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的营养风险率,以及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率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NRS 2002评分≥3分患者较术前明显增多(P<0.05);NRS 2002评分≥3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NRS2002评分<3分患者(P <0.05);NRS 2002评分<3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NRS 2002评分≥3分的患者(P均<0.01).结论 手术能增加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且术前存在营养风险能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增多、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加,因此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探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各营养指标与疼痛及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创伤及脊柱骨肿瘤科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量表、疼痛评定量表(NRS)和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进行患者营养风险评分、疼痛评估和跌倒风险的评价。结果 155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有67例(43.2%)和121例(78.1%)存在营养风险;伴有疼痛的有136例,有跌倒风险的79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NRS2002评分与术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r=0.835,P<0.05),术前和术后NRS2002评分均与Morse评分(r=0.318、0.335,P<0.05)和住院天数呈正相关(r=0.332、0.306,P<0.05);NRS疼痛评分与术后NRS2002评分(r=0.210,P<0.05)和住院天数均呈正相关(r=0.182,P<0.05),与术前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170,P<0.05)。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软件R4.2.1的pR...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42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前简易营养评价法(MNA-SF)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营养筛查结果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42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均采用MNA-SF和NRS2002评估营养状况,分析评估结果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比较两营养筛查工具价值.结果:MNA-SF营养风险组120例(49.59%),营养正常组122例(50.41%);NRS2002营养风险组99例(40.91%),营养正常组143例(59.09%),两工具筛查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检验一致率91.32%;MNA-SF和NRS2002筛查营养风险与年龄、病程、肠梗阻、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18例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其中MNA-SF营养风险组16例(13.33%%),营养正常组1例(0.82%);NRS2002营养风险组18例(18.18%);MNA-SF和NRS2002筛查营养风险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营养正常组,住院时间均长于营养正常组,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高于营养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SF营养风险组与NRS2002营养风险组比较,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A-SF和NRS2002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均有较高预后指导价值,均适于临床营养风险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对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326例食管癌患者,运用欧洲NRS 2002评分进行术前营养评估,对比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和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照NRS 2002评分,术前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3%(64/151)和26.3%(4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NRS 2002评分是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OR=65.106,95%CI:7.298~580.838)。结论 NRS 2002评分作为一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可用来预测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尤其术前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对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369例的临床资料,包括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后血糖情况、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方法(开腹/腹腔镜)、吻合方法(手工/吻合器)、术后有无腹腔感染、术前有无消化道梗阻、肿瘤分期、术前NRS2002评分。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围手术期相关因素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2例(5.9%),术前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风险)87例(23.5%),术后血糖(P=0.014)、消化道重建方式(P=0.036)、术后腹腔感染(P=0.001)、术前NRS2002评分(P=0.024)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非常重要,术前NRS2002评分能预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主观整体评估(PG-SGA)在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NRS 2002和PG-SGA标准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比较两种工具在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及不同营养评价方法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G-SGA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NRS 2002,且差异明显(P0.05);NRS 2002与年龄、诊断、手术方式、身高、体重、BMI、MAMG和体重下降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PG-SGA评分则仅与诊断、体重、BMI、MAMG和体重下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对胃肠肿瘤营养风险筛查时,可优先使用NRS 2002,同时结合PG-SGA避免遗漏。  相似文献   

7.
丁婷  朱祥路 《重庆医学》2012,41(27):2832-2833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急诊神经科急性脑卒中患者86例,于入院24h内以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营养状况。结果 86例患者中30例(34.88%)有营养风险,56例(65.12%)无营养风险。入院第7、14天有营养风险组的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较无营养风险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用NRS2002筛查营养风险可行。且有营养风险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的各项指标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为护理干预提供策略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入院并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83例,根据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检测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和生化营养指标。应用NRS 2002评估2组病人手术前和手术后营养风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心脏瓣膜术后共32例(38.6%)病人发生营养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病程、置换部位、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术前NRS 2002评分和术后NRS 2002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P<0.01);构建模型方程为:LogitP=-4.132+3.512BMI+4.124ALB+4.911术前NRS 2002+5.109术后NRS 2002。BMI、ALB值和术前、术后NRS 2002评分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营养不良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成功构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利用预测模型对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进行营养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并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为临床合理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使用NRS-2002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分组后结合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年龄与蛋白检测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结果研究纳入患者120例,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年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RS评分患者的术前蛋白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不同肿瘤部位、不同年龄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状态有差异。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结合营养状态评估,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虚弱的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慢性病患者虚弱的评估和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在该院的54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FRAIL量表、美国东部协作肿瘤组(ECOG)-体能状况(PS)评分分别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虚弱状况及体能状况;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虚弱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54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虚弱发生率为18.5%。单因素分析显示,步行状态、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肿瘤史、年龄、NRS 2002评分、ECOG-PS评分、离床活动时间是虚弱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在正常范围内(18.5~<24.0 kg/m2)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虚弱的保护因素,不饮酒、有冠心病史、NRS 2002评分高、ECOG-PS评分高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虚弱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老年慢性病患者虚弱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6年收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297例,男165例、女132例,发生吻合口瘘25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5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营养状态(NRS 评分)、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年龄和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众多,有必要对高危人群制定围术期治疗方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营养筛查工具间评估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评估63例拟行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利用NRS2002及SGA作营养筛查,测定体质指数判断营养状况,分析各营养筛查方法的关系.结果 63例患者均完成NRS2002和SGA.