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芜湖市 1996年和 1998年医疗照射频度水平。调查结果表明 :X线诊断、临床核医学、放射治疗的年频度分别为 177.14、0 .5 9、0 .34和 182 .2 2、0 .36、0 .44人次 /千人口。其中透视的年频度逐年减少 ,摄片的年频度逐年增加 (P <0 .0 1)。同时还分析了医疗照射随年龄、性别、季节及地区变化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掌握湖南省放射诊疗的基本情况 ,做好医疗照射的防护工作 ;估算湖南省主要几种X射线诊断人均有效剂量和年集体有效剂量。方法 按照“九五”期间全国医疗照射调查方案的要求 ,采用“九五”期间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临床核医学及放射治疗频率水平的调查表 ,进行了普查、抽查和详细调查。结果 湖南省 1996年和1998年X射线诊断检查的年频率分别为 2 65 .2 8人次 /千人口和 2 69.92人次 /千人口 ;核医学诊断的年频率分别为0 .199人次 /千人口和 0 .3 0 9人次 /千人口 ;核医学治疗的年频率分别为 0 .0 2 2人次 /千人口和 0 .0 3 3人次 /千人口 ;放射治疗的年频率分别为 0 .162例 /千人口和 0 .189例 /千人口。在各种X射线诊断检查中 ,消化道系统受检者的皮肤平均吸收剂量最高 ,平均为 12 .0 2mGy/人次 ;胸部正位片最低 ,平均为 0 .5 1mGy/人次 ;湖南省主要几种X射线诊断人均有效剂量为 0 .116mSva-1,1998年的年集体有效剂量为 7.5 4× 10 3 人Sv。结论 湖南省 1996年和 1998年的X射线诊断检查年频率高于全国平均值 ;而临床核医学及放射治疗年频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目前X射线诊断人均有效剂量仍低于世界平均值 0 .3mSv。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省医疗照射频度发展状况,寻找医疗照射频度调查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31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照射频度调查,调查2016年相关放射诊疗活动,采用门急诊量、工作人员数和住院人数3因素回归拟合,建立线性预测模型并根据全省3因素总量估算2016年江苏省医疗照射总频度。结果 2016年江苏省医疗照射总频度为926.62 人次/千人口,其中X射线诊断911.70 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1.85 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应用(诊断和治疗)7.97人次/千人口。CT检查、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五年平均增长率依次为158%、58.7%和107%。结论 多因素回归估算医疗照射频度好于单因素估算,本次调查结果受样本量和代表性限制,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核实。CT检查和核医学诊断发展速度占前两位,应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实现医疗照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池州地区 1996年、1998年X射线照射频度及今后的监督工作重点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结果表明 :1996年、1998年X射线年频度分别为 15 0 .5人次 /千人口、15 4.8人次 /千人口 ,各种检查年频度不同并有性别差异 ,X射线照射率及构成比受医院级别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6家医院的医疗照射频度进行预调查,初步了解四川省医疗照射频度的分布特点,为推进全省医疗照射频度的普查做准备。方法选取四川省6家开展放射诊疗的机构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全国医疗照射剂量及频度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通过被选医院的信息系统及手工登记本收集放射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受检者年龄、性别、检查部位、检查类别等信息,并用Excel 2007软件编辑公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6家医疗机构的X射线诊断总人次为356 706,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67 126人次、CT检查89 580人次;介入放射学总人次1678;放射治疗总人次为327。样本中受检者医疗照射频度男女比例较为平均;年龄分布中"40"组占比例最高(59.3%);各种检查类型三级医院的放射诊断频度占比最高;以此次调查结果估算四川省2015年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达到424.7人次/千人口,其中CR/DR诊断频度为316.5人次/千人口,CT检查频度达到107.9人次/千人口。结论四川省医疗照射的频度水平发展较快,其中X射线诊断检查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监督医疗照射正当性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疗照射诊疗现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形式对衡水市开展医用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项目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衡水市人口资料计算放射诊疗应用频度。结果 衡水市2016年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5家,医用诊断应用频度为253.72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频度为1.4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的应用频度为0.36例/千人口,临床核医学的应用频度为0.33人次/千人口。全市只有4个县区开展介入放射学,7个县区开展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只有桃城区一家医院开展,医疗照射发展很不平衡。结论 初步掌握了本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充实了本市医疗放射卫生项目的基本资料,要发挥二级医院“中流砥柱”、一级医院“基础分流”的作用,减轻三级医院的就医压力。为今后放射诊疗发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放射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的37家样本医院进行放射诊疗情况调查,研究福建省放射诊疗的基本情况,估算全省各类放射诊疗项目的照射频度。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或手工登记本搜集样本医院的门急诊量、住院量、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诊疗项目的受检者性别、年龄、检查类型、检查部位等分布信息,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家医院各类放射诊疗项目合计照射人次4 496 833,基于该调查结果估算的福建省各类诊疗项目照射频度分别为X射线影像诊断459.1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1.8人次/千人口、核医学2.4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0.50例/千人口。