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烦繁  胡雪阳 《安徽医药》2016,20(9):1739-1743
目的 探讨肠源性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随访记录并筛选的肠源间质瘤共85例,根据原发部位将全组病例分为十二指肠组12例,小肠组64例,结直肠组9例。均行起始剂量400mg/d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客观疗效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 结果 患者的性别、年龄和ECOG评分等因素对三组基线水平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全组中共7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CR 10例(13.3%)、PR 44例(58.7%)、SD 16例(21.3%)、PD 5例(6.7%),RR为72.0%,DCR 为90.3%。三组RR和D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十二指肠组RR和DCR略低于小肠组和结直肠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差异能够影响伊马替尼的疗效,女性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全组患者的中位PFS为51.5个月,中位OS为63.5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84.7%、79.2%和56.1%。十二指肠组、小肠组和结直肠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3.0、51.5和58.5个月,中位OS分别为61.0、63.5和62.5个月。十二指肠组的PFS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34),但三组的OS未见统计学差异(P=0.643)。肿瘤来源于十二指肠、肝转移、年龄<65岁和获RR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单纯肝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三组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水肿、白细胞减少、腹泻、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少见,患者耐受性良好。各组不良反应仅呕吐和肾功能存在差异,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晚期肠源GIST男性较多,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OS和PFS,十二指肠来源GIST的PFS明显低于小肠和结直肠来源GIST,肿瘤的原发部位、年龄和是否肝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与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CICI)的相关性。方法60例术后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其中 ER 和PR双阴性患者30例为A组、ER和PR双阳性患者30例为B组;另以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6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和中文听觉词语学习测验( AVLT)测查。结果乳腺癌组与对照组MMSE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2.824, P <0.05);A组和B组在MMSE、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成绩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11、-3.616、-2.264, P<0.05)。结论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且ER和PR双阴性患者在总体认知功能及记忆方面损害较ER和PR双阳性患者显著( P<0.05),提示ER、PR的不同表达可能与乳腺癌CICI的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广州市院前急救中突发群体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数据库中获取广州市2001年至2010年突发群体事件全部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10年广州市急救中心共记录突发群体事件累计6 807起,导致26 749人受伤和917人死亡.在各类意外事件中,车祸无论从发生数量、伤患者数和死亡人数在各类突发事件中都居首位(分别占49.80%、55.29%和61.72%),其次为斗殴、火灾和中毒.车祸的发生数量和伤患者数呈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0年,大型突发群体事件在不同级别的突发群体事件中占76.65%.结论 车祸是广州市近10年来突发群体事件中导致伤亡的主要原因,车祸的事件数量、伤患者数都呈上升趋势.在各级别的突发事件中,大型突发事件是造成主要伤亡的级别.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突发群体事件医疗救援模拟演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出现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早搏10例,频发多源性室早8例,反复室速、室颤3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2例;治愈12例,死亡1例.结论:尽快清除体内毒物、及早血液灌流、积极有效控制各类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是提高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至关重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跟上护理发展步伐、符合专业教育规律为使命,构想了临床护理学向精品学科迈进的愿景:科学定位学科等级,增强学科社会应对能力 渗透国际先进理念,强化人才人文护理精神 优化学科课程体系,完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严把教学实践环节,确保临护课程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双师型"梯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组的复发或转移性GIST共138例患者,其中肝转移者74例。根据治疗前病灶部位将全组病例分为单纯肝转移组34例、腹盆腔转移组64例和肝腹盆腔转移组40例。均给予伊马替尼起始剂量400 mg/d口服。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期疗效相关因素,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35例可评价近期疗效。