用BMI中国标准判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7.5%、28.6%和3.2%.NRS2002筛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5.6%,SGA筛查显示营养不足发生率为53.9%:两种方法在营养不足筛查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P=0.723).结论 NRS2002和SGA均适用于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1 172例老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65岁)入院后第2天早晨和住院2周或出院时采用欧洲营养不良风险排查表(NRS)进行营养不良风险和全面营养状况评估,统计总体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结果 NRS2002的适用率为90.19%。入院时NRS 2002筛查结果显示,患者总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9.27%,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27.72%;入院2周或出院时NRS 2002的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总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8.29%,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因疾病及其严重程度不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和特点亦不同,NRS可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状态,患者多存在食欲不振、腹泻、腹胀、便秘等营养及代谢问题,营养及代谢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其预后,目前对于营养评估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评估的研究较少,且尚无公认的有效评估方法。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营养指标,同时比较其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老年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预后情况进行分组:按照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住院死亡组43例与住院存活组156例,按照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1年死亡组51例与1年存活组148例,按照半年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半年再入院组69例与非半年再入院组130例。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体质指数(BMI)、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营养评估方法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其评估价值。 结果 住院死亡组与住院存活组年龄、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死亡组与1年存活组年龄、身高、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再入院组与非半年再入院组BMI、ALB、GNRI、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NRS2002评分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年龄、ALB、NRS2002评分是患者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NRS2002评分是患者半年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ALB、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5%CI(0.68,0.84),P<0.001〕、0.80〔95%CI(0.73,0.86),P<0.001〕;ALB、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死亡的AUC分别为0.75〔95%CI(0.67,0.82),P<0.001〕、0.82〔95%CI(0.76,0.88),P<0.001〕;NRS2002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年再入院的AUC为0.73〔95%CI(0.65,0.80),P<0.001〕。 结论 NRS2002评分在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1年死亡、半年再入院的发生风险时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首选方法,与BMI、血清ALB水平、GNRI相比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营养筛查下针对性早期肠内营养(EN)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将其中有营养风险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术后分别给予延迟和早期EN,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情况、化疗并发症以及化疗终止情况。 结果 化疗后2周,观察组体重、TP、ALB、HB以及皮褶厚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IgG以及IgA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2组患者吻合口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8.16% vs. 28.57%,P=0.029);观察组患者化疗终止率明显低于常规组[HR=0.396,95%CI(0.195,0.803),P=0.011]。 结论 营养筛查下针对性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化疗耐受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系统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营养风险进行筛查.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45例老年老年胆石症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测定其术前及术后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存在营养风险者(NRS≥3分)18例,无营养风险者(NRS<3分)27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0%,存在营养风险≥3分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病人术前BMI及术后BMI、TLC、PALB、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S2002可用于老年胆石症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筛查,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在评估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效能。方法 对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诊断结肠肿瘤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NRS2002和MUST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NRS2002与MUST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标准(GLIM)作为营养不良金标准,726例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是52.2%。NRS2002和MUST评估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预测营养不良风险比例相似(分别为55.5%和54.5%)。GLIM和NRS2002在诊断营养不良表现出较低的一致性水平(Kappa值为0.496,P=0.032)。GLIM和MUST在诊断营养不良表现出中等一致性水平(Kappa值为0.604,P=0.030)。结论 NRS2002与MUST均可评估老年结肠肿瘤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但MUST明显优于NRS200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四种营养评估方法对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方法 选择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5 月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140 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干预,并完成 30 d(短期)及 12 个月(长期)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n=32 例)、存活组(n=108 例);30 d 再住院组(n=51 例)和 30 d 未再住院组(n=99 例)。 各组均完成不同方法营养评估,包括:体质量指数(BMI)、去脂体重指数(FFMI)、营养风险筛查 2002 评分(NRS 2002 评分)、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绘制 ROC 曲线,分析四种营养评估方法在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评估效能(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 140 例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访 1 年 32 例死亡,死亡率为 22.86%;51 例患者出院后 30 d 内再住院,再住院率36.43%;存活组及 30 d 未再住院组 BMI、FFMI、ALB 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和 30 d 再住院组(P<0.05);NRS 2002 评分低于死亡组和 30d 再住院组(P<0.05);ROC 曲线结果表明:BMI、FFMI、NRS2002 评分、ALB 四种营养评估方法联合检测在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 BMI、FFMI、NRS 2002 评分、ALB(P<0.05)。 结论 4 种营养评估方法用于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反映患者营养状态,且 4 种方法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的预测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肿瘤化疗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营养风险与年龄、是否贫血及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36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236例患者中<60岁者69例(29.2%),60~69岁者80例(33.9%),≥70岁者87例(36.9%)。142例(60.2%)存在营养风险。≥7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60岁者(P<0.05)。贫血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无贫血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血清清蛋白水平正常患者,血清总蛋白水平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血清总蛋白水平正常患者,BMI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BMI正常患者(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贫血,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及BMI有关,对于该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应加强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营养风险,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 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评估喉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并且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对策.方法 采用NRS 2002评定标准,对2009年1月-2013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1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应用x2检验分析营养风险评分与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肠外营养支持患者预后情况的差别.结果 在181例喉癌术后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NRS≥3)78例(43.09%,78/181).181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43例(23.75%,43/181),其中有营养风险的33例,无营养风险的(NRS<3)10例.有营养风险的喉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31%(33/78),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的9.71%(1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04,P<0.01);随着肠内营养(PN,parenteral nutrition)+肠外营养(EN,enteral nutrition)支持时间的延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肠内营养+氨基酸+脂肪乳组患者较肠内营养+氨基酸组患者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增高,拆线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 喉癌术后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有营养风险的喉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适当延长营养支持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全方位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