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测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自然流产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中医证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自然流产患者心理状态,个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自然流产患者中,躯体化因子与肾虚、脾虚、血热、肝郁均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系,敌对因子与肾虚,强迫因子与肝郁正相关;抑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证,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证、肝郁证。[结论]肾虚、脾虚、血热、肝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地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抑郁质倾向的自然流产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肝郁质倾向的自然流产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肝郁表现;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中医证候隐含着病因病机,通过总结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6年7—12月到河南省中医院生殖科就诊的200例由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诊断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证候资料,总结证候分布情况,结合年龄段,以单一证候为证候统计基础,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女性不孕症的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并阐明各个证候的病因病理机制。 结果 200例患者共出现296个频次的单一证候,其中肾阳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血瘀证为女性不孕症最常见的证候,分别占31.42%、23.65%、21.62%、14.86%,四证总计占91.55%。证候与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证候各不相同,20~29岁的主要证候为湿热证、肾阳虚证、肝郁证、血瘀证,30~39岁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血瘀证,40~49岁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肝郁证、肾阴虚证。 结论 肾阳虚衰、肝气郁滞、湿热蕴结、瘀血阻滞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各个年龄段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要点,20~29岁女性不孕症的病机要点是湿热蕴结,30~39岁的病机要点是肾虚肝郁,40~49岁的病机要点是肾阳虚衰。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主要中医证型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1868例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运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其常见证型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B的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证(42.3%)、湿热蕴结证(23.1%)、肝郁气滞证(11.9%)、肝肾阴虚证(5.7%)、瘀血阻络证(5.3%)、脾肾阳虚证(3.4%);HBeAg与湿热蕴结证呈正相关(OR=9.010,P〈0.01),与肝郁气滞证(OR=0.335,P〈0.01)、肝肾阴虚证(OR=0.215,P〈0.01)、瘀血阻络证(OR=0.506,P〈0.05)、脾肾阳虚证(OR=0.111,P〈0.01)均呈负相关;HBeAb与湿热蕴结证呈正相关(OR=3.489,P〈0.01),与肝肾阴虚证(OR=0.356,P〈0.01)、脾肾阳虚证(OR=0.108,P〈0.01)呈负相关。结论CHB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最多见;CHB主要中医证型与病毒学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PCS)不同证型患者与其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现代医学心理学测试量表(EPQ和SCL一90),中医证候诊断问卷时110名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的E分及N分均明显高于常模,气质类型则以胆汁质、抑郁质为多见(占73.63%),而气虚血瘀气质类型多表现为抑郁质,而气滞血瘀和湿热瘀血则更多表现为胆汁质。在心理状态方面,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胆汁质、抑郁质患者在押郁、焦虑、强迫方面积分明显高于常模和黏液质、多血质,且不同文化程度间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血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地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原因不明性不孕症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中药治疗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提供辨证依据。方法根据不孕症诊断标准,将219例不孕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原因不明性不孕症)108例和对照组(配偶不育症导致的不孕症)11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危险证候,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肝郁证为最常见证候(69.44%);研究组以复合证候居多,其中肾虚证复合肝郁证、肾虚证复合血瘀证、肝郁证复合血瘀证的比率较高;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是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危险证候;肾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肝郁证、肾虚证、血瘀证为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常见证候和危险证候,其中肝郁证分布最广泛,肾虚证具有年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中医证型汉密顿抑郁量表因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汉密顿抑郁量表(HDS)因子分的变化情况,为研究证候的情绪特征提供依据。方法 对抑郁症单、双相障碍7个亚型l95l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HAMD测量,比较各证型的HAMD因子分。结果 抑郁症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血瘀证、肝胆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HAMD总分显著高于肝郁气滞证。兼有脾虚或血瘀证的因子2的分值显著高于肝郁气滞证。因子5的分值以脾肾阳虚为最高。结论 抑郁症各证型的HAMD总分及因子分变化,反映了不同证候患者的抑郁情培的轻重程度各异及某些情绪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轻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494例CHB患者(其中轻型CHB407例)的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及中医证型。