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豚鼠模型呼吸道组织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食管下端酸灌注法制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模型,并分别予相应药物混悬液及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光镜下观察气管、肺病理组织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气管、肺组织炎症积分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气管、肺组织炎症积分低于西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抑制反流,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改善呼吸道炎症反应,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领然  耿丽梅  侯小藏 《河北中医》2008,30(12):1299-1300
老年人易患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而胃食管反流是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微量误吸”和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对食管内24hpH检测结果表明,在有咳嗽、喘息症状的老年人中57%有胃食管反流现象。2006—03—2007-08,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并GER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常见临床特点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患者往往具有呼吸症状病史,包括气短、喘息、胸部发紧和咳嗽等,症状和程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并伴可变性的气流受限。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道而引起反酸、烧心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并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道临近组织损害的一种疾病。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互为因果。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的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进行简要综述,可以为其诊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予以通降和胃方加减和奥美拉唑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别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积分,评价通降和胃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完成疗程各60例,治疗组治疗GERC的临床总体显效率为78.33%,对照组为43.33%,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咳嗽、嗳气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上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且对咳嗽、嗳气症状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提示通降和胃方在抗反流方面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位在肺胃,与肝、脾、肾相关,辨治过程中当以气机失调为中心环节,围绕"肺胃气逆、胃失和降、肺失清肃"这一基本病机,治以宣肺止咳、和降肺胃为主,辅以疏肝调木、温中纳肾。文章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脏腑相关病机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蔡燕峰 《山西中医》2011,27(2):10-1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灼热等症状,导致食管黏膜炎症性改变,即反流性食管炎(RE),严重者可并发食管溃疡或狭窄甚至恶变,部分患者还可以导致咽喉炎、气道炎症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随着内镜诊断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拟调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紊乱,以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烧心、反流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出血及Barrett食管(食管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取代),甚或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剑突下烧灼感、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呕吐、或咳嗽、哮喘、咽喉炎、常误诊为咳嗽、哮喘、心绞痛等病。但烧心和反流是其主要症状。笔者自拟调肝和胃治疗该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频繁地逆流到食管内,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胃食管反流和慢性咳嗽的因果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称为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笔者对儿童胃食道反流性咳嗽予以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可同时由几种疾病引起,但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鼻后滴综合征(41%-50%),咳嗽变异性哮喘(24%-59%)和胃食管反流(21%-41%)[1]等。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胃食管反流亦多见,机制可能与反流物刺激咳嗽反射感受器或吸入支气管产生炎症有关[2]。导师薛汉荣教授认为肺胃相连,肺胃同病;肺部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相关;和胃降逆为治疗咳喘的治疗环节[3];呃逆病机关键在胃气上逆动膈,但与肝气之条达密切相关[4]。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调,肝气郁结或升动太过会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5]。兹举  相似文献   

10.
降逆和胃止咳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问·咳论篇》认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其寒饮食入胃 ,从肺脉上至于肺 ,则肺寒 ,肺寒则外内合邪 ,因而客之 ,则为肺咳”。说明早在 2 0 0 0多年前 ,中医就观察到胃病可以导致咳嗽。现代医学认识食管反流可引起咳嗽是近 30年的事。机理是胃食管反流 ,刺激食管粘膜 ,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 ,或胃内容物直接 (微量 )吸入 ,胃酸直接刺激和损伤气管、支气管粘膜 ,引起炎症、感染、支气管痉挛 ,从而导致咳嗽或哮喘。此症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久治不愈。 1998年~ 2 0 0 0年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本病 ,效果理想。现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食管内灌注盐酸是否可以诱导大鼠迷走神经相关的食管-支气管反射通路神经肽P物质表达发生改变,并进一步探索中医肺胃相关理论的物质基础。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正常对照组(n=8)、盐酸组(n=8),盐酸组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轻度麻醉大鼠,将6号胃管插入食管至食管中下端,灌注含0.5%胃蛋白酶的0.1 mol/L盐酸(8滴/min,20 min/d),连续灌注14 d。正常对照组用PBs代替盐酸灌注食管,提取食管、气管和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和P物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果:盐酸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道、胃及肺组织中P物质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慢性食管内灌注盐酸可以诱导大鼠产生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及食管-支气管反射通路发生P物质表达改变,提示P物质可能是中医肺胃相关理论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林信钊 《中医杂志》2007,48(12):1074-107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表现症状,其机理与咽、喉、气管的咳嗽受体受反流物质刺激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有关。此种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由于发病特殊,部分患者伴随症状少,易长期被误诊误治,临证应注意详细问诊。患者有长期反复咳嗽,甚呈哮喘发作,且有以前述症状为主诉的,咳嗽多与进食、体位有关,兼有不同程度胸  相似文献   

14.
简版:正文:胃食管反流性咳嗽(CERC)是胃食管反流病(CERD)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囚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及其拆方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豚鼠模型气道炎症及肺组织通透性的影响,探讨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60只,随机分为通降和胃方组、疏肝泄热拆方组、和胃降逆拆方组、西药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食管下端酸灌注法制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模型,并分别予相应药物混悬液及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光镜下观察食管及气管组织学改变,伊文思蓝浸入法测定各组豚鼠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1)模型组食管、气管炎症积分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疏肝泄热拆方组、和胃降逆拆方组在改善豚鼠气管炎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通降和胃方与奥美拉唑在改善豚鼠食管、气管炎症积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肺组织通透性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通降和胃方与奥美拉唑在改善豚鼠肺组织通透性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泄热拆方组、和胃降逆拆方组在改善肺组织通透性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通降和胃方全方能有效改善豚鼠食管、气管组织学改变,降低肺组织通透性,从而减少炎性渗出,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工具查阅相关文献,对近10年有关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病名、病机、诊治进行总结.结果:GERC目前无统一中医病名,病机为肝肺失调,肺胃气机上逆,治法有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中成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结论:中医药治疗GERC有优势,但临床研究仍有不足,应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指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笔者应用自拟旋覆代赭连叶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丰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65-565,608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损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烧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此外,本病还可引起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噎膈、食管瘅、胸痛等病证范畴[2]。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证治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的胃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产生的症状及并发症 ,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见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 ,称反流性食管炎。但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前者有较明显的反酸、烧心、胸痛等表现 ;后者仅有食物咽下困难、呃逆、嗳气等非特异性的表现。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抑酸剂联合胃肠动力药物 ,但只一时取效 ,易于反复。中医药治疗有很大优势。考中医文献无胃食管反流病及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记载 ,但根据其临床表现 ,将其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