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能够掌握福建省医疗照射频度的大体情况,可为我省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以及医疗照射防护安全提供许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其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为医疗辐射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乌鲁木齐市174家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为757.7人次/千人口;CT检查频度为349人次/千人口;X射线其他类诊断为65.6人次/千人口。三个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0~15岁年龄组以胸部摄影居多,而>40岁年龄组接受乳腺摄影频度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人群在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中,高年龄组频度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女性接受X射线诊断频度略高于男性受检人群。X射线诊断检查在0~15岁、15~40岁和>40岁三组年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0.05;χ2=134.2,P<0.05;χ2=7.15,P<0.05)。结论 X射线诊断检查中,CT检查成为了仅次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不同年龄组间受检者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不同,提示更应该关注高年龄组受检者照射频度。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全市放射卫生学服务现况,填补了医疗照射频度分布数据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杭州市所有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的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及诊疗服务情况进行普查,为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合理化管理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显示,杭州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636家,放射诊疗设备1 952台,放射工作人员4 777人。常规X射线诊断、CT诊断、牙科及乳腺摄影检查诊断频度分别为915.1、503.3、141.9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频度分别为12.0、29.3、8.6、 0.9人/千人口。省级医疗机构各类型医疗照射频度最高,乡级医疗机构医疗照射频度较低。提示,杭州市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确保放射诊疗技术应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杭州市所有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的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及诊疗服务情况进行普查,为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合理化管理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显示,杭州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636家,放射诊疗设备1 952台,放射工作人员4 777人。常规X射线诊断、CT诊断、牙科及乳腺摄影检查诊断频度分别为915.1、503.3、141.9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频度分别为12.0、29.3、8.6、 0.9人/千人口。省级医疗机构各类型医疗照射频度最高,乡级医疗机构医疗照射频度较低。提示,杭州市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确保放射诊疗技术应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北京市房山区放射诊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频度.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网上录入调查表,获取放射诊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各类放射诊疗项目的人次数,以及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数,得出各类放射诊疗项目的医疗照射频度.结果 2019年全区有放射诊疗机构60家,放射工作人员565人,放射诊疗设备199台.医疗照射频度为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上海市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普查上海市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29家医疗机构的基本现状,调查29家医疗机构2008年施行肿瘤放射治疗的治疗例数及其分布。[结果]上海市开展放射治疗业务的医疗机构有放射治疗用病床1001张;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师221人,物理师69人,其他技术人员197人,护士145人;共拥有放射治疗设备142台,其中医用加速器34台,X射线刀9台,γ射线刀2台。上海市放射治疗年频率为1.26例/千人口。以脑肿瘤、乳腺癌、鼻咽癌、食道癌居多。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29%。〉40岁年龄组的放射治疗频率高达1.64例,千人口。放射治疗靶区总处方剂量因疾病种类而异,典型值在20-70Gy。[结论]上海市2008年肿瘤放射治疗的医疗照射频率比1998年有所增加,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2007年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上海市X射线诊断的基本状况及其医疗照射应用频率与分布的发展趋势,为放射诊疗的监督管理和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打好基础。[方法]优化设计相关调查表,依照行政分区普查上海市开展X射线诊断的1075家医疗机构的基本现状,并按各种X射线诊断检查类型、众多受检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组等分别统计各类X射线诊断检查的人次数,以《上海统计年鉴》公布的当年常住人口数计算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结果]2007年上海市从事X射线诊断的放射工作人员4250名;装备了各类医用诊断X射线机2743台。上海市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应用频率达745.44人次/千人口。其中,胸部摄影、胸部透视、x射线CT检查、四肢及关节摄影、脊柱摄影等频率较高,分别占31.33%、17.22%、14.88%、12.39%、7.66%。中心区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率为1018.97人次/千人口,比周边区高93.5%。女性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占总检查量的2.17%。