依照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5组,分析轻型CHB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活体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94例慢乙肝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为主;407例轻型CHB患者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由轻及重依次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5种证型炎症程度两两比较,肝郁脾虚证分别与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310、P0.005;χ2=16.565、P0.001;χ2=16.013、P0.001);5种证型纤维化程度两两比较,肝郁脾虚证分别与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798、P0.001;χ2=18.313、P0.001;χ2=23.076、P0.001);湿热中阻证分别与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480、P0.001;χ2=15.232、P0.001;χ2=19.684、P0.001);轻型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密切相关,以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为主,属病理学改变早期,但仍有约1/4患者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属于肝组织病变中晚期,需积极抗病毒治疗。[结论]轻型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可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不能行肝穿刺活检的患者可以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相关检测手段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肾虚型不孕女性的焦虑、抑郁情况,探索影响其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妇科门诊及病房的肾虚型不孕症患者120例,采用电子调查问卷形式对其进行现况调查,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症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情况,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肾虚型不孕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0.9%、31.8%。(2)肾虚型不孕症患者中,以肾气虚型居多,占50.0%。(3)多因素分析显示,睡眠正常(OR=0.189)、性格平和开朗(OR=0.191)为焦虑的保护因素(P<0.05)。睡眠正常为抑郁的保护因素(OR=0.336,P<0.05),有流产史为抑郁的危险因素(OR=3.112,P<0.05)。结论:肾虚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其中以肾气虚型不孕症患者居多,临床治疗不孕症患者时,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中医常见证候及相关因素,总结证候分布的规律性,为本病证候规范的制定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355例PS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中医证候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结论:PSD患者辨证为肝郁气滞证者最多,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血瘀为常见证型;PSD常见证候与患者的性别、卒中的性质在统计学上无关联性意义,和患者发病年龄及PSD发病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探索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药物。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前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调查结果,利用德尔菲法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诊治专家问卷,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75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对所得数据进行积极度、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第一轮问卷回收率93.20%;9个抑郁症证型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为6项,占调查指标的66.67%;12个抑郁症常用方剂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共7项,占总条目的 58.30%;变异系数小于0.25的证型为8项,常用方剂为6项,常用药物为9项;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2。结论肝郁气滞证、肝郁痰阻证、肝郁脾虚证、肝郁化火证为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温胆汤、柴胡加龙牡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为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71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71例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变量聚类分析研究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探讨其证候分布规律及规范化证型。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年龄、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和周期取消情况。结果:卵巢低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肝郁肾虚、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3种证型。其中肝郁肾虚证患者最多,共75例占43.86%,其次是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共64例占37.43%,脾肾阳虚证患者共19例占11.11%,其他证型13例占7.61%。肾气阴两虚组患者年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气阴两虚组患者获卵数、HCG日E2水平均低于肝郁肾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气阴两虚组患者周期取消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卵巢低反应患者临床所出现中医证型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肝郁肾虚、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其它证型。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年龄、周期取消率可能高于其他证型患者,肾气阴两虚证患者HCG日E2水平和获卵数可能低于其他证型患者。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与内分泌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内分泌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及广东省中医院2年的住院及门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因素。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库软件EPIdata3.2及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管理、处理。结果PCOS中医证候类型主要表现为肾阳虚证、肝郁证、痰浊证、肾虚血瘀证和肾阴虚证。不同中医证型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痰浊证的WHR值较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肝郁证者高,肾虚血瘀证者较肝郁证者高;痰浊证的BMI、空腹胰岛素值较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者高;痰浊证的空腹血糖较肾阴虚证者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COS中医辨证为痰浊证和肾虚血瘀证者多表现为中心性肥胖。结论PCOS中医证型与内分泌指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李代君  杨林  于淼  苗静 《当代医学》2021,27(1):86-88
