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相关因子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2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复方大承气汤200 ml保留灌肠,均每日2次.于治疗1、4、7 d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白细胞TREM-1 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 d TREM-1 mRNA表达及TNF-α、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7 d TREM-1 mRNA表达及TNF-α、IL-1β水平明显低于1 d时(均P<0.05);治疗组治疗4 d和7 d TREM-1 mRNA表达及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1 d时,且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可通过下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SAP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1 on myeloid cells,TREM-1)的表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O)和SAP组,每组32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6,12,24h时点取血和回肠组织。改良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内毒素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检测回肠组织TREM-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AP组各时点血浆D-乳酸、DAO和内毒素的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1,P<0.05);SAP组各时点回肠组织TREM-1,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 <0.01,P<0.05),TREM-1 mRNA表达水平与IL-1β及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956,P =0.044;r =0.986,P=0.015),IL-1β mRNA表达水平与TNF-α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133)。结论 SAP时,大鼠肠组织内TREM-1表达上调,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和肠黏膜损伤加重,TREM-1在SAP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7例AP患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P组(7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52例),并选择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对象的临床资料、TLR4、NF-κB表达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LR4/NF-κB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与AP床旁严重度指数(BISAP)的关系。【结果】AP组和SAP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组和SAP组TLR4 mRNA、NF-κB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SAP组TLR4 mRNA、NF-κB mRNA均显著高AP组(P<0.05)。AP组和SAP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IL-6、TNF-α及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AP组(P<0.05)。TLR4 mRNA、NF-κB mRNA、TNF-α及IL-1β水平与BISAP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IL-6水平与BISAP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TLR4/NF-κB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与AP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AP疾病进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内毒素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时相性,并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剂量脂多糖(LPS)致伤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4、IL-10和IL-13的mRNA表达。结果 随着LPS剂量增加,TNF-α、IL-1β、IL-6、IL-4、IL-10和IL-13的mRNA表达均增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均<0.01);LPS≥6 mg/kg组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高于此剂量以下组(P均<0.01)。表达峰值时间:TNF-α为1 h,IL-6为4 h,其他均在2 h。结论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TNF-α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细菌性重症脓毒症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大鼠经腹腔内注射创伤弧菌建立脓毒症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氧氟沙星抗感染组、乌司他丁+氧氟沙星抗炎抗感染组,每组15只.15 h后取单侧颈总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IL-10、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合用乌司他丁的抗炎抗感染组较单纯氧氟沙星抗感染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TNF-α、IL-1β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IL-10与TNF-α、IL-1β水平呈线性负相关.结论:乌司他丁能上调脓毒症大鼠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可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阻断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IL-10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组。实验组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治疗组注射内毒素和IL10,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各组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mRNA表达和血浆TNF-α、IL-1β和IL-6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实验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高于治疗组,P<0.05。血浆TNF-α、IL1-β、IL-6:实验组高于治疗组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治疗组明显轻于实验组。结论IL10能抑制内毒素诱导ALI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害,能起到治疗ALI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LP-1类药物利拉鲁肽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LADA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n=20)和胰岛素组(n=20),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符的非糖尿病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综合分析入组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IL-6)和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IL-4)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LADA患者治疗前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TNF-α、IL-1β和IL-6水平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仅见IL-6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患者治疗前血清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IL-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IL-4和TGFβ水平上升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未见明显上升(P0.05)。