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的脉图特征。方法符合冠心病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98例,根据冠脉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16例)、冠心病组(82例);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支数,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脉率及脉图特征。结果冠心病组脉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3个亚组之间,脉率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病人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构成比不同,且在脉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构成比均是脉力中有力、脉势中满实、节律中不齐、脉名中弦脉类占比最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脉图在脉力、脉势、节律、脉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率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且平素脉率越快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冠心病病人脉象以弦脉类多见。冠心病病人的脉图有一定的特异性、规律性、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姚怡然  周力 《山东医药》2008,48(29):75-75
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亦称为左侧门脉高压、局限性门脉高压等,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是惟一可治愈的门脉高压症.根据病因,区域性门脉高压可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三类,其中以胰源性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活脉饮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脉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2005-03~09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通过股动脉内皮剥脱术和高胆固醇喂养的方法建立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活脉饮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范围、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与单纯高脂组、辛伐他汀组比较。结果活脉饮高剂量组[12g/(kg·d)]斑块范围较单纯高脂组明显减小(P<0.01),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脉饮低剂量组[g/(kg·d)]与单纯高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脉饮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高活脉饮治疗组的TG与之相当,TC和LDL-C高于辛伐他汀治疗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低活脉饮治疗组的TC和LDL-C较辛伐他汀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TG亦高于辛伐他汀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与高活脉饮治疗组相比,低活脉饮治疗组TG、TC和LDL-C均较高,但只有LDL-C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正常饮食组、辛伐他汀治疗组、高活脉饮治疗组和低活脉饮治疗组的NO均较高,但只有高活脉饮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各组的ET均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活脉饮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NO和ET均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高活脉饮治疗组和低活脉饮治疗组相比前者NO较高且ET较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脉饮能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TG、TC和LDL-C,改善血脂代谢紊乱,且呈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活脉饮能升高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液中NO,降低ET,且呈剂量依赖性,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凡因靜脉梗阻而使其远侧部出現长期郁血、水肿及功能障碍等症状者皆可称为靜脉梗阻綜合征。这种情况并非罕見,但由于診断比較困难,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献报导不多。我院于1961-1962年共診断下肢靜脉梗阻綜合征3例,上腔靜脉梗阻綜合征5例,皆經靜脉造影証实。采用大隐靜脉轉流术治疗者有上腔靜脉梗阻綜合征及髂外靜脉梗阻綜合征各1例。效果良好。上腔靜脉梗阻綜合征造成上腔靜脉梗阻最常見的原因为:胸內肿瘤、梅毒性主动脉瘤、紆維性縱膈障炎(包括縱膈內結核性淋巴結炎)及局限性上腔靜脉内血栓形成。前二者因上腔靜脉受压而引起梗阻,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切除肿瘤,解除对上胜靜脉的压迫。本文着重討論因上腔靜脉內血栓形成或纤維性縱膈炎所致之良性梗阻。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舌脉象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理病机和证候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方法分析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病程第1、3、5、8周)舌脉象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各病程舌、脉象出现频数大于50%的是:舌质红、舌下脉络增粗或迂曲、舌苔厚、舌苔腻、舌苔黄、舌苔白6种舌象;脉数、脉滑、脉弦、脉实、脉细、脉沉6种脉象。它们频率不同地出现在病程第1、3、5、8周。