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刘某,女,17岁。主因右膝外伤一小时急诊入我院。缘今日骑摩托车时不慎与路边停放的小推车相撞,致右膝部出血,巨痛,不能活动。专科情况:右膝外侧有4cm伤口,边缘整齐,深达关节腔,髌骨部分外露。右腿内侧另有长约4cm伤口,见断裂的肌肉外翻,小腿远端感觉、运动、血运均正常。X—Ray:右股骨内髁骨折,稍移位,外髁缺失(见照片-1)。术中所见:股骨内髁骨折,外髁缺如,前交叉韧带断裂。嘱其家属回外伤现场再次寻找丢失的骨块,反复仔细寻找,竟未找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探讨了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和方法并观察术后功能恢复。结果:对于髁上骨折使用髁钢板、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髁钢板操作上略困难一点。对于髁间骨折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明显优于髁钢板,而前两者无明显差异.对于股骨髁上粉碎骨折,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最好.结论:治疗单纯股骨髁上骨折可以选择以上任何一种方法;治疗股骨髁上粉碎骨折,首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应选用动力髁螺钉或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8年6月-2004年5月,对3l例股骨髁上骨折行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内固定,术中尽量不剥离骨的软组织,以保留骨折端血运。结果 X线片显示31例骨折达到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0.6%。结论 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等优点,与膝关节CPM功能锻炼相结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探讨了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对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材料和方法并观察术后功能恢复,结果:对于髁上骨折使用髁钢板,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髁钢板操作上略困难一点,对于髁间骨折使用髁钢板,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髁钢板操作上略困难一点,对于髁间骨折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明显优于髁钢板,而前两者无明显差异。对于股骨髁上粉碎骨折,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疗效最好。结论:治疗单纯股骨髁上骨折可以选择以上任何一种方法;治疗股骨髁上粉碎骨折,首选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应选用动力髁螺钉或股骨远端交锁髓内钉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45例。结果所有病例都获得随访,随访8~24月,术后6—12月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8%。结论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出血少、固定可靠,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骨髁上骨折四种内固定物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骨髁上骨折是经过股骨髁上大收肌止点以下的骨折,其特点是骨折不稳定且涉及膝关节,精确复位、固定困难,易发生膝关节僵硬,治疗效果不满意。我院自1988~1996年用四种内固定物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共20例,通过四种材料的疗效对比,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男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1岁。因右膝摔伤入院。检查:右膝轻度肿胀,膝内侧有瘀斑,浮髌(-),膝内侧关节间隙压痛(+),AbdsT(+),ADT(±),屈膝略受限。X线片示膝关节内有一个1.5cm×0.3cm大小骨折片阴影;夹枕试验摄片测量:右股骨髁与胫骨髁夹角比左侧大10~0,伤后13天,在腰骶丛阻滞麻醉下行膝关节探查术,见髌骨软骨面完整,双侧半月板未见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股骨髁上骨折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股骨髁上骨折13例,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效果满意,优良率达85%。结i6-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相对较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陈竞青  陈百成  高石军 《疑难病杂志》2009,8(1):55-55,F0003
患者,男,61岁,主因左膝肿痛、活动受限3个月入院。7个月前因交通伤致左股骨内髁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摄X线片检查提示骨折块复位满意。3个月前左膝轻度扭伤后出现肿痛伴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提示左股骨内髁骨折块脱落。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入院查体:左股四头肌较对侧萎缩,肌力4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区骨折影象学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45例60处下领角及髁状突骨折,分别作X线片及CT片检查,X线片包括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左或右),CT片包括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对X线片和CT片报告不一致的病例,作手术切开探查,以明确骨折诊断。结果 (1)共有2例2侧下颌角骨折,4例4侧髁状突骨折X线片和CT片报告不一致;(2)全景片及横断位CT片有漏诊现象。结论 X线片是下颌升支骨折检查的主要方法,冠状位CT片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股骨远端骨折分为髁上及髁部骨折。根据Muller分型^[3]:股骨髁上骨折为A型,股骨髁骨折包括B型及C型,是一种高能量而严重的刨伤,多为粉碎性,属于关节内骨折。目前趋向于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较为困难,特别是C2和C3型骨折,难以达到有效固定,并且术后关节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及易发生创伤关节炎,所以此类骨折内固定及内固定的选择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股骨下段骨折的治疗现状,探索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2-4 矩形髓内钉子分别于股骨内,外髁处逆行击入股骨骨髓腔治疗股骨干下1/3骨折,股骨髁上骨折和股骨髁间骨折共49例。结果:41例获得5个月-65年的随访无骨不愈合,骨延迟愈合及断钉,退钉者,其中38例新鲜骨折按Kolment评定标准:优良率89.5%。  相似文献   

13.