利拉鲁肽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有效调节LADA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平衡的作用,改善体内慢性炎性因子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拟胆碱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肠缺血1h组、肠缺血1h后再灌注1h和2h组、卡巴胆碱 肠缺血1h组及卡巴胆碱 肠缺血1h后再灌注2h组。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肠缺血前10min经肠袋给予卡巴胆碱。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白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肠缺血1h,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再灌注后上述指标均呈反向变化;卡巴胆碱可抑制肠缺血引起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增加,但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率。外周血白细胞中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在肠缺血1h时均增加,但再灌注后2h,IL-10、IL-4和γ干扰素(IFN-7)表达则明显减少,与TNF—α表达明显增加的趋势相反;卡巴胆碱可改善这一变化。结论卡巴胆碱能减少肠缺血时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肠缺血-再灌注时外周血白细胞中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在防治失控炎症反应、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合并惊厥患儿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IL-1β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4例轮状病毒感染合并惊厥患儿为观察组,32例轮状病毒感染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2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IL-6、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IL-6mRNA(8.06±1.25)、TNF-αmRNA(12.13±3.73)、IL-1βmRNA(3.97±1.35)及白细胞细胞核NF-κB P65表达水平(1.21±0.42)明显高于对照组(1.15±0.65、2.64±1.06、0.93±0.34、0.41±0.13)(P0.05),白细胞细胞质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0.25±0.10)明显低于对照组(1.87±0.32)(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6[(228.31±54.40)μg/L]、TNF-α[(236.14±36.78)μg/L]和IL-1β[(618.17±30.42)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9.12±12.15)、(57.87±15.43)、(148.14±29.04)μg/L](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合并惊厥可诱发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胞质内NF-κB P65核转位及IL-6、TNF-α和IL-1β等炎性因子表达,对判断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核因子在反应性关节炎(Re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测定(ELISA)方法同时测定反应性关节炎患者血液、关节液及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单核因子水平.结果 ReA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1β却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关节液中各单核因子水平(IL-1α,IL-1β,IL-6)明显高于血清水平(P<0.01),肿瘤坏死因子(TNF-α)也是如此(P<0.05).结论 在ReA的发病机制中,单核因子作为致炎因素参与了ReA的病理过程,对这些因子测定有助于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0对急性肺损伤炎症/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介质/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向气道内滴注内毒素(LPS,10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损伤组、LPS加IL-10组,每组18只,各组又分为2、6和24h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按各时间点观察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肺系数、BALF总蛋白水平及肺病理,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炎症介质/抗炎介质的表达。结果①LPS损伤组大鼠PaO2呈进行性降低;肺系数、BALF总蛋白水平及BALF中细胞总数均明显增加,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病理示肺内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伴出血、透明膜形成。LPS加IL-10组的各项指标均较LPS损伤组减轻。②LPS损伤组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于2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于2h显著升高,6h达高峰,随后迅速下降;IL-1受体拮抗剂(IL—1ra)mRNA表达6h开始升高,且为峰值。24h仍高于对照组。LPS加IL-10组肺组织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受抑,而IL—1ra mRNA表达不受影响。结论①ALI早期TNF—αmRNA、IL-1β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IL—1ra mRNA表达滞后,提示在无外来干预情况下,ALI早期存在炎症介质/抗炎介质的失衡。②IL-10可明显抑制炎症介质表达,不影响抗炎介质表达,有利于重建炎症介质/抗炎介质平衡,减轻LPS所致AL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失血大鼠心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ɑ,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建立不同程度的失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失血10%(10-BL)组、失血20%(20-BL)组和失血30%(30-BL)组,利用Powerlab八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心功能指标,采用RT-PCR检测HIF-1α mRNA在失血后30 min、1 h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在心肌细胞中的分布.结果 不同程度失血后,心功能均降低,1 h比30 min降低明显(P<0.05);RT-PCR半定量结果 显示,与CON组相比,10-BL、20-BL、30-BL组HIF-1α mRNA表达逐渐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 表明,HIF-1α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细胞质中,在细胞核内也有分布.结论 随失血程度增加,时间延长,HIF-1α表达增加,HIF-1α可能参与失血导致的低氧状态下心肌代谢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IF-1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集53例HAPC患者及90例健康个体的静脉血,ELISA定量检测血清HIF-1α水平,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的HIF-1αmRNA表达。结果 HAPC患者血清HIF-1α为(148.11±42.06)pg/mL,较健康人对照组(53.95±21.89)pg/mL高(t=17.60,P<0.01);HIF-1αmRNA在HAPC患者PBMC中的相对表达量(2-△△Ct)为3.96;HAPC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PBMC的HIF-1αmRNA(2-△△Ct)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HAPC的发生可能与HIF-1α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IRI组和HIF-MIRI组各10只,HIF-MIRI组于造模前24 h腹腔注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20μg/g),MIRI组和HIF-MIRI组大鼠采用手术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对照组只打开心包,不结扎。