目的探讨应用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8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使用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44,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气短、动则喘甚、肢体浮肿或沉重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真武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气短等中医证候,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和预试结果 ,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专家问卷 ,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 10 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在回收的 92份问卷中 ,5 0 %以上的专家认定五类常见证候。结论 :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血瘀证是抑郁症的备选常见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D型人格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00例(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有≥1次生育史的其他患者200例(对照组)。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评价两组的D型人格情况;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专家后,制定“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以判断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结果 研究组的D型人格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9.0%(118/200)比15.5%(31/200),P<0.05〕;且研究组DS14中消极情感、社会压抑2个人格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0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单纯肾虚证101例(50.5%)、肾虚夹肝郁证39例(19.5%);118例D型人格阳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别为单纯肾虚证85例(72.0%)、肾虚夹肝郁证29例(24.6)、血瘀证4例(3.4%)。结论 D型人格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分布具有倾向性,且D型人格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者中医证候以单纯肾虚证为主。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调查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预试结果,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专家问卷,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102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在回收的92份问卷中,50%以上的专家认定五类常见证候,结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虎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血瘀证是抑郁症的备选常见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证候要素及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为慢性丙肝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慢性丙肝患者证候要素进行中医证候学调查,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及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证候有正虚邪恋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等。证候要素有:气虚、阳虚、湿、热、气郁、阴虚、血瘀等。结论:通过总结该病的常见证候要素及辨证分型分布规律,为慢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88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中医证型信息,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及MAP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88例心衰患者中男148例,女140例,平均年龄(75.24±11.29)岁,其中心肺气虚证4例,气阴两亏证73例,心肾阳虚证10例,气虚血瘀证139例,阳虚水泛证12例,痰饮阻肺证50例。影响因素方面,男性与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心衰呈正相关(P=0.045、P=0.047,OR值分别为1.786、9.77),而与气阴两亏型心衰呈负相关(P=0.023,OR=0.489);冠心病与气虚血瘀型心衰呈正相关(P0.001,OR=8.244),与气阴两亏型、痰饮阻肺型心衰呈负相关(P=0.027、P0.001,OR值分别为0.489、0.2);高血压与心衰气阴两亏型心衰呈负相关(P=0.018,OR=0.44),与痰饮阻肺型心衰呈正相关(P=0.013,OR=4.261);扩张性心肌病与心肾阳虚型心衰呈正相关(P=0.023,OR=14.179),BUN与阳虚水泛型心衰呈正相关(P=0.036,OR=5.043)。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偏多。男性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气虚血瘀型和阳虚水泛型,女性可能更易表现为气阴两亏型,合并冠心病的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气虚血瘀型,合并高血压的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痰饮阻肺型,合并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衰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心肾阳虚型,血BUN升高的患者可能更易表现为阳虚水泛型心衰。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诊断症状加权积分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临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中医辨证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中医症状加权积分法”对每一患者进行辨证。结果3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运用“中医症状加权积分法”辨证为单一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及心脾两虚)者156例,其他证型者184例;其中,辨证为肾阴虚证49例、肾阳虚证20例、肾阴阳两虚证105例、心肾不交证49例、肝郁证25例、心脾两虚证47例(包括单一证、复合证)。结论该研究将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的量化分级、权重、主症与次症结合,计算出各证型的诊断标准临界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可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肝郁证患者防御机制特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医肝郁证患者防御机制特点,为从心理应激角度预防和治疗情志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证候辨证标准筛选肝郁证患者33例,并设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分析防御方式问卷(DSQ)在两组人群中存在的差异和异病同证肝郁证患者防御方式的特点.[结果] 肝郁组与健康人组防御方式比较,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以及掩饰度与健康人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证患者异病同证间DSQ各因子比较差异并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郁证患者防御机制共同特点是不成熟防御方式运用较多,提示在进行药物辨证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并加大心理干预对策的运用力度,做好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