包洪卫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3):313-313,315
目的:介绍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与优点。方法: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髁上或髁间骨折患者33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股骨远端髁上或髁间骨折患者(双侧骨折2例),关节外骨折17例,关节内骨折18例。全部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术后无肺炎、深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3.9%。结论:股骨远端髁上和(或)髁间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关节面解剖对位良好,固定牢靠,术后即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股骨髁部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各种和内固定方式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髁部骨折165例,其中12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结果:优良率分别为:动力加压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85.71%、T型钢板加压松质骨螺钉85%、L型钢板83.33%、加压松质骨螺钉82.14%。结论:①松质骨加压螺钉适合于B型股骨髁部骨折,尤其适用于骨折块较大、骨质较好的青壮年患者。②DCS适合于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固定,但不适合于近关节面处骨折。③L型钢板和T型钢板加松质骨加压螺钉效果相近,但T型钢板加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操作简单、损伤小。  相似文献   

15.
孙青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2):117-117
患者男,49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内侧痛,为间歇性隐痛,夜间发作,白天自行缓解,自扪及右膝内测一1.5 cm×1.5 cm大小包块.10年间包块逐渐增大,疼痛逐渐加重.查体:右侧股骨下端内髁处可扪及一5.5 cm×3 cm大小包块,与骨质结合紧密,质中偏软,不易推动.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右侧股骨下端内髁可见2.8 cm×1.5 cm×2.6 cm囊性透光区,内有少量骨嵴,与正常骨组织交界处有硬化带.CT诊断:右侧股骨下端内踝骨囊肿.手术所见:右股骨内髁有一5.0 cm×3.0 cm囊肿,质软,边界清楚,内容物为粉红色胶冻样物质.病理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16.
动力髁螺钉结合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髁上骨折特别是经股骨髁间的股骨髁上骨折是骨科处理中的一个难题。自 1998年 3月~2 0 0 1年 5月 ,我院采用动力髁螺钉结合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2 2例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2例股骨髁上骨折及经髁间的股骨髁上骨折。其中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18~6 9岁 ,平均 38.0岁 ,左侧 8例 ,右侧 14例。按Schatzker分类法 ,Ⅰ型 4例 (单纯股骨髁上骨折 ) ;Ⅱ型 6例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 ;Ⅲ型 12例 (经股骨髁间的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 ,其中“T”型骨折 7例 ,“Y”性骨折 5例。有 5例合并其它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5例,均为内髁,所有病例均系车祸受伤.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股骨髁冠状面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其中1例股骨干骨折术后X线复查才发现股骨髁冠状面骨折,行再次手术.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5例病例均获得了6~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根据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3例,良2例.结论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系高能量损伤,主要累及内髁,此种合并伤少见,易漏诊,需常规显示股骨髁侧位像.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选用L形髁钢板、动力髁钢板(DCS)、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和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等进行治疗。结果128例病人通过8~18个月随访(平均10.3个月),各内固定组的优良率分别是:L形髁钢板70.3%(26/37),动力髁钢板95.5%(43/45),股骨远端解剖钢板83.3%(20/24),逆行股骨远端骨折86.4%(19/22)。结论四种内固定都能起到较好疗效,手术适应证的正确选择和内固定材料的规范操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林林  江泓  汪洋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49-1850
目的:提高对股骨髁骨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股骨髁骨折的患者,其中28例均行X线常规摄片检查,7例加拍X线双斜位片;CT平扫12例,三维重建8例;MRI检查3例。结果:X线常规检查7例无法明确诊断,加拍X线双斜位片又诊断4例;CT检查12例诊断均正确;3例行MRI检查,发现骨挫伤2例,骨折1例。结论:对股骨髁骨折的影像诊断中,X线常规检查加拍双斜位片是提高诊断的简便手段,CT及MRI检查不但可提高诊断,对骨折分型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及C臂X光机监视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及C臂X光机监视下股骨髁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股骨髁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和C臂X光机监视下行股骨髁骨折闭合牵引、手法和撬拨复位及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同时在关节镜下治疗关节内其他损伤。结果13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术中发现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骨不连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及C臂X光机监视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骨折,手术方法切实可行,组织损伤小,骨折复位好,内固定牢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