造模成功后,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HIF-1α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HIF-1α、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I组和HIF-MIRI组大鼠血清CK-MB和LDH、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 0. 01),心肌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HIF-1α、TLR4、NF-κB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MIRI组相比,HIF-MIRI组大鼠血清CK-MB和LDH水平、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显著下降(P 0. 01),心肌组织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TLR4、NF-κB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 0. 01),HE染色显示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MIRI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mRNA水平表达中的变化规律,探讨Ngb在心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伤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诱导表达途径.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n=8):假手术组及复苏后1 h、6 h、12 h、24 h组.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后予以心肺复苏,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RT-PCR法观察脑组织Ngb mRNA、HIF-1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复苏组脑组织Ngb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于损伤后12 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组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且于复苏后1 h、6 h、12 h、24 h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 大鼠心脏骤停后早期脑组织Ngb mRNA、HIF-1α mRNA表达增加,且呈时相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病例组)、10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反应蛋白(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MCP-1、CR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IL-2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MCP-1、CRP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中,TNF-α、IL-1β、IL-6、MCP-1、CRP的表达明显上升,IL-2的表达明显下降,同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上升,相关指标与盆腔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雯霞  曾华娇  胡泉 《全科护理》2021,19(33):4694-4698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的救治中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76例SAP病人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护理级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依据病人腹内压的变化及脏器损害情况,为其采取不同腹压预警标识,予以对应的护理措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炎性因子水平、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测定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评价量表(ESCA)自我护理技巧、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关系、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领域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为SAP病人提供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病人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8 kU/kg组(U1组)及乌司他丁12 kU/kg组(U2组),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前(T1)及停止CPB 1 h(T2)、4 h(T3)、24 h(T4)取静脉血,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对比观察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呼吸指数(RI).结果 ①3组患者T1时血浆TNF-α、IL-6和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4时则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U1、U2组T2~4时血浆TNF-α、IL-6浓度降低,IL-10浓度升高,且U2组变化较U1组明显(P<0.05或P<0.01).②3组患者T1时PaO_2/FiO_2、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4时则出现PaO_2/FiO_2减少、RI值增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U1、U2组T2~4时PaO_2/FiO_2增大、RI值减小,且U2组变化较U1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在CPB过程中,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的产生,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CPB术后肺功能,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体外实验中,骨桥蛋白(OPN)对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软骨细胞表达的影响,揭示OPN在骨关节炎(O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OA患者胫骨表面切取软骨,并在体外培养纯化软骨细胞.用重组人类骨桥蛋白(rh OPN组)和小干扰RNA(siRNA组)对软骨细胞进行干预(对照组不予激活及干预),检测HIF-2α mRNA表达的变化.用抗-CD44单克隆抗体检测可能的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同时定量软骨细胞OPN mRNA和HIF-2α mRNA的表达.[结果]rh OPN组与对照组相比,HIF-2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相反,siRNA组HIF-2α mRNA表达增加.同时,CD44抗体可以抑制OPN对HIF-2α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论]OPN可能通过CD44的相互作用,抑制OA软骨细胞HIF-2α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对OA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小鼠骨髓微环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HSC)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注射G-CSF前后小鼠外周血Lin-Sca-1+c-kit+(LSK)细胞比例,并采用RQ-PCR、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G-CSF动员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及骨内膜HIF-1α、骨钙素(OC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股骨标本成骨细胞数。结果:G-CSF动员4 d小鼠外周血LSK细胞比例开始升高,动员5 d达到高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稳态小鼠HIF-1α mRNA在骨髓有核细胞和骨内膜成骨细胞中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73),OCN mRNA主要表达于骨内膜细胞,显著高于骨髓有核细胞(P=0.034);动员过程中HIF-1α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OC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骨内膜成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HIF-1α的表达变化晚于OCN(P=0.004),且与小鼠外周血LSK细胞比例变化趋势一致(P=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