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丝虫性乳糜尿是班氏丝虫病后期的一个症状,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地区广泛存在,即使在丝虫病阻断传播后,新的乳糜尿病人仍在出现,乳糜尿反复发作,其治疗一直比较棘手。笔者长期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根据在临床上乳糜尿病人多属脾肾两虚的情况,从1992年6月起,在以往单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的二白六子汤治疗。与此前单用西药且资料完整的4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站地方病门诊1992年6月~1994年12月诊治的患者(治疗组)。治疗组62例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7岁,平均50.3岁。病程最短2  相似文献   

2.
海群生与中草药治疗乳糜尿20例临床效果观察祝艳丽,孔卫华,卜秋红驻马店地区是一个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全区从1970~1985年经过大规模普查普冶,使30余万丝虫病人得到了正规治疗。但有些漏查,漏治及治疗不正规的微丝蚴血症者转变成晚期丝虫病人,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97例丝虫性乳糜尿病人13年后的转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山县芹堂乡原为班氏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丝虫性乳糜尿发病率较高。对1985年确诊的97例丝虫性乳糜尿病人进行13年后的转归调查,其年平均病死率为1.9%。,现症乳糜尿病人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现症乳糜尿病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病人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现症和非现症乳糜尿之间交替现象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苍山县沂堂乡原为班氏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丝虫性乳糜尿发病率较高.对1985年确诊的97例丝虫性乳糜尿病人进行13年后的转归调查,其年平均病死率为1.9%.现症乳糜尿病人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现症乳糜尿病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病人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现症和非现症乳糜尿之间交替现象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湘西自治州在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关怀照料。 方法 2007—2018年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个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07—2018年慢性丝虫病关怀照料建卡364例,其中单纯乳糜尿352例,占96.70%,乳糜尿并发鞘膜积液的2例,占0.55%,单纯下肢象皮肿8例,占2.20%,下肢象皮肿并发乳糜尿的2例,占0.55%。男性占43.13%,女性占56.87%,50~79岁占81.60%。年龄最小的为24岁,最大的为88岁。农民占90.11%。病程:3年以下者占30.50%,4~10年的占18.69%, 11~20年的占15.38%, 21~30年的占14.01%,31年以上的占21.43%,乳糜尿患者最长的病程为56年,象皮肿患者为65年。经关怀照料,356例乳糜尿患者除7例症状减轻,5例无效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治愈率达96.63%,少部分病例出现复发。10例肢体淋巴性水肿/象皮肿患者,有4例下肢象皮肿分别缩小4~7㎝,6例肿胀出现松软减轻。 结论 湘西自治州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人多为乳糜尿患者,新发病例呈逐年减少,患者经关怀照料后大部分得到治愈或减轻。  相似文献   

6.
中国丝虫病防治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丝虫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病等6种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全球现有73个国家和地区有淋巴丝虫病流行,共有病人1.19亿。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致人死亡,但其引起的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系统炎症可使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第二大致残病因。我国是全球淋巴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淋巴丝虫病(以下简称丝虫病)的流行遍及中部和南部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未包括台湾省),其中班氏丝虫病461…  相似文献   

7.
丝虫病(filariasis)是由班氏丝虫或马来丝虫在人体寄生所引起的疾病。传染源是血中带有微丝蚴的患者,经蚊虫传播。临床上早期常有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次发作后,可因淋巴管阻塞引起鞘膜积液、乳糜尿以至象皮肿等。  相似文献   

8.
<正>张先生重庆最近,我的尿是白色的,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张先生可能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叫乳糜尿。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结核、先天性淋巴结构畸形、胸导管阻塞等原因。乳糜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绞痛症状,也可能因蛋白质大量丢失导致营养不良。目前,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是治疗严重乳糜尿最有效的方法。腹腔镜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斑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苍山与郯城两县的丝虫性乳糜尿病人16a后的转归。方法 对1985年确诊的208例丝虫性乳糜尿病人进行16a后的转归调查。结果 丝虫性乳糜尿病人年平均病死率为1.71%。现症乳糜尿病人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现症乳糜尿病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0.33,P<0.001)。死亡病人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4.68,P<0.05)。同一病例中现症和非现症乳糜尿之间确有交替现象存在。结论 对丝虫性乳糜尿的现病人和非现症病人都应积极治疗和予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商丘市慢性丝虫病患病状况,为开展慢性丝虫病患者的治疗和照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年对商丘市由居民及乡村级基层医生提供线索的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排查核实,建立数据库.结果 慢性丝虫病患者568例,分布于9个县(市、区)93个乡(镇),年龄70岁以上占44.37%,主要体征为乳糜尿和象皮肿,分别占63.20%和35.74%.在乳糜尿体征患者中,发作时间1月无间歇占46.52%,年发作频率5~10次占48.19%.下肢象皮肿体征患者中,以Ⅰ~Ⅳ期为主,占96.97%,5.42%的患者发生患肢溃疡,9.36%的患者患肢畸形,52.71%的患者存在功能障碍.结论 商丘市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仍较高,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和照料是丝虫病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致乏库蚊传播班氏丝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氏丝虫病流行范围甚广,遍布于世界各地,尤以亚洲及非洲为重,对班氏丝虫病的防制,目前多数采用治疗病源的措施。但按现行防治办法,彻底肃清寄生于人体的班氏丝虫尚有一定困难。根据班氏丝虫病流行病学的特点,如果人群微丝蚴阳性率及宿主血中微丝蚴密度下降到一定水平,媒介不再获得感染,则可阻断传播流行。为探索对班氏丝虫病防治到何种程  相似文献   