0~15岁年龄组的X射线诊断年频率为563.33人次/千人口,其中胸部摄影占56.59%;16~40岁年龄组的x射线诊断年频率为828.42人次/千人口,其中胸部检查超过半数;〉40岁年龄组的X射线诊断年频率为664.48人次/千人口,胸部摄影和X—CT检查分别占32.37%和16.93%。[结论]随着国民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上海市放射学事业发展迅速,新增许多高新放射医学设备,但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全市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应用频率与“九五”期间相比明显增加。因此,为了实现趋利避害,大力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9年石家庄市各级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应用情况及医疗照射水平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医院的级别、放射工作人员、设备信息、门急诊量、住院量及放射诊疗频次进行调查汇总,并结合石家庄市人口资料计算各放射诊疗项目的应用频度.结果 石家庄市取得放射诊疗许可...  相似文献   

15.
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医疗照射的频度、剂量水平和防护问题。诊断X线检查频度在发达国家为每年每千人300—900人次,在发展中国家为100—200人次/千人·年,我国为124.5人次/千人·年;平均有效剂量当量在发达国家为1mSv/年·人,全世界平均值为0.4mSv/年·人,我国为 0.5mSv/年·人;医疗照射所致超额死亡率在发达国家估计为10—15/百万人,我国为4.27/百万人。 我国的诊断X线检查频度和剂量水平将进一步增长,为减少医疗照射,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辐射应用状况,为建立东营市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和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2021年东营市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要求,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辖区内所有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口腔诊所除外),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和调查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东营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92家;放射工作人员1 112人,占全部在岗职工5.9%,其中男性 679人,占61.1%,女性433人,占38.9%;放射诊疗设备364台,其中X射线诊断设备339台,放疗设备 8台,核医学设备2台,介入放射学设备15台;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36件和0.2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43件和0.30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50件和0.3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05副和0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副和0.17副,核医学工作人员铅橡胶颈套和铅防护眼镜配置率高于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分别为0.63件和0.88副;全市放射诊疗诊断年频度为864.3人次/千人口,治疗年频度为5.2人/千人口。结论 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配置及应用不平衡,应建立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辖区内的辐射应用状况,并采取分级分类等差异化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1996年和1998年X射线诊断照射的年频率水平。[方法]频率调查分三个层次进行 ,即面上普查、分层抽样调查和个别典型调查。[结果]上海市1996年和1998年X射线诊断的年频率水平分别为536人次/千人口和583人次/千人口 ;>40岁年龄组和女性1998年接受X射线检查的年频率水平比1996年分别增长20 %和16 %。[结论]X射线诊断年频率水平有增长的趋势 ,应注意X射线诊断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Individuals who traveled to contaminated areas after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have concerns about the health effects. However, medical follow-up for any adverse health effects will be difficult without personal dose measurements. Cytogenetic biodosimetry is a reasonable method of assessing absorbed doses retrospectively. We analyzed dicentric chromosomes for 265 Fukushima travelers, mostly journalists and rescue workers, who had been dispatched to northeastern Japan during the nuclear emergency. As a control group, 37 healthy volunteers who had not visited Japan since the accident were enrolled. Yields of dicentrics and absorbed doses calculated from a dose-response calibration curve for traveler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cut-off level for dicentric chromosomes in the controls was 3.5 per 1000 cells. Of the 265 travelers, 31 had elevated numbers of dicentrics (High-Dics group) while 234 were below the cut-off (Normal-Dics group). All but one of the individuals in the High-Dics group also repor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 of medical exposures to radiation within the past three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Dics or control groups. The 225 travelers with no history of medical exposure showed no difference of dicentrics yiel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Our data indicate that Fukushima travel alone did not enhance the yield of dicentr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