74例肝转移患者中,CR 11例,PR 41例,SD 18例,PD 4例,有效率(RR)为70.3%,疾病控制率(DCR)为 94.6%。3组RR、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伴同时性肝转移是影响RR的独立因素。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66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89.6%、82.3%和60.0%。肝转移患者的中位PFS为45个月,中位OS为68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2.5%、87.4%和59.2%。单纯肝转移组、腹盆腔转移组和肝腹盆腔转移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1、56和30个月,中位OS分别为75、65和63个月。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和近期疗效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和年龄是影响其OS的独立因素。3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多为1~2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转移并未影响伊马替尼治疗晚期GIST的近期疗效,肝外病灶、年龄和近期疗效是影响GIST肝转移患者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as凋亡途径相关基因在双酚A(BPA)诱导成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溶媒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BPA喂养组(10、50、250μg/kg·bw/d)。大鼠在喂养35周后处死,称量睾丸、附睾、肝、肾及心脏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观察精子形态及计算精子畸形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测定睾丸组织中自杀相关因子(Fas/Fas-L)、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含量。结果高剂量BPA喂养大鼠精子畸形率以及睾丸组织中Fas-L mRNA及Caspase-3 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BPA的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水平下(TDI=50μg/kg·bw/d),未观察到生殖细胞损伤的效应;但长期经膳食暴露高剂量BPA(250μg/kg·bw/d)可致成年雄性大鼠生殖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BPA上调Fas-L mRNA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跨文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护理教育中,我国的护理教育也发生了改革。作为护理教育中重要环节的考核方式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变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4v6和EGFR的表达对Ⅱ~Ⅲ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确诊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行2周期紫杉醇+铂类的NACT,收集NACT前的宫颈肿瘤病理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和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Ⅱ~Ⅲ期宫颈癌NACT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53例患者中NACT敏感组(CR+PR)38例 ,NACT不敏感组(SD+PD)15例,不敏感组CD44v6的表达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CD44v6的表达在疗效为CR、PR、SD的患者中具有明显差异(P<0.05)。CD44v6对Ⅱ~Ⅲ期宫颈癌NACT疗效的AUC为0.74,P<0.05;与CD44v6低表达组患者相比,高表达组NACT疗效更差(P<0.05)。Pearson检验发现CD44v6和EGFR表达具有相关性(R=0.34, P<0.05)。结论 CD44v6和EGFR表达呈正相关。CD44v6高表达可能会降低Ⅱ~Ⅲ期宫颈癌NACT的疗效,CD44v6表达对宫颈癌紫杉醇+铂类NACT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早期NK/T细胞淋巴瘤使用扩大受累野IMRT结果,分析临床特征和治疗因素对于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6年间 165例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接受扩大受累野IMRT,158例(95.8%)采用放化疗,7例(4.2%)单纯放疗。140例(84.8%)原发部位放疗剂量≥50 Gy,25例(15.2%)<50 Gy。147例(89.1%)接受门冬酰胺酶为主方案化疗,仅 11例(6.7%)接受CHOP或CHOP类方案化疗。109例(66.1%)接受≥4周期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LRC、OS、PFS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5年样本量 55例,5年OS、PFS、LRC率分别为74.2%、72.5%、84.4%。放疗≥50 Gy显著提高了LC率,5年LRC为91.8%,而<50 Gy仅为39.7%(P=0.000)。早期低危组 5年OS为94.2%,而早期高危组仅为68.1%(P=0.002)。早期高危NK/T细胞淋巴瘤联合≥4个周期化疗较<4个周期组显著改善生存率,5年OS分别为71.3%和59.5%(P=0.032);5年PFS分别为70.4%和54.4%(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2(P=0.006)、原发肿瘤侵犯(P=0.002)、Ann Arbor分期Ⅱ期(P=0.014)是OS影响因素,ECOG≥2(P=0.004)、原发肿瘤侵犯(P=0.016)是LRC的影响因素,而ECOG≥2(P=0.045)、原发肿瘤侵犯(P=0.003)、Ann Arbor分期Ⅱ期(P=0.030)、原发于鼻腔外(P=0.032)是PFS的影响因素。 结论 ≥50 Gy扩大受累野的IMRT对于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有良好的LRC、OS和PFS。对于预后不良组的早期NK/T细胞淋巴瘤远处失败较高,放疗联合≥4周期化疗能显著改善OS和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