12.
我科最近对30例择期性结、直肠围手术期病人作了前瞻性研究,并观察甲硝哒唑及其他抗生素在预防结、直肠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预防组(用甲硝哒唑)15例;对照组(未用甲硝哒唑)15例。预防组男6例,女9例;年龄31~87岁,  相似文献   

13.
乳糜尿是丝虫病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自 1985年至 1998年采用自拟蠲浊汤治疗本病7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76例中 ,男性 5 2例 ,女性 2 4例。年龄最小的 2 2岁 ,最大的 6 3岁。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12年。1.2 诊断标准1.2 .1 在感染季节有流行区居留史1.2 .2 腰部钝痛 ,小便呈乳白色或粉红色 ,劳累或脂餐后加重。1.2 .3 临床症状有泌尿系统淋巴管阻塞症状、消瘦、贫血等。1.2 .4 尿检尿色呈乳白色或粉红色 ,尿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凝块 ,有蛋白、红细胞 ,尿乳糜试验阳性。膀胱镜检查看到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不同防治阶段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为开展慢性丝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丝虫病不同防治阶段的丝虫病患者症状体征调查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防治丝虫病前、基本灭丝考核、防治后期监测、消灭丝虫病后4个阶段的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分别为2.92%(479/16423)、0.34%(373/109561)、0、08%(172/208683)、0、09%(14/15575)。慢性丝虫病3种主要体征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的构成比随着丝虫病的防治进展而发生改变,防治前鞘膜积液占的比例最大(75、16%),以后逐渐减少,到消灭阶段已没有发现;而乳糜尿和象皮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到消灭阶段分别占42.86%和57、14%。结论 通过防治,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还存在不少象皮肿和乳糜尿病例.必须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丝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位于世界上致残性疾病的第2位。在我国,经过50余年的丝虫病积极防治,至2006年全国16个丝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达到了消除丝虫病标准,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目前估计我国还遗留有10多万慢性丝虫病患者。反复发作的淋巴系统急性炎症、乳糜尿以及肢体、外生殖器等进行性发展的象皮肿、阴囊鞘膜积液等丝虫病症状、体征,会给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积极开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帮助他们减轻疾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既是世界卫生组织一贯倡导的策略,也是我国消除丝虫病后的主要工作之一。以下就慢性丝虫病治疗和照料的问题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东阿县位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是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淡色库蚊为该地优势蚊种,也是传播丝虫病的唯一蚊种。2003年经省、市专家审评,该地已达到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复核金湖县现有慢性丝虫病患者及照料点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查阅金湖县历年丝虫病防治资料,对在册的所有病例进行入户调查,收集患者基本情况、症状体征及照料点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金湖县慢性丝虫病患者22例,患病率为0.63/万;女性13例占59.09%,男性9例占40.91%;职业全部为农民;年龄在60岁及以上;单一淋巴水肿/象皮肿11例占50.00%,单一乳糜尿9例占40.91%,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症状者2例占9.09%;有6个慢性丝虫病关怀照料点覆盖全县所有病例,已持续开展关怀照料工作17年。结论金湖县慢性丝虫病患者年龄大、病程长、文化程度低;症状体征以淋巴水肿/象皮肿和乳糜尿为主。  相似文献   

18.
柳州地区不同类型丝虫病流行区监测结果黄百仁,潘桂德,荣作新,甘家雄,罗东晓柳州地区丝虫病流行于8个县,其中马来丝虫病区2个县,班氏丝虫病区5个县,混合流行区1个县。经采取反复查治、对象治疗加流行村全民服药的防治措施后,于1974~1982年经省级考核...  相似文献   

19.
丝虫性乳糜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原是班氏丝虫流行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0年内,乳糜尿患病率为0.22%,新病人继续出现。在333例乳糜尿中,防治前发病者126例,占37.8%,防治中发病者40例,占12.0%,防治后发病167例,占50.2%。认为在防治后仍然出现乳糜尿的原因,是由于成虫死亡,引起淋巴管一系列慢性病理改变所致。在流行区内乳糜尿以两种形式存在:现症者和非现症者,分别占病人总数的30.6%和69.4%。  相似文献   

20.
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外科医生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我院应用甲硝哒唑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做法和结果。临床资料自1984年以来,我院采用甲硝哒唑及抗生素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观察468例属Ⅲ、Ⅳ类切口的病例。其中男性256例,女性212例;Ⅲ类切口314例,感染2例,Ⅳ类切口154例,感染7例。总切口感染率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