隔回声完全中断,心房底部及十字交叉之上未见残留断端。胸骨右缚左室长轴切面探查:二尖瓣上“左房”后侧有一环形回声暗区(1.04cm×1.6cm),余各瓣膜启闭  相似文献   

14.
<正> 患儿樊××,男,住院号27251。出生后六个月时,因口唇青紫三月余,发热,咳嗽三天入我院。入院时检查:体温37.2℃,呼吸稍快,口唇青紫,哺乳及哭闹时加重。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内第四肋间。不弥散,右锁骨中线第3—4肋间扪及收缩期震颤,心浊音界大部分位于胸骨右缘。右锁骨中线第3—4肋间可闻及四级以上粗糙收缩期杂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5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4月余入院。入院后体检:胸骨右缘第3、4、5肋间稍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右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搏动弥散,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触及震颤,HR70次/min,律不齐,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并分裂,周围血管征阴性,口唇无发绀。B超示:肝胆脾肾均呈右位镜像转位,腹部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位心房性并行心律,T波改变。胸片:心脏位于胸腔右侧,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呈肺淤血改变,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 25岁。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不畅、呕吐,休息后缓解,之后反复发作。近 1周症状加重并伴上腹疼痛,进行性加剧。查体: T36.5℃。消瘦,无贫血貌,肺肝界于右锁骨中线第 5肋间,双肺未闻罗音,心界正常,心律 100次 /min。腹部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腹部包块,胸透示:膈肌运动良好。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下段梗阻,近端扩张。诊断:贲门失弛缓症。手术治疗,术中见胃近段 1/3、部分肝左叶及脾组织经食管裂孔疝入胸腔,胃体顺时针扭转 180°。胃近段及肝右叶部分缺血坏…  相似文献   

17.
何兰芳  刘燕娜  胡震  章春泉 《广东医学》2014,35(15):2335-2335
患者,男,39岁,无明显不适,因外院体检发现肝脏占位于2013年9月29日入院.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于右锁骨中线肋下约5 mm,质中,无压痛叩痛.相关生化检查:肿瘤四项指标正常;直接胆红素10.26 μmol/L,间接胆红素8.93 μmol/L,谷草转氨酶139.48 U/L,谷丙转氨酶201.34 U/L;乙型肝炎六项示“小三阳”.  相似文献   

18.
男,34岁,病历号90428。因腹痛、呕吐半天于1984年11月4日拟诊急性胃炎、急性胃痉挛入院。体查:体温38.6℃,脉搏80次,呼吸22次,血压90/60。发育、营养中等。痛苦病容。两肺未见异常。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未闻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左腹腹肌紧张,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呜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13800,多核88%,淋巴12%。在体检中发现病人是右位心,病人又有转移性左下腹痛的症状及体征,为了进一步判断是否异位阑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37岁。因反复心悸、气促 1 0余年 ,无尿 6天入院。入院后查体 :T 36 .7℃ ,R2 4 /min ,P92 /min,BP1 4 .63/ 1 2 .64kPa。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锁骨中线外 0 .5cm处 ,右第五肋锁骨中线外 1cm处可见 ,但以右侧明显 ,心率 92 /min ,律齐 ,心音强弱均等 ,各瓣膜听诊区均可闻及收缩期、舒张期杂音 ,但以三尖瓣、主动脉瓣区为主。腹部B超显示肝脾位置正常。心脏彩超诊断为右旋心 ,即心脏各切面均在右侧胸腔能探及 ,心尖四腔及剑下四腔切面示心尖位置与正常相反 (指向右侧 ) ,但两大血管及各心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9岁。父母体健,无兄弟姐妹,否认有家族遗传疾病史。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痰中带血2年,发作1周入院。13岁时曾在上海中山医院行右位心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自幼体弱,易感冒。9岁起反复咳嗽,咳白痰,有时咳黄脓痰,量较多,多时达每日50ml以上。常有鼻塞、流脓涕,在我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副鼻窦炎。2年来痰中带血,多次在外院诊断为左下肺炎,支气管扩张症,右位心。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上额窦轻压痛,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湿性哕音,心尖搏动在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X线示双肺纹理增多,左下肺大片致密影,支气管扩张不能除外,右位心。胸部高分辨计算机体层扫描示左下叶、舌叶支气管扩张。鼻窦凹示两侧筛窦蝶窦及左侧额窦炎性病变,右鼻甲肥大。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全内脏反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位心。予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住院13d,出院诊断为卡特金钠(Kartagen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