其中,病程第1周舌象出现频数大于50%的为:舌质红、舌苔黄、舌苔厚、舌苔腻;第3周同第1周;第5周较第1、3周增加了舌下脉络增粗或迂曲;第8周较第5周增加了舌苔白,减少了舌质红、舌苔黄、舌苔腻。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程第1、3、5和8周出现频数大于50%的脉象分别为:第1周,脉数、脉弦、脉实;第3周在第1周基础上增加脉滑;第5周,脉弦、脉数;第8周,脉弦、脉细、脉沉。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机演变规律是湿热→湿热夹毒→瘀毒→正虚血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病例40例,均为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均为心脏骤停后经CPR心搏恢复≥24 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生脉组和对照组.生脉组于心肺复苏早期加用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比较生脉组与对照组复苏前和复苏后60 min肌酸激酶(CK) -MB、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生脉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②各种原因所致心脏骤停中生脉组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③生脉组复苏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④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SOD水平低于复苏前高于复苏后60 min的对照组SOD水平,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CK-MB、MDA水平高于生脉组复苏前低于复苏后60 min的对照组CK-MB、MDA水平(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提高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术后的成功率,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因靜脉痙攣、体溫过低和肥胖而致周围浅靜脉很难寻找时,可行鎖骨下靜脉穿刺术。本法容易掌握,成功率达90%以上。因該靜脉粗大,位置与行程不变,并为周围組織及頸內靜脉、无名靜脉所固定,即使周围靜脉普遍痙攣,亦可迅速輸入大量液体。但此法可能发生危险,必須在一般穿刺方法失敗后而需行靜脉切开时采用。本法可重复穿刺,如需持續輸液,可不必限制肢体活动,因而減少了血栓栓塞的危险。 鎖骨下靜脉直径約2厘米,在頸根部越过第一肋和胸膜,与頸內靜脉在胸鎖关节后方构成无名靜脉。鎖骨下靜脉位于鎖骨內側半之后方、鎖骨下动脉之前下方及前斜角肌之前。穿刺經皮肤进入靜脉,其间只有胸大肌,鎖骨下肌或肋鎖韌带,无其它重要結构。穿刺方法:成人或儿童均用18号針头,連一5毫升空針。患者面向前仰臥,針头自鎖骨內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刺入,向后、內,并稍向上(图示)。卽指向  相似文献   

8.
桡动脉脉图诊断弦脉具有特征性,而弦脉中的硬化性弦脉对桡动脉硬化的依断具有特异性。为了诊断硬化性弦脉,陈德奎等曾用零压动脉顺应性来判断,即零压动脉顺应性小于1.5者示为硬化性弦脉,大于1.5者为功能性弦脉。然而,测定动脉顺应性需要测录心阻抗血流图,方法较为繁复。因而,本文探讨采用简易的脉图积分法诊断桡动脉硬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左侧门脉高压又称节段性门脉高压或区域性门脉高压,是肝前性病因(如胰腺炎、囊肿或肿瘤引起的脾静脉受压梗阻、脾静脉血栓等)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临床多表现为脾肿大、脾内高压及胃底静脉曲张等,常需要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相鉴别。当常规影像学鉴别诊断存在困难时,经腹腔动脉或选择性脾动脉造影是诊断左侧门脉高压的金标准[1]。此外,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测定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与左侧门脉高压的鉴别亦有很大的帮助[2]。  相似文献   

10.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n=34)、碟脉灵注射液组(n=36)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n=40),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测定脑梗死最大面积、。结果发现,治疗14天、28天时,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接近(P>0.05),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降低更明显(P<0.05和P<0.01)。治疗14天,低分子肝素钙组、碟脉灵注射液组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52.7%和67.5%;治疗28天分别为70.6%、72%和87.5%。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P<0.01),而低分子肝素钙组与碟脉灵注射液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碟脉灵注射液治疗组。碟脉灵注射液组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善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P<0.01)。治疗前后三组纤维蛋白原和最大梗死面积无明显改变。用药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未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脉診是祖国医学切診之一,而切診又是四診之一。脉診包括着“三部九候”和“独取寸口”两种診脉法,但現在临床上应用的,一般都以“独取寸口”診脉法为主。这是中医診断疾病最特殊的方法之一。数千年来,古人对脉診一貫极为重視,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脉診方面积累了很丰富的宝貴經驗。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对传染性肝炎尚缺乏特效的治疗办法,葡萄糖、維生素丙靜脉注射,成为較为普遍的治疗措施。我院对各期肝炎患者,亦普遍采用此种疗法,效果确实良好,并无全身性不良反应;但部分病例注射后局部发生了栓塞性靜脉炎(沿血管走行出現紅、肿、热、痛、索条状物),甚至造成靜脉閉塞。今就发生靜脉炎及靜脉閉塞的原因,进行簡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肝前性门脉高压又称特发性门脉高压、非硬化性门脉纤维化、肝外型门脉高压等,目前尚无统一名称.印度和日本报道较多[1],国内大宗报道少见.自199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45例肝前性门脉高压患者,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医脉象研究中对脉位、脉数、脉形、脉势的分析,运用现代压力电压转换原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联体,经五单元传感探头对脉象进行三维认证,以脉膊波峰的有无,峰距的远近,波峰的高低,峰底的宽窄准确地实现了中医脉象研究中的客观规范量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脉康汤对内源性老年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0只,进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脉康汤组,每组10只。采用给药L-蛋氨酸造模。造模成功后,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4 w,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治疗结束取血检测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病理组织切片表明脉康汤组脂肪变性改善,脂肪滴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载脂蛋白(Apo)B以及Lp(a)的水平显著高于脉康汤组、正常对照组、洛伐他汀组,而HDL-C、ApoAⅠ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与洛伐他汀组相比,脉康汤组大鼠血清TC、TG、ApoB、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LDL-C、HDL-C、ApoAⅠ差异较小(P>0.05)。脉康汤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洛伐他汀组(P<0.05)。脉康汤组TC/HDL-C比值比洛伐他汀组的比值降低幅度较大(P<0.05)。脉康汤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脉康汤对内源性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蝶脉灵治疗,观察其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NGF)、神经传导速度(SNCV、MNCV)的影响。结果蝶脉灵注射液可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但对血清NGF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蝶脉灵注射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脉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股动脉内皮剥脱术和高胆固醇喂养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活脉饮治疗用药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范围、斑块内胶原含量、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水平,并与单纯高脂组、辛伐他汀组比较。结果活脉饮高剂量组〔12g/(kg.d)〕斑块范围较单纯高脂组明显减小(P<0.01);胶原含量活脉饮高、低剂量组均较单纯高脂组减少(P<0.01,P<0.05),低剂量组胶原含量较辛伐他汀组高(P<0.05);与高脂饮食组相比高活脉饮治疗组NO水平明显增高(P<0.01);各组的ET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结论活脉饮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兆申  汪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160-1162
胰腺疾病是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最常见的病因。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正常、脾肿大是胰源性门脉高压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有效的治疗是脾切除术,但预后主要取决于胰腺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连复脉颗粒对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美西律组、参连复脉颗粒低剂量组、参连复脉颗粒中剂量组、参连复脉颗粒高剂量组。干预完成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室性期前收缩(PVC)总个数和心室颤动(VF)+室性心动过速(VT)总时程。进一步检索参连复脉颗粒药物成分,预测成分靶点,同时检索再灌注心律失常靶点,获取药物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交集靶点并筛选核心靶点,借助Metascape平台分析其作用的信号通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连复脉颗粒中、高剂量组PVC总个数和VF+VT总时程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美西律组比较,参连复脉颗粒高、中剂量组VT+VF总时程升高(P<0.05或P<0.01),而参连复脉颗粒高、中剂量组PVC总个数与美西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得到参连复脉颗粒与再灌注心律失常交集靶点共136个,进一步筛选其核心靶点主要为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乙型慢重肝)的证候特点,确定其主要和次要证候,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观察72例乙型慢重肝的症状表现,对症状进行频次、聚类分析。结果乙型慢重肝的症状和舌脉象经高频次分析后,提取出26个关键症状及31个舌脉象进行聚类分析。聚为5类为:第1类,滑脉、舌苔厚、舌苔腻、舌体嫩、舌苔干、舌尖红;第2类,肢体困重、纳差、乏力、少气懒言、头重、腹胀、呕吐、恶心、小便不利、头晕、大便干结、呃逆、矢气、厌食油腻、口渴喜饮、吞酸嗳腐、口苦、口干、便下不爽、口渴少饮、口粘腻、沉脉、两目干涩、弦脉、嘈杂、舌苔白、口淡、舌下脉络迂曲、舌下脉络青紫、舌苔黄、数脉、舌苔薄、舌体瘦;第3类,舌苔焦;第4类,灰黑苔、无苔;第5类,迟脉、疾脉、弱脉、实脉、微脉、呕酸水、尿黄、细脉、舌有齿痕、舌体胖、舌苔润、涩脉、舌质瘀点、舌质暗、舌质红。结论乙型慢重肝病因主要为湿邪,其病理关键是湿阻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早期治疗上应以疏肝和胃、温阳祛湿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